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稅惡政發酵,連川普也頂不住了?為平息物價怒火,美國總統宣布豁免食物類關稅
正當美國家庭正為採購清單上的火雞與蔓越莓醬價格而焦慮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14日無預警地對數十種農產品與食品祭出關稅豁免令,也等於送出包括牛肉、咖啡、熱帶水果乃至於香料的「降稅大禮包」。《華爾街日報》與《金融時報》都指出,此舉是為了應對日益成長的生活成本,《彭博新聞》說的更是直接——「物價上漲已經激怒選民」。
這次的關稅豁免清單,被視為川普政府對其標誌性「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出現重大逆轉,顯然在飆升的民怨與即將到來的選舉壓力下,即便是最鷹派的貿易保護主義者,有時也不得不向「萬物齊漲」的經濟現實低頭。尤其這次的行政命令,修改了川普今年8月份對幾乎所有貿易夥伴徵收的對等關稅,一口氣豁免了一百多種常見食品,包括牛肉、水果、堅果和香料。
當時川普的經濟團隊信誓旦旦,宣稱這項旨在「懲罰」貿易不公國家的關稅壁壘將「沒有例外」。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隨著美國民生必需品的價格節節攀升,選民的怒火顯然成為共和無法忽視的政治海嘯。根據白宮發布的命令細則,此次關稅調降將追溯至美東時間11月13日週四凌晨0點01分生效,也讓在超市肉品區前望價興嘆的家庭得到一點安慰,因為美國的牛肉價格已飆升至歷史新高。
「川普經濟學」又秀髮夾彎
川普的「對等關稅」自問世以來便充滿爭議,因為其核心邏輯是:如果一個國家對美國的某項產品課徵10%的關稅,美國也將對該國的同類產品課徵10%的關稅,藉此實現所謂的「公平貿易」。然而經濟學的ABC卻告訴我們,關稅的成本最終往往由進口國的消費者承擔。川普一再堅稱「關稅是外國人付的」,但在現實中,這些成本卻悄悄地疊加在美國家庭的購物帳單上。
《華爾街日報》認為,此舉標誌美國正逐步摒棄川普的極端關稅政策,而且美國聯邦最高法院也正在審視「對等關稅」的合憲性。在川普做出這項決定之前,政府內部和共和人就如何應對選民對生活成本的不滿相互指責;在先前的地方選舉中,民主人也憑藉「負擔得起」的競選口號,幾乎橫掃了共和候選人。除了提出豁免清單,川普還宣稱要「利用關稅收入」向美國人發放2000美元退稅支票的想法。
商家與企業界均表歡迎
雖然川普已對肉類加工公司展開反壟斷調查,指責是這些公司推高了牛肉價格。不過相較於「肉販抬價」的指控,包括零售業界與大型美國企業,對於川普豁免關稅顯然更有興趣。食品雜貨行業組織FMI的總裁兼執行長薩拉辛(Leslie G. Sarasin)對《金融時報》表示:「今天的舉措應該有助於消費者,希望他們早上能喝到更實惠的咖啡,同時也有助於美國製造商,因為他們在供應鏈和生產線中使用了許多這類產品。」
全國對外貿易委員會主席科爾文(Jake Colvin)則說:「這當然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但重要的是要認識到,關稅給美國工薪家庭和企業帶來的痛苦遠遠不止咖啡和香蕉。」華府智庫稅務基金會的聯邦稅收政策副總裁約克則指出:「川普政府承認降低關稅會降低美國消費者的價格,這恰恰承認了經濟學家們一直以來指出的事實——關稅會推高價格。」
美國最大的商業遊說團體—美國商會也對此舉表示讚賞,並敦促川普政府採取更多類似行動,「我們鼓勵政府在今天聲明的基礎上,為其他不易從國內獲得的產品以及關稅威脅到美國就業的情況。提供額外的關稅減免」。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在白宮的說法則是:「我們已經真正達到了臨界點,開始以我們認為對美國更有利的方式重塑全球貿易體系,因此現在是推出某些計劃的合適時機。」
民主人則宣稱,川普的舉措仍不足以減緩其錯誤貿易政策帶來的損害。維吉尼亞州民主議員唐·拜爾說(Don Beyer):「川普總統終於承認了我們一直都知道的事實:他的關稅政策正在推高美國人民的物價,雖然此舉或許能緩解川普造成的部分物價上漲,但卻無法阻止通貨膨脹加劇、商業環境動盪以及川普瘋狂的關稅政策所造成的經濟損害等更大問題。」
美國物價發生什麼事?
