人工關節可能越換越糟?醫:掌握術前2關鍵 降低翻修機率
77歲林先生,去年因退化性關節炎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但術後卻出現膝蓋歪斜、反覆積水、行走困難等症狀,生活大受影響。後來他轉至台中慈濟醫院,接受關節中心骨科趙子鎔醫師診治,經電腦斷層精密評估,發現原手術關節角度偏差,導致軸線錯位。醫療團隊為他進行「人工關節翻修再置換」手術,重新校正角度與受力方向。術後第二天林先生就能下床走路,一個月後已能獨立回診,突顯接受人工膝關節手術患者,術前精準評估與手術規劃,才是避免治療失敗的關鍵。
換人工膝關節非萬能 近1成患者術後仍不滿意
趙子鎔醫師指出,對罹患膝蓋退化性關節炎的患者來說,人工膝關節置換並非一勞永逸,國內外統計發現,約有一至兩成病人,對治療結果不滿意,其中還有約1%至5%的病人,因角度偏差、骨質問題或受力不均,面臨得再次翻修手術的困境。像林先生這個案例,就正好是因人工關節未與身體重心軸垂直,才會造成術後步態歪斜、反覆發炎。
術前評估+精準導航 人工關節手術成功關鍵
趙子鎔醫師強調,人工關節置換並非越快開刀越好, 為了避免「換關節比沒換更糟糕」的窘境發生,術前評估與精準規劃才是治療成功關鍵。他表示,現代關節手術已能利用電腦導航輔助,可在術前模擬骨骼角度與軟組織張力,協助醫師在手術中,更精準完成關節置換,降低手術誤差。
趙子鎔醫師並指出,目前也正推動「膝關節健康促進方案(KHPO)」,以預防觀念與精準醫療並行,協助病人延緩手術時機,若確需開刀,則以最安全的規劃與科技輔助,讓病人「少痛一次、手術不再重來」。
(常春月刊/編輯部整理、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關節發出「喀喀聲」,這3種情況快去就醫! 醫告訴你正常與不正常的區別
·膝蓋痛可能是「5原因」造成!吃太多糖中了 骨科醫:年輕人幾乎都這1原因來的
其他人也在看

新聞傳真/消防系統出包、自治會亂收費 台北最大環南市場爭議連爆
台北市最大的傳統市場「環南市場」改建後狀況頻頻,上個月地下室突然發生火警,雖未造成傷亡,但有攤商向本刊投訴,指當天消防系統並未全面啟動,市場處官員卻在議會公然說謊,另一方面,自治會巧立名目向攤商收取上萬元的理貨費,市場處也裝瞎,嚴重侵害攤商與消費者的權益。投訴攤商除了呼籲台北市政府盡速改善消防系統,也希望好好整頓自治會,避免有心人上下其手。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中藥本草文化節台北場 石崇良致詞 (圖)
為推動中藥文化傳承,增進民眾中醫藥知識文化及活絡中藥傳統產業,衛生福利部23日在台北大稻埕永樂廣場舉行「中藥本草文化節」活動,衛福部長石崇良(圖)登台致詞。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總統宣布成立兒家署 朝野盼整合業務與預算人力
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衛福部將成立「兒童及家庭署」,作為兒童照護的專責機關,並將強化醫療、早療到身心發展等面向,統整0至18歲兒少核心政策,推動全方位健康照護。對此,立法院朝野立委都表示「樂觀其成」,但期盼能釐清業務整併及預算、人力等配置。 近年政府積極推動兒少權益,政府逐步強化政策整合。為提升政策層級、整合跨部會資源,賴清德總統日前宣布於衛福部轄下成立「兒童及家庭署」,將從醫療、身心發展、家庭支持到早期療育全面深化,讓每位兒童都能獲得穩定、連續、系統性的照顧。 民進立委陳培瑜表示,總統成立「兒童及家庭支持署」,反映政府對兒少議題的重視,尤其近年虐童案、校園事件、早療與特教需求日益增加,更需有統籌機關整合醫療、教育與社福政策。 陳培瑜表示,兒少在各階段需求不同,她提醒政院及衛福部務必釐清跨部會分工,避免責任推諉,並可召開公聽會,聽取學者、民團與兒少代表的意見,協助制度完善落地。她說:『(原音)所以兒少署之後要回應的,其實是從...以0到6歲更多的是醫療、6歲到12歲是教育、12歲到18歲進入升學階段的教育,每一個階段孩子跟家長都會遇到不同的議題,但是過往是分散在各個部會,而且是比較低的層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高雄秀傳一週年好熱鬧!南部三院區一起慶生 以更貼近民眾需求推動健康服務
【記者 王雯玲/高雄 報導】秀傳醫療體系南部院區高雄秀傳紀念醫院於今(22)日協同台南市立醫院及高雄市立岡山醫
台灣好報 ・ 1 天前
中藥本草文化節 研磨藥材自己動手 (圖)
