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破口?廚餘禁令限葷不限素
為防堵非洲豬瘟,政府下令自十月廿二日起全面禁止廚餘養豬,至今仍未解封,不過這項廚餘禁令只限「動物性廚餘」,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引起基層防疫人員和獸醫團體譁然。近期防疫人員稽查時,就有豬農以此為由,規避禁令;獸醫公會批評,實務上根本無從確保動植物廚餘不被混雜,憂心會成為疫情破口。
農業部證實,目前公告確實未禁止植物性廚餘養豬,但已要求地方環保單位加強查核,防止動物性廚餘混入,並呼籲各地養豬戶嚴守防疫規範。
據了解,疫情爆發後,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內部曾討論是否同步禁止家戶、食品等製造業、果菜批發市場所產生蔬果皮、菜葉、咖啡渣、茶渣、落葉等「植物性廚餘」。不過會議中,環保單位以植物性廚餘不含動物性廢料、具有循環利用與去化效益為由,認為在加強查核前提下仍可供應給廚餘養豬戶,因此未列入禁止範圍。
地方:稽查灰色地帶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長所林珮如表示,近期到養豬場稽查時,發現仍有豬農在餵食廚餘,但對方聲稱使用的是植物性廚餘,執法人員因而束手無策,無法開罰。另有豬農質疑「植物性廚餘」不在禁止之列,這已成為稽查的灰色地帶,更擔心成為防疫的破口。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譚大倫直言,直到日前才得知「全面禁用廚餘養豬」竟仍存在例外。他批評,現行規定僅禁用動物性廚餘,卻允許植物性廚餘繼續餵豬,實務上根本無從確保兩者不被混雜;更令人憂心的是,植物性廚餘依規定甚至不必蒸煮,一旦混入少量動物性殘渣,疫情極可能再度重演。
譚大倫強調,國內豬場密集、防疫風險高,不容任何灰色地帶,呼籲政府應明確規範,「所有廚餘一律不得餵豬」才是最安全、最能防堵生物安全破口的做法。
地方防疫人員也指出,「落實蒸煮」在實務上根本難以達成,轄區就有一名不肖豬農,蒸煮設備早就閒置,甚至成了老鼠窩,防疫和環保單位前往稽查,豬農聲稱僅使用「植物性廚餘」,讓稽查人員也沒輒,對於中央只禁動物性廚餘,感到不可思議。
雲林縣口湖養豬生產合作社經理洪健鈞指出,即便目前廚餘禁令未解,據地方人士透露,屏東仍有養豬場偷偷餵廚餘,「哪家養豬場在餵,味道一聞就知道」。他還說,完全使用植物性廚餘餵豬,根本吸引不了食慾,難免會有豬農混入動物性廚餘增添風味,稽查人員根本防不慎防。
農業部:已要求嚴查
農業部防檢署長杜麗華證實,「植物性廚餘」目前確未列入禁餵範圍,但強調已經要求地方環保單位加強、加嚴稽查。她表示,基於防疫需求,即便是植物性廚餘,業者也必須落實蒸煮處理,並上傳蒸煮紀錄。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則說,為避免豬農違規使用廚餘,環保單位每周以視訊方式查核一輪廚餘養豬場,如發現異常情事,會檢視內容物。
更多udn報導
38歲自封「台大學霸」徵女友 不滿質疑舌戰網友
拆拆拆…北捷優化車廂挨轟 網友怒:意圖使人摔倒
在台「綠燈」喊「藍燈」被糾正 大阪女曝原因
胡瓜錄「綜藝大集合」誤觸胸部 籃籃打破沉默發聲了!
