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年輕化別怕 中醫師教你用食療養生
陳昭仁/佑昌馬光中醫診所院長
現代人飲食失衡,年紀尚輕者飲食和生活不規律,導致「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或「脂肪肝」年紀有逐年年輕化的趨勢。三高的併發症尤其錯綜複雜且難治,在搭配藥物下,如何讓自己漸漸減少藥物使用,甚至回復到健康的身體;甚至是在發現有三高體質時,透過較簡單方便的食療,以及中醫藥的調理,防止真正疾病的產生,是中醫在預防醫學上的強項。
三高自我檢測表
三高初期可能在血液檢查上無法顯示,但是如果有下列症狀或生活習慣,就表示您有容易擁有三高體質:
1.長期疲倦或睡眠不足熬夜、偶爾會出現高血壓、頭暈耳鳴。
2.長期飲食不正常(隔餐太久、少量多餐、暴飲暴食、每天一杯冰冷甜、精緻加工食品)。
3.飲酒、抽菸、經常吃甜點零食。
4.皮膚膚況不佳(暗沉、萎黃、浮腫、脫屑、搔癢)。
5.體重異常(過胖或過瘦)、肌力不足、腰圍過大。
6.大便異常(便祕或大便黏膩、有異常味道)、小便異常(經常泌尿道感染、尿不淨感)。
7.長期服用大量不明保健食品藥品。
預防三高,中醫從脾胃著手調理
想要真正做到自我保健防三高,首先要了解為什麼中醫師總是提及「脾胃」、「健脾袪濕」。
現代醫學與保健知識,對於腸胃道的重視與治療愈來愈重視,這與中醫的理論不謀而合,甚至連很多腦部、神經學、自體免疫疾病等難治疾病,現今醫學研究顯示也與腸胃道有關;而減糖、多運動更是在中醫2000餘年的《黃帝內經》、五禽戲中就多次提及。
因此我們可以得知,脾胃是中醫五臟(肝心脾肺腎)中的根本,我們其他四臟的正常運作,靠的就是脾胃臟腑的正常消化代謝食物後,提供能量所供應;如果脾胃功能不全,當然會牽連到其他器官。所以很多保健醫學常常在推廣益生菌,是有其一定的理論基礎;而中醫則是透過中藥、食療,來改變或調整脾胃的功能,讓腸胃道內可以繁殖良好的菌叢,達到「益菌生」的功效。至於大家常聽到的「濕氣重」,主要原因之一常常就是因脾胃功能失常,導致排濕的效果變差,所產生的病理性產物稱為「濕」。
發現有三高體質時,透過較簡單方便的食療,以及中醫藥的調理,防止真正疾病的產生,是中醫在預防醫學上的強項。(圖/陳昭仁醫師提供)
中醫勸導不要吃冰的真正原因
有了上述這一層觀念,是否就可以了解為什麼中醫師經常耳提面命說:「不要吃冰」、「不要吃太甜、太鹹、太辣、烤炸物」、「多運動,多流汗」,有沒有發現都快聽煩了。
人畢竟有口腹之慾,在身體狀況尚佳時,其實身體是能夠去代謝這些飲食所殘留的不好物質,但是再好的引擎,沒有保養,終究有一天會出問題,久而久之就會慢慢出現身體的一些不適症狀:皮膚搔癢、濕疹、蕁麻疹、過敏性鼻炎、經常感冒、疲倦四肢無力、思考能力變差、失眠、消化不良、大小便不正常、月經異常等小症狀;進而慢慢在體檢上出現紅字愈來愈多的情況。而濕氣在身體檢查最常見不外乎就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還會伴隨高膽固醇、肝臟、腎臟功能不佳、白血球或免疫指數異常等。
經常遇到來就診中醫的患者,都會說到中醫治療就是「慢慢來」,或者有很多人的觀念是「中醫就是慢慢調」,總歸就是一種「很慢」的醫學,其實不然!!!
