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開不出一張發票!打入50國市場,常廣熬成微創手術醫材隱形冠軍
從模具廠毅然跨入微創醫材領域,常廣深耕21年,打破歐美大廠壟斷,以自有品牌打入超過50國市場。
在微創手術器械的全球競技場上,國際大廠長期佔據主導地位;不過,台灣也有一家耕耘了21年的醫材尖兵,常廣以自有品牌打入超過50國市場,更是微創手術中關鍵耗材「穿刺套管」的隱形冠軍,在台灣市佔率近三成,穩坐本土品牌龍頭。
常廣董事長陳政宏、總經理陳正雄兩兄弟感情十分融洽,原本經營模具廠,專注於塑膠射出與金屬加工。他們觀察到台灣企業平均壽命僅十來年,若要做出永續事業,必須尋找一個能長久發展的產業。「我們發現醫療產業很多企業都超過百年,像嬌生公司從傳統手術縫線一路做上來,做到了微創手術,現在還有新的機械人手臂,這些公司歷史都非常悠久,於是決定往醫療器材走。」陳政宏道出跨入醫療器材領域的初心。
跨入醫療器材領域初心:這些公司歷史都非常悠久
當時,一家台灣的醫療器材通路商找上門,詢問能否生產微創手術器械。陳政宏認為,微創手術是全球趨勢,他們擅長的模具與金屬加工技術正好能應用在器械製造上。於是與通路商合作,成立了常廣,專注於穿刺套管等產品的開發與製造。
「以前買了設備,一進廠安裝完,隔天就要賺錢。開始做醫療器材後,有三年時間,一張發票都沒有開出去。」陳政宏苦笑著回憶。跨入醫材領域最大的挑戰是法規與認證,當時台灣剛開始建立醫療器材GMP管理制度,常廣是首批接受查核的企業;單一產品送至美國進行生物相容性測試就要價約台幣60萬元,且每個產品系列都需個別認證,費用非常高。
陳政宏兄弟倆租了一個約100坪的廠房,最初只有5名員工,全家一起洗廠房地板,從零開始。花了約兩年時間建立品質系統並通過GMP查核,又花了一年才取得產品上市許可,約三年時間沒有任何營業收入,期間全靠模具廠的盈利來支撐。
公司成立隔年,便參加全球最大醫材展──德國杜塞道夫國際醫療展。「客戶通常要觀察你三年,確定你還在,他才會下單。」陳政宏笑著說。他們年年參展、年年被觀察,最終打開海外市場,連龜毛的日本市場都成功打進去。目前常廣的產品已銷往超過50個國家,其中日本為最大市場,占營收約兩成五;其次是台灣與歐洲。在台灣市場,以主力產品「穿刺套管」來看,常廣市占率接近三成,是是本土品牌第一名。
近年,醫療趨勢從「多孔手術」轉向「單孔」乃至「無創手術」,常廣的產品線可應用於包括腹腔鏡、泌尿科、婦科、一般外科與機器人手術等多領域。陳正雄說,「我們的目標是,一台刀裡用到的耗材,有八成都能自己生產。」目前公司自製率達八成以上。
陳正雄解釋,常廣主要產品是「穿刺套管」,這是公司早期就開發、且銷量最大的產品。此外還有「多通道套管組」,可讓多種器械通過單一傷口進入體內進行手術,應用於自然孔道手術,如經肛門或陰道,好處是體表無明顯傷口,能保留器官功能,提升患者術後生活品質。此產品也可應用於達文西等機器人手術。
另外是帶電手術器械,分為「雙極」與「單極」。雙極器械對人體組織損傷較小,能同時進行凝血與切割,減少醫生更換器械的時間。單極器械功率較強,價格較低,在某些手術中仍有需求。器械的種類非常多樣,常廣主要生產銷量最大的十種拋棄式器械。其他產品還包括手術中必備的沖洗管,以及加壓泵,用於將生理食鹽水加壓沖洗傷口,保持手術視野清晰。
技術、整合與通路是三大優勢
目前在全球主要競爭對手為美敦力 (Medtronic)、嬌生 (Johnson & Johnson) 旗下 愛惜康 (Ethicon)、康美 (ConMed)等,這些國際大廠在與常廣產品相關的領域,合計佔據了約七成的全球市場。
在全球醫材大廠環伺的市場中,常廣之所以能成功切入,技術、整合與通路是三大優勢。陳政宏強調:「台灣的模具技術其實已經跟上歐美,甚至應該比歐美更好。」例如他們的模具廠還曾參與國際大廠摩托羅拉手機殼的製造。
第二個關鍵在於整合,陳政宏以HTC為例,過去台灣產業多以代工為主,能生產優秀的零組件,但缺乏將所有技術整合成一個完整產品、並以自有品牌行銷的能力。「做出零件跟做產品是不一樣的,做出產品是要面對使用者、面對消費者。」第三個不可或缺的要素,是與通路的深度結盟。「我們並不是做好產品,才去找通路來銷售;通路來找我們的時候,就已經成為我們的伙伴。」
公司也看好需求,斥資興建新廠,導入自動化與智慧倉儲,預計2026年初全面量產;隨著新廠落成、產能大幅提升,將進一步推升公司營運動能。
其他人也在看

台股衝太猛被降溫!11月逼近「百兆市值」 期交所緊急調高16檔保證金...0050、小台、微台全中槍
[FTNN新聞網]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台股熱到發燙!在台積電領軍猛攻下,大盤昨(3)日再創歷史新高,以28,334點作收,整體市值暴衝至98.85兆元,今日雖以下跌2...
