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寶購物《ubao.Tw》特貨品商城,黑貓宅配,取貨付款,香港立法會選舉:棄選潮下「換血」有準則?誰是接棒者?
BBC NEWS 中文

香港立法會選舉:棄選潮下「換血」有準則?誰是接棒者?

余美霞 - BBC中文記者
過去兩星期,多名現任議員掀起一波「棄選潮」,揭示12月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將迎來一場「大換血」。 [Getty Images]
過去兩星期,多名現任議員掀起一波「棄選潮」,揭示12月的香港立法會選舉將迎來一場「大換血」。 [Getty Images]

2025年香港立法會選舉提名將於下周10月24日展開。過去兩星期,多名現任議員掀起一波「棄選潮」,揭示12月的選舉將迎來一場「大換血」。

自9月底開始,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及多名議員先後宣布不再競逐連任,包括資深議員馬逢國、張宇人、陳健波等。截止發稿前,已有15名現任議員宣布棄選。

儘管議員已給出年齡、回歸專業或升學等理由,但無阻外界猜測棄選的背後原因——在棄選議員中,有8人年過70歲。有人猜測年齡是「準則」之一,以配合人事任命「七上八下」的慣例;至於議員相當有序地宣布棄選,議會內氣氛低沉,也有人猜測北京有否在幕後施壓。

廣告

議員去或留是否存在「準則」?誰是接棒者?香港政治版圖是否將迎來變動?BBC中文訪問學者,分析「棄選潮」的可能原因及其影響。

學者形容,這是香港主權移交以來「從未見過的退選潮」,揭示中央或希望以「內地出身的愛國者」取代被視為「殖民時期遺產」的本地政。

去留有「準則」?

掀起棄選潮的第一人,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前排中)。 [Getty Images]
掀起棄選潮的第一人,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前排中)。 [Getty Images]

掀起棄選潮的第一人,是立法會主席梁君彥。

9月29日,74歲的梁君彥宣布,與家人商量後,考慮到自己年逾70,決定不再參選。他表示,自己擔任立法會議員21年、立法會主席9年,形容「現在是合適時機功成身退」。同日,70歲選委界議員馬逢國亦稱自己年紀不小,爭取時間做想做的事, 宣布不再競逐連任。

數日後,年過70歲的自由張宇人、經民聯林健鋒、保險界陳健波等資深議員接連宣布棄選,眾人口徑一致——希望交棒予年輕人。

議員連番舉動,公眾嘩然。外界率先猜測新一屆議會,滿70歲的人要退下火線。現屆立法會中,有12名年過70的議員,當中8人已宣布棄選,4人來自第二大政經民聯。

全國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曾表示,不清楚是否有年齡劃線,但稱中央希望立法會年輕化的意向很清晰,符合國內推動領導人走向年輕化趨勢。他相信部分議員在考慮年紀或競爭壓力後,不尋求連任。

不過縱觀所有棄選議員,年齡似乎又非唯一「準則」。現年37歲的林素蔚、36歲「港漂」出身的張欣宇及44歲選委界的周文港,亦以回歸學業、家庭原因及專注研究理由宣佈棄選。

《信報》政情專欄「香港脈搏」指出,棄選對象分四類:年事已高、議會表現平平、過分敢言者,及選委界別中的政人士。

社福界狄志遠以「非建制派」自居,他於11日也公布不會參選,稱無收到相關指示。至於被認為敢言、時常批評政策的選委界江玉歡,則指去向會在下周最後一次大會後公布。

學者形容,在新愛國者治港的制度下「當局者迷」,甚至連「立法會議員們本身, 似乎都不是很清楚標準在哪裏」。 [Getty Images]
學者形容,在新愛國者治港的制度下「當局者迷」,甚至連「立法會議員們本身, 似乎都不是很清楚標準在哪裏」。 [Getty Images]

陳家洛是香港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副教授,曾為公民創成員、前議員。他對BBC中文表示,因為透明度不足,無法為「準則」下判斷。但他形容,在新愛國者治港的制度下「當局者迷」,甚至連「立法會議員們本身, 似乎都不是很清楚標準在哪裏」。