綜合上面的鋪陳,在身體經年累月經過我們不正常的飲食生活習慣後,終於壓到了最後一根稻草,打破原本健康的平衡,試問有哪種醫學可以在寥寥幾天就建立修復回正常的身體呢?有時候高級汽車大保養都要一週了,更何況是比汽車精細無數倍的人體呢?
所以預防三高不外乎就是從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做起,以下粗略列幾項:
1.多透過運動流汗,而非藉由外在烤箱或泡溫泉的方式;真的沒辦法運動時,可經常泡腳或藥浴。
2.避免熬夜或補足睡眠債。
3.經常按摩腹部或按壓足三里;有排便異常或肝膽腸胃問題者,可試著每天順時針(從右下到左下ㄇ字型)按摩腹部30下。
4.飲食清淡:少油、少鹽、少糖、盡量食用原型食物、減少食物過度烹煮。
5.定期健康檢查。
6.找一位信任的中醫師,可以提供您寶貴的專業醫療與保健。
發現有三高體質時,透過較簡單方便的食療,以及中醫藥的調理,防止真正疾病的產生,是中醫在預防醫學上的強項。(圖/陳昭仁醫師提供)
中醫食療養生-五色薏燉飯
準備食材
豬肉絲50公克、耐煮時蔬(青花椒、秋葵、紅花椒、紅蘿蔔、香菇、黑木耳、山藥)200公克、老薑3片、蒜頭剝2-3顆、香菜或其他辛香料(迷迭香)少許、橄欖油1小匙、薏仁100公克、鷹嘴豆30公克。
料理方式
1.薏仁(先浸泡2-4小時)、鷹嘴豆先泡水(鷹嘴豆較難泡發,泡一晚至一天)、豬肉切絲用老薑川燙、蒜頭切碎、時蔬依個人飲食喜好口感切丁或切絲,備用。
2.以橄欖油將豬肉絲加入蒜末炒香,後再加入已泡發好的薏仁、鷹嘴豆。
3.鷹嘴豆與薏仁和水的比例:1:2.5(或3),加入水,以火將煮滾後,倒入切好的時蔬拌勻,關小火悶燉煮約10-15分鐘。
4.最後加鹽、黑(白)胡椒拌勻後即可起鍋,再加入香菜(迷迭香)點綴與提香,即可食用。
食材介紹
• 薏仁:味甘、微寒,可以健脾除濕,清熱排膿,對於三高體質又伴隨有筋骨關節灼熱腫脹、或者皮膚膚況不佳者尤宜。
• 山藥:味甘,性平(溫);主效是補中益氣健脾,對於三高從根本腸胃著手,可幫助提升整體體質,誠如神農本草經所言:補虛羸、補中、益氣力、長肌肉。
食用說明
• 食用方式: 可每日食用,尤其對於長期藥物控制三高不佳者,從食療下手,搭配中醫師調配藥物,藥食雙管齊下,效果更佳。
• 注意事項: 有消化不良或食用後腹脹者,可減少鷹嘴豆的用量;若有慢性腎病、孕婦、痛風病史者,則應遵從中醫師衛教後再開始食用。
原文出處:三高年輕化別怕 中醫師教你用食療養生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重建十字韌帶植入物怎麼選?醫師剖析來源與差異
孕期營養 補充DHA這樣吃
眼皮狂跳是好兆頭?醫揭真相:恐罹2神經疾病
其他人也在看

台股早盤一度大漲300點永豐投顧帶您分析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受到降息預期升溫、情緒面偏弱影響,美股五大指數同步回落,受到 AI泡沫化疑雲加上美國聯準會12 月降息機率忽高忽低,影響市場走勢,周一台股早盤以26596開出,一度大漲300點,今天盤面亮點在哪一類股,永豐投顧有光頭教官等專家帶您解析。《民視新聞網》提醒您:內容僅供參考,投資人於決策時應審慎評估風險,並就投資結果自行負責。原文出處:台股週一再度坐上雲霄飛車?早盤一度大漲300點永豐投顧帶您分析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川普又開嗆烏克蘭「不知感恩」!怒轟:對美國的付出毫無感激成立不到1年!DOGE證實已被解散 川普政府瘦身成效存疑 AI深偽詐騙橫行! 「她」成2025最具風險名人榜首
民視財經網影音 ・ 1 天前
烏官員:盼澤倫斯基本週能與川普會晤 討論俄烏終戰
