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泡沫狼來了講久就成真! 法人示警:台股見3萬點要明年
「AI泡沫狼來了」講久就成真!美股面臨估值泡沫和資金集中風險,近期指標性個股如輝達、微軟持續回檔,也牽動亞股進入震盪,台股跌破月線,投信法人表示,美股拉回屬於漲多調整,但台股上半年從低點起漲就飆升了1萬點,雖然有長線題材護體,但真正要見到3萬點大關,恐要到明年了。
永動機+AI硬體升級 業者看好剛性需求產生
AI伺服器GPU和ASIC驅動明年重大設計升級!美系外資表示, 輝達Vera Rubin平台將在明年下半年推出,機櫃需求預計將從今年約2.8萬台暴增翻倍至少達6萬台。電源解決方案價值到2027年可能增長超過10倍,其中,液冷散熱方案成為標配,PCB/基板、高速互聯零組件同步規格升級,AI伺服器硬體供應鏈價值將被重估。
矽智財(IP)廠安謀Arm策略暨生態系執行副總裁Drew Henry 說明,泡沫化產生通常是資本支出沒被善用,但目前AI算力都已被使用,因此不認為這次AI週期進入泡沫化,AI是剛性需求將推進全球GDP翻倍上看10%成長力道。
資本市場面臨利多不漲 其實資金小泡沫已至
投信高管指出,隨著大廠陸續開出AI資本支出,狂送利多,股市雖不預設高點,但只要出現利多消息不長,其實泡沫化風險就已來臨。雖然台股目前還沒有過熱的問題,然而上半年底點起漲就已達1萬點,AI族群一枝獨秀,但非AI族群仍是欲振乏力,因此真正要看到3萬點大關,恐要到明年。
投信投資長也說明,明年台股在AI持續領頭帶動,加上非AI 如手機、PC等消費性電子回溫,獲利成長有望不輸AI族群,上看兩成水準下,應可激勵台股再度向上。
台股短線11月獲利賣壓或增溫
PGIM保德信高成長基金經理人廖炳焜指出,台股受美股AI龍頭下跌影響,加上短線漲多、季線正乖離過大牽引,大盤出現高檔震盪走勢,代台股有AI題材面與供應鏈實質獲利的挹注,以及台經院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MSCI調高台股權重等利多,且近期出現科技與非電族群良性輪動,有助於台股中長多表現。
廖炳焜表示,從國際AI巨頭的動作可預見AI成長趨勢愈發鮮明,包括OpenAI的兆元計劃,將全球科技巨頭綁成生命共同體、美國四大雲端服務供應商均上修2026年資本支出展望,對於擁有完整AI供應鏈的台股而言為良好利多。
從台灣經濟數據來看也可看到此現象,AI產業帶動台灣出口強勁,主計總處第3季GDP概估為7.64%,較8月估計大幅提高4.73%,2025年全年GDP成長率至少5%起跳,因此即使11月盤勢可能出現獲利了結賣壓機會,但預期回檔不致過深,反是長線投資人擇機布局機會點。
更多太報報導
快訊/AI教父抵台 直奔台積電台南廠!黃仁勳:業績很強 來鼓勵台積電加加油!
