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新法明年上路!抽脂拉皮「診所也要評鑑」 醫學訓練更嚴格
衛福部近期預告「特定醫療技術檢查檢驗醫療儀器施行或使用管理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3大重點包括,醫學生畢業後接受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從事非侵入性處置;所有醫美手術,都必須接受過大外科訓練;而高風險醫美手術,如一定程度的抽脂、拉皮,包含診所在內,都必須經過評鑑。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指出,衛福部預計下周找學會溝通,明年上路。
我國近年陸續發生牛奶針、陰莖增大術死亡的憾事,令外界對醫美的品質感到質疑。石崇良出席「2025幸福從鄰開始 從心延續研討會暨高齡樂活創意方案手冊頒獎典禮」時指出,過去幾件不幸的事件都剝奪了民眾的生命,在醫院執行醫美手術沒有問題,因為都經過評鑑,但是到了診所,主管機關視若無睹,沒有為民眾的權益、生命安全做把關,這是不對的,需要改革。
近期衛福部預告特管辦法,將醫美分3級處理。其中,美容醫學手術,指的是眼、鼻、耳、顱顏、胸、腹之整形,植髮、削骨、 拉皮、自體脂肪移植、抽脂、生殖器整形,及其他改變身體外觀的手術;特定美容醫學處置則有光電治療、針劑注射治療;
另外,削骨、中臉部、全臉部拉皮、單次脂肪抽出量達1500毫升或單次脂肪及體液總抽出量達5000毫升、腹部整形、鼻整形、義乳植入之乳房整形、全身拉皮手術等,因具有較高風險,被定義為「特定美容醫學手術」。
石崇良說,根據衛福部預告,非侵入性的處置,如光電、針劑,不是畢業後直接從事,要從事一般醫學訓練才能從事。另外,所有的醫美手術,都要接受過大外科的訓練。至於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例如抽脂到一定程度以上、拉皮等,包含診所在內,都要經過評鑑。
「最高風險的手術,不是只看醫師資格,還要看整個機構的品質和安全」。石崇良認為,高風險手術,必須整個環境、團隊一起重視,才能確保病人的權益。至於此次預告草案中,衛福部允許施行美容醫學手術的醫師,包括外科、骨科、神經外科、整形外科、泌尿科、婦產科、眼科、耳鼻喉科、急診醫學科及皮膚科的專科醫師,引發外界對急診人力外流的擔憂,他解釋,這是因為急診醫師經過內、外科訓練,這部分大家有疑慮,下周和醫學會討論後,將重新訂定。
其他人也在看

杜絕直美醫師! 衛福部擬修法「無2年住院醫師訓練禁執行醫美」
近年醫美產業興起,讓不少年輕醫師決定跳過住院醫師訓練,直接到醫美診所執業,被稱為「直美醫師」。為了整頓直美亂象,衛福部預告未來將對美容醫學改為三層級管理,執行醫師至少都要完成兩年PGY住院醫師訓練,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AI影響性研究中心啟動 (圖)
衛福部資訊處20日舉辦「台灣AI影響性研究中心聯合啟動大會暨國際研討會」,聚焦「以臨床實證推動AI醫療創新」主軸,正式宣告我國AI影響性研究制度啟動。
中央社 ・ 1 天前
衛福部擬禁醫學生畢業直奔醫美 預告修法增2年PGY訓練門檻
為終結醫學生畢業後直接投入醫美產業的「直美」現象,衛福部近日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強制規範醫師均須完成2年PGY訓練,否則不得執行任何醫美處置,新制將於明年(2026)1月上路。針對已在執業但未受訓的醫美醫師,衛福部將給予緩衝期。另外,衛福部也擬修法將耳鼻喉科更名為「耳鼻喉頭頸外科」,以符合實際診治範圍。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沒PGY訓練不准做醫美 石崇良:導正「直美」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預告修法,已執業醫師也得PGY補訓。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只有醫美出現「直美」,現在只是導正;醫師負擔民眾生命,非一畢業就可獨力完成醫療。
中央社 ・ 1 天前
醫美新制遭反彈!恐千家診所受影響 學會批:粗暴、不合理
