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習慣」活化長壽基因!醫大推:吃可可、紅酒逆齡
記者鄭玉如/台北報導
真的有長壽基因!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長壽基因是一組名為「Sirtuin」的蛋白家族,活化它們不只使細胞更有效率,也有助於延緩老化,若想強化長壽基因,可嘗試間歇性斷食,與營養干預,多攝取藍莓、可可等,如果再加上有氧或阻力運動,效果更明顯。
李思賢在臉書粉專提到,長壽基因「Sirtuin(沉默基因)」的蛋白家族,可以從能量代謝、發炎反應、線粒體運作等,最基礎的細胞機制去啟動「修復模式」。當長壽基因被活化時,細胞就會變得更有效率,有助於自我清理,甚至是延緩老化。
李思賢指出,臨床上他更觀察到,患者若每天禁食16小時、在8小時內進食,血糖波動變小、精神更集中,並非只是少吃熱量的結果,而是長壽基因在斷食時被激活,身體會轉向修復與回收的模式,如果再加上有氧或阻力運動,效果會更明顯。
研究也發現,補充NMN(Nicotinamide Mononucleotide)或NR(Nicotinamide Riboside)補充品,有助於強化長壽基因的修復力,飲食中可攝取藍莓、可可、橄欖油、紅酒等含多酚的食物,也能自然推動其活性。另外,睡眠、飲食節律、運動與壓力管理,更是啟動基因的關鍵。
李思賢指出,每天熬夜、高糖飲食、久坐不動,就算補再多補充品,身體也不會啟動修復,若想延緩老化速度,可嘗試間歇性斷食,並搭配運動與營養干預,使長壽基因慢慢啟動,雖然不會馬上變年輕,但能使細胞回到正常節奏,睡醒後若頭腦更清楚、情緒穩定、皮膚有光澤,表示基因正在慢慢逆齡。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不是腦控制!熬夜越想吃 研究:「1元凶」害暴食、毒素入侵
獨家/中山女高最愛「外送3美食」!營養師:看似清爽卻是熱量炸彈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74歲醫揭「長壽6秘訣」:每天必做!活化大腦、睡得更安穩
其他人也在看

桃園後站商圈美學升級 異國風街角藝術全面完工
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積極推動「新住民移工商圈美學提升計畫」,以桃園後站商圈為核心示範區,透過跨局處協作與新住民共同參與,逐步完成四大美學改造工程,包括工程帆布藝術、木質圍籬美化、綠鋪彩繪街面及電箱彩繪設計,打造兼具文化意象與生活美感的城市新風景,本次改造也作為2026台灣設計展的展區延伸與前導示範點,讓民眾在展前即可親身體驗設計融入城市的魅力。本次美學改造以「東南亞多元文化 × 桃園在地特色」為設計主軸,融入泰國、越南、印尼、菲律賓等四國的代表花卉與水果元素,結合商圈新住民的生活文化,以明亮色彩與活潑畫風呈現後站街區的友善與包容。從「廣一停車場」帆布藝術的異國視覺走廊,到「大林路、延平路」沿線的綠鋪與電箱彩繪,處處可見異國風情與在地文化的融合,為後站注入全新活力。在改造過程中,經發局多次邀集商圈協會、新住民團體與地方居民共同討論,從設計構思、色彩風格到文化符號,皆融入地方共識,讓公共美學不再只是工程,而是凝聚情感的共創歷程。綠鋪彩繪邀請民眾與新住民協力完成,透過繪畫傳遞文化故事;電箱彩繪以水果與花卉串聯東南亞意象,象徵桃園作為國際城市的開放與多元。為持續推廣商圈改造成果,經發局同步推出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古代人為什麼晚上結婚?現代則白天居多 背後真相竟跟「搶女人」有關
提到 「為什麼古代人都是晚上結婚,而現代人卻改成白天?」,許多人第一反應是「晚上比較浪漫」。但真相比你想的更八卦:從遠古的搶婚黑幕,到明清宵禁逼出「白天結婚潮」,原來婚禮時間的轉變背後滿是故事。(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巴菲特最後信裡推崇的最佳榜樣:湯姆墨菲靠「極簡法則」海賺204倍
