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EC「台灣」出頭天!高市早苗會習近平提台海和平 新華社報導各自表述
[Newtalk新聞]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今(31日)於南韓慶州揭幕,主辦國總統李在明親自迎接各國領袖代表,我國領袖代表林信義進場時,國際媒體中心官方轉播畫面罕見直接標示「台灣(Taiwan)」並顯示中華民國國旗,而非沿用「Chinese Taipei」,畫面下方更標註「台灣是南韓晶片產業的重要競爭者」,引起國際媒體關注,被視為對台灣國際地位的敏感突破。
除了台灣象徵性曝光引發討論,日中領袖場邊互動也成焦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於會議期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會後在記者會表示,她當面傳達「良好的兩岸關係對區域穩定與安全至關重要」,強調日本關切台海和平。她並指出,雙方確認將致力維持「互利共贏的戰略關係」,但仍就釣魚台(尖閣諸島)主權、稀土出口、中國拘留日本公民,以及南海、香港與新疆人權等議題表達嚴重關切。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指出,習近平在會談開場短短兩分鐘內,兩度提及「互利共贏的戰略關係」,展現中方希望穩定雙邊關係的態度,然而,與NHK強調雙方對話中出現台灣議題不同,中國官媒新華社的報導卻刻意將焦點放在「歷史定位」與「政治共識」,並未提及高市談及台海和平的內容。新華社宣稱會談是「應約會見」,強調習近平重申中日應依據四個政治文件推進戰略互惠關係,並要求日本「恪守在歷史與台灣問題上的既定立場」,還提及「以史為鑑、面向未來」與「村山談話」應當延續。
新華社版本同時強調習近平提出中日合作的五項方向,包括恪守共識、擴大合作、民間交流、多邊協作與管控分歧,內容著重於對日方的政策提醒與歷史責任;相較之下,NHK、共同社與路透社等外媒則將高市提及台灣、東海情勢與人權問題列為重點,呈現雙方公開表述上的明顯落差。
新華社報導末段提到,高市表示「中國是日本的重要鄰國」,並稱日方將致力推動建設性、穩定的日中關係,在台灣問題上「遵循1972年日中聯合聲明立場」,但未提及她談到「台海和平至關重要」的部分。
APEC首日,台灣名稱與國旗的公開曝光、日中領袖會談內容的「雙版本敘事」,成為全球注目焦點,也凸顯台海議題已不再只是雙邊問題,而是亞太安全核心議題之一。
更多Newtalk新聞報導
多人因「宗教因素」在中國遭拘至今!羅文嘉要求國台辦明確回覆家屬
多人因「宗教因素」在中國遭拘至今!羅文嘉要求國台辦明確回覆家屬
其他人也在看

多人因「宗教因素」在中國遭拘至今!羅文嘉要求國台辦明確回覆家屬
[Newtalk新聞] 中國國台辦宣稱「奉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卻有多位國人因宗教因素在中國遭拘至今。對此,海基會秘書長羅文嘉表示,從中國本身的宗教法規來分析,對宗教只有高度管制、沒有保障,與民主國家標準相去甚遠。他再次重申,沒有宗教自由就沒有宗教交流,對岸以宗教名義進行的滲透、統戰不勝枚舉,請國人不要輕易相信。 針對日前國台辦發言人指稱,海基會對中國沒有宗教自由的說法是「抹黑汙衊」,羅文嘉駁斥,據海基會統計近年來共有14件國人涉宗教因素在中國境內被限制人身自由的案子,其中有11件國人至今仍在中國境內遭限制人身自由。他非常正式且嚴肅的請國台辦回應,到底有沒有抓這些人、抓了多久、什麼時候放回來,給台灣的家屬真正明確的答案。 羅文嘉指出,依據中國的宗教管理相關法規,包括《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教職人員網絡行為規範》、《宗教教職人員管理辦法》、《互聯網宗教資訊服務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等,對宗教行為只有高強度、高密度的管制和管理,根本沒有宗教自由可言。 羅文嘉分析,這些法規對宗教的管控非常全面,包含意識型態、人員、場所、宗教活動、網
