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reads一句「他先是人」狂破千讚!台灣重砲挺于朦朧 中國輿論被震撼
記者林宜君/台北報導
在中國男星于朦朧離奇墜樓過世超過2個月後,事件真相依舊未被官方正式立案調查,引爆的民間不信任感不但沒有降溫,還跨海延伸到台灣。近期,台北、台南、基隆等多個城市的戶外大型電子看板陸續出現于朦朧照片與聲援訊息,讓整起疑案再度受到注目。
台灣多地民眾拍下畫面並上傳社群,畫面中除了于朦朧生前照片,還有要求「調查真相」的字樣與連署QR Code,呼籲民眾掃碼支持調查,要求公開事件細節並重新檢視死因。以「于朦朧Alan Yu台灣首站」為名的網友曝光台北西門町的畫面,強調「今日台北西門町大屏已啟動」。看板上打出「天會亮的」六個大字,引起不少台灣網友情緒共鳴,甚至有人回覆「一起等天亮」。
連署貼文底下湧入大量留言,許多人表示「看了好感動」、「台灣好有愛」、「感動,大家辛苦了」「西門町、台南、基隆都有!現在到處都能看到朦朧」「台灣人很有人情味」。有網友指出,即便事件發生在中國,台灣仍有人願意站出來,是因為「他先是人,才是中國人」,讓這句留言在 Threads 上獲得大量按讚。
也有網友感嘆,中國官方到現在仍高度壓制相關新聞與討論,「一個人死了,卻連他在世界上存在過的痕跡都被抹掉,這才是最可怕的事」。儘管中國方面仍持續封鎖相關資訊、壓制民間求真相聲浪,但跨國串聯聲援的現象正在擴大,包括台灣民間號召、海外評論節目分析、以及中國網友自行蒐集線索等,都使于朦朧之死的討論熱度不減,反而越禁越烈。
截至11月18日為止,已有超過68萬名網友參與「為于朦朧討公道」連署,呼籲相關單位展開全面、獨立且透明的調查。不過中國警方仍維持9月結案結論「酒後意外墜樓身亡、排除刑事案件嫌疑」,且曾逮捕3名發布于朦朧「遭設局侵害」、「被吊在高樓、開膛破肚」、「于朦朧母親被控制」等訊息的網友,稱其編造、散布謠言。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保護被害人隱私,避免二度傷害
拒絕家庭暴力,請撥打110、113
拒絕兒虐、防止老人受虐,請勇敢撥打110、113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
勇敢求救並非弱者,生命一定可以找到出路。
透過守門123步驟-1問2應3轉介,你我都可以成為自殺防治守門人。
※ 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
※ 張老師專線:1980
※ 生命線專線:1995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悼念文被打臉?楊冪昔日冷處理與于朦朧互動曝光 粉絲:這才是真人設
于朦朧案揭密3/死因成禁忌話題 發聲者全出事車禍、恐嚇收刀片包裹
于朦朧案揭密2 /為什麼偏偏是他?墜樓牽出古代續命流程 巧到不可能
于朦朧案揭密1 / 正當紅卻突「被」墜樓 無人敢發聲只因這「三個字」!
其他人也在看


于朦朧經紀人疑涉案逃到士林!中國大咖名嘴全說了 傳以假名假身份潛入
中國大陸男星于朦朧於 2025 年 9 月 11 日在北京墜樓身亡,享年 37 歲。雖然官方將死因定調為「飲酒後意外墜樓」,但外界對於事件疑點仍持續議論,相關傳言不斷延燒。近期,時事評論人李沐陽在 YouTube 節目《新聞看點》中再次引發關注,他提到網路上流傳大量關於案件的爆料,其中包括「涉案人士杜強疑似逃往台灣」的說法,相關討論瞬間在網路掀起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高市早苗言論惹怒中國!財經網美「再補1刀」網狂讚
國際中心/張予柔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日前在國會上被問及台海局勢時,再度以強硬語氣表態,一旦中國武力犯台,恐構成日本安全法制中的「存亡危機事態」,屆時日本將有理由行使集體自衛權。這番說法引發外界關注,經濟安全保障大臣小野田紀美又在記者會上表明,日本不能過度依賴「一不高興就動用經濟脅迫」的國家,連續兩位女性閣員的強硬立場掀起熱議。財經網美胡采蘋也在社群上發文「現代女性為什麼一個比一個派?」貼文一出,吸引1.3萬人按讚。
民視 ・ 10 小時前
影/西門強迫推銷亂象!美容業者「動手動腳」強拉路人 他見狀制止PO文大罵:齷齪下流!
