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輩病危要怎麼準備?該插管還是急救?家屬必知「7大考量點」
面對長輩病危,家屬通常都會不知所措,到底該做什麼準備呢?照護過來人於《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一書中,分享10年來陪伴失智雙親共同走過的照顧歷程與心得,指導照護者在生活中實踐「樂活」理念及最佳照護心法,同時又能保持心靈的健康,讓照護者在黑暗中找到前進的勇氣。以下為原書摘文:
每個生死關頭都是天人交戰
老爸因吸入性阻塞突然斷氣。因為常進出醫院,老媽已經習慣性的拿起外套就說去醫院。當下慌了手腳的我不敢跟老媽說老爸已經斷氣了。只好趕快打119叫救護車。
一連串的電擊、壓胸,斷氣了20分鐘的老爸送到醫院時奇蹟似的恢復了心跳,但並無法恢復意識。急診室的醫生說,你父親雖然恢復了心跳,但是血壓並不穩定,我們需要打升壓藥,有必要時需要打強心針。
這讓我陷入猶豫。之前我們家屬已有共識,遇到緊急狀況都已經簽署了DNR放棄急救。而強心針和升壓藥也算是急救項目,這時候成了灰色地帶,這算是急救嗎?我不知所措的回答醫生;但是我們已經簽過放棄急救⋯⋯?醫生卻冷冷地丟了一句話:都不要救!幹嘛送來醫院?
我愣了一下,在面對老爸生死關頭,情緒緊繃的我,一整個情緒大爆發。我在急診室暴怒並且破口大罵:不做無效醫療不急救不是現在的趨勢嗎?你需要這麼冷言冷語的把我罵成不孝子嗎?冷靜之後,我明白了一個醫院和家屬都面臨著的矛盾。
醫護所受的教育和天職,救人就是第一要務。即使現在提倡不做無效醫療,但醫護養成教育就是要做所有救命的醫療行為,而且如果家屬出現不同意見時如果不救,還可能會有被告的疑慮,所以ㄧ旦送到醫院了,除非經過醫師和家屬的再三確認,否則醫院還是要施行必要的醫療程序。
而家屬就算曾經達成共識不急救,但在長輩出現危急狀況,情急慌亂之下還是會叫救護車送往醫院。沒有幾個人能夠眼睜睜地看著危急的長輩在自己的眼前死去而什麼都不做。
然後在醫院又再次面對要不要急救的矛盾,最後只能等病人穩定之後又送回家。這樣的場景不斷地在急診室重複上演。醫院希望家屬如果不要救就別送來,而慌亂的家屬情急之下還是會把長輩送去醫院。誰可能在當下冷靜地判斷該不該送醫院呢?不送到醫院,家屬怎麼可能知道這到底只是短暫的急症,還是真的大限之時?
老爸在最後的3個月裡,越來越吃不下東西,睡覺的時間越來越長,或是躺在床上睜著眼睛看著天花板,因為吃的越來越少,老爸的身體快速消瘦衰弱,我只好買安素給他當水喝,但老爸也只喝的下一兩瓶。直到老爸因吸入性阻塞導致斷氣送進醫院,護理師問我老爸的進食狀況,然後大罵:「一餐至少也要5、6 瓶以上才夠啊!吃不下,怎麼不趕快送來醫院放鼻胃管呢?!」
當時被罵得狗血淋頭的我好愧疚,我怎麼知道一天該喝幾瓶安素才夠呢?我也不知道遇到這種狀況,應該要送醫院插鼻胃管啊!以前問過門診醫生老爸身體越來越差怎麼辦?醫生也只告訴我;老了就是會這樣,其實沒什麼可以做的。
後來我慢慢了解,當老爸漸漸吃不下東西,睡覺的時間越來越長,其實就是大自然在發出的訊息,提醒我老爸的大限快到了,所以身體的器官會自動慢慢停止運作,持續的虛弱在自然情況下,就是個平靜的離去過程。
如果我早知道這時候就該插上鼻胃管灌食,也許老爸還可以多活好一段時間,甚至再活好幾年。只是用人工外力延命的方式也許暫時保住了生命,而老爸漸漸嚴重的失智和其他慢性病況不會因而停止惡化。那麼只是延長了生命,而等待著的是慢慢被衰老和疾病的蠶食凌虐。
掙扎了快1個月,老爸起起伏伏的病況走到了尾聲。醫生告訴我,你父親灌食已經不太能消化,呼吸器也已經開到最大,目前只能靠白蛋白支撐,家屬要有心理準備。我問醫生:「請直接告訴我,我父親有沒有治癒恢復的可能?」
醫生:「機會很小。」
我說:「那麻煩醫生,請盡量讓我爸少點痛苦,讓我父親進入安寧階段,給他嗎啡,不要再做任何積極治療了。」當晚我在醫院門口大哭;我是不是害死了老爸?