(中央社基輔25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一名高階談判代表今天表示,烏方希望總統澤倫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本週能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會晤,進一步討論結束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一事。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足球運彩分析》11/26 巴塞隆納狀態火熱 切爾西「青春風暴」如何抵擋
明天(26日)歐冠聯賽,巴塞隆納將作客切爾西,兩隊近期在各自聯賽都繳出好表現,在歐冠碰頭勢必是場硬仗。巴塞隆納許久未在切爾西主場贏球,此戰力拚止敗,而切爾西則是盼再度擊敗巴塞隆納提升排名,此戰走勢如何,讓小麥姐來幫你分析。
Yahoo運動運彩通 ・ 15 小時前

開車遇白頭鷹砸野貓屍體「內臟四濺」她嚇壞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北卡羅來納州一名女子日前開車上班,行駛在高速公路時,突然從天上掉下一個物體砸破擋風玻璃,她仔細看才發現是一隻野貓屍體,讓她嚇到停車報警。據美聯社、CNN報導,北卡羅來納州...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責任過重!一名社工負責逾50位街友 社會局2026年啟動人力擴編
根據社會局統計,北市114年截至第3季列冊街友共計402人,其中台北車站列冊202人、萬華區則有102人。林延鳳在北市議會民政委員會提案指出,這2個地區共300多位街友的訪視、輔導、服務工作,僅由社會局6名社工組成的專業團隊負責,雖然還會有2至3位民團人士的協助,但每位社工...
CTWANT ・ 10 小時前
紫薯被譽為「花青素大王」 專家:有助抗老化、穩定血糖
紫薯被專家譽為「花青素大王」,不僅抗氧化能力強,還富含膳食纖維,適量食用有助於抗老化並延緩血糖上升,其特殊營養成分使其成為減重者的理想主食選擇,尤其適合在冬季食用。
中天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前主播轉行當拍賣官!朱琦郁賣畫「5分鐘漲到440萬」曝光背後內幕
前新聞主播朱琦郁轉戰演藝圈後,在《小姐不熙娣》與《全明星辯論會》表現亮眼,近期更挑戰新身分,踏入藝術拍賣界成為拍賣官,並主持過多場拍賣行與名人慈善晚會活動,引發網友好奇她如何跨界進入這個專業領域。
鏡報 ・ 7 小時前
赴日旅遊注意!「蘋果病」疫情升溫 出疹前傳染力最強 3族群小心
最近要去日本旅遊的民眾注意,除了流感流行之外,日本「蘋果病」也有上升趨勢!兒童感染科醫師顏俊宇指出,最近門診已出現不少剛從日本旅遊回國的兒童,出現蘋果病症狀。這些孩子通常在回台灣後出現輕微感冒、微微發
健康2.0 ・ 23 小時前
雲林七旬翁腹脹就醫 彰基達文西SP單孔手術助快速康復
雲林七旬老翁八年前曾在國民健康署大腸癌篩檢中出現糞便潛血反應,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時發現息肉,但因檢查過程不適而中途放棄,未進一步治療。近年他出現腹脹、排便困難與頻繁便意,一天幾乎有一半時間待在馬桶上,生活品質大受影響。家人陪同下,他至雲林基督教醫院就診,醫師安排舒眠大腸鏡,老翁「睡一覺就完成檢查」,無再不適。然而檢查發現大腸異常病灶,需接受手術治療。為減少手術疼痛、加快恢復,家屬決定轉至彰化基督教醫院,由大腸直腸外科張譽耀主任以達文西單孔SP系統操作。