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資料中心用電5年內將成長四倍 專家點台灣短期靠燃氣撐場 核能是選項但非主力解方
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較目前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將成長逾四倍。(圖片來源/Google Cloud YT)
AI應用正成為疫後經濟的新成長引擎,也帶動超大型資料中心在全球加速插旗。國際能源署預估,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較目前增加一倍以上,規模相當於再多出一個日本,且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用電成長更為驚人,讓「電從哪裡來」成為各國能源政策與產業布局繞不開的關鍵問題。
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研究副總監王孟傑與經理陳志洋提醒,全球資料中心正朝大型化、集中化與靠近電源的方向發展,短期內供電仍以燃氣為主,再生能源與新一代核能技術則需較長時間才能發揮效益。對國內業者而言,如何善用海外電力優勢、累積整合經驗,再回頭優化在地建設,將成為布局AI基礎設施的關鍵課題。
AI推升資料中心用電暴增,全球選址轉向再生能源充足優先
依國際能源署(IEA)預測,全球資料中心的電力需求到2030年將成長超過一倍,達到約945 TWh,這個數字略高於當前日本全國的總用電量。AI是此成長背後最強勁的驅動力,其中專為AI優化的資料中心電力需求,預計到2030年將成長超過四倍。
王孟傑指出,若攤開全球資料中心地理分布,可以觀察出全球1.2萬座資料中心位置相當集中,主要分成三大區域-「美歐」、「非洲與中東」、「亞洲」,離都會區不遠且傾向聚集在再生能源充足之地,以歐洲為例,主要集中於北歐區域。
另一方面,他點出,近年全球資料中心新增數量維持在每年平均250座,疫情復甦後新增數量並未較疫情前增長,反而是各地區的平均IT電力容量、負載容量則逐漸大型化。
因此科技巨頭的選址條件也由「市場優先」、「光纖優先」的現狀,逐漸朝具備完善基礎建設的方向發展。這使得能源部門相關產業找到新的成長軌道。
資料中心貼近電廠成全球趨勢,降輸電成本也減少社會阻力
目前台灣在實務執行上,台電建議AI資料中心應設於變電所或電廠周邊,以確保穩定供電與降低成本。王孟傑指出,這確實是全球趨勢之一。
他以日本的WattBit連攜(WattBit Renkei)為例說明,該概念主張資料中心應盡量設在電廠旁邊,原因在於電力輸送成本往往高於通訊光纖架設成本。與其花費高額建設長距離電纜,不如直接在電源充足的地區設置資料中心,再以相對便宜的光纖網路進行高速連線,能有效節省能源與成本。
王孟傑表示,這樣的模式可讓資料中心位於電力供應穩定的區域,同時縮短電力傳輸距離。特別是針對推論型AI資料中心,由於需要即時回應使用者需求,若距離過遠將造成延遲,因此在電廠周邊建置不僅能提升運作效率,也可避免另行新建發電設施的高額支出。
同時,將資料中心與電廠相鄰設置,社會阻力也相對較小。由於電廠用地多已固定,若兩者分開設立、距離過遠,反而更容易引發居民抗議。
短期供電仍靠燃氣、小型核能貢獻要到5年後,台廠宜先海外佈局
至於電力來源,王孟傑坦言,「核能絕對是選項之一」,但能否啟用仍取決於地方民意,如美國德州北部名為「Hypergrid」的園區中,興建4座AP1000型反應爐、總裝置容量達4GW,接近於全台灣核能發電廠的容量,因此屬於較為極端的案例,仍須視當地社會接受度而定。
同時,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經理陳志洋也點明,不太可能因AI資料中心的設置而新增太多核能發電容量。主要原因在於,大型核電廠的燃料受國際嚴格管制,且其規劃與施工週期極長,難以在AI電力需求快速攀升的情況下即時回應。
至於外界關注的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與AMR(先進核能反應爐)方案,陳志洋指出,雖然Google等企業確實與多家新創業者洽談投資與綠電採購,包括Kairos Power、NuScale、Oklo等公司,但目前全球約八十多座SMR仍處於開發階段,真正商轉的僅有俄羅斯、德國與日本三座。因此,這些技術要對資料中心供電產生實質貢獻,仍需等到2030至2035年後才有明顯機會。
