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執行長示警: AI恐將影響選舉結果
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近日接受BBC《Newsnight》專訪時表示,AI的發展雖帶來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前所未有的風險,尤其在資訊操控、選民影響與假訊息擴散方面,可能對民主社會造成衝擊。(圖片來源/川普官方臉書)
Google執行長Sundar Pichai近日接受BBC《Newsnight》專訪時表示,人工智慧(AI)正快速改變世界,並可能對民主制度與選舉結果產生深遠影響。他坦言,AI的發展雖帶來巨大機會,但也伴隨前所未有的風險,尤其在資訊操控、選民影響與假訊息擴散方面,可能對民主社會造成衝擊。
Pichai指出,AI技術已進入爆炸性成長階段,從語言模型到多模態系統,都具備生成內容、模擬語氣、操控情緒的能力。這些技術若被用於政治宣傳或選舉操作,可能讓選民難以辨識真偽,進而影響投票行為。他強調:「AI不只是技術問題,更是民主制度的挑戰。」
假訊息與深偽技術,選舉透明度受威脅
在訪談中,Pichai特別提到「深偽技術」(deepfake)與AI生成內容的潛在危害。他表示,AI可以模擬候選人聲音、影像,製造虛假言論或行為,若未加以管控,將嚴重破壞選舉的公正性與透明度。
Google目前已投入資源研發AI內容辨識技術,並與各國政府合作,建立防範機制。但Pichai坦言,技術進步速度遠超過監管制度的建立,全球尚未形成一致的AI治理架構。他呼籲各國應加速制定AI法規,特別是在選舉期間,應有明確的內容審查與平台責任。
此外,他也提到AI模型的「偏見問題」與「文化敏感性」,若未妥善設計,可能加劇社會分裂或族群對立,進一步影響民主穩定。
責任與治理:科技巨頭的角色與承諾
面對AI可能影響民主的憂慮,Pichai強調,科技公司必須承擔更多責任。他表示,Google已成立AI倫理委員會,審查高風險應用,並推動「可解釋性」與「資訊來源透明度」的設計原則。他認為,AI的未來不在於「誰最強」,而在於「誰最負責任」。
他也呼籲企業領袖、政策制定者與公民社會共同參與AI治理,建立跨國合作機制,確保技術發展不偏離民主價值。他說:「AI的未來取決於人類如何選擇使用它,而不是技術本身。」
在全球選舉密集的年代,AI的角色日益重要。Pichai的訪談不僅是對科技發展的反思,更是對民主制度的警鐘。如何在創新與穩定之間取得平衡,將是未來各國共同面對的課題。
更多信傳媒報導
把握帶狀皰疹治療黃金72小時!神經內科醫:錯過就可能痛一年
伴侶溝通的奇蹟:鞏固親密關係的對話練習
創業家管理學:從創業、成長、轉型,到啟動第二曲線、永續創新的系統知識與實務
其他人也在看

王世堅挺參選桃市長 何志偉感謝:我一定會有出息
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23日化身「志偉哥哥」與親子互動,他笑言今天天氣好的跟童話故事一樣,大家都很開心,被問及立委王世堅力挺,還稱站台會隨傳隨到,何感謝王的鼓勵跟肯定,自信表示自己一定會有出息,至於外傳前市長鄭文燦可能回鍋再戰,他避重就輕表示,自己只要有機會一定全力以赴。
中時新聞網 ・ 21 小時前
李四川2026戰新北快了?他曝「最佳參選時間點」
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日前在2026年地方選舉中表達了願意承擔新北市長候選人職責的意願。他指出,如果國民需要他參選,他不會拒絕。國民新北市議員林金結認為,李四川如果能在明年3月1日投入選舉,將是最佳的時機。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美10月CPI開天窗,勞工統計局稱,11月物價報告延至12月18日補發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美國勞工統計局(BLS)上週五(21)宣布,因政府停擺期間無法完成部分價格調查且事後難以追溯補齊,決定取消發布原訂的10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報告。