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世」之於美食不脫「不為人知」或是「很難到達」?如果是,這麼Chez SAWA可能是我去過日本200次最值得「隱世餐廳」稱號的一家。這間應該是目前為止,我花最多時間、心力吃到的一餐,那是翻山越嶺,披星戴月⋯⋯飛機/火車/郵輪/巴士/小艇/計程車能用上的交通工具全用上。
如果你好雞湯,那一定聽過十年一湯的「法租界」,這家可謂最多名人喝過的雞湯,但想去又苦惱烙不到一桌人?現在法租界在中山國中站周邊的巷弄裡開了一家以十年雞湯為招牌的個人套餐,套餐的內容除了雞湯外,現烤的海鮮、肉類以傳統的中餐靈魂結合法式的醬汁概念,呈現出另類的中法視味覺切換,試營運以來就造成頗大的回響。
2025年桃園-米子直飛了,一下子多了下飛機還來得及在米子吃午餐、吃完下午茶再悠哉去機場的時間,也多了一個考慮伴手禮的時間。在鳥取有不少家百年和菓老字號,在米子我最推的就是這家140多年的老字號「米仙堂」,日、洋菓子有上百種選擇,在米子車站、在AEON、甚至是機場都能看到他們家的各式菓子。
要說台中近兩年最紅的小吃,「功夫上海手工魚丸」,我最少聽過身邊一打以上的朋友好評。而功夫上海手工魚丸也不負衆望,得到2025米其林必比登及500碗。生意真的非常好,幸好轉桌率很快,店家也很親切,店內也有冷氣。
2024年止日本的米其林星星家數已遠遠超過1000家,甚至超過法國成為全世界星星最多的國家;縮小範圍的米其林三星全日本共有(12家)、京都(5家)和大阪(3家)。附帶說明的是由於北海道只出過2本分別是2012及2017,故2024的統計沒有將札幌的兩家算在內。以札幌2017的名單來看,三星也只有兩家,分別是懷石料理的花小路澤田,以及今天要介紹的「法式料理的 Restaurant Moliere」。
金澤身為北陸第一大城市,擁有加賀百萬石的歷史文化底蘊,城下町自然隱藏著許多老店,比方說今天要介紹當地人推薦的老食堂「宇宙軒食堂」靠著招牌鐵板豬肉五花定食在素有金澤銀座之稱的香林坊(片町)飄香七十餘年,同樣入選了米其林必比登及tabelog食堂百名店。
基隆想入啡啡第26杯接著播出。有時會想,我喜歡咖啡館,尤其是老咖啡館是一種「老了」的氛圍,倒不是我有多好喝咖啡,興許我好「甜點」更甚於咖啡,而咖啡館的環境又勝於甜點。秋香理髮廳-獅球珈琲部開始營業的時間不算長,所在的位置也不是一般觀光客會走跳的地方,但卻在網路上一炸成名,靠得是50年理髮廳改建,當然咖啡、甜點也都有一定的水準。
你是納豆的擁護者?還是「絕對だめ」。老實說我個人以前也是だめ,但自從幾年前第一次到水戶,吃了水戶的納豆後,就慢慢開始喜歡,吃完這家水戶55年納豆料理專賣店後,我就晉級為擁護著了。味の店 かくた在水戶幾乎是家喻戶曉的存在,是家50多年的老店,不幸在幾年前因為大火而停止營業,店家在水戶市民的呼喚中再度在新店接續和水戶納豆不解之緣。
按理說這首爾聖水洞應該寫的是咖啡、甜點⋯⋯而事實上我去了兩次聖水洞也確實考察了十來家⋯⋯但,這第一家第一篇還得是這家在網路上瘋轉,每天排到天昏地暗的「祖傳三代馬鈴薯排骨鍋」。據說會爆紅是因為韓國不少明星吃過⋯⋯
我朋友問我有日本吃過幾家拉麵,答案是我也不太清楚的數字,但3.400百碗總有的。那麼我通常會以什麼標準去找拉麵,其實無非有三個管道,請當地人推薦找老拉麵店、米其林拉麵、tabelog拉麵百名店,而「拉麵 札幌一粒庵」則是三個條件俱全,那就說什麼也要去吃上一吃。