沒AI真不行!聯詠Q3毛利率降至五年新低 拚4奈米 AI ASIC明年新品放量
震撼!半導體通膨來臨、台積電價格調漲傳一口氣連漲4年
其他人也在看
AI泡沫引爆股市重挫?金融業預測「驚人跌幅」7巨頭危險
東南亞最大銀行星展集團執行長陳淑珊(Tan Su Shan)近日針對金融市場概況發表看法,她認為,由於美國股市估值過高,金融市場的波動恐會持續下去。另外,日前落幕的全球金融領袖投資峰會上,銀行高層預測未來12至24個月內,市場可能出現10%至20%的回檔。
中時財經即時 ・ 11 小時前美股恐大崩盤?史上「超神準指標」暴殺 預言血洗式跌幅
全球投資人近期對AI概念股的高估值感到不安,市場泡沫疑慮升溫。專家警告,根據一項可用於判斷短期買賣時機的指標「黃金/白金比」(gold-platinum ratio),未來12個月內,美股恐將出現一場「血洗式修正」,跌幅可能高達16%。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晨間解盤》短線恐整理 撐盤要靠它
【時報-台北電】上周五台股開低走低,終場下跌248點,跌幅0.89%,收在27651,成交金額萎縮至4690億元。在最新美股走勢部份,美國政府關門出現轉機,上周五美股主要指數聞訊跌幅收斂收斂,惟科技股估值與市場過度集中過高疑慮揮之不去,科技股賣壓仍然沈重,美股主要指數終場仍漲跌互見,道瓊、標普分別上漲0.16%、0.13%,那斯達克、費城半導體指數分別下跌0.22%、1.01%,台積電ADR下跌0.95%。 凱基投顧表示,上周五台股開低走低、收黑K棒,回測20日均線支撐,由於日KD指標高檔交叉向下後持續修正,上檔又有短期5、10日均線,以及跳空缺口反壓,台股短線恐將失守20日均線,9月份以來的上升趨勢線亦岌岌可危,短線指數最好狀態將是呈現震盪整理,下檔支撐觀察型態26400~26500附近支撐(約在持續走揚的60日均線附近)。觀察台股盤面結構,權值電子普遍呈現拉回,電子僅記憶體相關具族群性,最強勢PCB相關、機殼、導軌、散熱、半導體封測材料、設計IP漲多拉回,量價控制佳,逢回仍可留意;盤勢若持續整理,金融保險將扮演撐盤角色;非金電聚焦成衣、台塑集團股。(編輯:龍彩霖)
時報資訊 ・ 13 小時前
台股11月首週失守2萬8!法人:盤勢面臨獲利了結 長線可趁機布局
【記者呂承哲/台北報導】週五受美股下跌拖累,台股終場回檔248.04點、跌幅0.89%,收在27,651.41點,失守28,000點與月線,週線中止連6紅,下挫581.94點、跌幅2.06%,平均日均量5,605億元。三大法人本週僅投信站在買方,結束連13週賣超、轉為買超35.44億元,外資大賣1,141.22億元,自營商賣超192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賣超1,297.78億元。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藍穩定白搶進 綠恐陷三張分票
新北市議員第六選區(中和區)共6席,選民結構藍大於綠,國民4位現任議員爭取內提名應無懸念,民進將再上演上屆「三張」搶票戲碼;然而民眾已在中和布局日久,來勢洶洶,從民國113年立委選舉來看,白營得票數足以當選2席議員。綠營人士透露,依目前大環境,若內仍提3席,加上白營瓜分游離票,最後結果恐不樂觀。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外資連七賣再出貨52億 三大法人土洋對作買超8.55億元
美國政府有望結束停擺,加上台灣 10 月出口表現創高,電子權值股今 (10) 日大多走揚,帶動台股氣勢如虹,盤中大漲逾 300 點,最高漲至 27976.89 點,收復月線,終場漲 218.1 點或 0.79%,以 27869.51 點作收,成交量 4894.5 億元;三大法人合計買超 8.5
鉅亨網 ・ 6 小時前鴻海12日辦線上法說
鴻海將於12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將公布第3季財報,並釋出第四季與2026年展望。由於川普對等關稅變數大,加上中美貿易競局的影響,鴻海全球產能動向、AI布局和電動車事業進展等議題,均為本次法說會受關注的焦點。
工商時報 ・ 1 天前
台股利多匯聚 年底奔赴30K
隨著美國政府持續的關門、聯準會12月是否降息出現不確定性,加上賣空資金狙擊AI,衝擊美股,波及台股7日收盤跌破月線,年底前的行情如何發展頗受市場關注。本報訪問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第一金投顧董事長黃詣庭、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三位名師,均仍看好年底台股行情,加權指數高機率持續創新高,不僅可能衝上29,000點,甚至有機會突破30,000點大關。
工商時報 ・ 1 天前
董座魏哲家:台積電每年純益都會創高 黃仁勳想要更多晶片