預估於2030年,全球對於電力的需要將因資料中心而新增超過300GW的發電裝置,陳志洋認為,其中仍將主要依賴天然氣供應,因為目前企業對「RE100」或「CFE 24/7」等永續承諾的要求尚未全面普及,尤其在減碳政策仍屬初期的國家,短期替代能源轉型仍有難度。
不過,隨著時間推進,再生能源的供應及電力需求將同步快速擴大。而目前台灣面對山地多、平地有限,再生能源近年屢遭爭議、核能則有安全疑慮的現實困境。
對此,王孟傑則建議,業者可先赴海外布局,尋找具電力優勢的地區累積經驗,學習如何在資料中心建設中整合最適能源配置,待技術與經驗成熟後再回台投資,屆時在地建設才可能更順利、效率更高。
更多信傳媒報導
民眾停砍年金和國民立場一致 黃國昌:負責任爭取公民意見
美國7年期浮動房貸利率高達5.25% 財長警示房市可能已經落入衰退
馬斯克預測2030年手機能預測你最想看和想聽的內容 iPhone出到第「24」可能就危險了
其他人也在看

「我家的兩岸故事」山東盛大開展 沈春池基金會搭建文化交流新橋樑
由沈春池文教基金會主辦的《我家的兩岸故事》展覽,於10月31日上午在山東博物館隆重揭幕。這場展覽以豐富的遷臺歷史影像與文物為特色,為文化交流注入新視角。開幕儀式簡潔而溫馨,現場嘉賓雲集,文化、學術、媒體與藝術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參與這場串聯記憶的文化盛事。
品觀點 ・ 16 小時前
積極疏濬馬太鞍溪!經濟部揭溢流釀災主因 10年間治水成效全說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報導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至今已1個多月,下游光復鄉災情慘重,至今還有災區仍在進行重建。不過,近日卻又傳聞指稱,「馬太鞍溪未清疏」、「光復三號堤防未修復」致災,經濟部水利署嚴正澄清,經查並不符合事實。
民視 ・ 13 小時前
鏡再爆收2百萬幫質詢有對價關係 黃國昌嗆卑劣:這些法律帳我會一次算清楚
[FTNN新聞網]記者方炳超/台北報導鏡週刊持續杠上民眾主席黃國昌,鏡週刊今(4)日再度刊出系列報導,指支付狗仔薪水的凱思國際,在今年中收了成衣集團二代...
FTNN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準鳳凰威力挑戰強颱!「1原因」北轉機率增高 路徑曝光恐直撲台灣
原本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於今(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中央氣象署預估,可能在今明2天就會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準鳳凰強度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且在周遭環境及另一波冷高壓影響下,北轉機率增高,極有可能直撲台灣東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鳳凰」強度上看強颱! 專家警告:非常接近台灣東部
中央氣象署預估,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將於明(5)日生成!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目前位於西北太平洋的熱帶性低氣壓(TD29)發展條件相當有利,不僅有高度機率發展為颱風外,強度甚至可能達到「中颱至強颱」等級。
中天新聞網 ・ 17 小時前
準鳳凰颱風恐北轉襲台「路徑似天兔」?氣象署曝可能走向:這天影響最大
中央氣象署預估,熱帶性低氣壓TD29最快在今明兩日(4日、5日)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且不排除接近台灣。不少氣象粉專也指出,準鳳凰颱風可能北轉撲向東台灣,和去年天兔颱風路徑似乎有些相似。對此,氣象預報員黃恩鴻表示,目前路徑變化還是很大,仍有許多不確定性,但有可能在下週二、三影響最劇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東北季風接力「週日又有一波」!準鳳凰颱風路徑曝光 恐北轉撲台