FTNN新聞網 ・ 13 小時前
股價暴漲有內幕?直上千元又摔下!台達電開盤5分鐘翻黑、鴻海跌出萬張成交量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AI話題持續延燒,加上美中談判傳出進展,台股人氣高漲、資金湧入。資深分析師杜金龍在節目《台灣大時代》指出,外資現階段...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外資喊加碼!這矽光子股盤中摸漲停寫新天價 台達電「Q3獲利創高」成交狂炸112億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4)日開高後翻黑走疲,截至上午11點整,跌幅持續擴大,觀察盤中成交額前5名,矽光子概念股、網通大廠智邦...
FTNN新聞網 ・ 17 小時前
國巨漲多了?今回檔股價挫逾5%...分析師曝進場關鍵
被動元件大廠國巨(2327)今(4)日股價拉回,一度跌逾半根,最低觸及241元,跌幅達5.37%。啟發投顧分析師白易弘表示,國巨今日是漲多回檔,不過近期大盤震盪下資金輪動效應明顯,被動元件、PCB、記憶體等族群間輪替,操作上國巨的持有者可以續抱,空手者則可以待拉回月線再行布局。
Yahoo奇摩股市 ・ 17 小時前
吳音寧無緣董座台肥止跌 公司治理紅線再掀爭議/台積電平高後翻黑 法人賣壓出籠台股重挫218點/千億採購案點火 雷虎龍德同享政策風口|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一漲多跌少,AI題材持續發威。亞馬遜宣布與OpenAI簽下380億美元雲端合作協議,推動亞馬遜股價跳漲4%創歷史新高,也帶動輝達上漲2.17%。費半指數勁揚0.59%,那斯達克指數漲0.46%,標普500指數漲0.17%,僅道瓊工業指數下跌0.48%,主要受到美國政府停擺導致經濟數據真空、聯準會(Fed)政策前景不明影響。微軟與雲端新創Lambda簽下數十億美元AI協議,股價卻沒受到激勵;AI供應鏈動能仍強勢,台積電ADR同步小漲0.4%,支撐市場信心。 亞股方面全面回落,日股大跌1.74%,韓股亦跌逾百點,下挫2.37%,港股與上證指數亦收跌,資金明顯轉趨觀望。 台股今(4)日開高走低,盤中在台積電(2330)一度攻上1525元平歷史高價帶動下,指數最高觸28,554點創新高,但終場仍下挫218.03點,收28,116.56點,成交量放大至5862.98億元。權值股台積電翻黑收1505元、鴻海(2317)收最低244元,雙王壓盤使大盤跌破5日線。電子股、AI與記憶體族群同步修正,神達(3706)跌停、南亞科(2408)回檔4%;反觀中工(2515)因寶佳入股爭奪經營權傳聞而股價強勢,中石化(1314)衝出漲停,成為盤面少數亮點。整體來看,市場資金轉趨保守,高檔震盪下指數短線整理,但政策概念股與主動式ETF成交仍熱,盤勢仍具韌性。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0 小時前
台積電股價「華爾街也低估」? 外媒曝合理水準:2027能翻倍
隨著AI產業蓬勃發展,台積電以獨步全球的技術獲利,市值已經來到大約1.5兆美元,外界看好有望在2027年達到3兆美元,但即便在AI供應鏈舉足輕重而且市值看漲,根據外媒報導,市場普遍還是低估台積電股價,並提醒該股票仍有看漲前例,更是值得長期關注的標的。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台股盤前/蘋果亞馬遜財報炸裂 台積電期貨盤後下跌開盤恐面臨回測!