針對衛福部近期出手禁直美,要求醫美診所接受評鑑,台灣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發出聲明抗議。學會常務理事邱正宏直言,此舉恐影響上千家診所,過去一些家醫科醫師很會隆乳、割雙眼皮,新制上路就不能做,等於「失業」,工作夥伴的家庭都會受影響。對於要接受醫策會的認證,他也認為不合理,且不知醫策會2年內有沒有辦法全部認證完,「如果沒辦法,是不是就不能做?」。對於衛福部預告30天,而非60天,他們也認為太突然,學會預計下周二向立委陳情。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整頓「醫美亂象」衛福部禁令升級! 石崇良:醫美診所須納評鑑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繼修法明年起要全面消滅「直美」醫師、堵死只要畢業就可做醫美的小門之後,改革醫美亂象,衛福部再加碼。衛福部長石崇良今(21)日證實,最新修法草案還將針對抽脂、削骨、拉皮等最高風險的醫美手術,不但限定執行醫師的資格,還將比照醫院,進行診所評鑑,為民眾的生命跟權益把關;石崇良坦言,過去沒做好把關「我覺得是不對的」、「所以需...
匯流新聞網 ・ 10 小時前
醫美新制掀反彈!醫美醫:千家診所受影響 醫師恐被迫失業
衛福部預告修正「特管辦法」全面收緊醫美執業門檻,不僅「直美」醫師將被完全排除,高風險醫美手術也將限由特定專科醫師執行,並強制通過診所評鑑,引發基層反彈,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批評,此次修法程序粗糙未充分溝通,恐讓全台近千家診所、上萬名從業人員受衝擊,部分合法執行手術多年的醫師也將因科別限制「被迫」失業。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閃兵案徹查3複檢醫院 衛部要求2週內實地查核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曾以寧台北21日電)藝人閃兵案受關注,衛福部日前下令徹查三總、台大、北榮等指定兵役複檢醫院,是否有不實開立診斷情形。衛福部近日再度行文台北市衛生局,要求2週內完成實地查核。
中央社 ・ 6 小時前
年度最盛大國際音響展登場 展品總價值上看30億
民視新聞/綜合報導為期四天的台北國際音響大展,20日起在圓山大飯店盛大舉行,超過上百家品牌都來共襄盛舉,展出的音響也極具特色,除了要價上千萬的組合,一條喇叭線也超過4萬歐元,換算新台幣超過百萬,已經足以購買名車,現場展覽品總價值過30億台幣。音響從上千萬、百萬到數十萬都有,讓消費者自由選擇,同時結合AI等創新科技,不只使用上更方便,也讓人彷彿身臨其境,只為聽到最高品質的聲音,業者也搶搭雙十一和普發一萬商機,祭出各種優惠措施,盼能在展覽期間帶動買氣。原文出處:年度最盛大國際音響展登場 展品總價值上看30億新台幣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輝達Q3營收570億美元創紀錄!年增衝上62% 盤後勁揚逾6%力推AI時代經濟外交 林佳龍點出「台美合作關鍵力量」賴清德持續推動AI新10大建設 2040年前創15兆產值、50萬工作機會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衛福部修特管辦法杜絕「直美」 醫美界憂醫師失業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沈佩瑤台北21日電)衛福部預告修法杜絕「直美」亂象,執業醫師也得補訓。形體美容外科醫學會憂衝擊醫美診所,恐造成部分醫師失業。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表示,分級管理是為確保病人權益。
中央社 ・ 6 小時前
7成長者因牙口問題限制飲食!國健署推質地調整飲食解困
國民健康署積極推動「質地調整飲食」計畫,解決高齡者因牙口不佳導致的營養問題。透過專業培訓、實務工作坊與大專院校課程導入,提升備餐人員專業知能,並與餐飲業者、共餐據點合作建立高齡營養質地調整飲食地圖。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興大團隊揭秘腫瘤抑制蛋白被失效關鍵 登國際期刊
(中央社記者趙麗妍台中21日電)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研究團隊耗時7年,研究證實PAD4酵素會對腫瘤抑制蛋白p53進行瓜胺酸化,讓p53失去抑癌功能,為癌細胞逃脫基因監控的重要關鍵,研究成果登國際期刊「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中央社 ・ 6 小時前漢康-KY報喜!HCB101拚2027年申請藥證 明年上半年登創新版
漢康-KY(7827)營運進轉折點,董事長劉世高21日表示,將全力推動廣譜抗癌新藥HCB101的全球上市與國際授權,預期明年可望取得美國FDA治胃癌孤兒藥資格,並申請中國大陸突破性療法認證,力拚2027申請上市,2028年取證。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