新頭殼 ・ 9 小時前
日中.日韓首次峰會 場次氣氛:僵硬vs.溫馨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南韓APEC峰會,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領袖會議,兩人是初次見面,表情相當嚴肅,氣氛也格外尷尬;不過高市早苗仍展現積極態度,直面敏感議題,強調兩國需建立「戰略互惠關係」。另外,日韓同樣舉辦了首場峰會,高市表示與李在明談話氣氛融洽,同意將密切執行穿梭外交,也為東北亞區域穩定拉開序幕。
TVBS新聞網 ・ 21 小時前高市早苗會習近平 呼籲維持台海穩定、關切新疆人權議題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今天(31日)在慶洲APEC峰會場邊,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首次會談。高市表示,她向習近平傳達了對稀土、香港與新疆人權、日本人在中國遭拘留等議題的「嚴重關切」,會中兩人也談論到台灣問題。 作為日本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長期被視為對中鷹派,加上她就職後宣布加速提高國防支出並點名關切中國的軍事擴張,引發外界擔憂可能對日、中關係帶來負面影響。 高市表示,她在APEC場邊告訴習近平,日本希望與中國建立「戰略互惠關係」。 不過,她也提出一系列棘手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台灣。她表示,她向中方表明「維持良好的兩岸關係」對區域穩定與安全至關重要。 此外,高市對中國在南海的行動,以及香港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局勢表達了「嚴重關切」。她也向習近平提及中國的稀土出口管制問題,並敦促中方釋放被拘留的日本公民,確保日本僑民的安全。 高市也透露,她在與習近平的會談中,要求中方「積極應對」以解除對日本水產品與牛肉的進口限制。 在日中元首會晤前,東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教授王義光(Yee Kuang Heng)分析,「這可能是一次冷淡的初步認識會面」。他指出,習近平迄今尚未向高市早苗發出就職賀電,原因與高
中央廣播電台 ・ 19 小時前
鄭麗文接受外媒專訪爆火氣! 脫口驚語"普丁不是獨裁者"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準國民主席鄭麗文接受外媒德國之聲專訪,但他們在兩岸、軍費等議題來回交鋒,甚至鄭麗文脫口"普丁不是獨裁者",綠營直呼"讓人驚掉下巴"。網友評論"比較像來辯論的",鄭麗文說"希望透過對話讓更多人了解國民"。
民視 ・ 7 小時前習近平會晤卡尼 中加兩國同意推進解決經貿問題
(中央社台北31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在韓國與加拿大總理卡尼會面時表示,中加關係呈現恢復向好發展態勢,符合兩國共同利益。中國官媒指出,雙方同意恢復重啟各領域交流合作,推進解決彼此關切的具體經貿問題。
中央社 ・ 20 小時前
陳文甲觀點 》川普東北亞行與美中峰會 印太制度重構與台灣的戰略契機
[Newtalk新聞] 2025年10月下旬,美國總統川普展開東北亞訪問並舉行川習峰會,為美國印太戰略注入新變數;而此行不僅鞏固美日「黃金同盟」,重塑美韓「防衛分工」,也為中美設定「競爭中合作」的新框架。對台灣而言,這場多層次外交行動既是風險壓力的考驗,也是成為印太制度重構中「關鍵參與者」的戰略契機。 一、美日黃金同盟:從安全結盟邁向科技經貿整合 近期,美國總統川普穿梭東北亞訪問,其中與日本繼承安倍1.0遺志的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簽署的《關鍵礦物合作框架》與《美日同盟黃金時代協議》,象徵美日關係進入「安全、科技、經貿」的新階段,這種升級不僅限於傳統安全條約,而是將科技創新、經濟供應鏈、產業安全納入同盟架構,於是「川普2.0」與「安倍2.0」的正式鏈結。因此,當日本被川普確認為印太地區核心角色,其在半導體、關鍵礦物、AI與量子計算等高科技領域的戰略地位,也被明確納入再平衡構想;並透過將臺灣半導體產業納入「美日、台灣」技術鏈,日本成為牽制中國的「非紅供應鏈」關鍵節點。而此一供應鏈防衛機制,目的在於避免中國主導原料、製造與關鍵技術鏈條。 從台灣觀點看,此轉向顯示:一方面,美日同盟深化可為台提供