人生就是一連串的抉擇,不到最後的結局,誰也不知道做的決定是對或錯。有時根本沒有對錯,只有輸贏。只是當人在面對生死交關的抉擇時,誰都會害怕做錯決定。
人生更像是一連串的賭局,你做的每個決定不到最後翻牌,永遠不知道結果。我們能做的,就是預先考量輸贏的機率,想清楚自己要承擔的風險。然後,提起勇氣把責任擔起來的賭一把,剩下的就交給命運的轉盤。
「長輩病危」7項思考和準備
1. 緊急時是否急救?
當長輩第一次需要打119叫救護車開始,家屬可能就要有心理準備,接下來緊急送醫和面對許多醫療決定的狀況會越來越多。老人身體像是個勉強支撐的腐朽危樓,一旦某個地方毀壞,則會整個坍塌。當因重病急診,常常會發現是多重器官同時在退化崩壞的結果,所以當老人病倒,常常一發難以收拾,而頻頻入院。
很多人都沒有簽署放棄急救,未來緊急送醫都可能是生命抉擇,危急階段要由家屬做決定,什麼時候或什麼狀況,該決定放手?
2. 送醫後的醫療方向和評估
醫病溝通是就醫過程很重要的一環。很多人會覺得人到醫院了就全部交給醫生就好。而醫療方向和醫療決定還是必須和病患及家屬共同討論後才能決定。期待醫療要有的效果,手術可能的風險,很多的醫療同意書,家屬都必須主動去了解。預期的目標不同,治療的方式就會有很大的差異。醫生也必須讓家屬充分了解每個治療過程的規劃和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和風險,以避免未來因錯誤認知而引發糾紛。
3. 病人自己對疾病和生死的想法
如果長輩仍有意識,當頻繁就醫時,就要嘗試了解病人的自主意願。生死問題總是很難開口,但這卻是當事人也許可以在最後關頭,減少痛苦的最後機會。
所有的醫療過程都可能出現不可預期的突發狀況,如果沒有預先知道病人的想法和意願,可能會出現當事人如失去意識的情況下,家屬不知該如何決定下一步的窘境。
4. 是否需要召開家庭會議
如有重大手術,或是病人重病的狀況,就要考慮召開家庭會議整合家屬的共識。會議需邀集醫生和家屬共同商討,家屬最好事先做好筆記條列出要問的問題。通常包括:
請醫生整體評估病人病情
如需手術或化療,優缺點和存活率及風險是多少?
病人病情需不需要積極治療?
如不適合積極治療,家屬是否同意放棄急救插管等延命措施?
如有後續的照顧需求,家屬需要先討論未來的分工和分擔
5. 視需要主動要求會診安寧科室醫生
如果評估治療的預後不佳,不可逆的多重病症,符合安寧的相關規定,可以要求醫院的安寧單位會診。第一線醫療和安寧療護的醫病理念是不太一樣的,有時還互相牴觸,所以要完整諮詢兩者的專業意見之後,才能做相對理智的決定。
有個朋友送重病長輩急診時,向醫生要求會診安寧單位,卻被一線醫生回絕阻擋。家屬不得已帶著老人轉院,才讓長輩住進安寧病房。老人在一週後離世,所以家屬如果認為需要安寧醫生的意見,即使一線醫生有不同意見,也要堅持會診安寧專家聆聽不同意見。甚至不惜轉院。因為有些醫生會因個人價值觀而主觀介入家屬的意向和決定。
6. 何時該放手?