衛生福利部為推動中藥文化傳承,增進民眾中醫藥知識文化及活絡中藥傳統產業,23日在台北大稻埕舉辦中藥本草文化節活動,圖為參加民眾體驗使用傳統中藥研磨工具「藥船」將藥材碾碎成粉。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北市老字號銀樓「賣假LV手鍊」? 老闆娘喊冤:只幫忙代購
社會中心/馬聖傑、吳培嘉 台北報導台北市大同區一家老字號銀樓,日前被LV在台代理人檢舉,業者涉嫌在店內販售未經授權的LV金鐲,LV在台代理人購買後送驗,確認上面的圖樣與真品不符向警方檢舉,近日,檢方依商標法起訴業者,業者今天(週日)出面喊冤,表示都是幫客人代購,並沒有在櫃上陳列販賣。
民視 ・ 15 小時前
台南後壁烏樹林廢棄場惡火 濃煙浮現李小龍臉孔畫面曝光
台南後壁區烏樹林丹娜絲災後廢棄物暫置場,21日晚上發生大火,火光衝天,有網友在本報拍攝的火場照片中,發現濃煙中竟浮現李小龍的臉部輪廓,另張照片中也有團像老鼠的濃煙,在網路引發熱議。烏樹林廢棄物暫置場前晚大火延燒初期,垃圾山的廢棄物、廢木枝、波浪板堆高近20公尺高,當中也有大批雜物、泡棉,加上內有沼氣
自由時報 ・ 1 天前台南 火燒垃圾山 環保局恐開單自罰
台南市後壁區烏樹林廢棄物暫置區21日晚間8時40分傳出火警,大火延燒14小時,直到22日上午10時50分才撲滅,未來數日仍需處理殘火。附近居民早就憂心發生火警,不料惡夢成真。一旦火調報告認定違規,管理單位台南市環保局恐需依照空汙法對自己開罰1200元至10萬元罰鍰。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瑜珈、太極!新研究揭「它」最能治腰痛:4週就見效
現代人普遍有腰痠背痛的困擾。醫師張家銘表示,這不只是老化造成,而是現代生活方式造成久坐、不活動、深層核心肌群幾乎「關機」,坐姿歪斜、再加上壓力、睡不好,整個脊椎支撐系統就開始出問題。而最先出狀況的地方,往往就是下背。最新研究發現,最能改善腰通的運動就是皮拉提斯,而且只要4~12週就見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內向者常覺得活得累?專家揭露真相:害很多人覺得自己很糟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我們都曾是出生後備受關愛的小寶寶,究竟是從何時開始產生了內向人與外向人的差異呢?為何內向人會覺得活得辛苦呢? 其實,這和包圍我們的「外界」有很大的影響。 從小被逼外向 內向孩子常承受的隱形壓力 小學一年級走進校門就開始了「大推外向人」的集體生活。 「要和大家和睦相處。」 「課堂上要舉手發言。」 在校內我們被要求保持應有的樣子,越是活潑開朗又積極的人,越會受到老師或朋友的喜愛。 休息時間如果一個人靜靜待在教室,會被老師問「怎麼不去外面和大家玩?」,在無形中被施加壓力。父母也會擔心在校情況,並叮嚀「你要多和朋友們玩啊」,這對內向的孩子來說是雙倍的痛苦。 老師或父母用「我是為你好」的態度建議做出外向的言行舉止,會讓內向人在不知不覺中感到「這樣的我很糟糕」。 為了不被說奇怪 內向人常需「被迫外向」的社交 「大推外向人」的苦悶感,也反映在朋友關係上。 特別是「交情普普的朋友」聚集的下課時間、社團時間或補習班的休息時間等。 內向人不像外向人能夠爽快回答問題,有時卻得加入氣氛很嗨的閒聊。為了不破壞氣氛,只好附和周圍的意見,拚命做出反應。 「不想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
白內障手術險瞎1/左右眼數據疑誤植倒置 眼科名醫遭控犯低級錯誤
台北市一名林姓男子今年4月因左眼白內障至新光醫院尋求該院眼科主任鄭成國治療,雙方約妥以飛秒雷射超音波乳化前置手術施作,手術完畢後,林男發現左眼角膜嚴重水腫,視力也越來越模糊,一個月後狀況未好轉,視力反而比術前更差,林男認為有問題,調出病歷資料後,赫然發現病歷中竟只有右眼水晶體試算數據,懷疑醫生將右眼數據植入左眼,憤而提告。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當蜂蜜碰上肉桂 強強聯手治百病?專家:不能取代治療 注意用量
在醫藥發達的今天,天然療法仍受到青睞,最近Line又在瘋傳一則訊息,大加讚揚蜂蜜和肉桂的結合,可以緩解很多症狀,包括高血壓、感冒、膀胱炎、降膽固醇等等,幾乎變成了「什麼都有用」的神藥。專家表示,蜂蜜和
健康2.0 ・ 1 天前爆全球首例H5N5人類死亡病例 疾管署籲「5要6不」
