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加工食品增巴金森氏症風險2.5倍!醫師詳解常見五問題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一名六旬的巴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PD)老翁,積極服用左旋多巴類藥物控制病情,有鑑於隨著用藥時間拉長,藥效波動變得更為劇烈,患者藥效存在時候可以很好,但藥效漸退(Wearing-Off)可能會像是「機器人斷電」一樣,身體瞬間就會無法動彈。為了避免危險的藥效漸退現象,該個案積極記錄自己每日用藥時間點與反應,與醫師共同打造個人化療程。然而,某次患者在結束重量訓練後,在回家的路上突然發生藥物漸退現象,雙腳無法控制、一步也無法踏出,僅能在人行道上等待家人來救援。
於美國及加拿大進修回國,現為臺北榮民總醫院助理教授級神經內科主治醫師陳俊宇醫師提到,面對仍有出現藥效漸退現象的病患,可考慮在療程中加入具有藥效漸退適應症的新藥,以減少左旋多巴類藥物的損耗,根據研究有機會延長on time時間將近1.5個小時。上述個案的療程在適當調藥後,至今沒有在外出時「斷電」,大幅減輕外出、運動的心理壓力,也減少了照護者的照護負擔。
誰會發生巴金森氏症?
陳俊宇醫師指出,巴金森氏症是台灣高齡族群常見的神經退化性疾病之一,好發於50至60歲以上長者,男性高於女性。因基因突變而發病的患者接近一成,其他九成患者無直接的發病原因,但可能與在環境中接觸到的毒物有關。此外,也有哈佛研究指出,若長期服用高度加工食品,出現巴金森氏症前驅症狀的風險可能攀升至2.5倍。
巴金森氏症常見症狀有哪些?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巴金森氏症?
陳俊宇醫師提醒,巴金森氏症常見的三大核心症狀為「行動遲緩」,「肢體顫抖」及「肢體僵硬」。此外,巴金森氏症發病前還有許多前驅症狀,其中最重要的是快速動眼期睡眠行為障礙,即病人睡覺時容易作夢,拳打腳踢;這種狀症很容易演變成巴金森氏症或相關的退化性疾病。因為巴金森氏症無法透過定期的健康檢查察覺,因此家中50歲以上的長輩若出現上述症狀,切莫輕視為老化結果,應該及早尋求神經內科醫師的評估,並進行相關的檢查。
巴金森氏症臨床上有哪些分期?為何及早治療很重要?
陳俊宇醫師強調,整體而言,會依據患者運動失能的嚴重度,分為五個階段:分別為
第一期:單側肢體出現症狀、
第二期:雙側肢體出現症狀,但仍可維持平衡、
第三期:平衡功能受到影響,較容易跌倒、
第四期:行動需要輔具,日常生活需他人協助、
第五期:無法行走,需要臥床或依賴輪椅。
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還沒有可以根治巴金森氏症的藥物,但透過及早介入治療、生活型態及飲食調整,可以讓病人在退化的過程中,維持較好的生活品質,減少因疾病產生的併發症。
巴金森氏症的主力治療是什麼?
巴金森氏症目前的主力治療仍為左旋多巴類藥物,雖能有效緩解震顫、僵硬等主要症狀,但長期使用之下,藥效可能會逐漸縮短並產生波動,患者經常面臨「on」(藥物發揮作用)與「off」(藥效漸退)時段的劇烈落差。陳俊宇醫師指出,有時患者剛剛還能正常行走、說話,下一刻卻因藥效漸退現象而動彈不得,這種「雲霄飛車式」的狀態讓患者與照護者身心俱疲,生活品質、安全也受到極大影響。
治療巴金森氏症時,如何改善「斷電」的狀況?
