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i精選專題導讀/稀土已成重要物資 台灣如何衝刺自有產能?
面對中國擴大稀土出口管制,全球供應鏈拉警報,雖台灣半導體受影響有限,但無人機、電動車等高科技產業已感壓力。
為確保稀土自主,經濟部提前啟動回收電子廢棄物提煉稀土計畫,目標2030年達500公噸自給量。工研院技術初具規模,可從低純度廢料提煉出99.9%純稀土,但技術推進之外,回收體系與法規配套仍是關鍵。
如何串連拆解場與下游提煉廠?產業鏈還有哪些斷點?在這場資源地緣戰中,台灣如何轉守為攻、打造綠色稀土供應鏈?
以下為央廣Rti本日精選專題:
其他人也在看
突破稀土綁架2》中師承美歐技術 如今威脅全球
一如太陽能、電動車等領域,中國很難出現「0到1的突破」、卻常透過借鑑與模仿達到「1到100」的大量複製,稀土領域也是如此。稀土元素最早是在歐洲(如瑞典)被發現與分離出來,中國雖在1727年就發現稀土資源(如內蒙古),但1950年代才開始小規模精煉生產;早期由美國位居主導地位,而關鍵應用於稀土分離的「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突破稀土綁架4》日抗中是典範 降低近半依賴
2010年因釣魚台主權爭議,日本是第一個被中國威脅停供稀土的國家,自此積極推動供應鏈多元化、技術創新和減量化,對中國進口的稀土比例從當時高達9成以上降至目前僅約58%,顯著提高了供應鏈的韌性。與美國「失而求復」不同,日本在稀土供應鏈中主要集中在下游高階應用,且在多元化供應和資源循環處於領先地位;因該
自由時報 ・ 1 天前突破稀土綁架3》鄧溫「陽謀」30年 習收割當武器
1992年,前領導人鄧小平南巡講話時,喊出「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自此稀土被定位為中國國家戰略資源;而學地質出身的前總理溫家寶,在2003至2013年任內更大力發展稀土戰略。也就是說,鄧、溫陽謀「稀土」30年,如今被習近平「收割」當作經濟戰略武器。
自由時報 ・ 1 天前稀土之戰 歐盟月底擬妥反制措施
儘管中國與歐盟7月達成了旨在加快稀土出口至歐洲的協議,但中國仍持續嚴格管控稀土出口,並於本月初宣布擴大限制措施。對此,歐盟執委會負責經濟政策的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22日表示,如果雙方稀土貿易問題沒有改善,歐盟將考慮針對中國稀土出口限制採取反制措施。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台灣半導體兩個第一、一個第二 今年產值挑戰七兆元
AI為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成長動能,台灣半導體產值從2024年的5兆多元,到今年可能達到6.5兆元,甚至有望挑戰7兆元,台灣半導體產業協會、台積電資深副總經理暨副共同營運長侯永清表示,台灣半導體產業在充滿變動的一年依然繳出「製造第一、封測第一、IC設計第二」的亮眼成績單。
鏡報 ・ 1 天前原定討論稀土與台海 德外長訪中行臨時喊卡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今天(24日)表示,德國外交部長瓦德福(Johann Wadephul)原定於26日訪問中國,但行程臨時取消。 該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國關切中國近期對稀土的出口管制,並指出這次訪中行無法安排足夠的會議,「我們將延後此次行程」。 該發言人拒絕透露是哪一方取消這次的行程,僅表示德國對這一事態發展感到遺憾。此前瓦德福表示,他將在訪問期間敦促中國放寬對稀土及半導體的出口限制,關切貨物經由台海自由流通,並呼籲中國發揮自身影響力來促使俄羅斯就結束烏克蘭戰爭展開談判。 瓦德福近期接受路透社訪問時也提及台灣,並表示德國將「自行決定一中政策內容」,其中包括不得暴力改變現狀。中國外交部今天回應表示,一中原則「沒有任何自定義的理由和空間」,敦促德方必須明確反對台獨。(編輯:許嘉芫)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台灣借力MAGA 爭取不被中美峰會「出賣」
由於缺乏正式外交關系,台灣正采取一種特殊的「迂回」方式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溝通:通過接觸「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和保守派媒體,確保台灣防務決心被白宮聽到。此舉源於台灣對特朗普與習近平即將舉行的會晤可能犧牲台灣利益的深切擔憂。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全力防堵非洲豬瘟 賴清德透露:15天內沒爆發可稍微放心
