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30 落幕 貿易、地緣政治…如影隨形 外媒解析六大特點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22日落幕,這場會議除了討論氣候議題,貿易和地緣政治也如影隨形,綜合外國媒體彙整資訊可總結出六大特點。
各國對化石燃料看法落差仍大:協議草案未提及許多國家支持的化石燃料淘汰路線圖,讓許多會議代表既失望又憤怒。一些國家堅持COP30應推進協助各經濟體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具體行動,但對其他國家,如中國大陸和俄羅斯等石油國家而言,任何與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有關的新義務都是「紅線」。
氣候「調適」獲重視:COP30通過一項要求,用於調適的資金2035年前將增加兩倍,凸顯各國認同氣候損害已是現在進行式,需要立即採取調適措施。
貿易和關鍵礦產也是氣候議題:中國大陸和其他國家對歐盟碳稅感到不滿,批評人士認為課徵碳稅形同懲罰其他國家對歐盟出口,這些不滿已納入最終協議。
此外,會議代表也在協商文本草案中,強調開採和加工鋰及鈷等關鍵礦物帶來的風險。
美國缺席仍發揮影響力:已開發國家協商代表緬懷美國扮演驅動野心的角色及外交影響力,但美國總統川普質疑氣候變遷立場也給予「盟友」勇氣,通常相對低調的俄羅斯這次就帶頭封殺化石燃料路線圖。
大陸保持沉默、專注搶奪氣候變遷商機:專家警告,基於太陽能長期發展方向明確,且大陸在此領域占據主宰地位,美國將陷入困境。
歐盟進退維谷:由於提高氣候調適資金兩倍的文字寫入最終草案,歐盟試圖施壓開發中國家支持化石燃料路線圖構想時,已拿不出任何籌碼。
更多udn報導
明顯溫度差?高市熱情擁抱義總理 與李強疑「眼神交會」
失業男撿提款卡6小時爽領18萬 失主報案他下場慘了
普發1萬變9千 ATM直接「吃掉1千」銀行回覆讓他崩潰
毀容式演技?宋茜只會瞪眼、情緒生硬 男主角慘成路人
其他人也在看
COP30成果評價不一 氣候融資2035年增至3倍、淘汰化石燃料缺明確計畫
經過兩週的談判後,今年的聯合國氣候峰會22日落幕,最終達成的妥協方案被部分人士批評為軟弱無力,但也有一些人則認為取得了進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大會上最終敲定的協議,承諾提供更多資金協助各國適應氣候變遷,但缺乏明確的計畫來逐步淘汰石油、煤炭和天然氣等導致全球暖化的化石燃料。 這次峰會的成果遠未達到科學家認為世界所需的程度,也沒有達到環保人士和原住民要求的具備重大意義。很少有國家能夠完全實現他們的訴求,會場甚至發生了火災,一度中斷了談判。 但這種失望中也夾雜一些成果,人們也希望各國明年能取得更多的進展。 各國達成協議 氣候融資5年內增至3倍 各國同意將承諾用於協助脆弱國家適應氣候變遷的融資規模,在2035年前提升至當前水準的3倍,比原先設定的目標多花5年的時間。部分島嶼國家對這項財政支持措施感到滿意。 但最終文件並未包含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線圖,這激怒了許多人。 在達成協議後,COP30主席柯利亞多拉哥(Andre Aranha Correa do Lago)表示,巴西將採取額外措施,並制定自己的路線圖。並非所有國家都簽署了這項計劃,但簽署國將於明年舉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金士懿觀點》COP30後,綠能競逐牽動全球氣候權力新布局
COP30 在巴西貝倫落幕後,真正值得關注的並非冗長的草案,而是各大力量藉由會議釋放的戰略信號。今年的談判雖未產生具約束力的突破,但卻勾勒出未來十年全球氣候治理的權力重新分配。美國以技術前沿重新定位其全球角色,歐盟強化制度槓桿以維持規則領導,而中國則以產業鏈與下一代能源技術推動新的國際影響力。全球南方則首次以政治性集體姿態介入氣候議程,對國際制度提出新的正當性要求。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各報要聞》COP30落幕 淘汰化石燃料未納協議
【時報-台北電】巴西主持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會議(COP30)在爭議聲中落幕。雖然大會勉強通過協議,但歐盟等力主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線圖因產油國反對而未被納入,讓減碳目標大打折扣。 在過去兩周談判裡,各國對未來應如何採取氣候行動有很大歧見,峰會主席柯利亞多拉哥承認談判相當艱難,部分國家提出的積極主張,卻是另一些國家要面對的難題。例如哥倫比亞、巴拿馬和烏拉圭等拉美國家,與歐盟等一起要求在協議裡,應包含逐步淘汰化石燃料的內容,但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大國提出反對。儘管歐盟不同意這次會議結論,但未阻止最後協議。 最終在協議裡有關化石燃料的倡議,是呼籲各國在「自願性」的基礎上,合作減少碳排放,致力於把全球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較工業化前水準高攝氏1.5度以內。 其他共識與承諾,包括同意在2035年前,為幫助窮國適應氣候變遷的融資金額增加2倍,以保護這些國家經濟免受像海平面上升、熱浪、乾旱、水災與風暴等威脅。 對國際貿易是否能符合氣候行動,儘管大家擔心不斷增加的貿易壁壘,正限制潔淨科技的應用,有關貿易領域仍首次被納入協議裡,並在氣候架構下展開為期三年的對話。 巴西針對森林資源,讓其成為新的
時報資訊 ・ 19 小時前
COP30未納淘汰化石燃料 五大重點看氣候大會的成果與失落
第30屆聯合國氣候大會(COP30)歷經馬拉松式的12小時延長討論後,於週六(22日)下午閉幕。雖然淘汰化石燃料的路線圖、禁止砍伐森林路線圖雙雙觸礁,但在政治局勢動盪、氣候否定論的挑戰中,最終仍...