今(4)日東北季風加上華南雲系影響,迎風面水氣偏多。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日華南雲系逐漸離開,水氣有減少的趨勢,週四(6日)東北季風開始減弱,氣溫明顯回升。至於關島東南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後續有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的可能,預估下週初期可能在菲東海面開始有北轉的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扯! 整車垃圾丟鹿港洋仔厝溪 土地公廟「電眼」全都錄
中部中心/李文華 彰化報導真的是方便當隨便!彰化花壇鄉清潔隊,原本24小時開放讓民眾倒圾圾,但因整修工程,改成限時段開放,沒想到,許多民眾無視公告,垃圾直接丟在清潔隊大門,堆成垃圾山!更離譜的還有鹿港的洋仔厝溪,竟然有人載來整車的垃圾,直接丟進河道。晚間六點多,自小客車停在路旁,帶下來一包塑膠袋、再從車裡拽下一大袋,左右張望,四下無人,直接往旁邊溪裡拋丟,丟完趕快溜!另一輛白色自小客車更誇張!一來打開後車背門,我的天啊,塞得滿滿的整車,根本是一輛垃圾車,一男一女動作飛快,一包一包往溪裡拋,一車丟完,回頭又載來滿滿一車繼續丟!整車垃圾丟鹿港洋仔厝溪 土地公廟「電眼」全都錄(圖/翻攝畫面)離譜的亂丟垃圾就發生在彰化鹿港,洋仔厝溪旁,違法行徑都被5公尺外的土地公廟監視器拍下。依丟棄垃圾量開罰,少則依「廢棄物清理法」開罰1200-6000元;倒了一車又一車垃圾到河川裡的看仔細,依水利法可開罰2萬7500-500萬元; 河川內亂倒垃圾可依水利法可開罰2萬7500-500萬元(圖/翻攝畫面)垃圾亂丟的還有彰化花壇鄉清潔隊,門前被堆得像座垃圾山!清潔隊清得心很累,看到又有人來,趕緊揮手叫他們不是開放時間,麥擱來!花壇清潔隊原本開放24小時丟垃圾,但因整修工程,門口公告限時開放,但卻攔不住民眾「隨時」想丟垃圾的嚮往!相關單位只能繼續勸導,希望民眾守法更要發揮公德心。民眾無視公告24小時改限時開放倒垃圾 彰化花壇清潔隊門口 被堆成「垃圾山」(圖/翻攝畫面)原文出處:太誇張! 整車垃圾丟鹿港洋仔厝溪 彰化花壇清潔隊門口 堆成「垃圾山」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三義保育山坡地遭濫倒 垃圾山面積大如足球場空拍畫面曝光! 苗栗西山垃圾場2個月起火4次花蓮垃圾山再度起火! 濃煙直竄天際、塑膠燃燒臭味擴散擾居民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
高溫假有譜!逾35度天數暴增 《氣象法》11月提修正草案「依法停班課」
交通委員會今日審查立委蔡其昌等18人及李昆澤等20人擬具的「氣象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李昆澤表示,世界各國與聯合國均已示警,高溫已成為重大職業安全風險。據中央氣象署統計,台灣2024年高溫天數達63天,較2023年的34天增加近1倍;衛福部資料亦顯示,熱傷害個案從2021年...
CTWANT ・ 1 天前
未來恐有雙颱!歐洲模式曝「成颱機率」估將往這移動
今年編號第25號輕度颱風海鷗今(3)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1.0度,東經129.7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台灣整合防災工程技術顧問公司總監賈新興也示警,「這天開始」在菲律賓東方外海又會有另一個熱帶系統發展及移動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今水氣偏多「3縣市大雨特報」熱帶性低氣壓最新動態曝
氣象署表示,今天(4日)天氣跟昨天類似,受東北季風加上華南雲系移入,水氣偏多,3縣市大雨特報,北部、宜花地區天氣較涼,中南部日夜溫差較明顯,明天天氣如何?氣象署指出,明天(5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宜蘭天氣溼涼,周四(6日)東北季風減弱,清晨各地仍稍涼,北部、宜蘭白天氣溫稍回升。
Yahoo奇摩(綜合報導) ・ 20 小時前
準颱風鳳凰強度恐達中颱以上 氣象署:週末是關鍵觀察期
準鳳凰颱風最快11月4日生成,強度可能達中度以上!氣象專家分析其路徑雖仍有變數,但高機率從台灣東部北上或直接侵襲台灣,外圍環流勢必對台灣造成影響。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如北轉時間較早,對台灣影響將較輕微。氣象分析師「吳聖宇」坦言,「TD29是個不好預報且麻煩的系統」,這將是連續第2年11月可能有颱風影響台灣。專家也提醒民眾留意颱風與東北季風的交互作用,這是觀察的重點!