面對生命末期何時該放手?真的是很難做出選擇,家屬需要些時間的醞釀,才可能慢慢冷靜做出理性的決定。一般如果病情有以下幾種狀況時,就是該考慮放手的時機:
多重疾病:如果有多項無法根治或不可逆的疾病。
反覆的發燒感染進出醫院。
身體狀況無法正常生活,靠三管維生,長期臥床、意識不清、重度失智。
末期病人:癌症等重大傷病的末期患者。
病人的自我意願:如果病人能表達,傾聽當事人自我抉擇。
當無法立即做判斷時,以限期治療做指標,觀察2、3週再做決定。
如果沒有回復健康的可能,就可以考慮放手,減輕病人的痛苦。
7. 是否選擇在家安寧壽終正寢
當老人常不明原因起起伏伏的發燒,躺在床上昏睡的時間越來越長,越來越不想吃東西,體重身形明顯的逐漸消瘦,這可能就是生命即將結束的徵象。
如果順其自然能吃多少是多少,讓身體自然的漸漸關閉每個器官的功能,那麼長輩就會有壽終正寢的機會。而現在醫療發達,沒有幾個家屬在遇到這種狀況會什麼都不做,慌亂送醫後,就會進入不可預期左右為難的醫療矛盾中,救還是不救?
在過程中很多變數會更增加家屬的為難。有老人是末期病患,老人自己早已決定不要插管,想在家裡往生。家屬也都經過明確的溝通達成共識,不急救不插管。而當老人出現緊急狀況時,家屬慌亂中多半還是會送急診,因為誰也不知道這只是暫時的急症,還是真的到了最後時刻。
當醫生說必須插管急救,家屬謹記老人的囑咐拒絕了,醫生只好略以藥物穩定病情,然後家人辦了出院回家,想靜靜等待長者的天年。沒料到老人過了超過一星期還是活著,而急喘和痛苦的表情讓緊繃等待的家屬更是不知所措,只好再次反反覆覆的送醫,讓當事人及家屬繼續這種身心的折磨和煎熬。
往往急診醫護也無計可施,只好讓老人躺在擁擠的急診室旁的走道上。碰到用心悲憫的醫生,可能會特別安排一間等待往生的病房,給家屬好好地陪老人走最後一程。聽過一個每次看到都讓我鼻酸的故事;原本病危的老人被放在廁所旁邊等死,醫師不忍特別騰出了一間單人房給老人和家屬。老人過世後子女向醫師下跪磕頭,謝謝醫生叔叔沒讓她爸死在廁所旁邊。
其實我們每個照顧者,都可能在急診室、在病房、在手術室門外,向醫生鞠過這輩子最多的躬,說過這輩子最多的感謝,卑微地做過這輩子最多的拜託和請求。面對生命的脆弱,我們才會感覺到人有多麼無助而渺小。
往往家屬都需要一段時間反覆的送醫過程,從驚惶中慢慢冷靜,才能慢慢接受;時候到了,就該讓長輩好好地走,所以想要壽終正寢,是需要很多的事前準備和功課,才可能有此福報。
(本文摘自/陪伴失智雙親的18堂照顧心法/原水文化)
歡迎加入《優活健康網》line好友,更多醫療新知搶先看!
