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發言氣壞中國!石破茂:問題在於如何防止「台灣有事」發生
[Newtalk新聞] 中國持續增加對台軍事威脅之際,近日因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堅定表明「台灣有事可能構成日本存亡危機」而惱怒祭出一連串報復,日中關係急遽惡化。前日本首相石破茂指出:「外交不是你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是只做你想做的事…為了國家利益,有些東西你必須捍衛。」並強調,真正該討論的是如何避免「台灣有事」。
石破茂23日接受日本網路電視台Abema訪問時提到:「1972年,田中角榮首相訪問北京,日中兩國恢復外交關係。此後,歷屆政府都極其謹慎地處理日中關係。雖然有時人們會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情緒,但都以極其謹慎的態度對待這一關係。就日中關係而言,日本政府所採取的立場至關重要。」
針對中國對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的批評,石破茂說:「即使世界批評你,為了國家利益,有些東西你必須捍衛。我們需要思考如何防止台灣陷入危機。」對於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的發言,石破茂表示:「她發言時肯定考慮過很多因素。她是我們的首相,為了維護國家利益,她應該說出該說的話,解決所有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不正是執政成員的職責嗎?」
記者接著詢問,高市早苗身邊有些人主張,故意公開談論這種生存危機的可能性,本身就是一種嚇阻,石破茂回應:「除非你清楚解釋立場,以及基於什麼原因它會發揮嚇阻作用,否則我們無從知曉。究竟會發生什麼事?高市在國會答詢時提到過『有很多例子』之類的話。除非我們知道它會發揮何種嚇阻作用,否則根本無法置評。」
至於日本為應對「台灣有事」所做的準備,石破茂分析,問題在於如何防止「台灣有事」的情況發生,如果台灣真的陷入軍事危機該如何應對「這不是能在公開場合討論的問題。」日本需要做的,是仔細研讀「日美安保條約」和「日美地位協定」的條款,認真分析中國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實力以及台灣陸軍、海軍和空軍的實力,以預防台灣陷入緊急事態。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中國駐日使館引《聯合國憲章》傻嗆「有權直接對日動武」遭狠打臉
專家指日本不會上島護台:自衛隊核心任務是護美軍、非直接保衛台灣
其他人也在看



備清單打招呼被封「問候魔」!日相高市早苗返國迎政治硬仗
日本新聞網(NTV NNN)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結束20國集團(G20)峰會,預計24日晚間返抵東京。這趟僅停留36小...
聯合新聞網 ・ 1 小時前
不滿高市「台灣有事論」!石破茂開砲 網驚:青鳥要出征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月初有關「台灣有事」的國會答辯,引發中日關係持續緊繃。日本前首相石破茂直言,台灣有事該如何應對,不適宜在公開討論,強調外交不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也不是為了衝高民意支持率。石破茂這番言論也引發台灣網友討論,有網友就酸「青鳥快出征石破茂」。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再嗆高市早苗 王毅:講了不該講的話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初在國會「台灣有事」相關表態,引起中國不滿,雙方外交駁火。時隔兩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昨日首度對日提「三個絕不」,今(23)日再度開嗆,直接點名高市早苗講了...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中赴日54萬張機票遭取消!網曝日本現況:中國人真的變少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強烈反彈,呼籲中國公民勿赴日旅遊,導致中國旅客和旅行團紛紛退訂日本行程,取消量已高達54萬件。對此,財經網美胡采蘋好奇日本當地的現況,於是發文詢問過去一週有前往日本旅遊的民眾,當地的現況如何?貼文發出後,引發網友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滿高市"台灣有事說" 央視記者誘導聯合國背書遭打臉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讓中國氣得跳腳,現在更將戰場轉移至聯合國,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傅聰,日前致函到聯合國,表明若中國以武力介入台海局勢,將堅決捍衛領土完整,就連中國央視記者,也在聯合國例行記者會,試圖誘導發言人背書"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不過當場就被打臉。
民視 ・ 23 小時前
「台灣有事」日本來真的!計畫在距台最近的與那國島 設飛彈部隊
日本防衛大臣小泉進次郎在本月23日,前往日本最西端、位於沖繩縣的與那國島,對陸上自衛隊在與當地的駐軍進行視察。小泉同時也提到,日本當局正在計畫於距離台灣最近的與那國島,進行飛彈部隊的部署,因此他也趁著此行,向當地村里長說明飛彈部署的相關問題,並希望獲得村民的支持。
鏡報 ・ 6 小時前
雲林縣長選戰「劉建國對決張嘉郡」成形 蘇治芬曝:地方綠營頻遭張榮味策反
明年就是地方大選,各縣市布局備受關注,國民立委張嘉郡已表態爭取國民提名參選雲林縣長;綠營方面,前雲林縣長蘇治芬則透露人選就是立委劉建國。但蘇治芬也透露,不少聲音攻擊她過去沒在雲林縣長選戰中協助內同志,但實際上國民籍的前雲林縣長張榮味頻頻策反民進人,且「上下都有」,少有人能倖免。
鏡報 ・ 1 天前
以色列轟炸黎巴嫩試圖狙殺真主參謀總長 美方事前不知情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一間公寓週日(23日)遭到以色列轟炸,以色列表示此舉是在狙殺真主實質的參謀總長、二號人物塔巴塔拜(Haytham Ali Tabatabai)。這項在加薩戰爭停火後發生的顯著升級行動,據報導美國事先並不知情。
太報 ・ 14 小時前
台灣有事已開始!專家:習近平恐兩年內行動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本月上旬在國會答辯時,發表了「台灣有事」的相關言論,引起中國大力反彈,中日關係隨之急劇惡化。對此,有專家表示,「台灣有事」已經開始,中國很可能在兩年內行動,並...