這意味著10月這一關鍵通膨讀值正式「開天窗」,成為本輪政府停擺下首當其衝的核心數據之一。勞工統計局表示,目前仍可取得11月大部分非調查類價格數據,將「在可行的情況下」,把10月的CPI水準一併納入11月物價報告中;10月與11月合併的CPI報告,預定於12月18日發布。不過,由於部分分類10月價格數據缺失,該機構強調,11月報告中,對於缺口項目將無法提供10月的月率變動百分比,只能呈現有限度資訊。在此之前,勞工統計局已因相同的數據採集問題,決定取消發布10月非農就業報告。市場分析指出,連續兩項重量級官方數據「消失」,勢必增加決策者與投資人的不確定性,Fed在判讀通膨與就業趨勢時,將被迫更多依賴高頻與替代指標,短期內也可能加劇金融市場對零星數據與言論的敏感度。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AI獨角獸首現「暴雷樣本」,Robin AI瀕臨破產敲響警鐘
【財訊快報/陳孟朔】外電報導,全球AI熱潮持續延燒之際,第一批「衝得太快」的創業公司已經開始被市場淘汰。英國法律AI獨角獸Robin AI在拿下谷歌、軟銀、淡馬錫、PayPal與劍橋大學等一線股東、今年初還躋身英國科企前十強後,不到半年便因新一輪融資流產,被掛上英國不良資產交易平台,瀕臨破產邊緣,成為AI賽道殘酷出清的典型案例之一。Robin AI成立於2019年,主打「法律AI copilot」,切入合同審查、條款比對與長文本分析等高耗時場景,被視為大型語言模型最有機會率先改寫的垂直行業之一。公司創始人結合「頂尖律師+AI研究員」背景,早早與Anthropic合作,把Claude大模型整合進產品,幾乎與獲OpenAI力捧的Harvey AI並列為法律AI賽道「雙子星」。短短數年即連續完成多輪募資,在世界500強中拿下十多家客戶,客戶名單橫跨銀行、藥企、消費品與專業服務機構。然而,Robin AI真正被資本「棄療」,始於2025年啟動的C輪融資遲遲無法落地。今年10月,有媒體發現公司出現在英國一個專門交易資不抵債企業與不良資產的網站上,實質是嘗試在正式破產前尋求「賣身」與急救資金。先前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金融》AI估值過高 巴菲特指數連5月破200%
【時報-台北電】Google執行長皮查伊(Sundar Pichai)近日示警,AI有「非理性繁榮」風險,若投資泡沫破滅,沒有公司能倖免,此話一出,全球股市暴漲暴跌;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警示,美國巴菲特指數已連5個月破200%,比2008年金融海嘯前還高,股市確實出現泡沫信號。 所謂巴菲特指數,是以該國上市公司股票總市值除以國內生產總值(GDP)所得;根據財經網站統計顯示,美國今年以來巴菲特指數4月平均176.2%最低,7月突破200%大關後就一路攀升,10月220.8%達顛峰,11月平均值為219.9%,雖然微幅下滑,仍連5個月指數破200大關。根據巴菲特指述理論,指數高於134%意味嚴重高估,破200%即是崩盤信號、處於「玩火」情況。 輝達近日財報優於預期,執行長黃仁勳表示,Blackwell火熱到難以置信,駁斥AI泡沫,但隨後因輝達應收帳款大增,導致全球主要股市暴漲後又暴跌;黃仁勳會議上抱怨,「若我們業績不佳,就成AI泡沫化證據,若業績亮眼又說成助長AI泡沫」。 「鉅亨買基金」總經理張榮仁認為,AI熱度過高,有任何風吹草動很容易被負面解讀,美國政府已將AI提升到國家級戰略,此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鏡評/投機交易退潮了
時序接近西方的感恩節,從四月川普關稅的低點一路熱炒至今的金融市場,也到了獲利了結、開心放假的終點了。上週四美股重挫,績優龍頭股的道瓊指數跌1.18%,科技股為主體的那斯達克指數跌2.29%,而最熱門AI族群領軍的費城半導體指數跌3.72%,這是非常有秩序的「獲利了結」賣盤。
鏡報 ・ 8 小時前弘前蘋果飄香遠百 日台友好甜蜜升溫
在台灣提到日本青森縣弘前蘋果,首先聯想到的就是遠東百貨,遠百和弘前市官方合作即將邁入第15年,再度把一級棒的美味蘋果新鮮直送到台灣,「日台友好」甜蜜的情誼持續升溫。再加上普發一萬首波入帳,還有週年慶優惠,現在來遠百消費「蘋」安大滿足!