14日的大規模豁免,為何標誌川普關稅的明顯轉向?因為與先前的小修小補不同,這次豁免的商品清單中,赫然出現了「牛肉」這種美國本土可以大量生產的產品。面對肉價飆升,即便川普表示將增加從阿根廷的牛肉採購,使得牛肉價格暫時得到緩解,此舉卻引發牧場主和農業州共和人的強烈反對。
此外,美國的咖啡價格也一路飆升,期貨市場更創下新高。《彭博》指出,這是因為美國對巴西加徵關稅導致兩國間咖啡貿易停滯。據巴西咖啡產業協會Cecafé指出,受到關稅影響,美國從巴西進口的咖啡豆在8月至10月期間下降超過一半。美國國內咖啡產量微乎其微,少數幾位美國咖啡種植者也曾表示擔憂,高價可能會抑制市場的產品需求。
自今年7月以來,巴西出口產品面臨 50% 的關稅,其中包括10%的對等關稅和40%的額外關稅,旨在懲罰巴西對前總統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的起訴行動。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白宮官員對《彭博》表示,14日的調整只會影響10%的關稅,這意味著來自巴西的農產品仍將面臨額外40%的關稅。這代表巴西的咖啡和牛肉出口仍需繳納高額關稅,恐怕還會繼續推高消費價格。
可可、冷凍橙汁、部分堅果和熱帶水果也名列豁免清單。此外,清單還涵蓋多種肥料、香料和種子。美國一直在進口更多國內無法種植的熱帶產品,導致該國農產品貿易逆差擴大。預計今年這些商品的進口額將達到394億美元,占美國農產品進口總額的18%。根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光是咖啡就佔了其中的三分之一。
不過美國政府13日也宣布,已經與包括阿根廷、瓜地馬拉、薩爾瓦多和厄瓜多爾在內的幾個拉丁美洲國家達成協議,希望幫助降低許多在美國產量不大的商品的成本。14日的豁免令,則是將適用範圍從這幾個達成協議的國家,擴大到所有被課徵「對等關稅」的貿易夥伴。川普的政策轉變,再次展現他高度的不可預測性。這場「感恩節前的降稅」究竟是一時的權宜之計,還是真的代表川普的關稅政策出現根本性轉向,恐怕也還要讓子彈再飛一會兒。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關稅談判傳11月底前宣布 經濟部回應了!
總統賴清德日前午出席「第79屆工業節慶祝大會」致詞表示,政府一定會妥善跟美國進行對等關稅談判,「目前大概臨門一腳,我看時間也差不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賴清德否認關稅談判觸及匯率 賴士葆:2次公然說謊、隱瞞什麼貢品?
賴清德總統曾於5月5日「5點談話」、10月21日活動致詞時,都強調台美關稅談判未觸及匯率議題。但央行昨晚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指雙方達成共識,干預匯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對此,國民立委賴士葆今(15日)怒轟「賴清德2次公然說謊」,到底是要隱瞞什麼貢品?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華郵:毒品比做化武 川普考慮對委內瑞拉動武
(中央社華盛頓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晚表示,經與最高層國安顧問密集討論後,對是否向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差不多已拿定主意」。知情人士透露,川普政府將毒品比擬為化武,主張行使集體自衛。
中央社 ・ 9 小時前經濟學人稱央行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病」 學者:倒果為因
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台灣為主角,點出台灣經濟在出口暢旺、貿易順差創新高的風光背後,潛藏被稱之為「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而新台幣匯率長期被低估是元凶。對此,學者認為,央行從未進場干預匯率升貶,只會在匯率波動劇烈時干預,此篇文章有點「倒果為因」。 英國《經濟學人》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 」論述台灣經濟問題,該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台灣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並提及壽險業投入美國公債,是用新台幣負債來支持美元資產,只要匯率劇烈波動,壽險業就可能遭受致命損失,危及台灣金融安全。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吳大任受訪時指出,以他長期觀察央行的操作模式,央行從未主動讓匯率升值或貶值,只會在匯率波動劇烈時進場干預,例如讓貶值速度不要那麼快,因為他們必須維持匯率穩定,《經濟學人》質疑央行刻意壓低台幣的匯率,「這恐怕是不太了解央行」。 吳大任認為,匯率並非造成高房價等問題的唯一原因,「新台幣在很強勢的時候,房地產照樣大漲」,《經濟學人》有些「倒果為因」,且把責任都推給