台積電董事長暨總裁魏哲家昨(8)日表示,台積電今年再創營收與獲利新高紀錄,「以後每一年都會創新高」。至於這次輝達(NVI...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中國擬簡化稀土出口許可、停火一年但「鬆中帶緊」,新證有效期一年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川習會10月底在韓國釜山會晤後達成一年「停火」共識之際,業界傳出中國正設計新的稀土出口許可制度,目標加快通關流程、提升配額彈性,但不等同全面撤銷現行限制,力度低於華府預期。據悉,新版「簡化許可」有效期一年,企業可就更大出口量申請,惟需提供更細的客戶與用途資訊。市場解讀,監管旋鈕改為「鬆中帶緊」,程序與時效改善,有助穩定車用、風電與電子磁材等下游供應;但涉及國防與敏感用途的客戶,取得通用許可難度料升,顯示安全邊界未變。配合先前宣布暫不實施10月的新限制措施一年,短線供應鏈的不確定性緩解,但4月起的廣泛性管控並未取消。中國占全球九成以上稀土加工與磁體產能,任何邊際放寬都將牽動汽車驅動馬達、導彈制導與高端電子的成本曲線與交期可預測性。對美歐日買方而言,若通用許可覆蓋面擴大,庫存安全水位可望下修;但敏感用途的「選擇性緊縮」將維持議價分化與供應再本地化動機。分析師表示,稀土礦商與磁體廠短線受惠於訂單能見度回升,惟價格彈性取決於許可落地速度與配額細節。若年底前細則明朗、年初起逐步核發新證,現貨波動可望收斂;反之,一旦審批偏慢或敏感名單擴大,價格與交期風險將再度上行。
財訊快報 ・ 14 小時前
Tesla股東會批准Elon Musk兆元薪酬,預告FSD將開放「邊開邊發簡訊」、Cybercab明年4月投產
Tesla 稍早舉行年度股東大會,會中正式投票批准了執行長 Elon Musk 的全新、且極具爭議性的薪酬計畫。此計畫若能完全實現,可能使Elon Musk成為全球首位「兆萬富翁」 (Trillionaire)。
Mashdigi ・ 1 天前
雙11開打》酷澎「這樣做」不限金額免運!商品最低2折,這樣買最划算
美商Coupang酷澎「雙11狂購祭」日前已盛大開跑,全站品類涵蓋日用雜貨、食品飲料、手機筆電、母嬰寵物、居家清潔、美妝保養、家居廚具與運動用品等,天天輪番推出「雙品類驚喜優惠」,主打眾多商品最低2折起。會員經濟成長關鍵:「WOW會員」免運機制帶來何種效應?在台電商市場競爭激烈、消費者價格敏感度高的背景下,Coupang以「WOW會員」制度打造差異化亮點,主......
風傳媒 ・ 1 天前《各報要聞》鴻海12日辦線上法說
【時報-台北電】鴻海將於12日下午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將公布第3季財報,並釋出第四季與2026年展望。由於川普對等關稅變數大,加上中美貿易競局的影響,鴻海全球產能動向、AI布局和電動車事業進展等議題,均為本次法說會受關注的焦點。 在AI伺服器需求帶動下,鴻海10月營收衝上8,957億元,月增7.01%、年增11.29%(美元計價月增約9.6%,年增約15.4%),續創單月歷史新高紀錄;今年前十月累計營收6.39兆元,年增15.55%(美元計價年增約17.9%),同寫歷年同期新高。(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侯冠州/台北報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輝達、谷歌、馬斯克都參戰 「太空算力」是AI電荒終極解方?
隨著全球 AI 基礎建設工程如火如荼地展開,科技巨頭們正將目光投向地球之外,啟動一場全新的「太空算力」遊戲。近一週以來,全球「太空算力」動向密集,預示著資料中心部署正從地面轉向太空軌道,以解決效率、能耗及擴展性等地面瓶頸。 國際科技巨頭近期動作頻頻。輝達 (
鉅亨網 ・ 13 小時前《半導體》中美晶Q3獲利近1年高 再生能源事業動能強勁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中美晶(5483)受惠業外轉盈強彈,2025年第三季獲利回升至10.48億元、每股盈餘1.71元,為近1年高,惟前三季稅後淨利25.01億元、每股盈餘4.07元,為近6年同期低。今(10)日股價開低走低、挫跌7.83%至106元,早盤跌幅逾6.5%,表現遜於大盤。 中美晶董事會通過2025年前三季財報,合併營收586.88億元、年減1.72%,營業利益74.3億元、年減39.05%,分為近4年、近8年同期低。加上業外收益驟減68%,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25.01億元、年減達48.66%,每股盈餘4.07元,雙創近6年同期低。 以此推算,中美晶第三季合併營收190.84億元,季減5.67%、年減5.17%,營業利益16.73億元,季減40.83%、年減達52.13%,分為近3年半、近25季低。受惠業外轉盈強彈,歸屬母公司稅後淨利10.48億元,季增達45.39%、年減20.82%,每股盈餘1.71元,為近1年高。 觀察中美晶本業獲利指標,第三季毛利率20.21%、營益率8.77%,雙創近25季低,前三季毛利率23.95%、營益率20.41%,亦雙創近8年同期低,主
時報資訊 ・ 10 小時前
美股恐迎「血洗式修正」?AI泡沫疑慮驟升 專家1指標警告:跌幅可能達16%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美股4日3大指數集體翻綠,輝達(NVIDIA)市值一夜蒸發1990億美元,市場對於AI泡沫化疑慮升高,專家也坦言,根據一項用於判...