TVBS新聞網 ・ 9 小時前

北台灣低溫18度雨紛紛 週四逐漸轉晴氣溫上升
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今日有季節轉變的感覺!受到東北季風及華南雲雨帶東移影響,環境水氣增多,大氣不穩定度增大,降雨機率也跟著增高,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較為持續,並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而,大台北平地、桃竹苗、花東地區及中南部山區則仍有局...
CTWANT ・ 1 天前
今最低17.2°C雨區擴大!海鷗估變中颱 後面還有熱帶擾動
【高沛生/綜合報導】東北季風及華南雲系影響,今日(3日)水氣明顯偏多,北部與東北部再陷濕涼天氣。中央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表示,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宜蘭地區降雨持續,並有局部較大雨勢機率,大台北平地下雨範圍廣且有短暫雨;桃竹苗、花蓮及中部山區有局部短暫雨,南部山區及台東、恆春半島亦有零星降雨。氣象署觀測今晨最低溫出現在宜蘭縣三星鄉,僅17.2°C,清晨體感明顯涼意,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一分鐘報天氣 / 週三 (11/05) 東北季風持續影響,北東局部有雨,中南部晴到多雲天氣,山區零星雨
明天天氣如何? 週三華南雲系逐漸離開,水氣有減少的趨勢,不過整體大氣環境還是受到東北季風影響,由於在琉球海域附近有低壓發展,臺灣這邊風向會變得更偏東北一點,對於北部、東北部地區來說天氣變化不大,依然有較多雲量,迎風面地區仍有較高的降雨機率,不過整體的累積雨量會減少一些。中南部及花東地區預估為多雲到晴天氣,午後山區或是花東沿海地區仍會有局部短暫陣雨機會。這兩天氣溫型態差不多,中北部、宜花市區早晚低溫約在20-22度,郊區會再稍低一些;南部、臺東市區低溫相對稍高一些,約在22-24度。北部、宜蘭白天氣溫仍是相對偏涼,約在23-24度,中南部可達28-31度,花東26-29度。 週四以後東北季風開始有減弱趨勢,不過風向仍以東北風為主,因此各地天氣相似,主要的變化會在氣溫上,北部白天高溫回到25-27度。週五到週六將轉為高壓迴流的偏東風環境,迎風面的東北角、東半部至恆春半島地區仍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陣雨機會。西半部地區都是較穩定的多雲到晴天氣,南部山區午後仍會有零星陣雨影響。氣溫則會再更明顯回升,北部高溫可達28-30度,中南部30-32度,東半部27-29度。週日的下半天到晚間就會有新一波的東北季風南下。 近期熱帶洋面仍然不平靜,中颱海鷗目前在菲律賓上空,將繼續往西至西北西移動進入南海,距離臺灣仍相當遙遠,沒有明顯影響。另外週二凌晨在關島東南方海面有新的熱帶性低氣壓生成,後續有機會增強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預估未來也會繼續往西至西北西移動接近菲律賓,下週初期可能在菲東海面開始有北轉的趨勢,但目前的預報對於北轉的時間點、位置、角度都還有很大的分歧,屆時與臺灣的距離遠近還無法確定,需要持續追蹤後續的預報變化狀況,但至少在本週內都還不會有影響的機會。 以上氣象由 天氣風險 / 歐宗學 提供
Yahoo奇摩新聞(報氣象) ・ 11 小時前
準「鳳凰」挑戰強颱!北轉直撲台灣機率高 東部恐首當其衝
位於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已於11月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預計在未來兩天內將形成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氣象專家指出,準鳳凰颱風的強度可能達到中度以上,甚至不排除增強為強颱,並且隨著環境的變化,北轉的機率逐漸上升,可能直接影響台灣東部地區。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東北季風挾華南雲系!粉專曝「2地區」雨最多 這時才回暖
