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將首飛 馬斯克曾讚五年或超過「獵鷹」
《界面新聞》10日獨家報導,大陸可回收火箭「朱雀三號」將於11月中下旬首飛。此前大陸尚未有一款可回收火箭完成過發射任務。「朱雀三號」將有望成為大陸第一款投入運營的可回收運載火箭。
據報導,「朱雀三號」已進入首飛關鍵準備階段,為正式入軌發射及一級回收開展各項準備。
「朱雀三號」是全球首款全不銹鋼液氧甲烷火箭,「不銹鋼+甲烷」的組合更注重複用壽命和未來可擴展性,這一設計與美國SpaceX的「星艦」在技術路線相近。而從發射成本上,「朱雀三號」與「獵鷹9號」對標,其目標是將成本降至每公斤2萬元人民幣(約8.7萬元新台幣)以內,基本與獵鷹9號(約為3千美元/公斤,約9.3萬元新台幣)相當。
美國SpaceX董事長兼CEO馬斯克(Elon Musk)此前曾罕見稱讚「朱雀三號」表示,「朱雀三號」融合了「獵鷹9號」架構與星艦部分特性,具備挑戰現有可複用火箭市場格局的潛力,如果一切順利,「朱雀三號」可能會在5年內超過「獵鷹」。
「朱雀三號」為藍箭航太旗下火箭,成立於2015年。在大陸「星多箭少」背景下,「朱雀三號」的關鍵首飛將揭示火箭複用的可行性,為大陸「星鏈」急迫追趕補上關鍵一環,蓄勢待發的規模化星座組網計畫,也將按下啟動鍵。
據了解,截至2025年8月,美國SpaceX的「星鏈」( Starlink )已發射8926顆衛星,預計今年年底前即可發射1.2萬顆衛星。而大陸衛星通訊主力軍則為中國星網的「GW星座」與上海垣信的「千帆星座」,但由於火箭發射成本等原因,目前兩家業者已發射的衛星總數不到100顆,與SpaceX存在巨大差距。大陸企業目前正全力彌補落後,優化發射成本、破解運力瓶頸,加速部署。
延伸閱讀
MLB/假球案爆發!守護者2投手「故意壞球」詐賭 遭檢方起訴
MLB/費城人哈波嗆大聯盟主席 竟被威脅「丟進水溝裡」
MLB/今井達也有意入札 前西武洋砲幫背書:他超厲害
其他人也在看
《商情》運力偏緊 中國糧食運價指數連8周堅挺
【時報-台北電】因主要玉米產區的新作收割已接近尾聲,基層濕糧陸續上市,市場整體供應充裕。在大陸國家儲備收購政策支撐價格的背景下,基層農戶出售意願提升,進一步提振市場信心,帶動玉米現貨價格小幅上揚。運輸市場方面,由於前期運力消耗較大,當前市場運輸資源偏緊,船東普遍看漲,令沿海糧食運輸運價明顯上升;根據CIP商品行情網顯示,中國糧食運價指數最新報價1354.08點,較前周續漲9.7%,為連續8周堅挺。(編輯:王聖為)(商品行情網)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美各州AI新規層出不窮! 黃仁勳憂監管亂局拖垮優勢:中國可能會贏
[Newtalk新聞] 《金融時報》報導,隨著中國 DeepSeek 實驗室推出高效大型語言模型,以遠低於成本的方式挑戰矽谷,美國政界對 AI 主導權流失的焦慮急遽升溫。對此,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於 11 月出席該報舉辦的「AI 未來峰會」時罕見發出警告:「中國將贏得 AI 競賽。」他這番話,其實是針對美國各州相繼推出的 AI 法規,批評這些「安全閥」正演變成壓垮創新的枷鎖。 拜登政府雖於 2023 年通過《國家 AI 倡議法案》,並在 2024 年擴大對中晶片出口管制,但全面性的聯邦立法遲遲卡關,導致各州自行上路。根據美國州議會協會 2025 年報告,50 州共提出超過 260 項 AI 法案,其中 22 項已成法,約 50 項進入最後審議,形同「州州有法、處處不同」。 以加州為例,州長紐森(Gavin Newsom)九月簽署《前沿人工智慧透明法案》(SB 53),要求開發成本達 1億美元或以上算力逾 10的26次方 FLOPs(每秒浮點運算次數)的模型須公開訓練數據來源、演算法架構與風險報告,違者最高罰營收 1%,並須接受州認證第三方審查。這對英偉達等晶片供應商構成實質衝擊,下游 AI
新頭殼 ・ 9 小時前
恆春特斯拉車禍釀1死7傷!遭波及機車一家四口恐求償無門
[Newtalk新聞] 屏東恆春台26線6日發生嚴重車禍,1輛白色特斯拉失控追撞撞水泥預拌車,車身噴飛砸中停等紅燈的機車,造成1死7傷慘劇,其中特斯拉26歲李姓駕駛受困車內身亡,遭波及的四貼機車,蔡姓夫妻嚴重骨折,2女兒腦出血住院,法界人士分析,求償恐困難。 警方指出,26歲李姓男子駕駛租來的特斯拉,載29歲前妻與4歲雙胞胎兒女,不明原因猛烈追撞水泥預拌車,隨後車身騰空翻滾撞向停等紅燈的四貼機車,當時31歲蔡姓騎士和太太載著6歲、7歲2名女兒上安親班,夫妻雙腿開放性骨折,先送南門醫院急救後轉高雄長庚,最慘恐面臨截肢;2名女兒腦出血,送恆春基督教醫院治療。 遭波及的蔡姓一家平時經營民宿,此次飛來橫禍不僅全家暫停經濟來源,龐大醫療費用更持續累積,據自由時報報導,法界人士指出,由於肇事者李男身亡,再加上與前妻已離婚,只留下4歲雙胞胎繼承遺產,而遺產有多少不得而知,此外,強制險合計理賠上限220萬元。 僅憑強制險的理賠對蔡姓一家的醫療費用是杯水車薪,而李男疑似因不熟悉特斯拉才導致釀禍,據規定,租車公司若未提供足夠操作教育或警示,依法應負連帶責任,但這需要蔡姓一家自行收集證據並自費打官司,因此律