工商時報 ・ 10 小時前
比特幣11月暴跌36%恐創2022年來最慘單月表現,加密市值失守3兆美元
【財訊快報/陳孟朔】全球最大加密貨幣比特幣11月重挫,21日盤中一度挫跌至80,553美元為4月11日以來的逾七個月新低,較10月初創下的12.6萬美元歷史高位回吐36%,單月累計跌幅約25%,恐寫下自2022年行業崩盤以來最糟糕表現。以太幣同步遭遇猛烈拋售,一度重挫近9%,跌破2,700美元關口。市值數據顯示,整體加密貨幣市值自4月以來首度跌破3兆美元,情緒指標滑落至「極度恐懼」區間,投資人風險偏好急凍。市場分析指出,本輪暴跌並非單一利空導致,而是槓桿強制平倉、結構性賣壓與大型持幣者獲利了結多重因素共振。自10月10日首波「清算風暴」以來,當日約190億美元槓桿部位被強制平倉,短時間內蒸發約1.5兆美元市值,之後市場始終未能完全恢復元氣。過去24小時,再有約20億美元槓桿頭寸遭到清算,比特幣永續期貨未平倉合約相較10月峰值940億美元縮水約35%,反映投資人正大幅收縮風險部位,整體流動性隨之惡化。在槓桿出清之外,現貨與基金層面的被動賣壓同樣雪上加霜。數據顯示,僅週四一天,12檔美國比特幣ETF合計淨流出約9.03億美元,創下自去年產品問世以來第二大單日贖回規模,顯示機構資金並未積極逢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蘋果傳2026年推千美元以下MacBook,上週五股價收漲近2%
【財訊快報/陳孟朔】蘋果公司(美股代碼AAPL)股價上週五隨科技股回穩走高,收漲5.24美元或1.97%至271.49美元。分析師指出,市場提前反應蘋果在入門筆電產品線上的新布局,視為其鞏固生態系與拉長成長曲線的重要一步。據研調與券商報告,蘋果計畫在2026年第一季推出一款低價版MacBook,鎖定千美元以下價位帶,產品將搭載A18 Pro晶片,螢幕尺寸小於13.6吋,主打輕薄便攜與日常文書、影音娛樂等需求。市場解讀,這款新機種將刻意與現有高階MacBook區隔,透過壓低售價與規格調整,打入對價格更敏感的學生族與入門用戶。業界認為,蘋果此舉等同為「數位版iPad」使用者提供一個「往上升級」的選擇,把原本只用平板做簡單消費與輕度創作的用戶,導入完整的MacOS生態。對比iPad偏向內容消費端,新低價MacBook將被包裝為可兼顧學習、遠距辦公與多工處理的生產力工具,有助提升裝置使用黏著度與服務營收轉換率。分析師指出,在全球PC需求復甦有限、AI硬體投資集中於雲端與高階裝置的背景下,蘋果選擇從價格帶與產品形態下手,試圖在入門筆電市場對Chromebook及Windows陣營展開反攻。未來觀
財訊快報 ・ 7 小時前
工商社論》台灣模式如升級為國家戰略 品牌價值將高度行銷全球
在本屆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期間,我代表團成功展現台灣於AI、智慧醫療、數位健康與中小企業韌性等領域實力與合作潛力,讓「台灣模式」登上國際矚目的焦點。「東拓美國」已成全球供應鏈重組下的必然趨勢,各界多所論述優劣,既然是重要的一步,影響既深且遠,是否該將「台灣模式」深化為國家戰略,或著僅是對等關稅談判的戰術籌碼之一,可站在更高的層面來思考。
工商時報 ・ 10 小時前AI研發帶動科技巨頭搶購 優質碳權價格飆4倍
(中央社巴西貝倫2025年11月21日綜合外電報導)科技巨頭為抵銷發展人工智慧(AI)造成的大量碳排,對碳移除所產出的高品質碳權需求激增,從而加劇市場短缺。不過專家們認為,這種短缺正是刺激此一新興市場投資所必需。碳移除憑證(Carbon removal credits)與一般碳信用額度(carbon credits)不同。俗稱雖都算「碳權」,但前者的碳抵換額度是從大氣中直接移除二氧化碳的專案所產出(如造林、直接空氣捕捉DAC、生物炭Biochar等),而後者的碳抵換額度主要是避免或減少排放所產出(如用再生能源取代化石燃料、防止森林砍伐等)。正因一個是能從大氣中長期移除二氧化碳,一個只是防止更多排放而非移除二氧化碳,產出的碳權品質在市場上自然有分高低。路透社報導,包括微軟(Microsoft)和谷歌(Google)在內的科技大廠過去兩年大量收購碳移除憑證這類優質碳權,使這類額度在2024年的價格,比一般的碳信用額度高出近4倍。碳權專家指出,自2019年以來,大型科技公司投入數以億計美元在「持久碳移除」(即能捕捉並長期儲放二氧化碳的技術)上,過去兩年尤為顯著。根據碳市場追蹤機構CDR.fy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八點檔女星車禍被撞飛!緊急動手術「戲份遭換角」 最新傷勢曝光