今(3)日東北季風影響,加上華南雲系移入,部分地區有短暫雨。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北台灣地區要到週四、週五(6、7日),東北季風減弱後溫度才會逐漸回升。另外,第25號颱風海鷗的東南方有另一個低壓擾動,將在未來幾天逐漸發展,不排除有增強為颱風的可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鳳凰颱風估「這兩天」生成 氣象署曝未來走向
首次上稿:11/04 11:39更新時間:11/04 11:59(更新內文)即時中心/顏一軒、陳治甬報導受東北季風影響,近期轉為偏冷雨降雨的天氣型態。中央氣象署今(4)日說明,本波降雨將於6日趨緩,7至9日天氣將轉暖,直至10日再迎來新一波東北季風南下。而關於今日凌晨生成、可能在未來兩天內轉為「鳳凰颱風」的熱低壓TD29,短期內會逐漸朝偏西的方向,往菲律賓東北方向移動,氣象署會密切觀察其走向。氣象署簡任技正伍婉華表示,今明仍持續受到東北季風影響,這種受東北季風影響的天氣,將在週四(6日)稍微緩和,週五(7日)至週末(8日、9日)這段時間,則是屬於稍微暖和、稍微穩定的天氣情況,下週一(10日)又會受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影響。伍婉華說,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今日整天陰天斷續下雨,北部、東北部感受到有些不是很大的雨降下來;而金門、馬祖、北部其他地方、中南部地區、東部地區則會有零星短暫陣雨。未來一週降雨預報示意圖。(圖/氣象署提供)伍婉華提及,明日北部、東半部、馬祖將有局部零星降雨,中南部山區則是屬於午後陣雨的天氣型態;東北季風6日減弱後水氣變少,剩下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有零星短暫降雨機率,其他各地都是多雲到晴的天氣。伍婉華提醒,7至9日是屬於比較穩定、暖和的天氣型態,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大台北山區有局部零星短暫降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短暫降雨,其他各地是多雲到晴;10日開始受到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部、東半部地區降雨機率增高。溫度方面,伍婉華說明,今日最低溫除金門、馬祖15、16度以外,本島最低溫是在花蓮鯉魚潭的17.5度,大部分本島地區低溫約18度左右;白天高溫北部及東半部等約落在23、24度左右;東南部、中南部較暖和,高溫有29、30度;明(5)日東北季風減弱,至9日溫度漸漸回升,甚至北部、花東的高溫可回升到28、29度;中南部31、32度,10日迎來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溫度再次下降。未來一週溫度預報趨勢圖。(圖/氣象署提供)熱帶海面系統部分,伍婉華指出,中颱「海鷗」已登陸菲律賓中部,未來會往南海方面移動,對台灣並無直接影響;另外在鵝鑾鼻東南東方約3000多公里的海面上的熱低壓,預估今明兩天會逐漸形成輕度颱風,短期內會漸漸朝偏西的方向,往菲律賓東北方向移動,至於未來是否接近台灣,氣象署會持續觀察。陸上強風特報鄉鎮燈號。(圖/氣象署提供)原文出處:快新聞/鳳凰颱風估「這兩天」生成 氣象署曝未來走向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軍車自家人撞自家人! 國道3號上演「軍卡連環追」 驚動憲兵到場LINE、FB「生日提醒」全關掉!她喊「不需無謂祝福」 網讚:有心自然會記得國道驚悚連環撞!BMW女駕駛下車查看 遭客運再撞捲車底慘死
民視影音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