中央廣播電台 ・ 10 小時前美台共同聲明:持續磋商外匯事務 確認避免操縱匯率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025年11月14日專電)美國財政部今天罕見和台灣中央銀行共同發布聲明。聲明指出,作為可信賴的夥伴,雙方決定持續針對外匯事務等議題密切磋商;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以避免阻礙國際收支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根據聲明,美國在台協會及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的協助下,美國財政部與台灣央行決定持續針對總體經濟及外匯事務密切磋商;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或國際貨幣體系,以避免阻礙國際收支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另外,聲明指出,雙方同意任何資本流動措施都不會以匯率競爭為目的;例如退休基金等其他公共投資工具,在海外投資是基於風險調整後的報酬與分散風險的目的,而非以匯率競爭為目的;在可能需要進行外匯市場干預的情況下,此措施應限於應對過度波動及匯率失序變動。聲明還提到,美台一致認為透明的匯率政策與做法至關重要,雙方都承諾公開相關資訊,包括任何外匯干預操作,至少按季度為單位公布;依據國際貨幣基金(IMF)「國際儲備與外幣流動數據範本」所列的外匯儲備等資料,按季度公布。央行新聞稿指出,與美國財政部已針對匯率議題達成共識,並強調美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不過央行承諾
中央社財經 ・ 12 小時前川普簽令降牛肉咖啡等關稅 盼平抑生活成本壓力
(中央社華盛頓2025年11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今天簽署行政命令,降低牛肉、香蕉、咖啡及番茄等農產品的進口關稅。在此之前,川普政府因生活成本不斷攀升而面臨選民壓力。法新社報導,這些產品如今獲得豁免,不必再繳納川普今年為應對所謂不公平行為而徵收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此舉是政府考量美國生產某些商品的能力,或是缺乏這種能力之後所決定。不過,其他已經實施的關稅仍將繼續適用。根據白宮發布的命令,新的關稅豁免將追溯至11月13日生效。由於物價負擔能力已成為本月紐約市長、紐澤西州長和維吉尼亞州長選舉的關鍵議題,川普政府近來一直加緊努力,試圖讓美國民眾相信經濟實力強健。民主在上述3場選舉中大獲全勝,他們在選戰中強烈聚焦生活成本議題。今天公布的關稅豁免清單還涵蓋酪梨、椰子和鳳梨等其他農產品。川普自今年1月重返總統大位以來,已對美國的貿易夥伴實施大規模關稅,引發經濟學家警告,這些措施可能會助長通貨膨脹,並對經濟成長構成壓力。川普政府已承認美國民眾正擔憂物價負擔能力,川普的首席經濟顧問也承認近年來購買力有所下降。白宮國家經濟會議(National Econom
中央社財經 ・ 12 小時前美股早盤走低 科技股賣壓沉重
(中央社紐約2025年11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市場對人工智慧(AI)泡沫的疑慮揮之不去,並且降低對聯邦準備理事會(Fed)12月降息的預期,美股主要指數今天早盤走低,科技股賣壓沉重。道瓊工業指數下跌1.1%,報46939.44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挫0.8%,報6682.66點。那斯達克指數挫跌0.9%,報22661.28點。
中央社財經 ・ 12 小時前美股漲跌互見 科技股反彈
(中央社紐約2025年11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股今天互有漲跌,科技股反彈,那斯達克指數收高。道瓊工業指數終場下跌309.74點,或0.65%,收在47147.48點。標準普爾500指數下跌3.38點,或0.05%,收在6734.11點。以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指數上漲30.23點,或0.13%,收在22900.59點。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7.537點,或0.11%,收在6811.199點。
中央社財經 ・ 12 小時前《經濟》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央行反擊 強調匯率供需決定
【時報-台北電】英國《經濟學人》報導再度探討所謂「台灣病」問題,稱新台幣長期遭人為低估,且低估程度達到全球之冠,這項貨幣政策正在懲罰台灣消費者並增加金融風險。被此一報導點名的央行,14日晚間發布五點聲明,特別強調影響匯率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熟稔總經政策的已退休資深財經官員也反駁,「購買力平價不能用來評估匯率,更何況是單一商品」。 該名資深官員舉例說,按此說法,若改用iPhone計算,新台幣匯率就會反過來高估逾10%,「使用錯誤的前提,就會導引出錯誤的結論!」 《經濟學人》報導引用其編製的大麥克指數指稱,央行長期壓低新台幣匯率,導致台灣經濟金融產生多項問題,如國人購買力受損、房價攀升、累積金融風險等。對此文評論,央行發出五點反擊。首先,央行說明,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是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貶的重要因素。 其次,央行提到,過往《經濟學人》已坦承大麥克指數不適合用來評估一國匯率是否高(低)估,只以單一商品來評估匯率並不恰當,《經濟學人》2003年就坦承,大麥克指數有其缺陷;200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物價飆升引選民反彈 川普簽令撤銷咖啡牛肉等數百項食品關稅
由於民生用品價格不斷升高,引起民眾反彈,美國總統川普週五(11/14)發布行政命令,撤銷對數百種進口食品的關稅,包括咖啡、牛肉、番茄、香蕉、椰子、堅果、酪梨、鳳梨等。
太報 ・ 12 小時前
賴清德稱「關稅談判無涉及匯率」藍委轟2次公然說謊:隱瞞什麼貢品?