看更多優活健康網相關報導
失智症新藥誰能用?「樂意保、欣智樂」差在哪?使用條件、費用一次看
失智母「被綁椅子上」哭求沒人理⋯過來人心酸喊:誰都不想把親人綁住
本文授權轉載自《優活健康網》,原文為面對長輩病危要怎麼準備?該插管還是急救?家屬必知「7大考量點」
其他人也在看

謝謝小英總統!媒體人宣布「登記結婚」十年情緣開花結果
資深媒體人徐嶔煌近日宣布喜訊,與相戀十年的伴侶正式完成結婚登記,預計將於近期舉辦婚禮。消息傳出後,各界好友與粉絲紛紛送上祝福,許多人恭喜這段長跑十年的感情終於修成正果。徐嶔煌在接受主持人翁有繼專訪時透露,兩人感情穩定、相知相惜,這段關係的基礎在於「理解與支持」,歷經歲月的磨合後,感情更臻成熟。徐嶔煌表示「我們兩個大概在一起十年的時間」,強調不是「閃婚」,而是「順其自然、也尊重對方」,徐嶔煌也說,結婚這件事是交給對方決定的,「他應該也思考十年有了」。談及婚姻的意義,徐嶔煌認為,結婚不僅是愛情的延續,更是一種彼此的保障與承諾。他說,能與伴侶攜手走過未來的日子,是人生中重要的幸福時刻。徐嶔煌曾任《北美智報》總編輯,長期撰寫財經評論文章,現活躍於多個政論節目,橫跨財經與政治兩大領域。談到兩人緣起,他透露「對方在和我交往之前,是我的讀者,算是粉絲」,如今兩人從文字結緣、相伴成家,也為這段故事增添幾分浪漫色彩。對於外界的祝福,徐嶔煌特別感謝家人與朋友長年支持。他表示,自己將以更加積極與穩定的心態面對生活,也希望能鼓勵更多人勇敢追求屬於自己的幸福。原文出處:謝謝小英總統!徐嶔煌宣布登記結婚 與十年伴侶步入禮堂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豬瘟防疫不力變笑柄?徐嶔煌:連「這國家」萬聖節也扮盧媽媽!小豬宣布結婚!不藏了「一家三口畫面曝」她才被拍飄孕味正妹女友低調陪15年!黃明志昔喊「想結婚」卻爆同房謝侑芯
民視影音 ・ 12 小時前民間消費走疲 主計總處:普發一萬等2因素可激勵內需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8日電)國內外主要預測機構紛紛上修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認為有機會「坐5望6」,但對民間消費動能看法偏向保守。主計總處官員指出,隨著普發現金一萬上路,應可發揮刺激內需的效果,加上台股居高,都有助於拉抬第4季民間消費表現。
中央社 ・ 7 小時前
豬禁令解除! 老字號小吃重新開張 饕客一早大排長龍
南部中心/綜合報導豬肉禁宰令終於解除,不少因為沒豬可賣暫停營業的小吃店終於恢復正常營業。像是豬血湯、肉圓店還又高雄知名的割包店,都是開業以來頭一次公休十幾天,老顧客醒來第一件事,就是直奔店面,回味熟悉的味道。高雄老字號的大腸豬血湯店,老闆一開店就忙到停不下來。(圖/民視新聞)早上八點不到,店面騎樓已經座無虛席,不少人照樣排隊,先點再說,就是等不及這碗香噴噴的肉燥飯。受到豬肉禁宰影響,高雄老字號的大腸豬血湯店,不得已公休十多天,8號恢復營業,老闆一開店就忙到停不下來,吃了20多年的老顧客,更是饞到一開店就立刻來光顧,直呼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豬血湯店老闆柯先生說,因為老客人一吃就道,所以不可能一些用冷凍的豬肉,休息那麼多天現在終於正常營業,一早就有很多老顧客來,有的還是每天來的那種。滿滿爽脆酸菜放進麵皮,再夾塊半肥瘦的大塊滷肉,米其林必比登推薦的知名割包店,同一樣開店就大排長龍。老饕們一買就是好幾個,一直在腦中盤旋的好滋味,終於能再吃到。割包店老闆周先生說,開店到現在20幾年,沒有休過那麼多天。目前解禁後的豬肉進貨價也沒有變動。香噴噴的滷肉燥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70年來頭一次一休就是十多天。(圖/民視新聞)粉漿包裹新鮮豬肉內餡,台南現作現蒸的清蒸肉圓,終於再度飄香。兩大鍋香噴噴的滷肉燥是在地人從小吃到大的老味道,70年來頭一次一休就是十多天,連口蹄疫都沒有休那麼多天。宜蘭城隍廟口切仔麵店必點的黑白切,肝連、豬肺、嘴邊肉,不少當地人一吃就是十幾年。豬肉禁宰令終於解除,相關美食重出江湖,恢復正常供應,也吸引大批民眾周末趕緊來一飽口福。原文出處:豬禁令解除! 各地「豬」美食重出江湖 饕客一早排隊解嘴饞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盧秀燕道歉稱「媽媽做不好」 葉耀元怒嗆噁心:推卸責任還想攀親帶故國產豬肉解封!首批溫體豬抵黃昏市場 民眾排隊搶買想用廚餘餵豬省成本?他家養豬吃『這個』.. 連速食龍頭都來下單!