新頭殼 ・ 8 小時前黃仁勳警告成真?陸2大祕密武器追擊美國 戰勝輝達有解
大陸與美國在AI領域激烈競爭,美國雖取得微幅領先,但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多次提醒,大陸來勢洶洶,長久下來將追上美國。華為的GPU性能雖不如輝達,但靠著龐大的晶片集群與廉價能源,讓大陸得以與美國競爭。專家認為,大陸策略的成功關鍵,在於本土晶片產量能否彌補效能落差,目前仍受到出口管制措施的影響。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日股》美政府快開門?日經晨收大漲 晶片股最旺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創下持續最長記錄的政府關門可望即將落幕,跟進美股主要指數期貨走高,周一日經225指數晨收上漲0.98%,報50,766.89點。東證一部指數早盤收漲0.26%,報3,307.39點。 分析師表示,投資人買進股票,在美國政府停擺很快就會落幕的預期下,他們押注今天晚些時候華爾街股市將上漲。投資人正盯著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在亞洲交易時段走高。 目前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72%,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大漲1.24%。 外媒報導,至少八名民主參議員表態支持後,美國聯邦參議院可望在當地時間周日(11月9日)晚間通過一項讓政府重啟的臨時撥款協議。參議院佔多數席次的共和領袖圖恩(John Thune)表示,參院就結束政府關門的兩協商似乎已經出現曙光。 晶片股表現尤其亮眼。愛德萬測試(Advantest)晨收漲逾3%,東京威力科創(Tokyo Electron)漲4.30%,晶片廠鎧俠(Kioxia Holdings)飆漲8.47%,稍早前一度漲12%。半導體設備廠TOWA Corp暴漲23.82%,幾乎漲停。 軟銀集團晨收漲3.02% 電商平台Mercari上季淨
時報資訊 ・ 9 小時前
川普拋每人發2千美元關稅「紅利」 美財長急喊:非正式提案
美國政府關門破紀錄,總統川普上週末接連提出,直接支付美國民眾醫療健保費用,並以關稅收入發放每人2000美元紅利的想法,但白宮官員事後澄清,這些並非正式提交參議院的提案,強調川普正在「集思廣益」、協助擬定重啟政府運作的協議方案。
太報 ・ 9 小時前
輝達落腳進度? 李四川:蔣萬安本月會面輝達副總裁 拚明年6月動工
輝達將於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立總部,目前北市府正在與持有基地地上權的新光人壽進行解約程序,外界關注後續市府與輝達簽約進度。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0日表示,台北市長蔣萬安本月會和輝達不動產副總裁見面,下周輝達「先遣部隊」會先來,市府希望明年6月2日黃仁勳來台參加COMPUTEX電腦展時可動工。
中時新聞網 ・ 8 小時前
輝達副總裁11月拜會蔣萬安 李四川:希望明年6月黃仁勳來動工
輝達(NVIDIA)海外總部確定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府和新光人壽預計最快周五解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表示,市長蔣萬安這個月就會跟輝達不動產副總裁碰面,先遣部隊下周先來,投資計畫書也在進行中,目標是明年6月2日輝達總裁黃仁勳來台出席電腦展時動工。
太報 ・ 8 小時前輝達落腳大進展、蔣萬安本月與副總裁碰面 預定動工日曝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府與新壽預計本周可正式解約。接下來市府將與輝達簽訂專案設定地上權,副市長李四川今天表示...