股神巴菲特在他的「最後一封股東信」中,留下了一句意味深長的建議:「找到對的榜樣,然後效仿他們。你可以從湯姆 · 墨菲(Tom Murphy)開始;他是最好的榜樣。」這項公開讚譽,將這位低調的管理大師推向了聚光燈下。 巴菲特公開稱讚:「墨菲在經營企業方面教給我的東西比其他任何人都
鉅亨網 ・ 1 天前
4歲童2度腹痛求醫 家屬控「醫護未驗血打點滴」轉診時途中竟離奇身亡
中國江蘇近日發生一起離奇的醫療糾紛!一名4歲女童因腹痛兩度前往當地醫院急診,卻在轉院前突發昏迷不治。家屬質疑醫院未依標準程序進行檢查,且院方先前承諾公開道歉,半年來卻毫無下文,引發輿論譁然,事件更登上微博熱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跨國專家探討環境健康挑戰 桃園醫院推動綠色醫療轉型
國家衛生研究院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臺大醫院及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共同舉辦「環境、健康、未來:精準醫學的跨界新視野」國際研討會,共同探討精準環境醫學發展與全球環境健康風險的應對策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年輕人不婚不生「嬰兒室冷清」! 專家警告:台灣進入生育恐慌期
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根據最新內政部統計顯示,今年九月全台新生兒僅8600多人,比去年同期驟降二十七%,前九個月的出生總數也比去年少了1萬6000多人。專家分析,下降主因不只是「不想生」,更是主要生育年齡女性減少,從2015到2025年,三十至四十歲女性人口預估減少約兩成,意味即使政策鼓勵生育,出生數仍難回升,而台灣生育率持續下滑,正逐步進入「生育恐慌期」。
TVBS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再次禁運日本水產品 日扇貝業者不擔心:早決定不再依賴中國
中國大陸昨(19日)起實質停止進口日本水產品,日媒報導,日本水產業界的反應兩極。有業者仍寄望扇貝、海參為主的中國市場;另...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龍蝦爪畸形 精準醫療終結罕病遺傳
單基因突變疾病,不再決定下一代的命運,一對美籍李姓夫妻,因為先生罹患罕見的遺傳疾病,"EEC綜合症",名為「外胚層發育不良症」,父母其中一方如果帶有此疾病,有50%會遺傳給下一代。台北醫學大學附設...
大愛電視 ・ 9 小時前沙丁魚斷食爆紅缺貨!一天吃5罐能狂瘦?有副作用嗎?專家警告:3族群不宜
沙丁魚罐頭在網路爆紅,引發搶購熱潮,一度造成超市缺貨。沙丁魚富含Omega3、營養價值高。有研究指出,「沙丁魚斷食法」能幫助減脂,還能有效維持體能表現。但有副作用嗎?哪些人不適合? 沙丁魚罐頭近期在社群媒體上爆紅,成為討論度超高的食物。初日診所減重暨家醫科醫師李思賢在Facebook專頁「思思醫師,陪你健康的好朋友」指出,「大家聽到斷食最擔心的2件事,就是掉肌肉、沒精神。但沙丁魚斷食剛好反過來。」 沙丁魚斷食法怎麼做? 沙丁魚斷食法(Sardine Fast)是短期內只吃沙丁魚、不吃其他食物。李思賢在Facebook發文中提到,根據牛津大學生理學、解剖學與遺傳學系博士Nick Norwitz的建議,每50磅(約22.7公斤)的體重可吃1罐沙丁魚。換算後,一般人每天大概要吃3~5罐橄欖油浸泡的沙丁魚罐頭。 不過,李思賢提醒,食用整尾魚才能吃進最多營養,因此關鍵在於「能不能吃到皮、骨、內臟都還在的整尾沙丁魚」。李思賢指出,沙丁魚罐頭提供了高品質的胺基酸、EPA/DHA、維生素B12、輔酶Q10、肌酸,熱量不高,卻能補充身體所需的鈣及微量礦物質,「從營養密度來看,沙丁魚真的稱得上是『海裡游的
