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壓不能只靠藥!營養師:鉀攝取不足是關鍵 3食物助血壓回穩
不少高血壓患者即使每天按時吃藥,血壓仍忽高忽低。營養師曉晶在臉書粉絲專頁「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關鍵可能是身體「鉀」攝取不足。
鉀能幫助血管放鬆,加速排出體內多餘的鈉,有助於控制血壓。營養師曉晶提醒,鉀是現代人最常缺乏的礦物質,尤其是現代人經常外食或吃加工食品,鈉攝取偏高而鉀偏低,血壓自然難以穩定。
她引用2024年《Clin Hypertens》的研究,研究顯示,食物中的鈉和鉀與血壓的關聯最為密切;低鈉飲食和高鉀飲食已被證實對降血壓有明顯的作用,尤其對高血壓族群更為顯著。此外,《Nutrients》2020年研究也指出,體內鈉鉀比越高,罹患高血壓的風險越高。
她建議,高血壓患者可從日常飲食改善,多攝取含鉀的食物,例如:早餐加一根香蕉、午餐多一碗菠菜、晚餐將白飯換成地瓜,這3樣都是天然高鉀食物,有助降低血壓。她強調,除了服藥,調整飲食、增加蔬果、減少鹽分攝取,讓鉀鈉比例回到健康範圍,也是控制血壓的重要方法。
更多鏡週刊報導
嫌女友每日做1事!男大生直呼「形象崩壞」 網友罵翻:沒有女生適合你
逢9必跳?傳蘋果2027再度「跳號」 迎接iPhone 20週年
死一次看看!印度74歲翁辦「假葬禮」:想看看人們對我的愛
其他人也在看

進診間就高血壓?「白袍高血壓」醫師講給你聽
生活中心/李世宸 台北報導什麼是「白袍高血壓」?醫師分享一個案例:50多歲女性因血壓偏高前來就診,測量血壓值為170/100 mmHg,休息五分鐘再量,血壓上升到176/105 mmHg,3分鐘後再測,血壓又上升到180/108 mmHg。患者自述,幾個月前因為血壓偏高,服用了兩種藥物,之後常感到頭暈無力,在家量測血壓,發現血壓偏低106/62 mmHg (正常血壓值120/80 mmHg),認為自己是「白袍高血壓」而自行停藥。
民視健康長照網 ・ 14 小時前
營養師推爆「這蔬菜」護心助減肥 還可穩血壓、降死亡風險
健康飲食網站《EatingWell》指出,高麗菜富含抗氧化劑、膳食纖維與維生素C、E,是對「代謝健康」最有益的蔬菜之一,能減少發炎、穩定血糖與膽固醇。營養師提醒雖然高麗菜好處多,但仍須搭配水果、豆類與全穀物均衡飲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低血壓非壞事?醫曝「1條件」反而更長壽 起身頭昏眼花「快做3事」預防
很多人以為血壓不正常就代表身體出問題,但其實未必如此。心臟科醫師指出,如果血壓偏低但身體沒不舒服,反而可能是長壽的象徵。(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睡在《偶像大師》「澀谷凜」聲優肩上!幸運粉絲渾然不知 網羨慕:上輩子燒好香
在《偶像大師 灰姑娘女孩》中為人氣角色「澀谷凜」配音的日本聲優福原綾香,最近在個人社 X(推特)上分享了一段有趣的電車奇遇。她提到在搭乘電車時,鄰座的一位男乘客不小心睡著,並將頭倚靠在她的肩膀上,在粉絲間引發了熱烈討論:「太爽了吧」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1 天前
低調超級食物!營養師:山藥富含黏液蛋白 保護腸胃穩定免疫力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提到山藥,許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藥膳燉湯,營養師王證瑋表示,山藥不僅僅是養生料理的配角,更在營養學中被譽為「低調的超級食物」。它質地細緻、口感綿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多醣體、寡糖與礦物質,可幫助腸胃、穩定免疫系統,對銀髮族、上班族及忙碌現代人來說,都是日常保養的理想選擇。 黏液蛋白保護腸胃 減少刺激與不適 山藥的營養亮點之一是富含「黏液蛋白」。王證瑋營養師指出,這種天然物質可在腸胃黏膜上形成保護層,減少外來食物或胃酸對腸壁的刺激。對於經常有胃酸逆流、胃脹氣或腸胃不適的人,適量攝取山藥能緩解不適並促進消化。此外,山藥質地柔軟、易消化,也非常適合長者及咀嚼能力較弱的族群食用。 多醣體提升免疫力 強化身體防護力 山藥除了保護腸胃外,還能強化免疫功能。其所含的多醣體具有啟動免疫細胞活性的作用,能幫助人體抵抗外來病原。王證瑋營養師提到,黏液蛋白則能促進蛋白質吸收,使營養素更充分利用,進一步增進體力與修復力。對於經常加班、壓力大、睡眠不足的上班族而言,山藥是能穩定免疫力、補充能量的好食材。 且山藥含有天然的寡糖,具有「益生元」的作用,能成為腸道益菌的養分來源。長期攝取可促
健康醫療網 ・ 16 小時前
〈焦點股〉美對俄展開石油制裁 台塑四寶堅挺領塑膠族群上揚
市場預期原油供應將進一步收緊,國際油價應聲上漲。激勵今 (23) 日油燃、塑膠指數強勁上揚,包括台塑 (1301-TW) 四寶量增上漲,成為族群上攻主力,台塑化 (6505-TW) 一度強漲半根漲停,領相關族群上攻走高。
鉅亨網 ・ 1 天前
坤達、修杰楷裝高血壓閃兵!名醫揭難忍「痛苦病症」:一輩子回不來
Energy成員坤達22日坦承花20至30萬「裝高血壓」閃兵,消息一出立刻引起討論。醫師姜冠宇在臉書提醒,年輕人血壓衝到180mmHg以上,絕對痛到受不了,頭痛、視力模糊,甚至腦血管、眼動脈都可能受傷,一旦發生很可能回不去。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普發現金11月入帳! 刑事局:防範詐團假冒政府行騙
刑事局近日提醒民眾,隨著普發現金1萬元即將開放登記,最快於11月12日入帳,詐騙集團已開始利用這一機會進行行騙。刑事局指出,目前已發現兩種主要詐騙手法,民眾需提高警覺以免受害。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林百里、童子賢的「金孫」誰強?謝金河揭曉:AI加持這公司股價破500元
廣達電董事長林百里與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是台灣成功的企業家,兩人都活躍於高科技產業。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今(23)日在臉書以「林百里的金孫與童子賢的金孫」為題發文表示,向來很不看好人形機器人的林百里,8月26日站出來為達明上市前業績發表會站台,他說達明是他的金孫,並且說達明轉大人,未來前途不可限量,這個背書為達明上市帶來轟動。謝金河指出,達明於9月25日終止興櫃......
風傳媒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 天前