聯合新聞網 ・ 9 小時前
輝達劉冠良分享用AI每周寫情書 融洽家庭關係
輝達資深資料科學家劉冠良今天在成大「成電論壇」中分享,他從小就不太會寫作,因應學校要求,他只好用AI寫信給他兒子,老婆本來反對他用AI寫信給兒子,但看了他寫的信之後,也期待他每個禮拜寫一封情書給他,他現在都用AI每星期寫信給兒子、寫情書給老婆,「內容都包含我對他們的愛」,這種以人為本的AI幫助他,建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黃仁勳要台積電提供更多晶片產能 經濟部長:政府全力支援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上週快閃訪台,先後造訪台積電台南3奈米廠及新竹運動會,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透露,黃仁勳此行主要目的是向台積電要求更多晶片產能。經濟部長龔明鑫今(10)日回應,在AI快速發展趨勢下,政府將全力支援半導體企業,只要有任何發展需求都會提供協助。
中天新聞網 ・ 9 小時前
美政府關門有望落幕?股匯雙揚、新台幣一度重返30字頭
美政府關門有望在本週結束,美股期指盤前上漲,激勵台股開高走高,目前漲逾200點,加上美元漲多拉回,新台幣兌美元匯率隨多數亞幣走升,早盤重返30字頭,最高觸及30.983元、中午暫時收31元整數價位,升值4.5分,台北外匯經紀公司成交量4.91億美元。
自由時報 ・ 9 小時前被黃仁勳潑冷水!馬斯克為何堅持蓋晶片廠?專家3大原因解析
特斯拉於本月6日舉行年度股東大會,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透露,公司正在評估自行興建一座月產能上看100萬片晶圓的晶片廠,引發外界高度關注,輝達執行長黃仁勳對此表示,特斯拉自蓋晶圓廠要追上台積電幾乎不可能。天風國際證券分析師郭明錤則在社交平台X發文,列出馬斯克自建晶片廠的三大關鍵考量。
中時財經即時 ・ 9 小時前
新壽解約44.3億被砍4千萬 李四川曝輝達總部動工日期
輝達落腳北士科T17、T18,北市府和新壽預計本周正式解約。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今天(10日)表示,新壽原本提出的解約金額44.7億元,經過兩位會計師審查後,減少4千多萬元,確定是44.3億多元。李四川
中廣新聞網 ・ 9 小時前
機器人股沸騰!特斯拉Optimus量產倒數 「台廠誰受惠」法人曝名單
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正式邁入量產倒數階段!官方社群「Tesla AI」宣布,第三代Optimus人形機器人已於美國加州弗里蒙特工廠啟動試生產線,規模更大的第三代生產線計畫於 2026 年建成投產。受消息激勵,今(10)日台股「機器人概念股」全面沸騰,其中彬台領軍開盤即鎖漲停58.3元。
中時財經即時 ・ 8 小時前《生醫股》保瑞10月營收年減17.9% 美針劑廠擔綱Q4成長主力
【時報記者郭鴻慧台北報導】保瑞(6472)10月自結合併營收為新台幣17.2億元,年減17.9%,前10月營收年增6.6%。保瑞旗下美國馬里蘭州針劑廠第四季可望持續扮演營收成長主力,隨著新客戶與新產品陸續放量,有望挹注後續營運動能。 隨著美國市場對針劑與無菌製劑在地生產的需求快速升溫,在政策支持與供應鏈安全考量的雙重驅動下,製藥產業回流美國設廠已成為明確趨勢。保瑞旗下位於馬里蘭州的針劑廠具備國際級自動化充填與包裝能力,結合其在美國與加拿大的多點營運據點,建構出北美製造一體化的戰略布局。此舉不僅強化保瑞在全球製藥代工市場的競爭優勢,也為客戶提供更近端、穩定且具彈性的製造服務。 