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永動機變蛇吞尾 泡沫後誰會留下?孫明德點名:會用AI賺錢的企業
台經院指出,今年台灣經濟的關鍵字是AI;明年產業景氣將較今年平均,「好的不會太好、壞也不會太壞」。(攝影/李海琪)
「AI究竟有無泡沫化?」「AI永動機是危機?」已成近期市場最熱議題之一。生成式 AI 推升股市與資本支出狂飆,但美國對等關稅與 232 關稅陰影同時籠罩全球供應鏈,讓投資人對未來景氣既期待又憂心。
台灣經濟研究院今(6)日舉行「2025年景氣展望與產業趨勢研討會」,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指出,沒有 AI,台灣與美國當前的經濟動能恐難維繫;但若資金只在雲端服務、晶片與算力之間繞圈,而未真正轉化為生產力與企業獲利,泡沫難免令人擔憂。
他強調,市場下一步的焦點,不應再只盯著「做機器、做晶片」的公司,而是要看誰「拿 AI 來做生意」。無論是新創或既有企業,只要能用 AI 提升效率、創造營收,才可能成為泡沫退散後真正站得住腳的贏家。
AI蛇吞尾!資金繞圈不見生產力,但「這種企業」是關鍵
AI前景「喜憂參半」,近期股市也因AI泡沫話題震盪,孫明德以三家美企為例,OpenAI(ChatGPT 母公司)大舉採購 Oracle 雲端服務,Oracle 再拿這筆資金向輝達(NVIDIA)買晶片,輝達賺到的錢又回頭投資 OpenAI,「像一條蛇吃自己的尾巴」,資金在少數巨頭之間繞圈,卻難以真正擴散到下游產業與實體經濟。
OpenAI也投資 AMD 晶片與股票,各大 AI 公司一面互相入股、一面在算力與電力上砸大錢,但在模型突破與生產力提升上,成效卻不如預期,他形容「就像一隻天天吃飼料卻不太下蛋的雞,未來為什麼還要餵牠那麼多飼料?」,因此近期 Meta 增發債務籌資,也引發市場對資金壓力與股價的疑慮。
他提醒,連亞馬遜與 ChatGPT 的主要負責人都公開承認,AI 相關股價偏高、存在泡沫;但真正關鍵不只是泡沫會不會破,而是「泡沫之後什麼會留下」。
孫明德引用新加坡主權基金 GIC 投資長的觀點指出,AI 企業可分為三類,第一類是「促成 AI 的公司」,包括臺積電、雲端服務商、資料中心與輝達等,屬於提供晶片與基礎設施的供應商,這一類股價目前被普遍認為偏貴。
他強調,接下來應把焦點轉向「誰真正用 AI 來做生意」。一類是新創事業,許多年輕人主修 AI,進入研究機構與企業後,嘗試改變原有的研究與營運模式,只要少數模式成功,就有機會創造可觀報酬;另一類則是既有企業導入 AI,實際改善生產效率、成本結構與服務模式,這些能把 AI 變成實際營收與利潤的公司,才是長線值得關注的。
孫明德總結,AI 本身不會消失,但資金與產業布局的方向必須調整,「不要再只盯著做機器、做晶片的公司」,真正的贏家會是善用 AI 提升價值的企業。他呼籲,對 AI 投資應保持謹慎,但在 AI 應用上則要更大膽思考與嘗試。
美國關稅戰誰輸了?大國毀約容易,自貿夥伴成第一批
同場演講中,孫明德也談到另一個市場焦點──美國對等關稅下的輸家與贏家。孫明德坦言,並非是關稅高的就是輸家、關稅低就是贏家。而第一批輸家其實是早年就與美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的國家。
他以韓國為例,2008 年開放美牛、簽下與美貿易協定,汽車輸美原本只課 2.5% 關稅,如今卻被拉高到 15%,再加上美國 232 條款,對韓國電子產品也構成壓力。類似情況也出現在加拿大與墨西哥身上,原本藉由美加墨協定布局汽車產業,如今在反覆修約與關稅調整之下,零組件跨境多次加工,原產地認定愈來愈難,企業很難精算成本與風險,「現在看到的是,大國要毀約其實非常容易」。
第二個輸家是美國消費者。孫明德估算,美國今年初平均關稅水準約 2%,若對等關稅全面實施,可能拉高到約 19%,等於關稅負擔多出近 20 個百分點,折算到物價約多 2%通膨壓力。以目前美國通膨約 3% 推估,未來若升至 5%,不僅聯準會降息更困難,美國民眾生活壓力也會明顯增加。