[FTNN新聞網]影音中心/孫睿瑜人來人往的西門町,竟出現「強迫推銷」的亂象!有網友在西門町目擊,美容業者在街頭物色對象,專挑落單年輕人下手,一見到就是...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哈佛媒體實驗室被指中國權貴子弟入美後門 國務院調查
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日前調查報導指出,哈佛大學教授汪悅進(Eugene Wang)創辦的「中國藝術媒...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2 小時前
中國在歐超級使館爭議+1 IPAC示警倫敦古蹟查護照「形同中領土」
中國申請在英國倫敦興建「超級大使館」的計畫持續引發國家安全疑慮,《每日郵報》披露,外交部與內政部官員已批准一項協議,未來遊客若要參觀位於中國使館預定地範圍內、擁有近7百年歷史的聖瑪麗格雷斯修道院遺址,將必須接受中國國安人員進行類似機場的護照檢查與安檢,此舉形同將部分英國歷史遺址的主權讓渡給北京,引發英國安全專家和跨派政治人物的強烈反彈。
鏡新聞 ・ 18 小時前
日本經濟安保大臣:中國動輒經濟脅迫 過度依賴本身就是風險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答詢時做出的「台灣有事」發言,引發中國激烈批評與反制。在官方呼籲避免赴日旅遊後,中國旅行業已暫時停賣遊日產品。對此,日本經濟安保大臣小野田紀美今天(11/18)表示,過度依賴一個動輒祭出經濟脅迫的國家,「本身就是風險」。
太報 ・ 12 小時前學歷一文不值? 中國廣東聘博士監督垃圾掩埋
初次上稿11-17 22:31 更新時間11-18 06:40中國廣東省一個縣級衛生單位,徵求博士學歷者擔任垃圾車轉運與垃圾掩埋場的監管人員,該招聘學歷門檻引發嘩然,批評者說,這異常的徵才要求突顯中國失控的學歷貶值問題。南華早報報導,廣東省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廳上週發布「廣東省事業單位2025年集中公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公共藝術結合AR 西門町「美國街」華麗轉身
曾被視為城市角落的西門町「美國街」,在過去曾是臺灣街頭文化的起點,孕育了滑板、塗鴉和街舞等次文化。由臺北市文化局指導,透過台北藝青會主辦的「轉角新視界—西門町美國街塗鴉藝術計畫」的推動,將
國立教育廣播電台 ・ 14 小時前
昔疑自爆「殺了于朦朧」 范世錡突曬照「歪嘴詭笑」!
娛樂中心/江姿儀報導中國男星于朦朧上月墜亡,案發後警方迅速以「失足意外」結案,中國官方大動作封鎖消息,社群相關貼文遭到刪除。網上瘋傳各種陰謀論,網路上瘋傳各種虐殺、潛規則等陰謀論,而曾與他參加《2013快樂男聲》選秀的歌手范世錡,也被牽扯進爭議之中。風波持續延燒,代言品牌緊急切割,連演唱會都遭到抵制。近日,范世錡神隱多日,久違更新個人社群,留言區再被中國網友灌爆。
民視 ・ 1 天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0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劉書宏爆被健身教練打到「骨裂發炎」!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劉書宏9月初突在社群上透露「肋骨骨裂」的消息、暴瘦4公斤,當時絕口不提原因,18日有新聞傳出,他和健身教練好友蔣政8月底起爭執,雙方大打出手,但劉書宏體力不及對方、並且受了重傷。對此,劉書宏經紀人表示,「謝謝你們的關心,目前恢復都很良好,受傷的過程沒有特別要跟大家交代的細節。」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10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9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