保瑞今年7月甫完成加拿大廠區擴建工程,導入先進皮膚科用藥充填技術,使年產能提升至超過5,000萬劑。此外,公司亦發布美國明尼蘇達州Maple Grove廠的中期開發藍圖,預計充實逾10萬平方英尺的製造與包裝空間。這些策略性資本支出不僅強化北美製造鏈整合,更讓保瑞在全球製藥代工(CDMO)市場中穩固領導地位。 而在全球製藥界盛事CPHI(國際製藥展)甫落幕之際,保瑞再傳捷報,榮獲Biotech Breakthroug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國際金融》傳美參院即將通過撥款案 美指期、歐股亞股全都嗨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媒體報導,美國聯邦參議院即將通過一項撥款協議,好讓這次創下持續最長記錄的政府停擺鬧劇能畫下句點,受此激勵,目前美股指數期貨、歐股指數期貨和亞洲主要股市全面走高。 目前道瓊指數期貨漲0.21%,標普500指數期貨漲0.61%,那斯達克100指數期貨暫漲1%。ICE美元指數微升0.03%。 MSCI日本以外亞太股票指數暫漲0.84%,日本日經225指數暫漲1.14%,南韓kospi飆升近3%,恆生指數漲0.44%,台股暫漲0.61%。 歐洲EUROSTOXX 50指數期貨和德國DAX指數期貨均大漲1.3%。 外媒報導,據知情人士透露,至少八名民主參議員將投票支持一項支應聯邦政府資金到明年1月的臨時撥款法案,使該議案將獲得61票,超出法案在參院過關所需的60票門檻。 待參院通過後,這項撥款法案還需要送交眾議院表決通過,之後再送交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完成立法。這個過程可能需要幾天時間。 根據密西根大學上周五發布的調查,受到政府停擺影響,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3年多來新低,只比歷史最低記錄略高一點。 由於聯邦政府停擺,所有官方重要的經濟、就業與通膨數據都暫停發布,讓聯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美財長稱川普「關稅分紅」或改以減稅落地,小費與加班費免稅成選項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拋出「人人至少2,000美元關稅分紅」構想後,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釋出技術路徑,稱相關利益可望透過減稅等形式體現在民眾手中,包括小費免稅、加班費免稅、部分社會保險項目免稅,乃至汽車貸款支出可抵稅等。市場人士表示,若採稅式分配而非直接現金派發,對財政與執行面的可操作性更高。分析師指出,所謂「關稅分紅」本質仍取決於關稅收入規模與持續性,若未來幾年關稅入帳達數兆美元級別,才足以支撐廣覆蓋的個人減稅;但若進口結構調整或企業轉嫁能力受限,實得稅基可能不如預期。政策設計上,分眾減稅(如小費、加班)較能對中低收入群體定向支持,亦有助緩和生活成本壓力。交易員提到,稅式落地若推進,對消費可形成邊際提振,耐久財與可選消費類股受惠度領先;惟關稅仍屬成本性政策,對進口中間財與終端價格的二次效應需評估,美元與長端利率的反應亦將影響估值框架。企業端則需關注加班與薪酬結構的合規成本與稅務申報細則。市場人士表示,貝森特將關稅定位於「重塑公平貿易」而非單純籌措財源,顯示政策主軸在於貿易再平衡與產業在地化;但在財政赤字高企背景下,任何普惠式減稅仍需與中期財政規
財訊快報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