同時,他也點名瑞士、寮國、緬甸、巴西與印度等國也是受害者。寮國、緬甸等東南亞國家,原本關稅就偏高,前者布局太陽能板、後者以紡織業為主,如今在內憂外患與關稅壓力下,產業恐被迫外移至柬埔寨、孟加拉等地。
至於巴西、印度則被視為金磚國家代表,分別被扣上「政治迫害前總統」、「大量買俄羅斯石油」等理由遭課徵 50% 關稅,在他看來,美方標準既不透明、理由也顯得牽強,美方實際上是在分化金磚聯盟,削弱其結盟與推動新貨幣體系的可能性。
中國位列贏家陣容,美國僅在稅率上取得勝利
相較之下,孫明德認為,達成協議國家的消費者,會是第一批贏家。他說,由於臺灣對美汽車關稅有機會被要求調降,一旦對美降低,對日本、德國等主要車源國家恐怕也難以維持較高稅率,進一步推動國內車價下修。
第二個贏家則是中國,此輪善用稀土管制作為談判籌碼,相較八年前還得與美國簽下 2,000 億美元採購協議才換得讓步,這次僅透過暫緩稀土限制、加上一紙大豆採購合約,就讓美方收手,顯示中國在與美國的貿易角力中「武器比以前多」。
東南亞國家則在一輪談判後,原本高達三、四成的關稅,最後大致落在 19%、20% 左右,雖然比不上歐元區、英國、澳洲等地的低關稅水準,但至少彼此差距縮小,不再出現某國關稅遠低、壓垮鄰國產業的情況,「大家關稅差不多,反而形成一種新的公平競爭」。
「最大的贏家就是川普自己」孫明德認為,兌現了競選承諾,但美國在關稅戰裡雖然短期看似討到便宜,但也只有關稅上取的勝利,其他方面仍是輸家。
孫明德最後以「湯裡掉進一隻蒼蠅」比喻市場信心遭到破壞。他指出,即使未來美國最高法院裁定部分關稅違憲、政策被撤銷,企業對風險的戒慎心態仍難立即恢復,特別是 232 關稅相關疑慮仍在,廠商投資與接單決策會持續受影響,因此「不要以為關稅被打掉,問題就完全解決了」。
更多信傳媒報導
「台灣之盾」有4大項目 「7+10年」規模破兆元
輝達敲定合約 SK海力士的HBM4漲價逾50%超市場預期 股價趨近歷史高峰
基隆市工業會歡慶50週年 邱佩琳感謝工業界攜手打造城市新動能
其他人也在看
英央行:AI拉高科技股估值 若泡沫破裂恐影響全球需求
(中央社倫敦6日綜合外電報導)英國中央銀行「英格蘭銀行」總裁貝里(Andrew Bailey)今天表示,儘管人工智慧(AI)技術有望大幅提升生產力,但市場仍有可能出現由AI引發的泡沫。
中央社 ・ 6 小時前
AI數據提煉成金2/AI泡沫化? 意藍總座楊立偉點出企業導入AI「卡住了」3大原因
2025年被視為企業AI的落地元年,然而,近期「AI是否泡沫化?」又再度受到市場討論。許多企業主也發現,AI從熱鬧的單點試驗到真正融入到日常營運,「最後一哩路」困難重重。深耕企業AI應用,意藍資訊總經理楊立偉指出企業導入AI時普遍面臨3大障礙:對AI「幻覺」的不信任、難以預估的浮動成本,以及最關鍵的數據安全與合規風險。他直言,若無法克服這些障礙,再強大的算力投資都可能淪為空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對等關稅「有望降至15%不疊加」張健一曝背後代價
地緣政治牽動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發展,隨著台美關稅談判持續進行,最終結果引發矚目,對此台經院院長張建一今(6日)做出預測,他認為美國對台關稅有望降至15%,而且不疊加,代價則是台積電可能要增加投資,政府也要多採購。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2 小時前鴻海布局美國 將用人形機器人在德州產AI伺服器
(中央社東京6日綜合外電報導)鴻海科技集團董事長劉揚偉稍早告訴日經亞洲(Nikkei Asia),鴻海積極布局美國之際,將在數個月內導入人形機器人到美國德州(Texas)的工廠,以生產人工智慧(AI)伺服器。