陳俊宇醫師說明,臨床上有不同新藥可加入既有的左旋多巴類藥物療程中,來減緩斷電的情況,部分藥物需分多次服用,部分新藥只需一天服用一次。對於需要反覆服藥患者,新藥能有效減少「沒電」時間,讓生活恢復穩定節奏。其中新一代MAO-B抑制劑在作用機轉上可以改善運動症狀,對情緒低落與睡眠障礙等非動作症狀,文獻上顯示可能有幫助。此外,在醫囑建議下進行深腦刺激術或非侵入性聚焦超音波等,也是可進一步討論的治療選項。
最後,陳俊宇醫師也提醒,雖然現階段仍無法徹底治癒巴金森氏症,但只要及早就醫、穩定服藥,搭配健康飲食與運動習慣,仍能大幅提升生活品質。除了藥物以外,家人陪伴與長照系統支持也很重要。因為疾病隨著時間推進,患者可能從能獨立生活,到逐漸需要拐杖、輪椅,甚至臥床照護。家屬的理解與陪伴,是支撐患者走過疾病的重要力量。對於獨居長者,長照服務更扮演重要角色,協助就醫與日常安全管理。
【延伸閱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81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章子怡帶小孩溫馨外出!小兒子蹦跳萌樣搶鏡 10歲女兒已和媽媽一樣高
章子怡近日被目擊帶著10歲女兒醒醒、4歲兒子,以及朋友家的孩子一起外出聚餐,飯後再陪孩子們到遊戲中心玩耍。她以素顏、白色羽絨服搭配淡紫色毛線帽、簡單休閒裝現身,展現巨星之外的輕鬆日常,引發網友討論。
姊妹淘 ・ 1 天前
癌症、失智不會同時發生?醫揭研究:生活習慣是關鍵分岔口
張家銘指出,該研究發表在國際期刊《Neurobiology of Disease》,內容顯示癌症與失智症並非無關,而是分別代表細胞走向「過度增生」與「過度退化」的兩端現象。他解釋,癌症源於細胞生長訊號過強,阿茲海默症則與細胞生存力過弱有關,其中如Wnt訊號與p53基因的失衡,均是導致...
CTWANT ・ 1 天前
全家積蓄遭掠奪!美鷹會幹部砍傷員工 還痛毆重病父逼簽本票
天道盟美鷹會幹部李哲瑋,平日在林森北路經營洗車行,但他不但苛扣蘇姓男員工薪水,還將對方一家五口押至店內,逼簽近60萬元本票,甚至受託從事暴力討債,中山分局歷經連月蒐證,今年7月間先後逮捕李男等8人,全案訊後依組織犯罪等罪嫌移送法辦,檢方複訊後全數聲押獲准,日前8人已被起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卓揆轟藍白修財劃法 比喻國會「抽了中央的血、拿錯的藥逼政府吞下」
立法院上週五再度三讀通過《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案,在野以多數優勢推動國民版本,規定中央對地方的一般性補助與計畫型補助都須維持一定水準。行政院長卓榮泰先前表態會「全面迎戰」,遭藍營反嗆是「自己生病要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不是含鈣量高就猛吃!防骨鬆也有飲食迷思 營養師列一日菜單均衡補鈣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台灣已正式邁入高齡社會,隨著人口老化,各項慢性病隨之而來,其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骨質疏鬆症。WHO世界衛生組織已認定,骨質疏鬆症是僅次於心血管疾病「全球第二大流行病」;在台灣,因骨質疏鬆症的高盛行率,使得國人髖部骨折的發生率,位居亞洲第一、世界第九。 營養師洪思琦表示,人體骨骼的骨量大約在20至30歲時達到高峰,之後骨量逐漸減少,如女性停經後因為荷爾蒙減少,骨質流失的速度會加快。有些中高齡患者,可能會出現身高變矮、駝背的外觀變化,很多人以為是自然老化而不以為意,因此,一個輕微跌倒或突然的外力碰撞,就可能造成骨折。 她引用國際骨鬆基金會的資料指出,人在年輕時期若能「增加10%」骨密度,就可使骨鬆「延緩13年」。因此,在各年齡層階段,都需要攝取均衡且足夠的營養素,以維持骨骼健康,而且要從年輕時就開始「存骨本」。 包括多攝取骨骼健康所需鈣質、維生素D3及蛋白質,如乳品類、高鈣豆製品、黑芝麻、小魚干及深綠色蔬菜等;並保持適當體重,不吸菸及節制飲酒,同時避免飲用過多咖啡(每日<300毫克咖啡因,約2~3杯美式咖啡,1杯為8 fl oz (236ml)) ,並且要避免熬夜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幕後/扛家計慘遇黑道洗車行 身障青年遭「地方毒瘤」暴力討債!一家僅存積蓄轉眼成空
年僅20多歲的蘇姓青年,肩上扛著一家五口生計:父親罹患帕金森氏症,母親在日本料理店工作,一個月薪水僅2萬8千元,他與年幼的弟妹擠在錦新大樓的小房間裡,靠微薄收入和補助撐過日子,他原盼能靠著洗車行工作分擔父母辛勞,卻不幸遇上中山區「毒瘤」李哲瑋,不僅身受皮肉痛,還賠上一家人拚死拚活賺來的辛苦錢!
