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鞍溪新生堰塞湖已消失 下游河道恢復正常通行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解除紅色警戒,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監測,蓄水量維持150萬噸,穩定從溢流口流出;至於下游800公尺處日前新生的小型堰塞湖溢流後,湖體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根據林業及自然保育分署花蓮分署今發布最新監測消息,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公尺,湖區面積12.6公頃,蓄水量150萬噸,自9月23日溢流破壞後,水位高程已下降119公尺。
花蓮分署表示,經觀測10月1日至今水位無明顯變化,蓄水量降到溢流前1.7%,水流穩定從溢流口流出,堰塞湖溢流後,天然壩體積約1.1億立方公尺,溢流口左岸仍有1億立方公尺的土沙堆積在坡面,陡坡曾局部崩塌,沒有明顯整體滑動跡象。
另外,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800公尺處的新生小型堰塞湖,花蓮分署表示,昨天溢流後水流持續沖刷,湖體幾乎消失,今天觀測小湖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花蓮分署強調,後續將持續密切監控堰塞湖與下游河道水位,依據警戒機制及時發布災害預警。
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洪災滿月! 卓揆視察馬太鞍溪 水利署:加築防洪牆
政治中心/吳承翰、廖文璞、趙永博 花蓮報導花蓮洪災滿月,行政院長卓榮泰和政委季連成,一起來視察馬太鞍溪,水利署規劃,用深水槽方式減少溢流風險,並在對佛祖街一帶加築防洪牆,後年底也會完成超級堤防,保護居民。輪到卓榮泰發言時,他還推了推季連成,要讓這位"總協調官"先協調一下話。
民視 ・ 1 天前
非洲豬瘟有信心清零!陳時中:發揮鏟子超人精神 被問「幫收爛攤」回應了
台中爆發非洲豬瘟,引起國人高度關注。今(25)日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召開記者會,曾在新冠疫情期間擔任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回歸坐鎮防疫,被問到「重新披上紅背心,有沒有什麼感想或目標?是否宛如收拾爛攤子?」陳時中表示「這是職責所在」,大家一起發揮「鏟子超人」的精神;另外,目前沒有證據顯示非洲豬瘟有擴大跡象,絕無爛攤子一說,更對清零有信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馬太鞍溪小堰塞湖 幾近消失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由紅色警戒轉為常態警戒後,林保署花蓮分署持續監測,蓄水量維持150萬噸,自9月23日溢流後,水位高程已下降119公尺,蓄水量降為溢流前的1.7%,水流穩定從溢流口流出,陡坡曾局部崩塌,沒有明顯整體滑動跡象;至於馬太鞍溪堰塞湖下游約800公尺處於10月21日新生的小型堰塞湖溢流後,水流持續沖刷,湖體幾乎已消失,河道流路恢復正常。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燕子口堰塞湖減災工程 施工便道推進到壩頂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25日電)花蓮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水位穩定,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委託廠商進行減災工程,施工便道今天已推進到壩頂,將進行降挖作業。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南岸要蓋「超級堤防」!卓榮泰宣示百年防洪大計
花蓮馬太鞍溪上月23日堰塞湖溢流,造成下游光復、鳳林鎮災情,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視察花蓮,強調將在馬太鞍溪南岸,比照北岸興建新的超級堤防!卓榮泰說,為此他還曾向親民主席宋楚瑜請教當初的決策!他強調,這表明政府對於花蓮光復地區馬太鞍溪的防洪工作,將追求更高安全標準及效率的堅定決心,預計後年2027年完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太魯閣堰塞湖今開挖!下游水位恐抬升 民眾勿入立霧溪下游河道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因邊坡坍方在燕子口附近形成堰塞湖,今天(26日)上午9點將進行壩體深槽線開挖,引流湖水以降低水位及蓄水量,由於可能造成下游水位抬升,因此已發布通報單提醒民眾勿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視察花蓮光復復健工程 卓榮泰:設法引流堰塞湖 別讓歷史重演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重創光復鄉1個月,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再度視察堤防與疏浚、堰塞湖後續等問題,目前馬太鞍溪鋼便道已建置中,後年底完成新橋樑,水利署正在執行「百年防洪」計畫,卓提到,因堰塞湖壩體仍大,要請水利署等專家能訂出1個方案,設法工把水量引流出,降低衝擊威脅,也要盤點全國堰塞湖狀況,「這一次這麼大的一個教訓,不要讓歷史重演」。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台灣暴雨一週「下到發霉」 平地雨王出爐!竟不是宜蘭或汐止
受東北季風與颱風「風神」外圍水氣影響,北部連日風雨不斷,根據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統計,共伴效應接力已讓北台灣整整下了近7天的雨。驚人的是,平地雨量最高的地點並非宜蘭或汐止,而是新北石碇與台北士林,雙雙突破1,000毫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6 小時前
入秋以來最冷!下波更強這天殺到全台有感 專家示警「低溫剩1字頭」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針對4縣市發布豪雨特報,表示今(26)日臺北市山區、宜蘭縣山區有局部大雨或豪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南港、汐止及平溪)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慎防坍方、落石及土石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1 天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北部雨彈狂炸!北北基宜大雨特報 一路下到入夜
中央氣象署今(26)日下午4點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可能性,提醒民眾需留意坍方及落石等災害風險。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雨下不停!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降雨範圍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25)日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但北東仍然大雨不斷,而明(26)天就是連假最後一天,還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對此,氣象署指出,這波雨勢將會持續到29日,局部低溫探21度,30日短暫回溫兩天,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再次增強,北部和宜蘭將再迎來一波降溫。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比較廣泛的短暫雨,雨勢與今日相比稍微小一些,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明天也有下雨的機會,其他地區多雲,南部、中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雨勢將持續至29日、30、31日減弱短暫回溫,但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 27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28、29日降雨比較多,宜蘭有短暫雨,且有局部大雨機會,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到29日之前,北部、宜蘭整天約21到25度,沒有太大變化,低溫普遍為21到22度。 30、31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曾昭誠表示,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溫度可回
新頭殼 ・ 1 天前
北部雨還要下3天!週末東北風再增強「2地變天」 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指出,明天(27日)東北季風影響,桃園以北及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陣雨;週二、週三(28、29日)水氣增多,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東北部地區降雨較廣泛,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新竹以...
CTWANT ・ 7 小時前
東北季風甩雨「北台下到發霉」 粉專:最快10/29才好轉
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東北部天氣轉為濕冷,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未來幾天仍是陰雨天氣「下到發霉」,下週三後才會逐漸轉乾並稍微回溫。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快訊/雨區擴大!5縣市大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明天
雨區擴大!中央氣象署今(26)日發布大雨特報,指出對流雲系發展旺盛及東北季風影響,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今日屏東縣地區、基隆北海岸、台北市山區、新北市(汐止)及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坍方及落石。影響時間為26日下午至27日上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