美國華盛頓州出現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死亡病例,疾管署今天(23日)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評估,近年全球通報的新型A型流感人類個案多與直接接觸禽鳥、家畜或受污染環境有關,尚無證據顯示其已具備持續人傳人的能力,一般大眾的風險仍屬低度。疾管署呼籲民眾落實「5要6不」防疫原則,包括與禽畜長期接觸者要接種流感疫苗、不生食禽鳥蛋類或其製品、不接觸或餵食禽畜等。 疾管署表示,美國華盛頓州衛生部門近日公布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5N5禽流感病毒病例,該病毒過去僅曾在動物中出現,從未在人類身上偵測。個案為居住於華盛頓州格雷斯港郡的高齡民眾,患有慢性疾病,於今年11月初住院治療,並於今年11月21日不幸過世。該州政府在其後院飼養的家禽環境中檢出禽流感病毒,最可能的感染來源為家禽本身、其飼養環境或可能受野鳥污染的場所。曾接觸該後院禽鳥及環境者目前均列入健康監測,截至目前,無其他密切接觸者檢測陽性,亦無人傳人跡象。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與華盛頓州衛生機構皆評估此案不會提升對一般民眾的整體健康風險,對公眾的風險仍屬低度。 疾管署指出,我國自2014年將新型A型流感列為第五類法定傳染病
中央廣播電台 ・ 20 小時前
權威期刊證實「按摩臉部」幫大腦排毒!預防失智、巴金森氏症 高齡也有效
大腦如同自然河道,需要定期疏通才能保持清澈。台北榮民總醫院婦女醫學部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許多患者抱怨記憶力減退、反應遲緩,卻找不出明確原因。最新研究顯示,這可能與腦內代謝廢物無法有效排出有關。
健康2.0 ・ 1 天前
3度手術恐失明!甲狀腺低下引眼疾 高慧君抗病7年曝和解心情
曾獲金曲、金鐘、金馬三金入圍肯定的歌手兼演員高慧君,近年因甲狀腺問題導致眼部肌肉異常,造成嚴重斜視,近期更連續接受三次眼部手術,甚至已作好最壞打算。昨(22)日高慧君發文,坦言自己從最初的崩潰難過,到現在逐漸學會釋放壓力、與疾病共存,敞開心路歷程,引發粉絲心疼與鼓勵。王芷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新港奉天宮「跑出金虎爺」全國路跑賽熱鬧登場
嘉義縣新港奉天宮今天一大早舉辦「跑出金虎爺」全國路跑賽,來自全國各地6000多位熱愛跑步者共襄盛舉,現場氣氛熱烈,由嘉義縣長翁章梁、奉天宮董事長何達煌與立委蔡易餘等人鳴笛起跑,現場氣氛熱烈。為提倡全民健康運動、同時推廣虎爺文化信仰的「跑出金虎爺」全國路跑,自2009年開始舉辦就成為全國熱愛路跑者的最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破迷思 日行萬步 運動量不一定達標
要活就要動!許多民眾將「每天走1萬步」當作運動標準,希望促進健康,不過國民健康署提醒,「走很多路」不一定等於「有運動到」,若是慢慢走、走走停停,或走不夠久,可能只屬於輕度活動,無法當作運動。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喝水不足的5大警訊:當身體提醒你該補水了!
水是人體最重要的營養素之一,參與代謝、循環、排毒、體溫調節與各項生理反應。然而現代人忙碌又久坐,常常整天只喝幾口水,卻不知道身體早已在「悄悄抗議」。當水分不足,從精神、皮膚、腸胃到泌尿系統,幾乎全身都會受到影響。以下整理 喝水太少出現的5大典型警訊,如果你中了好幾項,該趕快補水了! 1.沒精神、全身不舒服水喝得不夠多,會影響新陳代謝,導致精神不佳,稱為「辦公室症候群」。有時候會出現全身酸軟、呼吸不順、喘不過氣,或是頭暈目眩等類似感冒的狀況,總之,老感覺全身不對勁。於是很多人開始病急亂投醫,家醫科、耳鼻喉科、心臟內科……,醫院每一科繞了一圈,檢查之後又都沒有問題,最後才找到問題的癥結點,一顆藥都不用吃,只需要多喝水就好,原來是缺水影響了新陳代謝造成的。 2.便秘、解便不順便秘不算是種疾病,但卻是臨床很常見的症狀,尤其是女性,更容易有這樣的困擾,主要包括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乾結、排便困難等,只要上述症狀同時存在兩種以上,就算是便秘。上班族忙起來,常常忘記喝水或久坐不動,這些都是造成便秘的危險因子,而且根據統計,多數便秘患者都屬於不愛喝水的族群,再加上不愛活動,導致腸胃道蠕動減緩,
常春月刊 ・ 1 天前田徑/田協教練到美研習 這句話有感:把每一次練習都當成為自己負責
運動部114年度補助中華民國田徑協會辦理國外培育田徑教練人才計畫,田協教練委員會遴選出12位優秀教練,由田徑協會副秘書長邱為榮領銜,學員有陳九州、張耀仁、乃慧芳、呂景義、林淑惠、杜茂生、胡文瑜、...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