美股科技雙雄領軍創紅盤,蘋果與亞馬遜財報驚豔市場,帶動美股四大指數週五(31)日全數收高,可惜尾盤漲幅有所收斂,道瓊漲40點、那斯達克大漲143點、標普500指數上揚17點,費半同步走高0.18%,月線與週線雙雙收紅。投資人情緒轉趨樂觀,但債市穩定、美元走強,國際油價則連三月收黑,顯示資金尚未全面回流風險資產。台指期夜盤下跌165點、台積電期貨盤後下挫10元作收,預料台股今(3)日開盤恐呈現下跌整理格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鴻海從牛皮股變「大象跳舞」!搭電動車與AI順風車 外資喊衝400元 鴻家軍能跟著一起飛?|盤點概念股
鴻海(2317)過往一直被稱為「牛皮股」,股本大、漲得慢、籌碼沉重,2024年開始股價拔地而起,「大象跳舞」也讓鴻家軍受到市場關注。從iPhone到電動車、又搭上AI,鴻海的營運項目看似包山包海,鴻海到底是做什麼的公司?被稱為「鴻家軍」的集團股有哪些?能跟著鴻海一起吃香喝辣嗎?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帶你了解鴻海與集團股的前景,同時也不忘觀察潛在的風險。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半導體》聯發科「已無犯錯空間」 外資示警2026年恐續走毛利谷底
【時報記者王逸芯台北報導】聯發科(2454)法說會後,兩家美系外資陸續出具最新研究報告,整體看法趨於保守。其中一家指出,聯發科如今「已無犯錯空間」,第三季毛利率表現不佳可能只是開端,2026年仍存在下行風險,維持目標價1,288元與「中立」評等;另一家則認為,聯發科2026年獲利成長有限,在2027年大幅改善前將面臨獲利能力下滑挑戰,將評等自「買進」下調至「中立」,12個月目標價由1,620元調降至1,400元。 外資報告指出,聯發科管理層對AI ASIC業務展現強烈信心,訂下積極成長目標,但執行力將成為關鍵。該外資認為,股價短期恐呈盤整格局,主要因第三季毛利率不如預期,顯示後續每股獲利(EPS)可能遭下修;不過,管理層對AI ASIC發展的樂觀態度仍有助提振市場信心。 外資分析,聯發科第三季毛利率為46.5%,低於其預估的47.5%,第四季毛利率指引為46%,亦低於公司長期平均47%的水準。造成毛利率不如預期的三大因素包括:高階智慧手機晶片難為終端客戶創造新價值;低階SoC市場競爭加劇,中國紫光展銳(UniSoC)已成為小米新一代5G SoC供應商;以及公司第四季毛利率指引下修,恐意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軍用無人機再次起飛!這檔飆漲停帶隊機器人股衝刺 緯創「跌落150元關卡」下殺近5%
[FTNN新聞網]記者江佳蓉/綜合報導台股加權指數今(3)日以28,253.53點開高震盪,但盤中走弱翻黑,截至中午12點15分,維持下跌趨勢,造成機器人族群盤中漲跌...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巨嬰」攀近發行價!外資10月狂撿15萬張 撒44億掃貨這檔高息ETF逾20萬張居冠
[FTNN新聞網]記者薛明峻/台北報導台股10月續創新高,加權指數10月31日收在28233.35點,月線大漲2412.81點,漲幅9.34%。證交所公布籌碼動向,外資10月在上市...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外資大倒「這檔」ETF破5萬張!慘累積連19賣 00878也被出貨上萬張
[FTNN新聞網]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台股上市指數昨(3)日終場上漲101.24點,收28334.59點,漲幅0.36%,成交金額為5632.37億元。而根據證交所盤後籌碼動向,外...
FTNN新聞網 ・ 21 小時前
吳音寧董座有變數?台肥法人董事換成「他」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肥公司人事異動再掀波瀾,原先外界普遍預期,由行政院中部聯合服務中心副執行長吳音寧,出任新任董事長已成定局,未料台肥昨(3)日晚間近9點突發第三次重大公告,宣布法人董事代表再...