「燒肉」相信是很多人喜歡的日本料理選項之一,也幾乎是所有日本料理中我的最愛。但,早上吃燒肉你可以嗎?在大阪,有不少燒肉,專門經營奇怪的時間,比方從晚餐一路營業到08:00,接著另一家從09:00開始營業,據說是因應難波、心斎橋、道頓崛一帶工作到早上的夜生活族。當中,專門賣山形牛、肉臟的龍之巢燒肉算是享有知名度,最少在大阪人之間。
鳥取的咖啡和咖哩一樣遍佈全縣,甚至有其專有的特性,比方早前介紹過用古代米烘焙的咖啡。今天再來分享這家米子小有名氣,以竹炭直火焙煎的咖啡,珈琲舎en咖啡館本身是百年的藏(倉庫)改進,甜點則是以米製的粉代表麵粉,包含鬆餅和起司蛋糕。
這好吃的故事說來話長,某天把朋友打卡在中央市場紅了好陣子的「碳烤脆皮五花肉」給小夥伴看,她居然說想吃,於是隔天早上05:30就殺到我從沒去過的萬華中央市場,然後小夥伴很專業的找了幾家中央市場的美食,包含早前分享過的50年老店「中央市場魯肉飯」,還有就是這家在市場賣了80年的雙葉福州魚丸燕餃店。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米其林沒有甜點店?是以2024年我聽到台中米其林一星是全球第一家冰淇淋店時就一直想去嚐嚐。2025年雖然「MINIMAL」因為回歸冰淇淋的初心(以前是以冰淇淋套餐的方式)後而被取消了「星星」,理論也許是它不在是餐廳?也不再特別?不管是什麼原因,MINIMAL都曾在米其林界掀起一陣不可思議。
今天這篇要介紹的富山45年摩登燒老店,可能是目前為止富山必比登(含餐盤)中我最推薦的,並且離富山車站只要走路3分鐘的距離,唯一的問題是要排隊⋯⋯建議避開用餐時間會等比較短一點的時間。
這幾年在日本造訪參加過不少老城、商區的觀光復興,但其實在台灣也有不少這樣商圈的生命力值得關注,比方說我曾在周邊小住一年左右的「台中電子街商圈」。它的存在有一點像台北早前的中華商場、及而後的光華商場,再到目前的三創,它曾帶領了台中人從過1970(80年代)電子商業的繁盛,幸運的是這些商店如今依然存在。
吃貨如我幾乎好所有「牛肉」的料理,但對於很多人偏好的牛排,我反倒沒有特別喜好。但,總有想吃牛排的朋友請我推薦又或一起吃飯的友人想吃牛排,這時喜來登的「安東廳」就會自然浮現我的腦海。原因在於這裡除了牛排好之餘,也有不同的牛排料理方式,另外湯、配菜、甜點的選擇質量都不錯。
大洲曾是四國我最想去的地方,實際上走過一次居然還比我想像來得好,它有著鄉下的純樸,絕也隱隱然能感受到同日的榮光,算是個人去過的城下町中,少數保持較完整的街道風貌,又不至於像京都般到處都是人,也不會太過於無聊。今天這第二篇大洲印象,就來聊聊當天在大洲朋友介紹60年老喫茶店的趣事。如果,你跟我一樣是「大谷」粉,一定要去朝聖一下。結論:鬆餅非常好吃,咖啡也很好喝,用餐環境更是棒。
如果生醃海鮮聽著很恐怖不敢嚐試,那麼我建議你到韓國試試,沒準會喜歡上,因為我就是。如果有心,剛好又到釜山海雲台,那麼這這家尾浦家미포집的人氣餐點美女生醃醬蟹海鮮套餐,或可以當試金石。結論:這大概是我這輩子吃最多生醃的一次,螃蟹、章魚、蝦子、魚、鮑魚、螺肉、扇貝,每一樣都幾乎沒有腥味,螃蟹尤其好吃。
一晃眼我停更「跟著舒國治尋小吃」的單元也1年多,不過事實上這幾年也是有一搭沒一搭的更新,理由是舒國治老師現在也沒固定的專欄和討尋小吃的新書(自我解釋)。「富貴亭飲食店」最早是收錄在「台灣小吃歇腳」一書,初次出現應該是高鐵月刊,我收這家進口袋名單也有5、6年的時間。結論:一家店能存活80年絕非容易的事,鵝肉有其水準,鵝腸、鵝翅更是美味,500碗的當歸鴨肉麵線和當歸湯也算得上美味,米其林必比登當之也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