棄選潮在議會內外形成吊詭狀態。10月13日,有媒體追問葉劉淑儀去留意向,當時葉劉淑儀一臉嚴肅,着記者「行開」、「不要好阻我開會」。江玉歡亦在社交媒體發文,引歌手林家謙歌詞,指「不是每件事也要安哥(encore,指再來一次),好多事可以放在回憶裡,日後好好懷念」。

陳家洛觀察,雖然棄選議員向公眾給出個人原因,但他們又對議會表現得「難捨難離、愁雲慘霧」,甚至有人要「討價還價」,似乎是在釋出信息:「(棄選)不是那麼簡單」。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榮休教授卜約翰(John Burns)同樣認為,現在為「準則」下定論可能太早,「我們得看看當局會選誰來取代那些棄選或被鼓勵棄選的人」。

但他直言,北京一直主導協調立法會選舉,推測當局希望立法會更年輕、忠誠有紀律,或由更多「內地出身」人士組成,「因為他們可能更理解當局希望立法會扮演的角色」。

學者推測當局希望立法會更年輕、忠誠有紀律,或由更多「內地出身」人士組成。 [Getty Images]
學者推測當局希望立法會更年輕、忠誠有紀律,或由更多「內地出身」人士組成。 [Getty Images]

傳統政商專業界的「政治清洗」?

棄選潮持續發酵,幾乎每個政都會有議席流失。

民建聯為建制派最大,在議會中擁19席位;本地媒體預料約5人不爭取連任。自由現任4名議員中,2人宣布棄選。佔有9席的經民聯有4人棄選。工聯會佔有7席,全部議員尚未表態。

今年6月底,成立19年的「社會民主連線」(社民連)宣布解散。卜約翰當時向BBC中文表示,當民主完成解散時,「當局將正式實現政治清洗的目標」。

若棄選背後由中央主導,是否意味着香港立法會正經歷另一場「政治清洗」?

卜約翰認為,與當局針對泛民、清除眼中的「反中人士」的行動不同,這次更像一場精英更迭的舉動——由更熟悉中央政策方向、如推動港澳大灣區融合的精英,取代「被視為殖民時期的遺產」的傳統本地建制派。

這一次棄選的議員,大多來自傳統商界及專業界別。外界尤其關注75歲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創主席葉劉淑儀的去向。

目前,新民在議會中有6名議員。據《明報》引述消息,內議員最終過半人要走,只剩下李梓敬、陳家珮和何敬康三人。前民主成員李永達曾分析,過去新民的政治目標是吸納專業背景、理性的中間選民,被中央認為有利用價值。但當「歷史任務完畢」後,新民便被丟棄。

卜約翰則相信,換人非意味中央不再重視現有專業人士與技術官僚,但他們可以由全國人大代表或政協委員中的專業人士取代。而在他看來,新民規模不大,反而建制政如民建聯的走向和變動,對香港政治版圖變化的意義會更大。

外界尤其關注75歲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創主席葉劉淑儀的去向。 [Getty Images]
外界尤其關注75歲行政會議召集人、新民創主席葉劉淑儀的去向。 [Getty Images]

接棒者何人?

《信報》引述消息,估計新一屆立法會最終有三分之一現任議員出局;接棒的新力軍將是全國人大、政協的青年代表。

「其實是不奇怪的,」陳家洛說,政圈中已經不少大陸背景的人士當了「牽頭羊」——現任創科局局長孫東在北京出生,本身不諳廣東話。2022年當選選委界議員,半年即被特首李家超招攬,成為首位「港漂」的香港主要官員。

立法會90名現任議員中,也有近一成人有中資、國企背景,當中包括交銀國際董事長譚岳衡、招商局港口董事會副主席嚴剛、商湯科技顧問尚海龍等。

陳家洛認為,「國家隊」陸續進場是香港未來不能迴避的問題,「是多少、幅度有多快的問題」。《星島日報》報導,中資機構會積極派員出戰,重點瞄準選委界,多名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擬參選,包括中石化(香港)供應鏈總監林至頴。