央行昨(14)日晚發布「台美匯率議題聯合聲明」,內容達成共識雙方承諾不操縱匯率,干預匯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有干預須主動公布。對此,國民立委賴士葆砲轟「賴清德2次公然說謊」,到底是要隱瞞什麼貢品?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美股》收盤速報:AI熱門股反彈 那指連3跌止血 緊盯輝達財報
【時報-台北電】周五(11月15日)輝達、微軟、甲骨文、美光、Palantir、特斯拉等科技股與熱門AI股反彈帶來支撐,那指微漲,終結連跌3天的頹勢。本周投資人對AI泡沫的擔憂加劇,在近日劇烈震盪後,道指周漲0.34%,標普500周漲0.08%,那指周跌0.45%,費半周跌1.96%。在民怨隨著通膨壓力升高之際,美國總統川普簽署行政命令,將給予咖啡、可可、香蕉和某些牛肉產品等多項重要農產品關稅豁免。此外,美國與瑞士達成貿易框架協議,將瑞士的對等關稅稅率從39%調降至15%,瑞士則承諾到2028年底向美國投資2000億美元。投資人將密切關注輝達於19日盤後發布的季報表現。 周四,川普政府與4個拉美國家阿根廷、瓜地馬拉、厄瓜多、薩爾瓦多達成貿易框架協議。隨後,川普在周五晚間宣布的農產品關稅豁免清單還包括番茄、酪梨、椰子、橙橘和鳳梨等蔬果、紅茶和綠茶,以及肉桂和肉豆蔻等香料。 根據新敲定的框架協議,美國對貿易順差國薩爾瓦多、瓜地馬拉和阿根廷大多數商品徵收的進口關稅稅率為10%。至於讓美國有貿易逆差的厄瓜多,其大部分商品的進口關稅為15%。 共和在上周的地方選舉慘敗,使川普將關注重點轉向引發
時報資訊 ・ 12 小時前
對美投資3500億美元?趙堃成分析「台美談判延宕反而有利」:美國對川普關稅行為是否合法「很快揭曉」、目前關稅影響不大!
趙堃成建議,所以目前政府可以做的事情就是,彙整這些可能到美國去投資的上下游有關IC以及算力產業的金額,做為據以向美國爭取最好的貿易條件的基礎...
