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解析⟫不是說瘦一點比較好?為什麼明明很瘦,卻還是有慢性病風險?你以為的瘦其實不是健康!
體重輕盈或許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甚至被視為「健康」的代名詞,但事實上,體重低不等於沒有慢性病風險。慢性病涵蓋非常多種,常見像高血壓、B型及C型肝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屬於慢性病範疇。即使體重輕,若營養不均衡、體脂肪過低或肌肉量不足,一樣可能提升慢性病風險。
判斷正常體重,BMI是第一步
判斷體重是否健康,最常見的指標就是BMI(身體質量指數)。正常成年人的BMI應維持在18.5-24之間,低於18.5屬於體重過輕,高於24則為過重或肥胖。不過,BMI 只能提供體重是否過輕或過重的粗略判斷,並不能反映體脂肪、肌肉量。因此若 BMI 正常,也不代表健康完全沒有風險。
BMI計算:https://health99.hpa.gov.tw/onlineQuiz/bmi
體重過輕的三大健康風險
能量供應不足:長期攝取熱量低於生理需求,會使心跳、呼吸、體溫等基本運作無法維持,容易出現疲倦、活動力下降、怕冷…等症狀。
蛋白質不足與肌肉流失:飲食中若蛋白質不夠,身體會分解肌肉作為能量來源,不僅肌肉量減少,體力與免疫力也下降,傷口癒合、器官修復能力會變差。
脂肪與荷爾蒙製造材料不足:脂肪攝取太少,會影響脂溶性維生素吸收、性荷爾蒙合成,導致女性月經不規則、骨質疏鬆…等問題。
真正的健康不是越輕越好
研究指出,即使BMI在正常或偏低範圍,只要體脂肪偏高、肌肉量不足,也可能陷入「瘦胖子」陷阱——這群人的心血管疾病與糖尿病風險高於一般正常體重者與健康肥胖族群。這代表「瘦」只是外觀,真正決定健康的是體脂肪、肌肉比例和代謝指標。過瘦或對健康了解不清,容易忽略慢性病風險,反而疏於防範。(1)、(2)
健康的體態應該著重於 營養充足、代謝穩定、肌肉與骨骼強韌。過瘦或飲食過度限制,不僅無法降低慢性病風險,反而使身體更脆弱。
營養師建議的健康目標與策略
BMI目標
維持在 18.5–24的理想範圍
全穀雜糧與蔬果
避免過度限醣,讓身體有足夠能量運作,同時攝取纖維與維生素。
蛋白質很重要:
每餐攝取足夠的優質蛋白質(如:豆、魚、蛋、肉),以維持肌肉和免疫力。
不要害怕健康脂肪
適量攝取不飽和脂肪(如:堅果、酪梨、橄欖油、深海魚),以維持荷爾蒙與脂溶性維生素吸收。
規律運動
除了有氧運動外,可以搭配肌力訓練以提升肌肉量。
定期健檢
衛生福利部提供40至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自114年1月1日起擴大提供30至 39歲民眾每5年一次免費健康檢查
服務內容包括健康行為調查、身體檢查、抽血檢查、尿液檢查、衛教諮詢等,有效針對血壓、血糖、血脂、肝腎功能及身體質量指數等問題及早介入,衛教諮詢的部分更增加慢性疾病風險評估、腎病期別提示、提供健康飲食與身體活動等資訊,鼓勵更多年輕族群養成定期健康檢查的習慣。
提醒若您長期偏瘦,且發現有體重無法增加、月經不規則或時常疲倦的狀況,建議尋求營養師或專業醫護人員協助。
更多慢性病防治資訊:https://reurl.cc/bNEK0y
文獻來源:
(1)Kwon H, Yun JM, Park JH, et al. Incidence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mortality in underweight individuals. J Cachexia Sarcopenia Muscle. 2021;12(2):331-338. doi:10.1002/jcsm.12682
(2)Conus F, Rabasa-Lhoret R, Péronnet F. Characteristics of metabolically obese normal-weight (MONW) subjects. Appl Physiol Nutr Metab. 2007;32(1):4-12. doi:10.1139/h06-092