其他人也在看
《社會》配套不明 養豬戶拒助清運廚餘
【時報-台北電】10月底爆發非洲豬瘟疫情後,農業部宣布「廚餘」禁止餵豬,養豬戶協助載運廚餘至焚化爐處理,政府補貼油資,相對的,養豬戶期待政府及早提出解禁對策,但至今日仍未有具體進度,還不斷加強對豬農的控管,養豬產業也無法忍受,決議17日起不再協助清運廚餘,呼籲賴清德總統、中央機關傾聽民意,及早提出有效對策。 環境部統計,台灣每日廚餘量約2000公噸,又可分為「成分複雜」的家戶廚餘、約1300公噸,以及「相對好溯源」的事業廚餘、約700公噸。在非洲豬瘟爆發前,全國廚餘約6成由餵豬去化,疫情爆發後,這6成改由焚化、堆肥等方式處理,如今禁餵近1個月,廚餘養豬戶卻遲遲等不到具體解禁方案,反倒等來一次又一次的加嚴控管。 環境部表示,為防止養豬戶在廚餘養豬未開放前私運廚餘,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規範所有清運車輛應在12月7日前加裝GPS,並與農業部討論相關規範及罰則。不過,因尚未討論出載運廚餘車加裝GPS設備相關規範,究竟要入法於環境部或農業部主管法令,本周五將再開會討論,並協商何時完成修法。 環境部環境管理署副署長林左祥表示,目前425場廚餘養豬場當中,絕大多數都取得事業廚餘再利用檢核,若未落
時報資訊 ・ 23 小時前
白河豬場違規使用廚餘養豬 南市府重罰120萬元
台南市府農業局畜產科與動物防疫保護處日前執行聯合稽查,在白河區魏姓養豬場查獲業者違法使用廚餘餵飼豬隻。農業局已依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飼料管理法》,裁罰新臺幣 120 萬元。農業局強調,日前台中引發的非洲豬瘟事件已對產業造成危機,對於業者挑戰公權力、危及產業安全的行為,市府將嚴懲不貸。農業局指出,該養豬場共有 168 頭豬隻、10 桶廚餘,飼料槽內更留有明顯廚餘殘渣,情節明確違法。動保處當日立即採樣、啟動裁處程序,也第一時間同採取最高等級防疫措施,啟動全面環境清消,對豬場內外、載運車輛與空桶進行無死角清潔消毒,全力阻斷任何可能風險。此外,現場全場豬隻已被列入移動管制,並抽樣 5 頭豬隻血液送驗,初篩結果皆為非洲豬瘟陰性,確認目前未有疫情蔓延情形。廚餘部分,則由環保局押運違規業者自行載運的 10 桶廚餘至焚化爐去化。農業局表示,該業者早已被列為重點追蹤輔導對象,畜產科及動保處近期兩度前往稽查與輔導,當時雖未發現違規,卻已多次宣導禁用廚餘的法令規範。如今仍執意違法,形同公然挑戰公權力、危害全市產業安全。對於這種明知故犯、視法令於無物的惡性行為,市府絕不寬貸、必將嚴懲到底。動保處嚴正
台灣好新聞 ・ 19 小時前
臺南白河查獲違規使用廚餘養豬 市府開鍘重罰 啟動環境清消作業
臺南市農業局畜產科與動物防疫保護處17日執行聯合稽查,於白河區魏姓養豬場查獲業者違法使用廚餘餵飼豬隻,現場飼養豬隻共計168頭,稽查人員查獲10桶廚餘及飼料槽內有廚餘殘渣,明顯違反「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飼料管理法」等規定,市府開鍘重罰120萬元,並對畜主開立移動管制書、製作訪談記錄及豬隻採養,以維護養豬產業安全。另針對非洲豬瘟疫情爆發後衍生廚餘去化壓力,為導入更高效的處理設施,南市環保局也積極向中央爭取廚餘處理再利用設施優化及整建計畫,預估可處理160噸的廚餘,確保全市廚餘處理穩定無虞。農業局19日表示,動物防疫保護處當日除依規採樣並辦理後續裁處作業,也同步採取最高等級防疫措施啟動環境清消作業,由環保局押運飼主自行載運的10桶廚餘至焚化爐去化後,動保處對廚餘載運車輛、 ...
台灣新生報 ・ 12 小時前
罕見!這艘貨輪有夠大 空勤直升機降落載傷患送醫
賴比瑞亞籍貨輪「TURE NORTH」1名船員左手骨折脫臼在高雄外海通報救援,空勤總隊直升機獲報前往,因過去幾乎都是吊掛,但這艘貨輪夠大,甲板設有直升機降落區,搜救機組員直接降落甲板載人及行李,成為罕見案例。空勤三大一隊表示,昨天下午3點45分接獲執行海上救援任務指示,4點14分從小港機場飛往目標區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 新北推"區域治理"創東亞第一
社會中心/綜合報導第30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正在巴西舉行,新北市政府特別以「日日永續、處處有感、安居樂業」為主軸,發布東亞第一個以「區域治理」為概念的「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也就是「VLR」,把永續的視角,拉回到市民的生活場域,重新詮釋「以人為本」的城市樣貌。從新店溪、板橋黃石傳統市場,再到河堤公園,主角的足跡,踏遍新北市,將"永續"的理念,落實在每一天的日常生活。新北市長侯友宜表示,所以這一本,裡面大概有53個具體的案例,還有82項的永續指標,我們都已經正在做,甚至有些都已經達成了,所以要謝謝大家的辛苦。為了響應聯合國2030年「永續發展」的目標,新北市政府在2019年,發布第一本「永續發展目標地方自願檢視報告」,也就是「VLR」,成為台灣第一個、全球第十個率先發表的城市。