民視影音 ・ 6 小時前
國泰金奪「天下永續公民獎」金融組冠軍
「2025天下永續公民獎」昨(7)日揭曉並舉辦頒獎典禮,國泰金控勇奪金融組冠軍,並於「企業承諾」、「社會參與」及「環境永續」三大面向全面領先同業,展現國泰金控以金融業永續先行者「說到做到」的決心與行動力。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出席頒獎典禮致詞時表示,「國泰金控從2011年成立CSR委員會開始一路摸索至今,定調『氣候、健康、培力』永續三大主軸,建立企業永續發展委員會強化永續治理,並由六大永續小組協力貫徹。而人才是永續的基礎,藉由落實員工培力、青年培力,栽培更多的永續人才,國泰金控也將繼續善用金融業的核心職能,從氣候到自然、水資源以及生物多樣性、健康等永續領域,期能持續締造一個利他、良性循環的環境,很感謝評審團看到我們的努力。在「氣候」面向,國泰金控持續強化風險治理機制,積極推 ...
台灣新生報 ・ 4 小時前提升北市救護緊急量能 寺廟捐高頂救護車止血帶
(中央社記者劉建邦台北8日電)台北市消防局今天表示,葫蘆寺為提升北市緊急救護量能,捐贈高頂救護車1輛給消防單位,並捐贈止血帶350條給北市警士林分局,同時進行年度繞境起駕,祈求國泰民安。
中央社 ・ 7 小時前
出手!沈伯洋祭三招自救 邱毅:慌了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立委沈伯洋去年被中國國台辦列入「台獨頑固份子」,近日再遭重慶市公安局以涉嫌「分裂國家罪」立案偵查;對此,前立委邱毅狠酸,沈伯洋只有三招,效果就都不大,而綠委們也開始表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公館"時段性禁止左轉"上路首日 騎士.駕駛亂象不斷
生活中心/陳堯棋 黃啓豪 台北報導 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後,導致上下班交通更為壅塞,今天(8日)開始,早上7點到9點,羅斯福路四段南往北方向禁止左轉,民視新聞獨家直擊,新制上路第一天,交通亂象不斷,而且光是繞道就得多等七個紅綠燈,至少多花四分半鐘時間,網友砲轟,形成另類的"萬安圓環"。
民視 ・ 6 小時前
連晨翔穿吊嘎化身兄弟人!自曝唸書時「跳過八家將」 內化展現兇狠一面
台劇《舊金山美容院》最新一集,章廣辰透過拯救即將熄燈的門市,企圖以實力證明自己擁有接班集團的能力。連晨翔則與他裡應外合,化身在江湖打滾,號稱能「躲過米格魯」查緝的梟雄,以新人之姿進到早餐店上班,兩人展開反擊的第二步。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七旬失智老翁倒臥長庚社區前 龜山警半小時助團圓
龜山區一名年約70歲祈姓老人昨(7)日晚間22時許在長庚醫護社區前人行道倒臥在地,無法清楚說出住家住址,龜山警分局大埔派出所到場時老翁一度無法起身坐好,經警方安撫老翁並確認渠身分便迅速聯繫家屬,不到半小時老翁的弟弟及妹妹就趕到現場將老翁帶回,所幸老翁無大礙。 龜山分局表示,老翁患有輕微失憶症由
桃園電子報 ・ 8 小時前
汐止「豆腐大灑落」害慘騎士!小貨車綑不緊惹禍 3人滑倒受傷送醫
豆腐雖柔軟無害,但這次卻意外成了造成傷勢的主因。三名機車騎士先後騎經該路段,未發現路面異狀,紛紛因此打滑摔車,三名騎士分別為蔡姓女騎士及呂姓、曹姓男騎士,摔倒後出現四肢擦挫傷,雖然畫面驚險,但所幸送醫治療後均無大礙。警方接獲通報後趕往處理,並對三名騎士進...