[Newtalk新聞] 台中日前爆發斃死豬檢驗非洲豬瘟呈現陽性反應,農業部隨即下達禁止屠宰、禁運5天措施,進行疫調以防疫情擴散。對此,總統賴清德今(24)日透露,只要在潛伏期15天之內做好疫調工作,只要15天內沒有爆發,我們就可以稍微放心。 賴清德今日前往彰化縣參觀「2025台灣設計展」,致詞後有感而發對這次台中爆發非洲豬瘟疫情進行補充說明。 賴清德指出,非洲豬瘟並不是人畜共通的傳染病。行政院要求全國禁屠宰、禁運措施,是為了確保疫調後,這次非洲豬瘟爆發的原因。同時也要確保未來到市面上的豬肉,都能健康安全,讓民眾吃得安心。 他也回顧說,2018年左右,中國爆發非洲豬瘟後,東南亞其他國家陸續淪陷,台灣嚴正以待,當時他擔任行政院長時,特別成立「非洲豬瘟防治應變中心」,也在屏東縣邀請演練非洲豬瘟的防治工作,在還沒爆發本土案例前,各縣市如何防治,也在爆發後緊急應變。另外,也在全國增加建制非洲豬瘟檢疫量能,希望早期發現、儘早防治避免疫情擴散。 賴清德表示,非洲豬瘟一定是從外地到台灣來,當時行政院也做了一連串境外防治措施,第一是在機場建制X光機,旅客返國以避免挾帶豬肉;第二在飛機上出入國的防治宣導,
新頭殼 ・ 1 天前
冷空氣要來了!這天起「低溫探1字頭」 中南部也明顯有感
今(25)日東北季風稍減弱,但水氣仍偏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宜蘭地區有陣雨,仍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桃竹苗、花東及恆春半島也有短暫陣雨,南部地區及中部山區則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對此,氣象粉專也示警,這天將會有冷空氣南下,且中南部地區也會明顯有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下週又有冷空氣殺到!2地區低溫「跌剩1字頭」中南部也有感
生活中心/周希雯報導台灣近期氣溫大幅下降、明顯變冷,其中北台灣受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雨彈不停歇狂炸近1週,遲遲看不到太陽露臉。氣象署指出,今(25)北部、東北部依舊偏涼,降雨機率仍高,尤其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及東北部地區,容易有廣泛且持續性降雨,中南部則是白天明顯回暖,白天可達30度以上。不過還沒等到北部放晴,氣象專家就示警,下週將有冷空氣南下,北部及東北部溫度將跌到「1字頭」,而且這波降溫連中南部也有感。
民視 ・ 9 小時前
雨快要停了!專家曝「這天有望放晴」 未來一週天氣曝光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台灣持續呈現偏涼有雨的天氣型態,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今明兩天(25、26日)北部及東北部仍是陰雨天氣,走到中南部天氣會比較好。但下週一水氣將減少,下週四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還有可能放晴,要留意的是,下週末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半部又有明顯雨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雨神還沒走! 東北風緩1天 週日增強又降溫
週六東北季風稍減弱,北部、東部仍飄雨不斷,雨勢綿長。根據氣象專家統計,週一至週六清晨累積雨量,雙北地區佔前三名,台北北投高達1665毫米!氣象預報員表示,週日新一波東北季風將增強,北部、宜蘭低溫下探20度左右。氣候暖化,東北季風定義已改變,19度標準恐難出現。連假過後,北部雨勢雖緩,但東北風帶來明顯降溫,11月初將迎新一波東北風,民眾準備薄外套因應。
TVBS新聞網 ・ 2 小時前

北部、宜蘭開工日雨下不停! 下週短暫回暖再接冷雨