卜約翰也補充,當局或許也想「獎勵」在區議會選舉中表現良好、忠誠服務的區議員,將他們「晉升」到立法會。

2021年,港府「完善選舉制度」。在新制下,立法會議席由70增加至90席,地區直選議席由以前的一半,下降至20席。

外界有聲音反映,如果議會日後意見趨於單一,還需要90個議席嗎?卜約翰認為,議席數量與意見單一並無直接關係。「當局希望看到的是一個龐大而響亮的合唱團,為特區政府和中央的政策發聲。」

在陳家洛看來,退選潮背後的真正原因「只能夠大家去猜想和去推測」,但目前造成客觀效果「就是人心惶惶」。

「你很難想像能入局的這90個(現任議員)裡面,不都是愛國者嗎? 不都是通過了國安條例的審查嗎?」他估計,從12月選舉開始到接下來的任期,議員們更加需要「摸底」(向知情人士探口風),重新學習未接觸過的「評核」標準。

在這前提下,他推測未來的議會文化,議員們就是揣摩上意、適當配合來「自保」,「沒有最忠誠,只有更忠誠;沒有最跟風,只有更跟風」,為的是到下次換屆時「不用再面對一次刀光血雨」。

7月24日,立法會通過《立法會議員守則》,訂明對議員行為、操守及工作表現的要求,並設立對議員不當行為的處分機制。新守則會在新屆立法會任期實施。

學者推測未來的議會文化,議員們就是揣摩上意、適當配合來「自保」,「沒有最忠誠,只有更忠誠」。 [Getty Images]
學者推測未來的議會文化,議員們就是揣摩上意、適當配合來「自保」,「沒有最忠誠,只有更忠誠」。 [Getty Images]

投票率不再重要?

四年前立法會選舉改制後,直選投票率創歷史新低,僅為30.2%。這次立法會「大換血」後,投票率又會有何種變化?

卜約翰認為,若港人熟悉的政和面孔消失,可能會進一步打擊投票率。「不過當局是否在乎投票率?也許並不在意。」他說。

10月3日,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衞曾表示,「過往投票最多的時候,是香港最亂的時候」。他引外地例子指當政局穩定、管治暢順、市民滿意現狀時,反而投票「未必很多」。

卜約翰說,投票率與政治認受性息息相關,但在他看來,當局或者已經放棄用投票率來顯示自己的認受性,轉向像內地一樣,重點關注政府的施政表現。

卜約翰又指出,政府理應代表市民的自身利益,但當局似乎「不感興趣」,「他們彷彿在說:『我們知道什麼對你最好,我們的政策就是為你好,所以支持我們吧。』」

至於對市民而言,如果接棒者完全陌生,港人可能覺得選舉與自己無關,短期內再加深疏離感與犬儒情緒。

陳家洛有同樣看法。9月15日,由湯家驊帶導的「民思政策研究所」公布新一輪「一國兩制」指數,調查顯示市民對立法會滿意度淨值從-18.7%降至-21.0%,負面評價持續加深。

「客觀事實是,香港市民跟議會的關係很割裂,」陳家洛提到,今屆立法會少了很多公聽會。過往,立法會公聽會容許團體及市民直接向官員、議員表達意見。但今屆立法會公聽會較以往三屆大減逾八成,僅召開35次。

「以往那種的氣氛、形勢、文化、價值完全是違背了,」陳家洛說,在新一屆立法會,面對生面孔的議員,一方面市民會再感疏離,另一方面「其實整體結構上、系統上自己(政府)也在疏離市民,而政府似乎很願意看到這個現象」。

選舉提名將於10月24日展開,目前棄選潮仍未結束。有議員表示希望可「聚焦處理選舉事宜」,原訂於17日舉行的議員與特首惜別午宴取消,而原於23日為梁君彥舉行的餞別宴亦以「場地問題」告吹。

對於棄選潮,特首李家超表示換屆出現人事更替屬正常,稱「這些都是他們的個人選擇,我尊重他們的決定」。

其他人也在看

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習式反腐「打虎拍蠅」12年後,高官為何「越反越腐」?