CTWANT ・ 3 小時前
鳳凰颱風來襲!東琉線10日部分停航 11、12日全停
鳳凰颱風今(8)日增強為中颱,持續增強挑戰強颱,預計之後將北轉直撲台灣。東琉線交通客船聯營處宣布10日船班異動,11日至12日停航。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和男網友負氣墜河…他只敢打110原因「自己是消防局新進隊員」
台南北區開南街附近日前驚傳有女子落水事件,警消獲報到場後,隨即將人救起,所幸沒有生命危險;然而,警方事後回溯報案手機號碼時,竟意外發現對方是台南市消防局內一名新進的隊員,且該名隊員在自己人救援時還落跑。另外,據了解,該名落水女子其實為救護「常客」,也因此名隊員除了被當成茶餘飯後話題外,局長也相當重視,已交辦督察室徹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統一獅》西武獅隊強力爭取林安可! 認為他擊球速度快又很有魅力
日職西武獅隊近期檢討球隊戰力,除了對火腿石井一成內野手有興趣外,對於台灣外野手林安可也首度給出評價,廣池浩司球團本部長表示:「他的擊球速度快,也很有魅力。」
TSNA ・ 9 小時前
擷發以軟硬整合實力驚豔EWNA
【記者柯安聰台北報導】擷發科技(7796)於北美市場邁出關鍵一步。公司在美國舉行的 Embedded World North America(EWNA)以「AI 軟體設計服務 × ASIC 設計服務」...
自立晚報 ・ 22 小時前
石崇良再端新政!防兒科萎縮 擴大適用0至6歲有專責醫師照顧
健保財務吃緊,衛福部提出補充保費改革,引發民怨,部長石崇良挨批溝通不足、政策走太快,導致政策三天之內被行政院出面喊停。不...
聯合新聞網 ・ 6 小時前
摧毀2600棟民宅「海鷗」颱風重創越南 百萬戶斷水電
颱風「海鷗」接連重創菲律賓與越南,最新是在越南造成超過2600棟建築受損、160萬戶停電、停水,還有5人死亡,不過災區還沒整理完,現在又得要面臨威力更加強大的颱風「鳳凰」來襲。
TVBS新聞網 ・ 4 小時前陳世展教辰己涼介說中文 藉交流賽發現不足再加強
(中央社記者謝靜雯桃園8日電)樂天桃猿下勾投手陳世展教辰己涼介說中文,他說,辰己涼介是打實況野球會選的角色、中文發音蠻標準的;加入球隊後主要是投球節奏上的微調,透過交流賽發現不足再加強。
中央社 ・ 3 小時前台電基隆區處因應鳳凰颱風整備 修剪樹木、低窪變電所防汛
因應鳳凰颱風來勢洶洶,中央氣象署預測侵台機率大增,台電基隆區營業處啟動防颱應變機制,利用週末假期加強動員,針對轄區基隆市、新北市汐止、瑞芳、平溪、雙溪、貢寮等區執行「預防性樹木修剪」,並同步進行地勢低窪變電所的防汛整備,避免強風豪雨影響供電。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中國三號航艦「福建艦」服役:跳過蒸氣彈射直上新科技,美智庫說北京仍有3點不如美軍
中國央視7日報導稱,在經過完整海上試航後,解放軍麾下最新型航空母艦「福建艦」,已正式在海南島服役、並由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出席儀式。隨著福建艦入列,也代表如今的解放軍海軍艦隊,繼遼寧、山東之後,又增加一艘可用的航空母艦,專家普遍認為,這能讓北京擴展其軍事力量到更遠的遠洋區域,不過美方智庫卻點出,雖然擁有新科技與三艘航艦,可解放軍在短時間之內,仍有三點無法超越美......
風傳媒 ・ 3 小時前
Mandy當後媽照顧大S小孩零抱怨 許蓁蓁現身揭閨密真面目
許蓁蓁3月產下女兒「小珍珠」,5月與老公飛北京參加好友「Mandy」馬筱梅與汪小菲的婚禮。她7日出席萬海慈善「讓愛閃耀」公益畫展記者會,談到開「珍珠畫室」的草創時期,就與Mandy結下緣分,「我開畫室她就來畫畫,跟她認識7、8年了」,兩人從一開始就很合拍,她稱讚Mandy雖然外型亮眼,個性卻超Man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