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志捲謝侑芯「愛他死」命案》醫警告:MDMA一顆就可能喪命
黃明志涉毒案與謝侑芯猝死震撼娛樂圈,警方查獲「愛他死」藍色藥丸,醫警告混毒恐瞬間喪命。(圖片來源/黃明志FB、謝侑芯IG)
馬來西亞創作歌手黃明志近日捲入網紅「護理系女神」謝侑芯命案,引發跨國關注。
謝侑芯10月22日在吉隆坡高級飯店房間內被發現倒臥浴缸、當場死亡。警方現場查獲9顆藍色藥丸,初步研判為搖頭丸「愛他死」(Ecstasy),黃明志隨後被攔查,尿液檢出安非他命、冰毒、K他命與大麻等4項毒品陽性反應。
醫界指出,年僅31歲的謝侑芯無重大病史,猝死原因疑似與毒品混用有關。精神科醫師楊聰財接受《信傳媒》訪問時表示,「愛他死」即是俗稱搖頭丸的MDMA(亞甲基雙氧甲基安非他命),在多數國家和地區被列為第二級毒品,具有強烈中樞興奮與迷幻作用,且可能導致致命中毒。
毒品混用疑雲,命案升格為謀殺偵辦
根據馬來西亞警方調查,謝侑芯當天與黃明志同房,警方於現場發現藍色藥丸與酒瓶,黃明志被攔下時神情慌張,隨即被帶回警局偵訊。警方目前已將案件從「猝死」升格為「謀殺案」偵辦,並釐清藥丸成分及死者體內毒物反應。
資深法醫高大成直言,年輕女性突然死亡極不尋常。胸腔科醫師蘇一峰分析,若無潛在疾病,應深入檢驗是否因多重毒品中毒、心律不整或急性體溫過高導致猝死。
楊聰財說明,「愛他死」在市面上純度極不穩定,製造者常為降低成本或增加刺激效果,摻入其他物質,包括冰毒、麻黃素、咖啡因、K他命、甚至PMA與DXM等迷幻藥。一旦混雜成分過多,使用者幾乎無法預測反應與毒性。
體溫過高、電解質失衡...MDMA一顆就能致命
楊聰財指出,MDMA的急性中毒機制主要表現在「體溫過高」、「脫水」、「心血管與多重器官衰竭」。
他解釋,「使用後體溫可能飆升至43°C,導致橫紋肌溶解與急性腎衰竭,是最危險的致死原因之一。若同時飲酒或劇烈活動,又未補充電解質,容易出現水中毒與低血鈉症,也可能導致意識喪失與心跳停止。」
此外,楊聰財也提到MDMA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對心臟及主動脈造成急性壓力,重者恐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若再加上酒精、冰毒或K他命,交互作用將使風險倍增。
「最可怕的是,有些人以為自己只吃一顆、又年輕健康就不會有事,但醫學上確實記錄過『一顆致死』的案例。」楊聰財強調,過量或純度過高的MDMA,即使未混用其他毒品,也可能直接造成猝死。
除了急性毒性外,長期使用MDMA會造成神經元損害。楊聰財指出,MDMA會破壞大腦血清素系統,導致情緒低落、記憶力退化、憂鬱與焦慮,甚至誘發被害妄想或思覺失調症。
「許多使用者以為它只是讓人放鬆或快樂,但其實是干擾大腦的化學平衡,一旦停止使用,會出現嚴重戒斷症狀,例如沮喪、無力、暴躁易怒。」他提醒,MDMA的依賴性主要在心理層面,但其後遺症可能長達數年。
MDMA會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對心臟及主動脈造成急性壓力,重者恐引發心律不整、心肌梗塞或主動脈剝離。(圖片來源/法務部反毒大本營網頁)
與酒精、K他命混用,中毒風險成倍上升
黃明志案中,警方驗出多重毒品陽性,引起醫界高度關注。楊聰財分析,MDMA與其他物質混用時,毒性會成倍放大。
1. MDMA + 酒精:最常見也最危險,會加劇脫水、升高體溫,導致腎衰竭與心臟驟停。
2. MDMA + 冰毒或K他命:可能出現幻覺、躁動、血壓飆高、呼吸衰竭。
3. MDMA + 抗憂鬱藥:恐誘發「血清素症候群」,造成高燒、肌肉僵硬與休克,屬致命症狀。
楊聰財強調,「混用是最不可預測的致命組合,藥效疊加、代謝混亂,死亡往往在幾分鐘內發生。」若確定為MDMA及其他藥物共同作用,醫師推測可能出現體溫過高、電解質失衡、心律不整或橫紋肌溶解等致死機制。
幻覺背後是死亡!MDMA成派對中的隱形殺手
這起跨國命案不只是娛樂圈事件,也再次揭開台灣與東南亞夜生活的毒品陰影。楊聰財指出,「愛他死」在派對文化中常被誤以為能帶來「快樂與親密感」,但背後是高度危險的化學幻象。
專家提醒,娛樂性用藥往往從「一顆試試」開始,但市售藥丸成分不明,純度差異大,一旦過量或摻雜,他人難以施救。過去亦有案例顯示,年輕人僅服用少量MDMA,就因體溫飆升或水中毒而身亡。
此外,毒品使用者往往低估精神層面的風險,MDMA導致的短暫興奮,往後可能換來長期憂鬱、失眠與焦慮。楊聰財也呼籲,對派對型藥物應加強教育與戒治宣導,讓年輕人理解「一次嘗試」也可能付出生命代價。
楊聰財最後呼籲,「搖頭丸不是愛,而是『愛他死』。它會讓人短暫興奮,卻可能永遠喪命。真正的自由,不是挑戰毒品,而是能拒絕它。」唯有加強教育、防制與心理輔導,才能阻止更多生命重演同樣的結局。
更多信傳媒報導
輝達台灣總部更進一步 與新壽分手費估45億內 李四川:輝達願吸收差額
高市早苗成立日本成長戰略本部 瞄準17種關鍵產業準備投資
行政院推「共規無人機」 工程會將列採購指引 軍民產業一起飛
其他人也在看