中央社 ・ 16 小時前jpp明年營運看佳 AI伺服器續為成長動能
(中央社記者鍾榮峰台北6日電)機構件供應商經寶精密控股jpp-KY董事長鍾國松今天表示,11月業績會維持10月新高水準,預估第4季業績會比第3季成長,預期2026年營運會比今年佳,明年人工智慧(AI)伺服器應用出貨持續為成長動能。
中央社 ・ 16 小時前台灣ETF規模破7兆,凱基投信:降息變局靠平衡型ETF助攻豐盛未來
【財訊快報/記者劉居全報導】台股持續上演新高秀,即便歷經4月重挫,今年以來大盤仍強力上漲逾兩成,除台股基本面強勁,ETF資金大浪也功不可沒。根據凱基證券發行的〈ETF季報〉調查資料顯示,截至9月底,台灣ETF市場規模已達近7兆元,占基金市場整體規模占比逾6成5,第三季台灣ETF市場持續發燙,基金規模年增16.45%,發行檔數較上季增加13檔,受益人數也增加4.5萬人,其中平衡型ETF加入ETF戰場更是關鍵亮點。依據凱基證券2025年第四季〈ETF季報〉顯示,全球平衡型(多資產)ETF發展至今近20年,目前全球規模逾750億美元,較大比重集中在美加等北美地區。隨著凱基投信於今年下半年發行全台首檔平衡型ETF,著眼美國市場的成長力道,並接著發行全台首檔BBB級債+台股25強的平衡型ETF,完備投資人的資產配置選擇。目前台灣、香港及日本市場的平衡型ETF都處於初步萌芽階段,相關ETF檔數僅落在1至2檔,但台灣平衡型ETF市場規模一舉超車日本與香港,對台灣平衡型ETF的發展來說是個好的開始。在新種ETF加入市場助攻下,台灣ETF整體規模續寫歷史新高,ETF市場資金活水持續湧入,也成為台灣基金市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普發現金今開放登記 龔明鑫盼民眾多做額外消費
政府普發現金新台幣1萬元政策今天(5日)開放登記。針對「普發現金」可為經濟帶來多少挹注,經濟部長龔明鑫在立法院受訪時表示多少會有正面效果,他也希望民眾領到1萬元後不是只拿來替代原有的日常消費。龔明鑫也說明經濟部推出搭配的商圈推廣活動,鼓勵民眾多多出遊,衝刺內需。 普發現金1萬元登記網站5日上午8時起正式開放登記,前5天以身分證字號尾數分流、預先登記;11月10日起全面開放登記,民眾最快12日就可領到。 經濟部長龔明鑫5日在立法院受訪,透露自己領到1萬元後會帶家人在國內旅遊,他也期盼普發現金政策能多少為國內內需、經濟成長率帶來助益。他說:『(原音)我們還是希望不要有替代消費的情況發生,就是說你平常要用的民生用品用這個1萬塊錢去採買的話,就等於替代到你原來的消費嘛,這個效果就比較有限。如果是額外的,比如說你去國內觀光、旅遊或去商圈,額外的消費,家庭有一些旅遊,這個就會產生很好的效果。』 龔明鑫指出,為配合普發現金政策,經濟部也推出商圈推廣活動,呼籲民眾拿到1萬元後可以多多出遊,為內需加溫。 另外,日前主計總處公布第三季經濟成長率概估值為7.64%,並預期全年成長率至少可達5%。龔明鑫指出,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龔明鑫國旅拚經濟 最怕替代消費
普發萬元現金5日上路,廠商也相應推出各項刺激促銷活動,經濟部長龔明鑫昨期盼不要有只買民生必需品的「替代消費」發生,最好是去國內觀光、家庭旅遊、或是到商圈消費,這樣對國內經濟成長(GDP)多少有正面效果。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華夏Q3虧損大減 前三季每股虧損1.34元
華夏(1305)因大陸反內捲議題帶動PVC供應端減量預期,印度第三季農業、灌溉基建PVC需求穩定,支撐PVC止跌走堅,相對原料價格震盪下行,第三季每虧損0.18元,比第二季每股虧損0.7元明顯改善提振;前三季營業虧損10.71億元,稅後虧損7.77億元,每股虧損1.34元。
中時財經即時 ・ 16 小時前
鉅亨雙週報》美債回溫、AI熱潮延燒、日本出口復甦