新頭殼 ・ 1 天前中加領導人8年來首次會面 習近平邀卡尼訪北京
(中央社韓國慶州31日綜合外電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與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會面,這是自2017年以來兩國領導人首次正式會談。習近平在會中說中加關係「已回暖」,他並邀請卡尼訪問中國。
中央社 ・ 22 小時前
中俄朝頭殼抱著燒 韓國若造核潛艦日本也會跟進
[Newtalk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30日同意讓韓國建造核動力潛艦。《日本經濟新聞》報導,如果韓國最終擁有核潛艇,可能會顯著改變東亞的安全格局。早已持續爭辯是否擁有核潛艦的日本也將受到影響。 報導指出,中國和俄羅斯都擁有核潛艇。據信,中國在東海、南海和西太平洋地區部署核潛艇。俄羅斯的戰略核潛艇則在鄂霍次克海活動。 日本和韓國目前僅擁有常規柴電潛艦。為了對抗中國和俄羅斯,兩國一直依賴美國的核子潛艇能力。雖然美國潛艇的實際行動情況不明,但據信它們在整個太平洋地區都有活動。這些潛艇為日本和韓國提供了對抗中國和俄羅斯的威懾力量。 報導指出,核潛艇雖然能夠長時間遠距離潛航,但建造成本比柴電潛艦高出好幾個零。環繞韓國的黃海、東海和日本海水域狹窄,即使在韓國國內,對於是否有必要使用核潛艇來保衛週邊海域也存在分歧。 如果韓國的核潛艇投入使用,它們很可能會像美國、中國和俄羅斯那樣部署在廣闊的太平洋,並可能與盟友美國進行聯合行動。在太平洋國家中,澳大利亞正與美國和英國合作,計劃部署其首艘核潛艇。 這些發展也會對日本的國防戰略產生影響。可能會出現這樣一種局面:美國將太平洋地區的防
新頭殼 ・ 10 小時前
APEC領袖峰會登場 林信義與美國財長貝森特場邊會晤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APEC)經濟領袖會議今天登場,美國財政部今天在X平台發布貼文指出,財長貝森特和台灣領袖代表林信義稍早在場邊會晤,雙方針對共同關心的科技、韌性供應鏈等議題進行討論。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9 小時前
電視是日本人獲取災害資訊的首選管道
近日一份關於如何收集自然災害資訊問題的問卷調查顯示,列舉電視的受訪者比例遙遙領先。災害剛剛發生後透過電視收集即時資訊的受訪者比例高達56.0%。 市場調查企業Cr
nippon.com ・ 8 小時前川普明年4月訪問中國 郭正亮:不太可能不談台灣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於南韓的峰會結束後,川普說,雙方在「在許多事項上達成共識」,其中包含關稅、稀土、大豆與芬太尼議題。川普也宣布,明年4月會訪問中國大陸。前立委郭正亮認為,美國明年11月要選舉,川普輸不得,到時候中國大陸的籌碼會更大,因此明年4月不太可能不談台灣。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藍譴責中央因大罷免「導致非洲豬瘟」!邱明玉用「這3字」痛批!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台中梧棲養豬場爆發非洲豬瘟,目前還在防堵階段,立法院國民團今天卻在立法院會提出譴責案,指控行政院長卓榮泰因大罷免廢弛政務,才導致中央主責的邊境管制出現嚴重疏漏。資深媒體人邱明玉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痛批,國民團「不要臉」!