如今,四年過去了,新北市府以「日日永續、處處有感、安居樂業」為主軸,成為東亞第一本以「區域治理」概念撰寫的VLR,藉由53個具體案例,82個新北永續指標,展現「以人為本」的城市樣貌。2025年新北VLR發布會中,更邀請永續夥伴,包括齊柏林基金會、開發公司、溪水巡守隊,一同見證報告成果。新北市政府創東亞首例,將「區域治理」融入VLR。(圖/民視新聞)齊柏林基金會執行長萬冠麗表示,願意透過我們的影像,去走入全台灣的每一個角落的時候,那就是綠色旅遊的開始,雖然台灣很小,可是台灣真的很美,而且台灣很多地方,都是非常友善土地的方式,可是我們沒有去洞查到它。新北市長侯友宜說,因為我是在菜市場長大的,我能夠改建我就改建,能夠改造我就改造,它(市場)的環境衛生, 跟人的傳統味道的接觸,都能夠更加的緊密,能夠優化,更重要能夠推動永續。新北市政府創東亞首例,將「區域治理」融入VLR。(圖/民視新聞)新北市政府透過公私部門的合作,讓永續發展從「點」擴及到「線」與「面」,並在2023年與台北、基隆和桃園,共組「基北北桃合作交流平台」,截至2025年8月,已經完成87件合作案,共同打造「跨市一體」的永續生活圈。原文出處:響應聯合國2030永續發展目標 新北推「區域治理」創東亞第一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新北耶誕城開了!侯友宜親扮馬戲團長 活動期間、交通方式一次看新北動保處查核425家寵物業者 重罰違法提醒市民警覺蘇巧慧表態若當選市長「考慮發現金」 卓冠廷盛讚:殺球得分
民視影音 ・ 14 小時前賴清德:恐成資安破口 避免下載資安疑慮中國製程式
(中央社記者葉素萍台北19日電)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希望所有的公職能協助政府宣導,呼籲民眾與企業能提高警覺,避免下載具資安疑慮的中國製應用程式,降低資訊外洩風險,與成為資安破口的可能。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大馬村21鄰」民怨災區無援需自救 鄉長:將開會討論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受到最近這次鳳凰颱風帶來大雨影響,花蓮部分地區泥流又急又大,就有大馬村21鄰的村民怒轟,當地的聯外公路變成了水道、栽種的作物也被掩埋,甚至有家歸不得。但外界關心別的受災區之際,似乎忘了他們,讓她們還得自己設法對外求援。對此光復鄉長回應,這週五(21日)會開會,到時候大家可提出意見、一起來處理。受災戶許先生說:「底下現在還有樹那個齁,那個就是我們住家的位置。」放眼望去灰黑色一片,別說是路連大樹樹幹也幾乎全被淹沒,只能勉強看到長在高處的樹葉,漂流木歪歪斜斜倒在一旁,淤泥上遍布大小石塊,水流不斷沖刷,卻怎麼也看不見底下道路。受災戶許先生說:「變成水路啦,泥濘路啦,怎麼回家。」這裡是花蓮大馬村21鄰,受到鳳凰颱風帶來豪雨,還有這次堰塞湖溢流重創,目前道路仍無法通行,災民只能徒步回家視察情況,受災戶宋先生說:「我們對這一塊地,從我們的長輩、我們父母親交給我們,我們當然有感情了,對於這一塊地。」無奈拍下慘況向外求救,災民表示前幾次溢流幸運躲過,但這次遭到重創,不但淤泥深達50公分,還有十幾戶住戶無法回家,可惜外界似乎不太清楚21鄰的情況,讓他們感受到孤立無援,受災戶許先生說:「上面堰塞湖下來的水就往兩邊流,堰塞湖流到明利那邊就造成很大傷害,大概大家看的都是那一邊的災害,事實上在我們南邊這一邊,水流跟明利村那邊的水流是一樣的。」光復鄉長林清水說:「21號禮拜五才會開會,所以就可能到時候開會,大家提出來意見看怎麼處理。」村民也擔心,上游的馬太鞍溪,會不會再造成威脅,根據今(19)日監測,目前堰塞湖水位已經下降132.6公尺,近期陡坡雖有局部崩塌,但沒有潰決跡象,而昨(18)日上午水位暴漲,推估是集水區上游降雨,不影響堰塞湖,未來也會持續監控,不讓民眾擔心害怕。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3 小時前

台中第二市場停車場興建「智慧運輸中心」 停車資訊一手掌握
位在台中市中區的第二市場停車場日前已開放民眾停車,但是很多經過的民眾都狐疑,為何蓋上帆布,好像未施工完?台中市停管處表示,地下室及1至4樓都已完工,目前正在進行6至7樓「智慧運輸中心」施工,預計明年底完工,展開對全市公有的停車場及道路交通的智慧監測,即時剩餘車位數上傳、剩餘車位資訊串接等,屆時第二市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要回溫了!冷空氣減弱 各地偏乾舒適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今(20)天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中南部及台東白天高溫為25至27度,感受較舒適。
民視 ・ 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