光復節連假進入尾聲,東北季風轉強,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和宜蘭地區仍有降雨機會,其他地區以多雲為主。10月30日有短暫回溫機會,11月1日將再度迎來降溫。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解除 10/24秀林大天祥地區繼續停班課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潰決恐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發布「紅色警戒」,目前監測狀況穩定,23日下午解除警戒,不過台8線中橫公路溢流路段仍持續封閉。花蓮縣政府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24日仍然停止上班上課。 林業及自然保育分署23日表示,連日空拍監測,燕子口堰塞湖壩體結構穩定,底部穩定滲流,沒有加劇,因氣象預報最近不會有豪大雨,因此解除紅色警戒,但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淹水區至魯丹橋間仍為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區域,公路局持續封路。 堰塞湖警戒解除後,下游撤離民眾已陸續返家。不過因台8線部分路段封閉,花蓮縣政府23日晚間表示,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雖然已解除警戒,但考量台8線中橫公路溢流路段仍持續封閉,秀林鄉大天祥地區(太魯閣口、布洛灣、天祥、西寶、洛韶、關原)24日仍停止上班上課。 林保署花蓮分署提醒,台8線175.5公里靳珩隧道西口淹水區至魯丹橋間仍為溢流水道,屬高風險區域,公路局將持續封閉相關路段,嚴禁民眾進入。另未來將持續監測水位將隨降雨量變化、壩體滲溢及橋面溢流等狀況持續變動。如有危險立即發布緊急通報單、
新頭殼 ・ 1 天前
秋意漸濃天氣急凍! 專家警告:下週中部以北「下探20度」
今(24)日是光復連假開跑首日,東北季風強勢來襲,氣象署針對台北市發布豪雨特報,基隆及新北市則為大雨特報,北部及東北部地區全天氣溫僅在22至26度之間。對此,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霜降過後,秋意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雨下不停!明起東北季風再增強 降雨範圍一圖看
[Newtalk新聞] 雖然今(25)日東北季風有稍微減弱,但北東仍然大雨不斷,而明(26)天就是連假最後一天,還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對此,氣象署指出,這波雨勢將會持續到29日,局部低溫探21度,30日短暫回溫兩天,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再次增強,北部和宜蘭將再迎來一波降溫。 氣象署指出,明天東北季風增強,基隆北海岸、宜蘭、大台北山區有比較廣泛的短暫雨,雨勢與今日相比稍微小一些,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明天也有下雨的機會,其他地區多雲,南部、中部山區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雨勢將持續至29日、30、31日減弱短暫回溫,但很快11月1日東北季風會再次增強。 27日桃園以北、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28、29日降雨比較多,宜蘭有短暫雨,且有局部大雨機會,桃園以北、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多雲,午後山區有零星短暫陣雨;到29日之前,北部、宜蘭整天約21到25度,沒有太大變化,低溫普遍為21到22度。 30、31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曾昭誠表示,基隆北海岸、東半部、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山區午後有零星短暫陣雨;白天溫度可回
新頭殼 ・ 1 小時前
今雨襲3地!週日東北季風又增強 半個台灣溼答答
今(25日)水氣偏多,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地區下雨時間較長,氣象署提醒,明天東北季風又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天氣轉涼,雨區又擴大,北部、東部、東南部都有降雨發生。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東北季風影響!「4縣市」深夜雨彈來襲 北市豪雨警戒
受到東北季風影響,中央氣象署於24日晚間9時許發布豪大雨特報,指出台北市、新北市山區及基隆、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的可能性,其中台北市達到豪雨等級。
中天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