(3)Lee, SH., Han, K., Yang, H. et al. A novel criterion for identifying metabolically obese but normal weight individuals using the product of triglycerides and glucose. Nutr & Diabetes5, e149 (2015). https://doi.org/10.1038/nutd.2014.46
文/好食課編輯群
其他人也在看

腎臟病患福音?研究揭「乳鐵蛋白」可延緩病況
慢性腎臟病是全球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患者常伴隨糖尿病、高血壓與血脂異常等併發症。一項研究指出,乳鐵蛋白因其抗氧化及抗發炎特性,可能對慢性腎臟病患者帶來保護作用。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冬季甜點天花板登場!COLD STONE熟成巧克力蛋糕、LADY M聖誕可麗捲餅,一次收進節慶清單
COLD STONECOLD STONE首次將門市人氣冰品口味「愛戀巧克力」甜品化,推出全新熟成巧克力蛋糕《榛情可可》。選用70%精品巧克力低溫慢烤,透過時間讓蛋糕緩緩熟化,呈現濃郁卻不膩口的細緻口感,外層覆上滑順榛果巧克力醬,並以布朗尼與巧克力葉片點綴,打造冬季才有的迷人層次...
styletc ・ 3 天前
收到「這款帳單」別繳!他一點連結6萬8就飛了,3大秘笈教你識破詐騙
近年來詐騙集團手法日益精進,從假冒政府機關到偽造各類繳費通知,已成為民眾生活中的重大威脅。其中,偽造台電電費催繳通知的詐騙案件頻傳,不僅利用高度仿真的釣魚網站騙取個人資料,更透過要求輸入信用卡資訊與動
食尚玩家 ・ 13 小時前

近期週週有人確診M痘 11月增7例疫情風險持續
(中央社記者曾以寧台北25日電)衛福部疾管署今天表示,國內近期每週都有新增M痘確診個案,11月共新增7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評估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
中央社 ・ 6 小時前東北季風南下氣溫驟降 北市消籲防範心血管危機
(中央社記者黃麗芸台北25日電)東北季風今天挾冷空氣南下,台北市消防局提醒,氣溫驟降會提高急性腦中風與心肌梗塞發生率,請長者和「三高」病史者留意身體警訊,若有中風徵兆可以FAST指標快速自我檢查。
中央社 ・ 5 小時前腎病照護 健保署與5大醫學會推SOP
台灣慢性腎臟病(CKD)盛行率高,約每8名成人就有1人受影響,但近9成患者不知道自己的腎有問題。健保署今(25日)攜手五大醫學會推出「台灣慢性腎臟病臨床照護流程共識」,以本土實證制定標準化流程,讓第一線醫師能「照著做就對了」,避免因判斷落差造成病患漏接治療。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微博看不到!范冰冰Threads貼文藏玄機 吐500字真心話:風雨過後見彩虹
第62屆金馬獎頒獎典禮22日登場,影后由《地母》范冰冰拿下,導演張吉安上台代為領獎,並透過電話與范冰冰連線致詞。不過范冰冰奪金馬影后的消息卻在中國微博被壓了下來,就連范冰冰本人發的微博都消失,23日深夜范冰冰直接在Threads帳號上發文,貼文雖然只有短短2句,但PO出的14張照片中,范冰冰將真心話藏在最後一張照片,用截圖的方式,道出自己的500字心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人1年狂嗑近5億顆安眠藥!醫揭3大疾病隱憂「5族群」恐有罹癌風險
國人使用安眠類藥物逐年增加,年用量已近5億顆;令人關注的是,用藥族群已不再侷限於中老年人。醫師表示,每4位成年人中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而且仍持續上升中,長期睡眠不足會使身體進入慢性發炎狀態,導致代謝與荷爾蒙調節失衡,增加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甚至癌症的風險 。不過,若長期依賴傳統安眠藥物也有失智等風險。(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不只暖身!薑茶這樣煮抗發炎、護血管效果更好