民視 ・ 9 小時前
吳怡農肩關節唇撕裂傷 今帶傷赴中央部交表「爭選台北市長」再對決蔣萬安
即時中心/徐子為、魏熙芸報導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今(31)日下午赴民進中央部繳交參選意願書,不過他左手有穿戴手臂吊帶,原來是他的手因肩關節唇撕裂傷,日前做了小手術,他今才帶傷遞交意願表。他表示,台北市是一座非常美麗的城市,可是許多的家庭的生活現狀多年來沒改變,所以必須做得更好。他提到,從今天開始,會展開一系列客廳會,跟台北市民面對面對談,非常期待跟大家一起攜手為台北的未來來奮鬥。吳怡農日前公開表態,爭取民進台北市長提名,今下午赴民進中央部繳交參選意願表,不過吳怡農左手穿戴手臂吊帶。吳怡農透露,大概兩個禮拜前動了一個小手術,3個月後才能開始復健舉重。據了解,是肩關節唇撕裂傷。針對參選緣由,吳怡農表示,過去5年他成立壯闊台灣聯盟,專注在社會韌性的建設,透過社區合作、國際接軌、科技創新,每天都在第一線解決現實生活面臨的問題。他自過去20多年來的工作,從商業領域、金融投資,到公部門為政府工作,到現在於基層經營非營利組織,相信這些經驗跟視角,可為台北未來跟發展帶來正向貢獻,注入新活力。吳怡農坦言,對民進來言,台北市一向是「艱困選區」。但他相信,只要透過正向態度,再次堅持一個乾淨的、包容的選戰,重新建立大家對政治的信任,相信絕對可成功,因台北值得一個更安全、更充滿機會、更有活力的未來。因此他從今天開始會展開一系列的客廳會,跟台北市民朋友們面對面的對談,從家長到年輕人、從社區的人士到創業家,非常期待跟大家一起攜手為台北的未來來奮鬥。若是吳得以從內出線,就是再度上演他和台北市長蔣萬安「雙帥對決」。吳怡農說,他希望爭取內提名參選北市,蔣萬安當然就是他的對手,最重要的還是回到市民朋友們過去4年,有沒有感受到生活有變好?這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他希望透過這場選戰,大家看到的不只是不同的經驗、更具體的主張,還有很重要的是他的行動方案,如何達到承諾、如何在上任的前3個月、前6個月做出成績,這是他在接下來爭取提名的過程中會向大家說明。原文出處:快新聞/吳怡農肩關節唇撕裂傷 今帶傷赴中央部交表「爭選台北市長」再對決蔣萬安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日前公開挺林岱樺惹議! 卓冠廷道歉了台中8月大男嬰疑癲癇發作! 父衝進消防隊求救仍不治罷免案偽造連署!藍委許宇甄、盧縣一遭起訴 伍麗華:欲置我於死地
民視影音 ・ 1 天前
鄭麗文稱普丁非獨裁者 吳崑玉怒批「這句」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接受媒體《德國之聲》的專訪,訪談中鄭麗文表示「普丁並不是獨裁者!他是民主選出來的領袖,這樣子的帽子扣上去太不合理,也不太不公平」,這番話讓記者大為震驚,表示「普丁不是獨裁者?這個是開啟了一個新的國際理論」。專欄作家吳崑玉今日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中批評,鄭麗文做為一個主席,完全沒有準備好一個國際格局的發言,把《德國之聲》的專訪,當成是在上政論節目,跟記者吵架、拌嘴,吳崑玉表示,身為一個政的主席,要去接受一個媒體的專訪,首先必須先搞清楚是什麼單位,吳崑玉指出,《德國之聲》是德國很主要的媒體與發言機構,背後依循的是德國人的價值,鄭麗文沒有搞清楚《德國之聲》的背景,也沒有弄清楚德國人現在對於俄烏戰爭的價值是什麼,德國人很明顯就是全力支援烏克蘭,普丁就是一個侵略者,「現在鄭麗文卻跟人家辯這個事情,國民的外交是這樣子做的嗎」?原文出處:頭家講(影)/鄭麗文稱普丁非獨裁者 吳崑玉怒批「這句」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廚餘湖」現形!台中掩埋場滲流恐波及烏溪 王婉諭:盧秀燕停止閃躲江和樹直擊霧峰「廚餘海」!嚇喊「啊娘喂」提解決1方法帶傷上陣!吳怡農赴中央遞交台北市長參選意願表