同時打入AI兩大巨頭供應鏈!機殼大廠法說會報利多 股價跳空飆漲停鎖至收盤
[FTNN新聞網]記者張書翰/綜合報導受惠於與兩大AI晶片巨頭超微(AMD)及輝達(NVIDIA)的深度戰略合作,AI伺服器、機殼與儲存設備供應商營邦(3693)今日股價...
FTNN新聞網 ・ 1 天前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須符合收入與資產條件,僅能與勞保及國民年金的老年年金併領
網傳影片「65歲長者每月可領8千多元隱藏補助,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可以併領其他津貼」? 中低收入老人生活津貼須符合收入與資產條件,僅能與勞保及國民年金的老年年金併領 發佈:2025-10-23 更新:2025-10-23 報告編號:3871 查核記者:邱劭安實習記者:吳冠廷 責任編輯:陳培煌 發佈:2025-10-23 報告編號:3871 記者:邱劭安、實習記者:吳冠廷、責任編輯:陳培煌 有網傳影片宣稱,政府為65歲以上長者提供每月最高8千多元的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 ・ 1 天前

普發1萬16家金融機構ATM可領 郵局假日加班服務花蓮災民
賴總統今晚公布韌性特別預算,行政院隨即召開記者會宣布,登記入帳11月5日開放預先登記、11月12日入帳。至於ATM領現為11月17日開放領取,郵局臨櫃領現為11月24日開放領取。財政部次長阮清華在記者會說明,此次普發現金ATM共計有16家金融機構參與,預計可以比上次多出1200台ATM可以領取,包括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20 小時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3 小時前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近兩成自述罹患骨質疏鬆,比例不低,骨折風險高且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一旦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三大情況,就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健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國人當中自述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8.2%。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
匯流新聞網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