女星顏曉筠外型亮眼,近年在八點檔憑藉精湛演技獲得眾多關注,沒想到今(24)日驚傳顏曉筠遇車禍被撞飛,導致左肩脫臼、韌帶斷裂。而顏曉筠參演的八點檔《好運來》即將迎來大結局,如今顏曉筠傷勢是否會影響到劇組拍攝?電視台也鬆口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港台影星齊聚! 現身豪華婚宴...梁朝偉夫婦、邱淑貞都到場
昨(23日)台灣、香港人氣明星全都聚集在台北寒舍艾美酒店,包含梁朝偉、劉嘉玲、邱淑貞、鍾鎮濤、張小燕、張清芳等人,都來到台灣參加婚禮,根據資深藝人李明依的說法,這次大家齊聚,是來參加閨蜜兒子的婚禮。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美語老師定居台灣!嘆「此生最後悔決定」狂列4缺點 眾人驚呆:好中肯
近日有位外國人在論壇上發文抱怨,自己來台灣旅遊後愛上台灣,決定在台灣定居,並在補習班擔任美語老師,然而實際定居後他卻直言「搬來台灣是我人生中最糟的決定」,點出台灣人雖然友善,但都是「有禮貌的疏離」,至於台灣年輕人他則評價「普遍沒什麼幹勁,整天活在網路世界裡」,長文曝光後許多台灣網友直言「滿中肯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又要變天了!下週「這天」暴跌10度 一圖看未來天氣
今(22)日環境仍吹東北風,各地早晚偏涼,不過隨著冷空氣逐漸減弱,白天溫度持續回升。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表示,下週二將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再度南下,氣溫大跌10度左右,北部、宜蘭最低下探16-18度左右,其他地區也會掉回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舒淇考慮領養孩子「馮德倫爽快答應」 被問做人進度他這樣回
女星舒淇結婚至今將滿10年,但她與老公馮德倫始終未迎來自己的孩子,日前她才坦露其實一直都想生孩,只是目前未能如願。而老公馮德倫近日出席香港活動,被問及生子一事,他表示自己對舒淇的回答沒有疑問,更爽快接受領養孩子的想法。
中時新聞網 ・ 4 小時前
曾經的奪冠功臣 道奇拜了6月TJ手術的昔日終結者菲利浦斯
今年完成世界大賽2連霸的洛杉磯道奇今(22日)再傳出球員異動,由於今天是大聯盟不續約(Non-tender)最後期限,他們確定不與今年6月剛動完TJ手術的前終結者菲利浦斯(Evan Phillips),但棒球事務部總裁Andrew Friedman仍強調,他們有意願再次簽回他。
太報 ・ 2 天前
黃國昌、盧秀燕站搭高鐵「沒搭商務艙」 律師:當民眾是猴子?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社群平台Threads近日瘋傳民眾主席黃國昌與台中市長盧秀燕在高鐵站著滑手機的畫面,引發網友討論。對此,律師林智群今(23)日在臉書痛批,若本業表現不佳,包括推違憲法案、亂刪預算、火力發電堅持不改天然氣、花3.6億元辦購物節、垃圾山問題擺爛、興建巨蛋等,卻省小錢(商務艙的錢)花大錢(亂花預算),還要大家感動,以為民眾是朝三暮四的猴子嗎?
民視 ・ 22 小時前
這波冷空氣來真的!氣象署示警下週三氣溫大跳水 最冷時間曝
[Newtalk新聞] 今(22)日受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北部有雨,氣象署指出,明(23)日起水氣減少,各地天氣轉乾,氣溫回升。不過好天氣持續不久,下週二(11/25)起另一波東北季風南下,北台灣將再度轉濕冷,週三(11/26)低溫恐下探16度,民眾應留意氣溫劇烈變化。 根據未來降雨趨勢圖顯示,今(22)日東北季風增強,迎風面的北部、東半部地區有局部短暫雨,其中基隆北海岸及宜蘭降雨較明顯,中南部則維持多雲到晴。到了週日(11/23),環境轉乾,東北季風減弱,全台降雨顯著減少,僅東半部有零星雨勢,是未來一週天氣最穩定的一天。週一(11/24)水氣稍增,東半部降雨機率略微提高,但整體仍屬舒適。 氣象署進一步強調,天氣轉折將出現在下週二(11/25)。屆時另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影響時間預計持續至週五(11/28)。這波冷空氣伴隨水氣較多,北部及東半部地區將轉為陰雨天氣,降雨範圍擴大,中南部雲量也會增多。 今(22)日北台灣整天濕涼,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溫度趨勢低溫約18至20度,高溫僅22度左右;中南部早晚亦涼。隨著週日(11/23)至週一(11/24)東北季風減弱,各地氣溫將明顯回升,北部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