今日新聞NOWNEWS ・ 2 小時前
逢甲街頭快打!男遭「拖行3地」圍毆 動機曝光
台中西屯區逢甲商圈驚傳街頭暴力事件!9名男子因談論過去不愉快事情引發口角,竟圍毆1名30歲高姓男子。監視器畫面記錄整起暴力過程,從衝突開始到警方到場處理,現場如「恰恰舞」般不斷移動。警方表示,提醒民眾飲酒應保持理性,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後果。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唱和中國?再轟高市早苗「不負責任」 洪秀柱喊:共同探尋和平統一路徑
中國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說,不僅不斷嗆聲,還大動作在黃海、渤海實彈演習,要中國人不要到日本,並禁止日本水產品等,不過,高市早苗的民調卻持續上升。然而,除了中國不滿高市早苗外,國民前主席洪秀柱今(24)日再度發文痛批,高市早苗不負責任、冒進,把台灣推向危險邊緣,更稱在以憲法為基礎的兩岸同屬一中的共識下,共同探尋未來和平統一路徑,台灣才有真正的安全,兩岸才有長久的和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陸使館引聯合國憲章暗示「有權直接對日動武」 日本外務省回應了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的「台灣有事」相關發言引發中日緊張升高,中國大陸駐日大使館21日的社媒發文暗示,根據聯合國憲章中的「...
聯合新聞網 ・ 14 小時前
強調自己會是「最後一個踏上中國的台灣人」 王世堅親曝赴中「3+1」條件
即時中心/梁博超報導日前有中國音樂創作者以民進立委王世堅過去在台北市議會的質詢詞「沒出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等改編成歌曲,在兩岸引發熱潮;然而網路上卻出現許多關於王世堅的不實影片,稱其低調赴中。對此,王世堅澄清他並未使用抖音及YouTube,「人一直都在台灣,沒有去中國的計畫」;昨(23)日受訪時更強調,若能達成「3+1條件」,他才有可能去中國交流,「我王世堅會是最後一個踏上中國大陸的台灣人」。
民視 ・ 3 小時前
民進:國民想修《國籍法》保障國民參政權?!
國民立法院團書記長羅智強20日表示,民進違憲打壓陸配,規範陸配是用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民進就是違法濫權打壓陸配。為保障陸配參政權,國民團將提修法,明定陸配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民進今(24)天對此表示,如果一位仍持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中配在台灣當選公職,那麼他要遵守哪一國憲法、效忠哪一個國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國際油價崩跌 中油「這原因」汽柴油不調價
台灣中油按浮動油價機制調整原則,汽、柴油價格每公升應各不予調整,已低於亞洲鄰近國家(日、韓、港、星)。受到美國推動俄烏和平協議,加上市場對美國利率前景的不確定性,國際油價21日下跌約1%,收於一個月低點。美國紐約西德州中級原油期貨下跌1.6%,收至58.06美元。布蘭...
CTWANT ・ 1 天前
看穿中國攻勢本質 產經新聞:想要和平就得支持高市早苗的說法
[Newtalk新聞] 中國本週針對高市早苗在日本國會有關台灣有事與集體自衛權的答詢,採取諸多強硬反應。《產經新聞》論説委員長榊原智稍早撰文指出,中國目前對日攻勢的本質可以被視為對日本國家安全核心要素的「攻擊」。日本正處於十字路口,必須決定能否抵禦這項攻勢並維護和平。 榊原智指出,高市首相並非僅僅在談論行使集體自衛權保衛台灣。她指的是中國可能對台灣實施軍事封鎖,然後武力鎮壓前來解除封鎖的美軍。她是在討論如果美軍遭到攻擊將如何應對。 榊原智說,想想看:台灣距離日本與那國島僅111公里。如果美國軍艦或飛機在日本附近遭到中國軍隊的攻擊,而自衛隊卻袖手旁觀,會發生什麼事?美國民眾和政府將會義憤填膺,日美同盟也將不復存在。即便首相收回言論,同盟的影響力仍會日益削弱。無論如何,日本都將發現自己孤立無援,面對一群反日、擁有核武且好戰的專制國家:中國、朝鮮和俄羅斯。 榊原智說,中國的習近平政權並未放棄以武力併吞台灣。如果被迫考慮除了美軍之外還要應付自衛隊,那麼入侵台灣的難度將會更大。他們之所以對日本發出如此尖銳的威脅,只是因為他們不希望這種情況發生。 即使中國併吞了台灣,也無法保證它會就此停手。他們有
新頭殼 ・ 1 天前
美烏達成「更新版和平框架」 澤倫斯基:感謝美國與川普
美國與烏克蘭23日在瑞士日內瓦就俄烏和平方案展開會談。美國與烏克蘭目前表示,他們已創建一個「更新與精進的和平框架」,以結束與俄羅斯的戰爭。該新框架顯然修改了川普政府起草的早期計畫,而該計畫被基輔及其盟友視為過於同情莫斯科。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