鏡報 ・ 1 天前
林尚賢表態不參選議員 綠營台中南屯區老將續戰
即時中心/綜合報導民進台中市部今(19)日開會決定,明年九合一選舉市議員各區提名席次,南屯區綠營初選預計提名兩席候選人,被視為正國會中最具潛力的新秀之一、兼具媒體與政治幕僚歷練的東森新聞台經理林尚賢,原本規劃投入南屯區初選,挑戰現任議員何文海與上屆落選頭張耀中。然而據了解,林尚賢已確定不參選,將轉任TSNA總經理一職,使得南屯區民進初選局勢瞬間單純化。
民視 ・ 3 小時前
捷運海山站周邊人行道再升級 劉和然:新北宜居新亮點
捷運板南線海山站是新北土城區境內人流最多的捷運站,但過去出口廣場因為動線設計原因,一直存在高低差問題,在人潮洶湧的地方是一大行人安全隱憂。近期新北市提報了「員和人本通行改善工程」,希望趁著改善土城暫緩重劃區、員和社會住宅至海山捷運站間通道路廊工程專案,一...
CTWANT ・ 1 天前
環球小姐一波三折!2評審請辭 1人驚爆賽事未登場已選出決賽者
今年在泰國舉辦的「環球小姐」選美比賽一波三折,繼泰國主辦方月初痛罵墨西哥小姐是「蠢蛋」(dumbhead)後,2名評審相繼宣布請辭,其中1人更批評主辦方操控賽事。
太報 ・ 4 小時前
馬來西亞揪1.3萬處非法加密貨幣挖礦場所 5年竊346億
加密貨幣在全球掀起熱潮,馬來西亞能源部最近證實,該國國家能源有限公司(TNB)在2020年至2025年8月期間,非法進行加密貨幣挖礦,導致損失約46億令吉(約346億元新台幣),甚至影響國家能源供應。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太子集團洗錢案 北檢提訊辜姓女主管等3被告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18日電)台北地檢署偵辦柬埔寨太子集團在台涉洗錢案,檢察官聲押禁見在台重要幹部王昱棠、辜姓女主管、邱姓、李姓被告獲准。北檢今天提訊辜女、邱男、李男到案,釐清相關事實。
中央社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天冷別喝熱薑茶、咖啡!醫揭「1飲品」最暖身又養生
近來氣溫驟降,許多人會喝熱薑茶等熱飲取暖,但醫師黃軒表示,喝溫開水最能有效保暖,因為溫開水能避免身體熱量散失、促進血液循環、舒適地溫暖內臟。相較之下,熱薑茶、熱可可等雖能提升體溫,但過高溫度可能刺激咽喉或胃壁,且身體還需耗費額外能量還冷卻過熱的飲品。他並提醒,過熱的水會傷害口腔、咽喉、食道,甚至導致食道癌。「飲用水的最佳溫度為50°~60°C。」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小雪將至! 「4生肖」健康亮紅燈 開運養生禁忌一次看
24節氣之一「小雪」,將於2025年11月22日(六)早上9時36分正式到來。社團法人台中市名門命理教育協會創會理事長楊登嵙教授指出,小雪意味著天氣轉冷、雨水逐漸轉為雪,但因地氣尚未完全冰寒,降雪量仍不大。《群芳譜》亦記載:「小雪氣寒而將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楊登嵙提醒,進入小雪後的半個月內,「4生肖」健康運勢將轉弱,特別要留意身體保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