天氣一冷,手腳冰冷、四肢無力的感覺總讓人不舒服。營養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建議,泡一杯熱騰騰的薑茶,不只是溫暖身體,更對健康有意想不到的好處。2024、2025 年的研究指出,薑除了暖身,還能抗發炎、抗氧化,對血管與代謝都有幫助。
鏡報 ・ 1 天前

《嘿 醫美好辣2》第五集預告揭「肉毒桿菌素」真相 醫師聯手解密自然不僵的青春密碼
醫療衛教節目《嘿 醫美好辣2》第五集開講!這一集聚焦民眾最耳熟能詳、卻仍充滿誤解的醫美項目「肉毒桿菌素」。節目由主持人邱世明主播與劉思慧醫師搭檔主持,邀請杰膚美診所李杰年醫師與王祚軒醫師,共同破解「動態紋」、「僵餅臉」與「抗藥性」等熱門議題。節目一開始,劉思慧醫師笑說:「現在醫美不分男女,肉毒幾乎是基本保養。」主持人世明則半開玩笑地坦承:「朋友說我抬頭紋像 Wi-Fi 訊號!」引起現場醫師團笑聲,也開啟當天的討論。李杰年醫師首先解釋,所謂「動態紋」是隨著表情出現的紋路,如皺眉、魚尾或抬頭紋;而「靜態紋」則是長期表情造成的痕跡,即使不動也明顯。「許多人臉上的紋路是動態與靜態並存,因此治療時需綜合評估。」他說。談到最讓人擔心的「僵餅臉」,王祚軒醫師笑說:「那是早期的流行風格!」他回憶二十年前台灣剛引進肉毒桿菌素時,許多人追求「完全不動」的效果,結果反而顯得不自然。「現在的主流審美是自然派,有表情但不皺眉,才是理想狀態。」節目中也提醒觀眾,「僵硬感」多源自劑量過高或施打部位不當。王醫師指出,有些民眾為了「划算」,要求醫師「多打一點」,反而適得其反。「醫師應視肌肉狀況分段評估,必要時保守施打,
台灣好新聞 ・ 9 小時前
H3N2回歸 羅一鈞警告:少見病毒株重返
日本流感急升!疾管署署長羅一鈞表示,日本這波流感疫情是在台灣9、10月流感疫情後出現,且在耶誕節前後達到高峰,赴日應做好接種疫苗等防疫措施,另針對今年流行A流H3N2,過去幾年未流行,預估今年1月到2月農曆春節前邁入流感高峰,病例也會比今年9月流行時更多。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獨家》「吊車大王」霸氣護女:別勉強嫁!最完美女婿條件曝光
64歲、身價逾百億的「吊車大王」胡漢龑,與4位妻子、14名子女同住市值5億元竹北「小羅浮宮」豪宅,並砸下40億元打造竹縣寶山「白宮」總部,堪稱人生勝利組。事業、愛情都得意的他,對兒女感情生活也相當關心,甚至曾替26歲長子親自相親。「吊車大王」接受《中時新聞網》專訪談起對女兒婚事的看法,展現父親護女心爆棚。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11月爆7例M痘!「北中南」都有個案
[NOWnews今日新聞]疾管署今(25)日公布國內11月新增7例M痘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青壯年男性,分別為北部5例、中部及南部各1例,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疫調...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攝護腺肥大好痛苦?醫曝「拉開手術」讓你重拾順暢人生
一名55歲陳姓男子因長期受解尿不乾淨、用力解尿及尿流速極慢等下泌尿道問題所困擾,嘗試過多種保健食品但效果不彰,最後選擇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竟確診攝護腺肥大,經醫師建議下進行「攝護腺拉開手術」,讓他重拾順暢人生。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川習通話 學者:北京欲華府出手影響高市 習拋台灣議題有三意圖
針對川習通話,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分析,這通電話看起來滿急的,應該是北京希望華府出手解決中國目前對日本的外交摩擦,而...
聯合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