環境資訊中心 ・ 16 小時前COP30落幕 各方反應一覽
(中央社巴西貝倫22日綜合外電報導)近200個國家今天在巴西亞馬遜地區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上,推動通過一項規模有限的協議。
中央社 ・ 1 天前COP30直擊/哥倫比亞突襲反對、主席脫稿談化石燃料 峰會延一天終落幕
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締約方第30次會議(COP30)延會談判,在巴西時間22日下午展開全體大會,迅速通過一連串協定文本...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威力不輸颱風!「15縣市」恐達8級強陣風 外出注意
中央氣象署於2025年11月24日晚間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指出受東北風增強影響,從24日晚上至25日晚上,新北市、桃園市、新竹市及其他多個地區有可能出現平均風速達6級以上或陣風達8級的情況。這些地區包括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屏東縣、澎湖縣、金門縣和連江縣,並且特別提醒戶外工作者注意安全,避免在強風中活動。
中天新聞網 ・ 4 小時前
今晚變天轉雨!最冷14°C時間曝 「天琴颱風」估將生成
【高沛生/台北報導】氣象署預報員林定宜接受《壹蘋新聞網》訪問表示,今(24)日白天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有局部短暫雨;但傍晚後水氣增多,北台灣率先轉雨,入夜後雨區將逐漸往中南部與東半部擴大。東北季風今晚起明顯增強,北台灣感受轉涼,中南部日夜溫差也更大,清晨中南部局部霧或低雲恐再度壓低能見度,台南今晨一度低於200公尺,提醒駕駛務必小心。
壹蘋新聞網 ・ 9 小時前
將迎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5度 「先濕冷、後乾冷」變天時間曝
今(23)日東北季風減弱,中央氣象署表示,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各地低溫約16至20度,局部近山區及空曠地區氣溫會在低一些,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地區高溫約25到27度,中南部、臺東可來到28到30度;降雨方面,臺灣各地大多及澎湖、金門、馬祖為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東半部地區、恆春半島及大臺北山區有零星短暫雨。此外,氣象專家就提醒,下週二晚起新一波東北季風開始南下,將迎來斷崖式降溫。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週「斷崖式降溫」低溫探14度!2地區「急凍4天」又濕冷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本週末天氣回暖,氣象署指出,今(23日)雖清晨各地早晚仍偏涼,但隨著東北季風減弱,白天溫度回升,北部及宜花高溫可達27度,中南部、台東甚至最高到30度。不過氣象專家林得恩提醒,「斷崖式降溫」即將到來,下週二(25日)起又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屆時北部、東北部低溫下探15度,南部也只有20度,需多注意氣溫劇烈變化。
民視 ・ 1 天前
熱帶低壓生成!最快明增強為「天琴颱風」 對台影響曝光
日本氣象廳今(24)日上午發布烈風警報(Gale Warning),指出菲律賓東方海面有熱帶性低氣壓生成,且強度還會再增強,預估最快明日上午就會生成為「天琴颱風」,其未來路徑將一路往西,對台灣沒有直接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短袖可收了? 2波東北季風 「洋蔥式」防早晚溫差
東北季風來襲!氣象專家表示,未來一週天氣將有明顯日夜溫差,週二晚間至週三清晨最冷,局部低溫可能降至12至14度,提醒民眾注意保暖。此外,菲律賓東方海域已形成熱帶低壓,最快將於週二發展成「天琴」颱風,但預計對台灣影響有限。氣象專家林老師更指出,今年反聖嬰現象發生機率超過80%,冷冬機會較大,發生率約六成左右!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東北季風午後起逐漸增強!一周氣溫、降雨變化一次看
又是一個禮拜上班上課的開始,本週的天氣重點仍在於東北季風的強弱變化,預期會有兩波東北季風先後影響台灣,強度沒有特別強,但是會讓北台灣的溫度起伏變化較大,其他地方的日夜溫差變化也比較明顯。降雨則是集中在迎風面地區為主,雨量看起來都不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

東北季風報到!今飆30度、入夜轉濕涼 氣象專家曝高機率「冷冬」
今(24)天清晨本島平地最低溫落在新竹僅12.5度,白天開始氣溫回升、水氣不多,各地為多雲到晴的好天氣,但傍晚之後東北季風逐漸接近,水氣增多,迎風面北部、東北部地區要留意變天降雨,預計週三出現最低溫;
台視新聞網 ・ 19 小時前
今天晚上又變天!颱風「天琴」最快明生成 預估路徑曝
氣象專家賈新興指出,預估今(24)日傍晚到27日受到偏強東北季風影響,不過這波東北季風水氣相對偏少。而今年的第27號颱風「天琴」(Koto)預估將於明(25)日生成,目前預估路徑對台灣尚無影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明入夜後變天!「北東濕到週五」降雨熱區出爐 下週又有東北季風接力
氣象署指出,週二(25日)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較涼,其他地區早晚亦涼,中南部日夜溫差大;其中,週二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地區及恆春半島有零星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週三至週五(26日至28日)桃園以北、東半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