在習近平開啓「反腐風暴」12年後,中國當下正處在一個聲勢更大的反腐浪潮之中。正在舉行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需要確認的落馬中央委員總數可能創紀錄。

BBC NEWS 中文 ・ 8 小時前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郝龍斌有藍縣市長力挺為何輸給鄭麗文?沈富雄揭關鍵原因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外界原先預期國民縣市長紛紛表態力挺下,郝龍斌在國民主席改選有明顯優勢,但最終卻讓鄭麗文異軍突起、成功翻盤。對此,前立委沈富雄也分析關鍵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鄭麗文當選主席!議員吐露基層焦慮 曝一票人「氣到想退」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塵埃落定,由前立法委員鄭麗文爆冷擊敗被視為組織動員代表的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就有議員爆料已有不少人對此結果「氣到想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綠營急了、慌了?民進槓上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何溢誠

綠營急了、慌了?民進槓上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何溢誠

何溢誠(臺灣青年聯合會理事長) 鄭麗文以過半得票率當選國民主席後,北京方面旋即發來賀電。鄭麗文回電致謝並表⽰

台灣好報 ・ 9 小時前
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惹議 鄭麗文回應了

稱「九二共識是兩岸通關密語」惹議 鄭麗文回應了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國民主席選舉日前落幕,確定由前藍委鄭麗文獲選,但她昨(20)日接受廣播節目《千秋萬事》主持人王淺秋專訪時,不僅透露願意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見面,更宣稱「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通關密語,消息一出便引起極大爭議;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1)日更嗆,要通到配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國家統一嗎?對此,鄭麗文下午受訪回應了!

民視 ・ 5 小時前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陳嘉宏專欄:盧秀燕將為鄭麗文當選付出政治代價

包括國民人自己在內,許多人都將新任的國民主席定位為「過渡主席」,任務是帶領國民撐過這兩年,於2027年中提名下任國民總統候選人(極可能是盧秀燕);如果一切順利,過渡主席甚至可能提早辭卸主席職務「大政奉還」,讓總統被提名人完成「政合一」帶領國民完成政輪替。只是,這說法忽略最大在野主席本身所具備的高度政治性,這項職務不僅擁有極高的政治話語權可以形塑自己的政治風格,也可以制定提名規則左右總統提名人選──此刻鄭麗文的出線就徹底打破這種所謂「過渡主席」的認知。

鏡報 ・ 1 天前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需要敢跟民進對著幹的主席

鄉民監察院/鄭麗文曾與蘇貞昌對罵「不要臉」 鍾沛君:國民需要敢跟民進對著幹的主席

[FTNN新聞網]記者盧逸峰/台北報導前立委鄭麗文在上週末的國民主席選舉中勝出,將接棒朱立倫成為國民主席,不久之後的2026地方選舉、2028大選更是重要任...

FTNN新聞網 ・ 5 小時前
如何看待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民進內部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如何看待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民進內部一則以喜一則以憂

國民上週末選出前立委鄭麗文擔任新任主席,民進內部對此結果「一則以喜、一則以

信傳媒 ・ 1 天前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鄭麗文願赴陸見習近平 矢板明夫揭介選 國共第三次合作恐成真

國民主席鄭麗文當選後表態願赴陸談判。矢板明夫警告,這可能促成「國共第三次合作」,衝擊力將遠超九二共識,對台灣國際地位與內部政局造成巨大紛化。並解析為何放棄「沒落貴族」郝龍斌,以及歷史上前兩次國共合作的教訓。

風向台灣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鄭主席三大挑戰/「不怕見習近平」太直白 藍憂鄭麗文難撕親中魁標籤

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成為百年老店第2位女性魁;儘管囊括逾半得票,鄭就任後馬上就要面對2026的九合一選舉提名與藍白整合課題,如何恢復內團結,以及甩脫親中立場標籤,成為她三大嚴峻挑戰。內人士直言,鄭獲紅統派支持攀頂,這些舊人馬是否影響她鋪排內高層人事、與立院團如何對話,進而拉抬國民的支持度,縮短意與民意落差,是她就任主席後首要觀察的指標。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國民鄭麗文主席出線 一場北京政治清洗的起手式

國民鄭麗文主席出線 一場北京政治清洗的起手式

[FTNN新聞網]文/楊晶晶(資深記者、政論節目主持人、台大法學博士)一個只拿到6.5萬國民員票支持的國民新主席,鄭麗文的出線從讓內中華民國派跌破眼鏡...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令不出中央」?她曝真正問題