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張譽耀表示,老翁罹患乙狀結腸癌,腫瘤約7公分,幾乎完全阻塞腸道,導致進食後腹脹與疼痛。長期不敢進食,使體重下降、營養不良,若腸道傷口癒合不良,可能引發腸吻合滲漏甚至須製作人工肛門。經提前住院、靜脈營養補充後,患者身體狀況改善再手術,術後傷口順利癒合,疼痛低於預期,老翁驚喜表示,「沒想到這麼快就能下床,真的很感謝醫師。」彰基為全台少數擁有達文西SP單孔系統醫院,能在狹小空間中操作,並透過自然孔進行微創手術,兼顧外觀與功能,術後出血少、住院時間短。系統啟用首日,總院長陳穆寬教授完成兩例頭頸癌切除手術,皆為零疤痕。彰基同時具備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
冬日關節痠痛難耐?中醫師教你用5招緩解不適
黃千瑞/崇學馬光中醫診所院長隨著冬日天氣逐漸轉涼,甚至偶爾下個小雨,門診中就會有許多來看筋骨痠痛的患者。「唉唷,我最近都可以當氣象台了,只要膝蓋開始痠痛,就知道又要變天了。」「最近早上起床,手腳關節頂扣扣,都要活動伸展一下才會覺得舒服。」
民視健康長照網 ・ 8 小時前
營養師解析⟫不是說瘦一點比較好?為什麼明明很瘦,卻還是有慢性病風險?你以為的瘦其實不是健康!
體重輕盈或許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甚至被視為「健康」的代名詞,但事實上,體重低不等於沒有慢性病風險。慢性病涵蓋非常多種,常見像高血壓、B型及C型肝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h
好食課 ・ 15 小時前全球最幸福國家8連霸 芬蘭力抗經濟衰退失業率飆高
(中央社赫爾辛基25日綜合外電報導)嚴峻的經濟逆風正讓這個全球最快樂國家感受到寒意。然而,即使已失業1000天,33歲的帕洛馬(Juho-Pekka Palomaa)並未因此被芬蘭當前的困境擊倒。
中央社 ・ 10 小時前
藍白深水區攤牌2/嘉市黃敏惠交棒有懸念 藍基層憂宜蘭提名恐失主導權
地方政壇很早即流傳嘉義不看重政色彩,國民籍現任市長黃敏惠和已獲徵召的民進立委王美惠,已有默契各取所需、藍綠不互打,也就是王這次拿下市長後,黃則回鍋挑戰下屆嘉義市立委。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馬克宏談俄烏終戰方案 稱不應逼烏克蘭投降
(中央社巴黎25日綜合外電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接受法國媒體專訪時表示,美國提出結束烏俄戰爭的方案中,有一些值得討論的內容,但他也警告不應逼基輔當局投降。專訪內容於今天播出。
中央社 ・ 8 小時前整治德里嚴重空污 印度總理府推廣電動車
(中央社記者李晉緯新德里25日專電)印度德里國家首都區(NCR)的空氣品質不見改善,總理辦公室下令打擊造成污染的車輛,並指示官員擴大德里的電動車生態。
中央社 ・ 8 小時前
公費新生兒篩檢明年下半年擴充!罕病 SMA 可望提早揪出
罕見疾病「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是嬰兒死於先天性異常的首位疾病,患者 1 歲前一定發病,且症狀出現後才治療預後不佳...
Heho健康網 ・ 6 小時前
高麗菜抗癌、幫肝臟解毒、降血壓!名醫大推:我家幾乎天天吃
你愛吃高麗菜嗎?功能醫學科醫師劉博仁說,高麗菜是自己超愛煮來吃的蔬菜,除了平價、好保存外,更是富含各種健康益處,能保護胃黏膜、抗癌、幫肝臟解毒等。 名醫家中必備高麗菜 劉博仁說,自己家裡的冰箱
健康2.0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