熱血環島每天騎車8小時 23歲男慘淪「腳不舉」全因一事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3歲的林先生,日前熱血騎重機環島,整整8天,每天騎車7到8小時以上,沒想到順利返家之後,卻忽然間右腳無力,右腳尖無法抬高,走路時感到乏力,但並沒有腰痠背痛的現象,經診所醫師建議至醫院進一步安排神經傳導暨肌電圖檢查,原來是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 收治病人的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任武俊傑表示,檢查發現,林先生右...
匯流新聞網 ・ 6 小時前痛風別怪豆製品!醫點名「番茄、鵝肉」才是真地雷
全台約有百萬名痛風患者,許多人深信豆製品會使其發作。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指出,這是一個長久以來的誤會,雖然黃豆本身的普林含量確實偏高,但研究顯示,大豆中的異黃酮具強力抗發炎作用,反而能降低痛風發作機率,「真正容易使其發作的,反而是番茄與鵝肉」。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
30多歲上班族心肌梗塞送醫 北榮桃園分院:冠心症不再是老人專利
隱藏在胸口的危機,正悄悄威脅現代人健康。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表示,近期多家醫院通報,冠心症病患年齡層明顯下降,有30多歲上班族因長期胸悶卻不以為意,最後竟因心肌梗塞緊急送醫。冠心症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生活壓力大、不健康飲食與缺乏運動,都是現代人「心血管超載」的主因。 北榮桃園分院表示
桃園電子報 ・ 1 小時前
台北家扶募集棉被福袋 60週年展助社會關注弱勢
(中央社記者吳欣紜台北5日電)入冬在即,天氣漸漸轉涼,許多弱勢家庭卻須蜷縮在薄被下發抖,台北家扶募集棉被福袋,至今仍有4成缺口,籲大眾支持;台北家扶今天起也舉辦60週年展,讓大眾更了解弱勢處境。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獨/黃明志穩交15年正宮女友長這樣! 女方友人「看不下去」爆內幕
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捲入網紅「護理女神」謝侑芯謀殺命案,黃明志先前已向警方認了與謝侑芯「共度一夜」,由於該案從猝死轉向謀殺案偵辦。而黃明志其實有一位愛情長跑15年的造型師女友,沒想到黃明志不僅偷吃還「搞出人命」,讓友人氣到看不下去,向《鏡報》揭露內幕!
鏡報 ・ 7 小時前


雲霄飛車安全帶鬆脫!前排夫妻緊抓女童救命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密蘇里州堪薩斯城一座名為「WorldsofFun」的遊樂園,近日發生驚悚意外,一名女乘客在乘坐雲霄飛車「曼巴」(Mamba)時,不知何故,安全帶突然鬆脫,原以為會被甩飛,...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
國民人事出奇招!找rapper掌管新媒體 過往作品曝光
前立委鄭麗文本月1日正式上任中國國民主席,新主席的人事布局近日陸續曝光,國民今發出新聞稿宣布,國民文傳會副主委由基隆市前議長宋瑋莉的兒子林益諄接任,新媒體部主任則由「Rapper」音樂製作人王安國接任。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小時前

兒童睡眠障礙 行為表現與成人大不同
兒童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與成人不同,成人常見是頭痛、嗜睡等等,至於兒童,是會早上過度活躍、專注力下降、性格暴躁等等,主因來自片段的睡眠,讓兒童發育中的大腦缺氧,長期累積下來,影響到注意力和情緒調節...
大愛電視 ・ 4 小時前補充保費租金利息股利擬結算制 估影響480萬人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5日電)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3大改革,包含提高單筆扣繳上限、獎金扣除額調整為每年最低工資4倍,及租金、利息與股利改採結算制,結算制影響達480萬人,挹注健保約新台幣100億至200億元。
中央社 ・ 1 天前貝森特又提稀土叫陣大陸?台大教授曝F-35破口 :互相試探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2日表示,若中國大陸未履行承諾、持續干擾稀土出口,美國已準備重新提高對中關稅,預告美中經貿摩擦可能再升溫。對此,台大教授苑舉正3日表示,一架F-35戰機需要418公斤的稀土,因此美中雙方在稀土議題上皆有強烈戰略考量,這次喊話更像「互相試探」。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死亡率是流感2倍!RSV大流行「無藥物治療」 醫示警高風險
近期呼吸道疾病疫情持續升溫,根據疾管署最新統計,呼吸道融合病毒(RSV)每週感染案例數已超越新冠肺炎,成為僅次於流感的第2大呼吸道病原。醫師指出,RSV死亡率比新冠疫情高17%、比流感高2倍,且目前無對應的抗病毒藥物可供治療,民眾一旦感染,只能仰賴支持性療法緩解症狀,呼籲民眾盡快施打疫苗。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股民「補充保費」收定了! 石崇良:謝謝高股息、 高股利者貢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衛福部擬明年啟動修法,改革健保「補充保費」收取公式,首當其衝就是存股族、定存族以及包租公們,480萬人荷包恐大失血,消息曝光一天,網路上滿滿民怨反彈,怒批政府是土匪搶錢,拿中產階級開刀。拋出政策的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中午臨時召開記者會,親上火線,強調改革是為了健保的付費公平性,健保是全民最大的資產,「謝謝高股息、...
匯流新聞網 ・ 3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