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TSBME生醫工程研討會慈大登場

「研討會不僅是一個知識交流的平台,更是激發創新、促成合作的場域。」慈濟大學資深副校長戴昌賢在開幕致詞的勉勵。2025年TSBME生物醫學工程科技研討會暨國科會醫工學門成果發表會11月8日至9日在慈濟大學盛大登場,今年會議以生醫資訊、生醫電子、生醫材料、生物力學與臨床工程為主題,邀請來自美國、義大利、日本及新加坡等國家的學者齊聚一堂,分享最新研究成和與實驗進展,吸引超過700名專業人士和師生參與,共同探討醫工科技的跨領域發展與應用。
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葉明龍指出,生醫工程研討會已舉辦超過40年,是國內外學術交流的重要平台,學會每年邀請頂尖學者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其中不少研究甚至尚未在期刊正式刊登,讓與會者能第一時間掌握國際最新趨勢。他表示,今年現場有多家產業廠商和臨床工程師參與,不僅促進學界與業界合作,也讓學生了解未來產業需求,為學術研究與臨床應用之間搭起橋樑。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如何讓AI更貼近臨床應用成為本次研討會的重要議題。慈濟大學資深副校長戴昌賢指出,今年研討會的核心精神在於「整合」,將工程技術與臨床醫學結合,讓創新成果能真正服務社會。慈濟大學長期關注偏鄉醫療,他期盼透過AI、遠距科技與生物工程的整合,讓醫療服務能延伸到更多需要的地方,他也表示希望這些創新技術,最終能應用在居家照護和偏鄉健康服務,真正實現科技造福人群的目標。

本次研討會也邀請多位國際講者,其中包括來自美國普渡大學的周立善教授與哈佛大學醫學院的胡琨教授,兩位學者皆首度參與TSBME會議,期望深化與慈濟大學的交流與合作。周立善教授表示,此行主要目標是推動教育交流和學生招募,希望讓台灣學生更了解普渡大學,也知道若有需要可以與他聯繫,未來也期待能推動跨校學程合作,讓雙方在教育上更緊密連結。胡琨教授則分享,此次來台希望推廣睡眠與生物節律相關研究,並尋求在穿戴式與非侵入性生理訊號測量方面的合作機會。他表示睡眠與生物鐘研究正處於關鍵階段,需要結合生醫工程技術與臨床應用,這次研討會提供了非常寶貴的交流契機。兩位教授皆期盼透過研討會促進教育推廣與跨領域研究合作,為生醫工程發展開啟更多可能。

分組議程內容多元豐富,從人工智慧醫療到再生醫學,展現生醫工程的跨域實力。在生醫資訊場次中,生成式AI與大型語言模型的應用成為焦點,張詠淳教授以臨床案例說明AI如何協助醫師分析龐大病歷資料、輔助診斷與治療決策,為智慧醫療開啟新契機。生醫電子領域則展示高密度肌電與腦波偵測技術,研究團隊開發的可穿戴式感測系統能即時監測神經和肌肉活動,應用於運動訓練和復健照護。在生醫材料研究中,新型標靶脂質體和蛋白載體突破傳統藥物遞送的限制,能精準鎖定腫瘤細胞並提升治療效率;而生物力學與臨床工程研究則聚焦於仿生支架與力學刺激設計,促進細胞分化與組織修復,展現再生醫學的新成果。從AI到感測、從材料到力學,研討會全面勾勒出生醫科技推動臨床應用與健康照護創新的未來藍圖。

研討會現場也舉辦壁報展示,由各校學生分享論文與研究成果,提供年輕學者另一個發表與交流的平台,國立成功大學材料所碩二學生朱祐陞表示,雖然自己主修材料科學,但研究重點放在生醫材料領域,他表示希望藉由這次機會,讓更多人看見他們的研究成果,也能更了解這個領域的發展現況和各校正在進行的研究方向。中國醫藥大學生科系大四學生沈思紜則提到,參與研討會能接觸到課堂以外的知識,對未來申請研究所很有幫助,同校學生石瑞宏也認為,這樣的經歷不僅能增廣見聞,更能為未來職涯發展增加實戰經驗,多位講者也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術活動,勇於展示成果,從實作中提升專業能力。

11月9日活動亮點將包括參訪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這裡是校內重要特色,擁有一比一比例的手術模擬場域,讓與會者能親身體驗臨床操作情境,並協助業界思考醫療設備與材料的實際需求,下午則安排優秀學生論文競賽,提供年輕學者展現研究成果與交流創意的平台,為兩天的研討會劃下充實而圓滿的句點。
撰文/照片:黃映瑜
其他人也在看