鄭麗文當選「令不出中央」?她曝真正問題

[NOWnews今日新聞]國民主席選舉結果,由前立委鄭麗文當選,選前不斷質疑鄭麗文的戰鬥藍領袖趙少康,在選後千字文示警,須降低親中力量,否則可能令不出中央。國民台北市議員游淑慧留言回應,強調真正...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馬太鞍溪堰塞湖危機再起!下游800公尺再現新壩體 居民緊急預警撤離

(記者許皓庭/花蓮報導)花蓮縣光復鄉再度出現堰塞湖警訊。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21)日上午表示,於8時3 […]

引新聞 ・ 6 小時前
「國民紅統化」民進大選躺贏?鄭麗文上位 他示警綠營1件事

「國民紅統化」民進大選躺贏?鄭麗文上位 他示警綠營1件事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國民中央於昨(19日)午間收到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鄭麗文主席當選人亦回覆電文致謝。許多人嘲諷國民「紅統化」,以後綠營大選很好打了,不過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就提醒,民進不能再用「中國人/台灣人」這種簡單的二分法,否則只會增加對立,限縮了的民進的政治空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批趙少康紅統標籤「綁手綁腳」 鄭麗文:國民慫、孬,選民怎有信心?

批趙少康紅統標籤「綁手綁腳」 鄭麗文:國民慫、孬,選民怎有信心?

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今(20日)接受中廣「千秋萬事」節目專訪表示,不解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疑慮,批「紅統」標籤是廉價政治操作,被台灣社會和選民反感,何必因為這樣綁手綁腳?若因民進「扣帽子」就退縮,國民就慫(驚懼)了、孬了,選民怎麼會對你有信心?

太報 ・ 1 天前
趙少康籲消除親中力量 鄭麗文:希望選舉激情早一天結束

趙少康籲消除親中力量 鄭麗文:希望選舉激情早一天結束

即時中心/潘柏廷、謝宛錚報導前藍委鄭麗文日前獲得6萬5122名員支持,成功當選新任國民主席,她也是繼洪秀柱後第二任女性主席,受到外界高度關注;不過,中廣前董事長趙少康,昨(19)日在臉書向她喊話,如要帶領、協調縣市長及立院團,要非常努力加大改革力道,降低消除親中力量,「否則會令不出中央」。對此,鄭麗文今(20)日受訪僅表示,「希望選舉的激情能早一天結束」。

民視 ・ 1 天前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主席三大挑戰2/鄭麗文藍白合策略模糊 2縣市長+議員提名現競合問題

鄭麗文選前多次強調,2026年九合一選舉及藍白合議題,要秉持誠信原則,相互尊重理解,屆時將建立雙方協調機制平台,共同通過公平公開的遊戲規則,例如要挑選幾家民調公司、以何種模式做民調等,未來相關機制要經兩中常會通過,以昭公信,「不是我說了算。」鄭接下來怎麼續走藍白合,內持續關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4 小時前
鄭盼見習近平 他憂:更容易插手台灣

鄭盼見習近平 他憂:更容易插手台灣

[NOWnews今日新聞]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選後也不避諱說,願意與中國領導人習近平會面。印太戰略智庫執行長矢板明夫說,這場選舉的結果將對台灣政治產生深遠影響。首先,國民的底色已由藍轉紅。過...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親中」鄭麗文當選魁 藍議員:怕被貼紅統標籤

「親中」鄭麗文當選魁 藍議員:怕被貼紅統標籤

政治中心/林彥君 宋弘麟 台北報導鄭麗文勝出,成為百年大第二位女性魁,接下來要面對的,就是2026地方選舉,以及2028總統大選,被視為藍營2028共主的盧秀燕今天終於打破沉默,喊話團結,不過國民地方民代直言,鄭麗文兩岸政策激進、親中,怕被貼上紅統標籤。

民視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感言 明確闡明國民未來路線

鄭麗文當選感言 明確闡明國民未來路線

(記者蕭文彥台北報導)國民新任主席鄭麗文昨天在中央發表當選感言,明確闡述未來國民的對外關係路線,他說,中國國民未來的對內外關係,一定秉持著對等、尊重、互惠的原則,我們絕對不讓台灣成為麻煩製造...

自立晚報 ・ 1 天前
ubao msn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