民視影音 ・ 9 小時前
高市早苗與習近平會談!強調台海和平 外交部肯定日方立場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赴韓出席APEC會議,並於昨(31)日首次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雙邊會談。會中,高市強調台海和平穩定對日本及國際社會的重要性,並對東海情勢及中國在周邊頻繁軍事行動表達關切。外交部長林佳龍肯定日方立場,並指出近年日中多次會談皆展現支持台海和平。外交部表示,台灣將持續強化自我防衛能力及社會防衛韌性,並與友國合作,確保台灣及印太區域自由開放與和平繁榮。
民視 ・ 4 小時前
欠勞健保560萬!網紅傳媒公司才喊撐不住 急吐413萬原因曝光
一間傳媒公司驚傳滯欠勞保、健保費案超過560萬元,法務部行政執行署士林分署受理案件後,積極調查執行,目前已繳納超過413萬元,將積欠的勞保費全數繳清,健保費欠款也承諾於年底前清償。士林分署提醒,企業主依法為員工投保並按時繳納保費是法律明定的義務,切勿因一時的資金周轉問題而損害勞工權益;對惡意欠費者,分署將積極調查執行,以彰顯法治公義,並確保勞工權益不受侵害。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G7關鍵礦物生產聯盟成立 美部長:將用「非市場手段」抗衡中國稀土壟斷
七大工業國(G7)召開能源部長會議後,決意「認真」改革全球稀土市場。該組織週五(10/31)宣布26項新計畫,意在削弱中國在關鍵礦物供應鏈方面的主導地位。
太報 ・ 8 小時前懲獨跨境抓捕 陸委會:須注意與特別友好國家
針對中國將台灣人列入「懲獨」名單後衍生的跨境抓捕問題,陸委會研判可能利用國際刑警組織發布「紅色通報」。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今天(30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之所以做此研判,是因為曾在摩洛哥發生將被通報的維吾爾維權人士遣返中國的案例,因此,必須特別注意某些與特別友好,或者法律體系不夠完備的國家。 民進立委沈伯洋被中國發布警情通報立案調查,讓中國已與60多個國家分別簽有司法互助或引渡條約的狀態,繼去年公布「懲獨22條」後又再次被拿出來討論。陸委會副主委梁文傑對此重申,國際公約有著政治犯不引渡的條款,且根據聯合國原則,必須是兩邊都認為犯罪的行為才能引渡,所以,中國的「反分裂國家法」或「懲獨」這種理由「大概都不會構成引渡的條件」。 即使如此,梁文傑以摩洛哥為例,2021年曾有維吾爾維權人士因為國際刑警組織的「紅色通報」而被拘留、遣返中國大陸,也就是雖說政治犯不構成引渡條件,可是也不能完全排除,梁文傑說:『(原音)但是我們也並不排除,譬如說剛跟大家講在摩洛哥曾經發生過這樣的例子,所以某些國家、跟特別友好的國家,或者是在法律體系上面不是很完備的國家,可能就會有影響,就提醒大家注意。』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服務升級! 下屆高市議員選戰 4位「里長」力拚更上層樓
服務升級!下屆高市議員選戰累計已4位現任「里長」表態參選,有志更上層樓、服務更多鄉親的里長們全是男性,3位民進籍、1位國民籍。高市議員選舉有11個一般選區、4個原住民選區,目前浮上檯面、有意競逐下屆議員的4位現任里長,分別出現在第六(旗津鼓山鹽埕、應選4席)、第八(前金新興苓雅、應選5席)、第九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