超人醫師徐超斌追思會 賴清德親頒褒揚令 南迴診所由高元接棒
被譽為超人醫師、長年致力南迴偏鄉醫療的徐超斌,今年9月18日因病辭世。南迴基金會今日舉辦追思會,由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發褒揚令,肯定徐超斌一生秉持醫者仁心,並宣布由同樣出身達仁土坂部落的高元醫師,接任南迴診所院長,延續守護偏鄉醫療任務。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超人醫師」徐超斌追思會 石崇良:展現醫療初心
長年投入南迴地區偏鄉醫療的「超人醫師」徐超斌於今年9月18日深夜辭世,今日舉辦追思會,並由賴清德總統親頒褒揚令。衛福部長石崇良說,徐超斌一生致力於偏鄉醫療,生前也提出許多倡議,如今陸續成為國家政策,衛福部對徐超斌獻上最深的謝意,也會持續增進南迴醫療可近性,延續徐超斌的夢想。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DJI 發表 Osmo Mobile 8 手機穩定器,支援 360° 環拍、Apple DockKit 技術,以及 AI 追蹤功能
DJI 宣布推出新一代手機穩定器 Osmo Mobile 8,主打全場景拍攝支援與精準跟隨能力。新機搭載第七代三軸增穩防抖系統,新增 360° 環拍、低
三嘻行動哇 ・ 1 天前
不等監管!Open AI發布青少年安全藍圖 推2大功能加強保護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AI人工智慧能幫助現代人解決許多疑難雜症,未來的發展備受矚目,但可能造成的負面影響也令人關注,OpenAI於前(6)日發布「...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賴總統親頒褒揚令表彰超人醫師徐超斌奉獻一生
記者郭曉蓓/臺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今(9)日下午前往臺北醫學大學頒贈褒揚令,表彰超人醫師徐超斌燃燒自身生命,提升偏鄉醫療資源的貢獻,由徐超斌的妻子仇芸女士代表接
青年日報 ・ 1 天前宜蘭壯圍永鎮沙灘傳男子落海 目擊者營救不成嗆傷送醫
宜蘭縣壯圍鄉永鎮沙灘昨晚傳出民眾落海,一名男性目擊者試圖營救不成,被海水嗆到送醫救治,宜蘭縣消防局漏夜搜尋未果,今天(9日)配合海巡署持續搜救。宜蘭縣消防局昨晚9點45分接獲海巡署轉報,直指壯圍鄉永鎮廟後方沙灘有人落水,派出第一大隊、宜蘭及壯圍分隊攜帶無人機搜尋,搜救人員到場時,一名救人男子被海水嗆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回應防檢署檢疫規定 雲林縣府:禁廚餘養豬才是防疫根本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潘永鴻/雲林報導 針對防檢署說明「國外輸入動植物檢疫物都是同樣檢疫規範,不因用途數量豁免」,雲林縣政府8日表示,防檢署是依據「法令面」解釋,實際狀況則是,民眾可能透過「旅客攜帶食品入境免申請查驗規定」,將帶有疫病風險的肉品輸入台灣,所以全面禁止廚餘養豬,才是防疫的根本之道。 雲林縣政府表示,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植物防疫檢疫法...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鳳凰將襲! 花模擬雨量800毫米 恐致新堰塞湖形成
花蓮縣 / 綜合報導 鳳凰颱風接近,與東北季風可能共伴效應,預估東部山區雨量達500毫米以上,林保署評估,最嚴重的模擬情況是雨量800毫米時,有可能出現新崩塌形成新堰塞湖。蓄水量體有1500萬公噸,是現在殘存舊堰塞湖的10倍水量,一旦發生,預估在24小時內潰決,林保署模擬的警戒範圍,光復鄉的影響範圍只比9月23日堰塞湖受災範圍稍小,但馬太鞍溪匯流口至花蓮溪的影響範圍擴大到箭瑛大橋南側。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的那個人!諾獎得主華生97歲去世,晚年因種族歧視惹出大麻煩
他改寫了人類對生命的理解,也被自己的言論摧毀名聲——發現DNA雙螺旋的重要科學家華生辭世,享壽97歲。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這個名字對一般人來說可能相對陌生,但如果提到生物學、甚至是基因領域,那他絕對是20世紀的重要人物之一,因為你我現在所知道的「DNA雙螺旋結構」,就是由他與英國科學家克里克(Francis Crick)在1953年共同......
風傳媒 ・ 1 天前
德英關注俄羅斯衛星威脅 專家示警:北京太空實力不輸莫斯科
德國和英國近期警告,俄羅斯和中國的太空衛星構成的威脅日益加劇,經常被發現對西方國家使用的衛星進行間諜活動。但專家表示,中國的太空實力更為強大,目標卻更加隱晦,直指北京的威脅不輸給俄羅斯,甚至可能更大。
太報 ・ 5 小時前

諾貝爾獎生醫獎得主羅思曼夫婦與臺大師生深度交流 激盪科研新思維
臺灣大學「宋恭源先生頂尖研究講座」於2025年11月5日邀請2013年諾貝爾生醫獎得主、美國耶魯大學細胞生物學系主任詹姆斯・羅思曼 (James E. Rothman) 教授蒞校演講。其夫人–耶魯大學知名神經科學家喬伊・赫希 (Joy Hirsch) 教授亦同時應邀發表臺大醫學院院長講座,並與羅思曼教授共同舉行座談會。2位學者透過全日的活動,與臺大師生進行深度學術交流與經驗分享。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太空中心:疑受美政府停擺影響 齊柏林衛星發射再延期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8日電)國家太空中心今天表示,疑似受到美國政府預算未過影響波及,福衛八號首枚衛星「齊柏林衛星」(FS-8A)發射日再度延期,現在發射時間未定。
中央社 ・ 1 天前天氣狀況不理想 藍源新葛倫火箭發射延後
(中央社佛州卡納維爾角9日綜合外電報導)億萬富豪貝佐斯(Jeff Bezos)創辦的太空公司藍源(Blue Origin)今天因天候狀況不佳,被迫延後備受矚目的「新葛倫」(New Glenn)火箭發射任務。
中央社 ・ 6 小時前
愛買手搖飲注意!前稽核人員曝「看到店員手上2情況」:請轉頭買別家
愛喝手搖飲的人注意!一名曾經擔任飲料店稽核人員的網友提醒,只要看到店員手部有2特徵「請馬上轉身去買隔壁的」,貼文一出引發議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