癌末不再走入困境!CAR-T細胞治療納健保 為難治血癌再開一扇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癌末也有機會拚痊癒!自2023年11月起,台灣正式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B細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提供有條件給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指出,這兩類疾病長期以來都是血液惡性腫瘤中最具挑戰性的類型,一旦復發,傳統治療選擇極為有限,患者往往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而CAR-T細胞治療是一項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能讓原本幾乎沒有治療選項的病人重新燃起希望。 CAR-T細胞治療是什麼?解析免疫細胞客製化療法原理 CAR-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被視為近年血液腫瘤治療最重要的突破之一。CAR-T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再打一種藥」,而是一種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醫療團隊先由患者體內採集T淋巴球,經過基因改造與活化,使其能夠辨識並主動攻擊惡性淋巴瘤或白血病細胞,之後再回輸患者體內,形成具精準標靶能力的長效抗腫瘤戰力。 值得強調的是,CAR-T細胞治療的成功,並非僅僅在於「將改造後的細胞輸回體內」。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治療,必須經過嚴謹的臨床評估,包括整體體能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
陳智菡慘了!誣指林智堅圖利馬偕醫院 遭求償200萬判決出爐
即時中心/林韋慈報導民眾立院團主任陳智菡2024年間在臉書發文,指控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任內,通過新竹馬偕兒童醫院的獎勵容積率,從原本250%暴增至450%,比京華城案還高,且一年內無人調查。林智堅對此提告求償200萬元。台北地方法院20日判決,陳智菡敗訴,應賠償30萬元,可上訴。
民視 ・ 1 天前
把技工當廚娘!週刊曝疾管署主任命令女下屬日煮2餐 政風竟查無不法
衛福部疾管署東區管制中心一名簡姓主任,今(11/20)遭《鏡週刊》踢爆涉嫌公器私用,要求女技工為他準備早、午餐,基層同仁向政風室檢舉,政風卻認為查無不法,僅以告誡了事,讓基層瞬間炸鍋。
太報 ・ 1 天前
白袍守初心》「孩子王」兒醫鄭名芳 守護兒童健康:兒科也有片天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同時擁有小兒、感染、兒童胸腔暨重症等3大專科,從小就是「孩子王」的他,年幼時因身體不好,常跑小兒科診所,因而立志成為小兒科醫師。鄭名芳認為,小朋友發燒生病,父母常會徹夜難眠,「把病人照顧好,是醫師最基本的,要用同理心去看待每一位病人。」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新竹馬偕兒醫引戰!陳智菡敗訴「賠林智堅30萬」楊玲宜:法院認證造謠仔
民眾立案團主任陳智菡2024年間在臉書發文,指新竹市前市長林智堅任內,通過新竹馬偕兒童醫院的獎勵容積率,使得原本的250%容積率暴增到450%,遭林智堅提告求償。台北地方法院20日審結,判決陳智菡敗訴,要賠償林智堅30萬。對此,林智堅子弟兵、新竹市議員楊玲宜痛批民眾的特性就是一字「騙」,騙術越高招,越得上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長者牙口不佳影響營養 國健署推廣質地調整飲食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21日電)「呷飽沒?」問候暗藏長者牙口難題,近7成長者因牙齒、咀嚼或吞嚥等問題而飲食受限,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國健署培訓逾2000名人員推廣質地調整飲食,盼長者吃得開心健康。
中央社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