今日新聞NOWNEWS ・ 17 小時前
手握AI伺服器UBB技術!這檔「股價強噴28%」登強勢股王 還同步入列注意股
[FTNN新聞網]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台股昨(3)日上漲101.24點,收在28,334.59點,漲幅0.36%,成交金額5632.37億元。AI伺服器需求爆炸式成長,高技(5439)因...
FTNN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台積電逆轉收紅撐盤 台股再創收盤高點 /中工遭寶佳狙擊 九成質押成最大隱憂/高盛喊買奇鋐雙鴻 散熱族群全面沸騰|Yahoo財經掃描
美股周五延續多頭格局,四大指數全面收紅。道瓊指數上漲0.09%,標普500指數漲0.26%,那斯達克指數上揚0.61%,費城半導體指數漲0.18%。亞馬遜第三季財報亮眼、雲端業務年增20%,並上修年度資本支出,引領科技股氣勢回升;蘋果雖預告iPhone銷售優於預期,但庫克示警供應緊俏,股價小跌。另一方面,Fed官員對降息態度轉趨謹慎,壓抑盤中漲勢。台積電ADR小跌近1%,反映外資對晶片產業短線觀望。 亞股今日普遍走揚,日股因日本逢「文化日」休市,韓股持續走高勁揚逾2%,並首度站上4200點;港股走強,上證指數小幅上漲。 台股今(3)日開高震盪,尾盤在台積電(2330)強勢翻紅拉抬下收高101.24點至28,334.59點,改寫收盤新高,成交金額達5,632億元。權王台積電盤中回測1,500元後尾盤強拉至1,510元作收;AI與記憶體族群延續強勢,南亞科(2408)、力積電(6770)交投熱絡;PCB族群台光電(2383)、欣興(3037)、金像電(2368)齊創波段新高;軍工股雷虎(8033)攻上漲停。盤面資金持續活絡,指數雖震盪但多頭氣勢延續。
Yahoo奇摩財經編輯室 ・ 1 天前
父母為學區遷戶籍注意 漏這細節恐多繳四倍房屋稅
為了搶進明星學校,許多家長會超前部署,提前遷戶口設籍,不過,這可能會影響到房屋稅!若戶籍全數遷出,將被認定為非自住,房屋稅率會提高到3.2%至4.8%,最高可相差四倍左右,家庭稅負將大幅上升,更可能影響未來出售房屋的財務規劃。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300億大單來了!無人艇吃飽飽、龍德造船狂飆近半根 反觀台船表現平平
[FTNN新聞網]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政府推動「千億無人載具計畫」引爆造船族群行情,不只無人機,今(4)日無人艇也全面走強。早盤至9點58分,龍德造船(6753)...
FTNN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轉機年到了! 謝金河點名「南亞」:四寶中最先翻起來
南亞科今(3)日台股開盤即跳空上漲到136.5元,漲幅約3%,盤中一度漲停到145.5元,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隨著記憶體HBM缺貨、DDR4因缺貨而大漲,其正是南亞科的主力產品,他說,今年是南亞轉機的一年,「南亞科技、南亞電路板又因為Ai大盛,南亞最有可能成為台塑四寶率先翻起來的公司!」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
收盤/台股創高後拉回重挫218點 櫃買殺近2%中小型股慘綠一片!
美股主指在11月的第一個交易日漲跌互現,道瓊收跌226點,輝達等大型科技股再度領漲,亞馬遜創歷史新高,標普500、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續收紅。不過,美股的科技榮景未能延續至今(4)日台股,台股盤中一度創高28554新高點,投資人逢高獲利了結、賣壓傾巢而出,拖累大盤終場重挫218.03點,以28,116.56點作收,跌幅0.77%,成交金額5848.92億元。代表中小型股的櫃買指數更慘,下跌1.76%,收在261.00點,成交金額1401.85億元,失守短期均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存股不是抱越久越好!3大撤退警訊教你避開高殖利率陷阱
雜誌官方line@財經資訊不漏接 多數人以為存股就是「抱得久」,但真正的重點在於持有對的公司。當企業失去競爭力、產業趨勢反轉或股價被炒過頭,再漂亮的殖利率也只是陷阱,這時就該懂得果斷撤退。 存股的核心在於「穩定且成長的獲利」,如果公司長期無法維持競爭力,那就應該考慮撤退。例如中鋼(2002...
Money 錢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