FTNN新聞網 ・ 1 天前裕慶 外資主力抬轎
裕慶-KY(6957)上周五一開盤,股價在平盤上震盪整理,後因外資與主力聯袂買超帶動下,股價三度攻上最高價226.5元,後因賣壓出現,終場下殺,收224元,上漲4元,漲幅1.82%,成交量355張。
工商時報 ・ 1 天前全球央行購金熱潮不減 中國人行連12個月增持黃金
(中央社台北8日電)中國人民銀行最新資料顯示,截至10月底,中國黃金儲備達7409萬盎司,月增3萬盎司。這是人行連續第12個月增持黃金。陸媒第一財經網7日報導,這次增持規模雖略低於近幾個月的水準,但延續人行持續配置黃金的戰略節奏。報導引述中國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特聘高級研究員龐溟分析,中國人行採用「低量多次」的小幅補倉節奏,既有利於平滑市場波動、把握成本窗口、降低大規模購入對金價的衝擊,又能提前對沖全球宏觀風險,為市場預期提供「穩定器」功效,同時折射出人民幣國際化與外匯儲備多元化的戰略考量。10月黃金價格一度觸及一盎司4294美元的歷史高點,創下年內第50次新高。此後雖回調至月底的一盎司4000美元附近,但全月累計上漲4.9%,為連續第5個月收漲。報導引述分析人士說,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增加背景下,中國國際儲備資產多元化進程繼續穩步推進。中國於10月繼續增持黃金儲備3萬盎司至7409萬盎司,為連續第12個月淨增持;中國持有黃金儲備餘額增加139億美元至2972億美元,黃金儲備餘額占同期外匯存底餘額的比重月增0.4個百分點,至8.89%,續創新高。全球央行購金熱情同步高漲。世界黃金協會公布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國際產業》政府關門亂象…美供應鏈緊張
【時報-台北電】美國政府關門促使美國聯邦航空總署(FAA)下令削減40座機場10%航班,加上上周貨機墜毀事故令優比速與聯邦快遞停飛MD-11機隊,對於航空貨運造成雙重打擊,加劇原本因年終旺季到來而緊繃的供應鏈壓力。 FAA宣布,全美40座主要機場航班數量將減少10%,其中包括多家設有包裹分發中心的機場。 FAA命令未特別針對貨運航班,而是要求這40座機場的航空公司在當地時間上午6點~晚上10點間,將每日國內航班總量削減一成。 物流公司表示,目前航班削減不會立即造成包裹延誤,但勢必加重年終購物季前的供應鏈壓力。 幸好,這次航班削減集中在國內航線而非國際航班,而大部分航空貨運屬於跨國運輸。業界人士表示,FAA削減10%國內航班雖帶來部分連鎖衝擊,但整體對航空貨運的影響應該有限。 另一方面,優比速一架MD-11貨機在肯塔基州墜毀並造成14人喪生後,優比速與聯邦快遞7日基於「謹慎考量」暫時停飛旗下MD-11機隊。根據兩家公司說法,MD-11機型約占優比速機隊的9%,聯邦機隊的4%。 雪城大學供應鏈管理教授彭菲爾德(Patrick Penfield)表示,航班削減與MD-11停飛形成「雙重打擊」
時報資訊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