如果你以為 2025 年秋天的國際金融市場會像台北的天氣一樣穩定,那你可就大錯特錯了。這兩週,全球經濟像坐雲霄飛車,從美國國債到 AI 巨頭、從中東油價到中美貿易,沒有一刻讓投資人無聊。讓我們用最簡單的語言,帶你梳理這波市場大事,看看哪些國家值得你多看一眼,哪些產業又該小心翼翼。
鉅亨網 ・ 14 小時前jpp-KY估第四季營運攀高峰,明年產能增30%,營收獲利雙位數成長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經寶精密jpp-KY(5284)下午舉行法說會,董事長鍾國松特地回台親自主持。展望第四季,預估11月營收維持10月歷史新高水準,整體第四季營收及獲利都會比第三季好。展望2026年,鍾國松指出,明年成長動能主要來自AI伺服器,增幅逾25%,航太也會比今年好,訂單能見度到明年3月,隨著新廠設備進駐,明年整體產能會增加30%。法人估,今年每股盈餘至少12元起跳,明年營收及獲利都會呈現雙位數成長。鍾國松指出,明年持續擴充產能,資本支出會比今年4億泰銖更多,包括廠房設備等,預計明年2月設備進駐,櫃體產能增加20%以上,沖壓產能也會提高30%,整體產能增加30%。經寶接獲台達電(2308)泰國子公司泰達電伺服器電源機殼訂單今年下半年開始大量出貨,目前單月營收貢獻已破億元,預估明年出貨量持續攀高,整體成長幅度達30%。鍾國松指出,經寶兩大塊分為航太及非航太,非航太包括AI伺服器、食品加工等,航太營收比重為25%,非航太約75%。鍾國松進一步指出,經寶目前已購置三個廠包括洗床廠、車床廠及表面處理還會有第四個鈑金廠,完成後進行組裝,航太領域會從單件加工轉向「組裝」業務,因為組
財訊快報 ・ 16 小時前美國10月S&P Globa服務業PMI終值升至54.8,表現遜於初估與預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新出爐的修正數據顯示,美國服務業於10月份呈現擴張態勢,但是表現遜於初估值與經濟專家預期。S&P Global公布的終值數據顯示,美國10月份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由前月終值的54.2,向上升至54.8,但表現遜於初估的55.2與經濟專家預期的55.2。這項PMI數值高於榮枯關鍵水位50,意味著產業活動呈現擴張局面。這份數據顯示,10月份就業分項指標由前月的50.4,向上升至51.4,連續第八個月位在擴張水位之上。此外,S&P Global還公布10月份美國綜合採購經理人指數終值數據,結果這項指數由前月的53.9,向上升至54.6的水準。
財訊快報 ・ 20 小時前
賴正鎰談都更案進度 (圖)
鄉林建設董事長賴正鎰6日表示,都更案「新松町新城計畫」橫跨40多個街廓,一年內整合19個都更案、近2萬坪土地,進度達16%,估總銷約新台幣2006億元;原訂分6期、歷時15年進行,如今進度超前。
中央社 ・ 16 小時前
印度關稅竟比中國高 全球重新審視美印戰略夥伴關係
隨著中美兩國上週達成經貿談判共識,美國對中國部分商品徵收的關稅有所回落。然而,一項獨特的現象浮現,印度目前面臨的美國關稅,竟然比中國更高。 CNBC 在 3 日的一篇報導中提到此一現象,代表著美國對印度的外交與貿易策略出現了顯著轉向,也令外界重新審視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鉅亨網 ・ 13 小時前《台北股市》記憶體漲價 華邦電、十銓進補