放言 Fount Media ・ 7 小時前《匯市》台美同步發布匯率聯合聲明 央行干預匯市資料須每季揭露
【時報記者張佳琪台北報導】中央銀行14日晚間與美國財政部共同發布聯合聲明,針對匯率議題達成共識,雙方確認原則,避免操縱匯率,若干預匯市須採雙向干預。央行承諾由今年12月開始,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由現行每半年公布,改為每季公布一次。 央行是在美國在台協會(AIT)與駐美國台北經濟文化代表處(TECRO)的支持下,與美國財政部就總體經濟及匯率議題進行磋商。雙方確認將避免操縱匯率或國際貨幣體系,以免阻礙國際收支的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台美雙方於台北時間14日晚間8點30分,即美東時間上午7點30分,以中英文版本同步發布聯合聲明。 雙方同意三大原則:一,任何總體審慎或資本移動管理措施,不會意圖影響匯率以取得競爭優勢。二,其他公開投資工具,例如退休基金基於風險調整後報酬及分散目的所進行之海外投資,不會意圖影響匯率以取得競爭優勢。三,在考慮需干預匯市的情況下,此類干預應僅限於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和失序變動,並期望該干預同樣適用於因應匯率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的貶值或升值。 雙方並同意匯率政策及實務操作透明度的重要性。央行承諾公開揭露至少每季一次(落後一季)公布外匯干預操作;以及每季依據國際貨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瑞士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 關稅39%降至15%
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14號表示,美國與瑞士已經達成貿易協議,瑞士承諾對美投資2000億美元,美方將把瑞士進口商品的關稅從39%大幅調降到15%。葛里爾說明,瑞士會將許多製
台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經濟》經濟學人警告台灣病:新台幣匯率 長期遭到低估
【時報-台北電】英國《經濟學人》最新一期的封面故事以台灣為主角,點出台灣經濟在出口暢旺、貿易順差創新高的風光背後,潛藏被稱之為「台灣病」的結構性風險,而新台幣匯率長期被低估是元凶。 《經濟學人》在以「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The hidden risks in Taiwan’s boom)為題的封面報導指出,台灣央行為維持出口競爭力,壓低新台幣匯率,但這為台灣埋下經濟失衡的結構性風險,《經濟學人》稱之為「台灣病」(Taiwanese disease)或「福爾摩沙流感」(Formosan flu)。 照經GDP調整後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計算,新台幣兌美元被低估55%,偏離台灣的經濟基本面。 過去5年,台灣晶片與伺服器出口暴增3倍,台幣匯率長期偏低,雖有利出口商,卻形同對全民開徵「隱形稅」,依賴進口食品、能源的台灣家庭,購買力被侵蝕,台幣偏弱反而加重一般家庭負擔。 報導引用數據提到,自1998年以來,台灣勞動生產力翻倍,薪資增幅卻明顯落後多數已開發國家,衡量勞工報酬的「單位勞動成本」,同時間下滑25%。 報導指出,為讓台幣匯率貶值,央行須在外匯市場購入大量美元,對
時報資訊 ・ 11 小時前
《經濟學人》指台灣壓低匯率造成「台灣病」...央行五點反擊:美國未要求台幣升值
央行表示,影響匯率的因素眾多,匯率係由外匯市場供需決定,並非單一商品價格所能衡量;金融自由化以來,跨境資本移動係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的重要因素。
放言 Fount Media ・ 10 小時前
美國食品價格高漲! 川普宣布:撤回牛肉.咖啡.番茄等食品關稅
美國的對等關稅政策導致食品價格狂飆,民怨高漲,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週五宣布,撤回部分食品的關稅,其中包括牛肉、咖啡、番茄、香蕉等畜農產品,以平抑物價,新措施自週四午夜起溯及既往生效
台視新聞網 ・ 11 小時前桃園公車全天開頭燈規範上路 指差確認列評鑑可裁罰
(中央社記者葉臻桃園15日電)桃園市政府交通局今天宣布,市區公車將全天候開啟頭燈行駛,藉此提高車輛辨識度,另將落實轉彎時「指差確認」動作並納入市區公車評鑑,預計明年1月起落實違規者裁罰。
中央社 ・ 4 小時前華郵:川普政府評估攻擊委內瑞拉 美軍為攻擊命令做準備
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14日報導,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正在評估是否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進駐這個地區的美軍也在為可能的攻擊命令做準備。但目前還不清楚川普是否已做出決定。 報導引述多名消息人士指出,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和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14日返回白宮,連續2天就是否對委內瑞拉採取軍事行動進行磋商。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還不清楚川普是否已經決定採取這項升級行動,但是否攻擊與如何攻擊委內瑞拉的高層級討論已經進行了數天。參與會議的官員還包含副總統范斯(JD Vance)、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和白宮副幕僚長米勒(Stephen Miller)。 自9月初以來,美軍在加勒比海和東太平洋部持續打擊通過這些海域的運毒船,截至14日已經攻擊了20艘船隻,導致至少80人死亡。美軍最大航空母艦福特號(Gerald Ford)打擊群這個月11日也進入加勒比海,使得委內瑞拉週邊的美軍部署達到1.5萬兵力。 報導引述一名知情人士表示,福特號航空母艦上的戰鬥機飛行員一直在研究委內瑞拉的防空系
中央廣播電台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