康健雜誌 ・ 1 天前
毒駕別想跑!毒品唾液快篩今上路 拒測重罰18萬「駕照直接掰」
警政署為強力打擊毒駕,自今(20)日起全面啟動「毒品唾液快篩」執法,相關法規昨日正式公告,未來只要被警方攔查、快篩呈陽性,除了最高12萬元罰鍰,車輛還會當場被拖走、駕照吊扣最長2年;若心存僥倖拒測,重罰一口氣拉到18萬元,駕照更直接吊銷。
鏡報 ・ 1 天前
抗生素引發史帝文強生症候群 研究:患自體免疫疾病風險增5.6倍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50歲的江小姐十七年前因婦科感染服用抗生素,引發罕見且嚴重的藥物過敏─史帝文強生症候群(Stevens-Johnson syndrome,SJS),全身出現紅疹與水泡,住院治療一週後症狀緩解出院。過了不久,他出現全身疼痛、眼乾及口乾等症狀,雙眼幾乎無法分泌淚液,確診乾燥症,所幸及早診斷治療、控制病情,持續追蹤照護中。臺中榮總研究團隊一項全球首篇以大數據分析探討史帝文強生症候群、毒性表皮溶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TEN)與自體免疫疾病風險關聯的研究,發表於國際過敏與臨床免疫領域排名第一的期刊《Allergy》,為臨床醫師提供重要疾病預警訊號。 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同致病機轉 病程凶險 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主要原因是抗癲癇藥、抗生素、止痛藥等特定藥物引發。台灣每年約有25位史帝文強生症候群病人、10位毒性表皮溶解症病人,死亡率分別為20-30%及近50%,病程凶險。過往醫學界認為這兩種疾病僅是短期劇烈過敏反應,但臺中榮總研究指出,史帝文強生症候群與毒性表皮溶解症與自體免疫疾病有共同致病機轉,包括T細胞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德美台專家齊聲:能源是國家生存問題,「台灣應以國際為師」
烏俄戰爭、紅海航道危機到AI產業席捲全球,世界正被地緣政治與科技競逐推向前所未見的能源新時代。前立委前、前總統府發言人Kolas Yotaka 舉辦《能源獨立與國家韌性論壇》。來自德國、美國與台灣的核能、國防與外交重量級專家罕見同台,強調在這個能源等於防線、電力等於國力的時代,討論能源已經不是反核或擁核的時代。德美台專家齊聲:能源是國家生存問題,「台灣應以國際為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美股市值一夜蒸發2.7兆美元 疑論重重?高盛點出九大禍因
一場本應由利好消息點燃的狂歡,卻意外演變成殘酷的拋售,高盛 (GS-US) 總結出九大禍因,並點出目前市場情緒「傷痕累累」,已全面進入「盈虧保護模式」。 在輝達
鉅亨網 ・ 6 小時前
不是三高!新研究揭「4現象」是年輕人猝死前徵兆:噁心也中
近來低溫頻傳,容易引爆心臟猝死風暴,醫師江守山表示,一項刊登於今年權威期刊的研究發現,年輕人經常因心臟驟停而猝死,而事前多有4現象,包括突發心悸、暈厥、噁心或嘔吐、感染症狀,尤其年輕男性屬於高風險群。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沒PGY訓練不准做醫美 石崇良:導正「直美」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0日電)醫美亂象頻傳,衛福部預告修法,已執業醫師也得PGY補訓。衛福部長石崇良今天說,只有醫美出現「直美」,現在只是導正;醫師負擔民眾生命,非一畢業就可獨力完成醫療。
中央社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8 小時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