【時報-台北電】AI需求持續噴出,記憶體價格也跟著翻倍漲,根據集邦科技(TrendForce)日前出具的最新統計,2025年第三季DRAM合約價較去年同期暴漲171.8%,顯見記憶體缺貨持續加劇中,此波漲價潮不僅華邦電有感,就連台灣模組二哥十銓(4967)也於日前罕見「喊卡」,宣布暫停報價。記憶體漲價潮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原本預計在10月底前,將敲定第四季合約價的三星也傳出以「沒貨可賣」為由延遲提供合約報價的情事,導致DDR5現貨價格在短短一周內上漲25%,市場推估三星可能要延至11月中旬才會重新確認合約價格,不單是三星,據悉SK海力士、美光也已不再提供合約價,DDR5供應超乎預期。 受惠市場供需失衡,華邦電第三季財報報喜,雖合併營收217.71億元,僅呈季增3.6%、年增2.1%,然因報價高升,毛利率大躍進至46.7%,呈季增24個百分點、年增17.4個百分點,推升單季每股稅後純益(EPS)成功轉正、來到0.65元,連同今年前三季EPS也翻轉成0.12元。 拜訂單激增及B2B專案動能回升之賜,十銓9月營收達19.46億元,呈月增107.8%、年增64%,雖然累計前三季營收140.8億元
時報資訊 ・ 21 小時前中華電投資台灣影視 第一階段文創基金規模10億
(中央社記者江明晏台北2025年11月6日電)中華電信(2412)表示,持續加碼投資台灣影視IP,成立文創基金第一階段規模新台幣10億元,文策院占30%,中華電占逾50%,有助強化IP價值鏈的公司,也納入投資評估,中華電擬投資「集集創造娛樂」股權,已送件公平會。中華電信參與由文化內容策進院主辦的「2025TCCF創意內容大會」,已連第4年成為TCCF贊助業者,今天於TCCF會場舉辦「中華電信共創精采影視發布會」。中華電表示,過去一年影劇投資的成果亮眼,未來更將以3大策略主軸,投入影視產業發展,首要為「開創台流」,影視投資持續加碼,力挺台灣團隊登上國際舞台;第2是要「擴大布局」,集團基金雙軌並進,力邀台灣影視團隊共築IP影視生態系;第3則為「共創精采」,平台助攻影視行銷,結盟共創串流娛樂新勢力。中華電信個人家庭分公司總經理胡學海表示,開創台流是一項挑戰、需要熱情與毅力的任務,中華電信支持影視產業,負責文創基金營運的「中華數位文創管理顧問公司」也已經運作,由中華電100%持股,目前規劃投資「文創內容IP」專案,涵蓋電影、劇集、節目、音樂等領域以及影視製作、文創科技與平台通路等股權,也包括生
中央社財經 ・ 15 小時前
赴美不是為了川普!緯穎洪麗寗:AI客戶需求爆發 12月美國廠啟動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緯穎董事長洪麗寗6日出席遠見高峰論壇指出,現今客戶面臨的最大挑戰,已非美國前總統川普的貿易政策,而是來自人工智慧(AI)技術突破與開放源碼浪潮的劇烈衝擊。她表示,生成式AI正推動全球資料中心大規模擴張,AWS、Microsoft等雲端巨頭都在台灣設點,市場普遍瀰漫「被追趕的焦慮」,有人因新機遇而興奮,也有人因壓力倍增。
壹蘋新聞網 ・ 12 小時前走線華人一入境就被抓 關近2年獲准「暫緩遣返」 ICE拒放人
走線華人千辛萬苦來到美國,尋求各自夢想,如今面臨移民執法嚴格大環境,他們命運多舛。有一位走線者,一入境就被當局抓捕,關押...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輝達黃仁勳收斂「中國將贏AI競賽」說法 再度呼籲美國需加速前進
根據《CNBC》周四 (6 日) 報導,英國《金融時報》(FT)日前引述輝達 (NVDA-US) 執行長黃仁勳於「FT 未來 AI 高峰會」場邊訪談表示,中國將在人工智慧 (AI) 競賽中勝出,引發廣泛關注。黃仁勳隨後透過官方 X 帳號發布聲明
鉅亨網 ・ 9 小時前AI衝擊就業市場 美10月裁員人數破15萬 創20年新高
根據人力資源公司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6日所公布數據,美國10月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20年來單月最多裁員紀錄。報告指出,企業為控制成本與加速導入AI取代人力,是裁員潮的主要原因
中時財經即時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