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糖尿病日 衛生福利部澎湖醫院舉行衛教宣導活動
〔記者劉禹慶/澎湖報導〕糖尿病已成為國病!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的病友,且每年以2萬5000名的速度持續增加,糖尿病及其所引發的併發症影響國人健康不容小覷,醫療負擔相當龐大。每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澎湖醫院希望藉由倡導「均衡飲食、適當運動、遵循醫療建議、健康社交型態」,在醫院大廳盛大舉辦「世界糖尿病日」衛教宣導活動。
此次活動以「提升糖尿病患者身心健康與生活品質」為核心,打破傳統單一衛教模式,由營養師、心導管室、社工室、安寧個管師及遠距個管師等跨領域專業團隊共同參與,帶動現場民眾跳「你7了沒」控糖舞,並設計趣味闖關遊戲,透過互動遊戲,提升大眾對糖尿病的管理認知。
活動中特別結合政風室的廉政宣導,將反詐騙與廉潔家園融入健康宣導中,提醒民眾不只顧血糖更要顧荷包!當長者與慢性病患家屬接獲推銷來路不明的「神藥」或「神奇療程」,應提高警覺與防詐能力,避免因求醫心切而落入陷阱,遵循醫療團隊的專業建議才能正確掌握自己的健康!
衛教室個管師徐佩玉提醒,糖尿病不僅是一種慢性病,更是一連串心血管、腎臟病變甚至癌症的風險指標。今年的世界糖尿病日,不只談如何控制血糖,更強調從心血管健康、癌症篩檢、身心靈安寧照護等面向,提供患者從生到老、從身到心的完整支持。同時透過加入廉政反詐宣導,讓患者在追求健康生活的同時,也能守護好自己的財產與權益,遠離詐騙。
更多自由時報報導
健康網》代謝疾病最擾人 醫授5招遠離威脅
F-16V戰機交付台灣延宕引關注 美廠洛克希德.馬丁回應了
健康網》喝哪種咖啡 基因決定?研究:心臟偷下令
「鳳凰」颱風明生成! 路徑變數3可能 這條影響最劇全台都有感
其他人也在看
美媒:曼達尼勝選 紐約迎首位穆斯林市長
(中央社紐約4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媒體報導,民主紐約州眾議員曼達尼(Zohran Mamdani)今天在紐約市長選舉中出線,一如選前民調預測,成為紐約首位穆斯林市長。
中央社 ・ 1 天前
糖胖症全因性死亡風險增逾2倍
台灣糖尿病人口已突破二五○萬人,每年仍以約二‧五萬人的速度持續攀升,其中高達八成患者同時合併過重或肥胖問題,形成更棘手的「糖胖症」,使全身器官承受嚴重負擔。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理事長楊偉勛指出,糖胖症不僅會提升全因性死亡風險逾二倍,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風險也增加近一‧八倍。美國糖尿病學會(ADA)近年提出「心臟―腎臟―代謝(CKM)症候群」概念,強調糖胖症會導致血壓升高、使血管內壁受損,引發栓塞,造成心臟與腎臟負荷倍增,增加心臟病及慢性腎病風險。然而統計顯示,僅有不到三成患者執行體重管理,顯示提升疾病認知與行動力刻不容緩。為協助糖胖症患者獲得更全面的治療照護,中華民國糖尿病學會於二○二四年啟動「糖心胖三合守護計畫」,號召全台一二二家醫療院所參與。計畫透過醫療團隊衛教、追蹤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台中女闖紅燈遇警查 勸說揭詐騙保住積蓄 (圖)
台中市1名女子騎機車闖紅燈遭警方攔查開罰,警方得知女子當時因接到詐團電話心神不寧而闖紅燈,經警方查看女子手機通話紀錄,發現對方正是典型的「假檢警」詐騙手法,阻止女子受騙。
中央社 ・ 1 天前每次打胰島素就跑給老師追!學校能如何友善陪伴小糖友穩定控糖、安心長大?
第一型糖尿病多在兒童期發病,天天注射胰島素與監測血糖成為生活日常,但也讓上學之路比一般孩子更艱辛。該如何陪伴,讓小糖友既能穩定控糖,也能安心長大? 果果(化名)2歲半確診第一型糖尿病,需要每天施打胰島素穩定血糖。由於是隔代照顧,阿嬤和姨婆對日常照顧與施打技巧了解有限,總是習慣將他按在地上固定後再扎針,久而久之讓他對針劑產生強烈恐懼。 難以配合注射的果果,被幼兒園婉拒。即便進入小學,每次施打胰島素都像在打仗,他四處跑躲,校護常需與輔導室主任合作安撫與固定,才能完成注射,事後大人與孩子都疲憊不堪。 第一型糖尿病多數在兒少時期發病。根據最新出版的《2024年台灣第2型糖尿病年鑑》,台灣每年新增約316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雖只佔整體糖尿病人口的0.17%,卻牽動醫療、家庭與教育支持。 事實上,隨著飲食與生活型態改變,第二型糖尿病兒童與青少年增加速度更快。年鑑中也呈現,6~19歲新診斷人數從2014年的6.2萬人,上升至2019年的6.5萬人,呈現持續成長趨勢。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指出,第二型小糖友多與肥胖相關,主因包括高熱量飲食、外食增加與運動量不足。雖然患者數較多,所幸照護相
康健雜誌 ・ 1 小時前謝侑芯命案調查升級 黃明志遭控「謀殺罪」延扣7天偵辦
黃明志涉「護理師女神」謝侑芯命案後失聯遭馬國全面通緝,今(5日)凌晨在律師陪同下投案後,稍早再傳最新進度!大馬警方證實,將向法庭申請延扣黃明志,以調查涉嫌違反《刑事法典》第302條謀殺罪。據悉,黃明志將被延扣7天接受進一步偵訊。金馬警區主任沙扎里助理總監今早證實,警方已完成初步筆錄程序,為確保案件偵
自由時報 ・ 1 天前台裔學者參與澳洲國防報告 學者:台海不是他國問題
(中央社記者丘德真雪梨5日專電)澳洲國防部委託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執行,由台裔學者郭美芬等國防專家共同撰寫研究報告指出,澳洲對台灣政策不僅是「地緣政治競合」考量,應該正視澳、台及印太地區的「民主韌性夥伴關係」。
中央社 ・ 1 天前
眼睛紅紅別再撐 拖久恐損視力
30多歲林小姐因紅眼久未痊癒、異物感與分泌物增多,甚至出現視力模糊,經詳細檢查後,確診為傳染力極強的「腺病毒性結膜炎」,由於延誤就醫,病情已併發角膜炎與角膜水腫,導致視力明顯模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彭啓明:非洲豬瘟防疫 焚化爐每月加驗1次戴奧辛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5日電)台中一養豬場驗出非洲豬瘟,防疫期間禁用廚餘養豬,有立委憂心將廚餘送焚化,可能會有戴奧辛污染。環境部長彭啓明今天表示,在應急的期間,全台焚化爐每個月會多加驗1次戴奧辛等污染物,確認不會有問題。
中央社 ・ 1 天前
與義甲維羅納合作邁出第一步 台中磐石球員啟程赴義大利訓練
台中磐石足球俱樂部持續推動國際足球交流與球員培訓計畫,11月3日已安排四名球員前往義大利展開為期一週的訓練,藉此拓展視野...
Go Goal 勁球網 ・ 1 天前
三陽董事長室協理吳奕成談國際佈局、品牌年輕化與下一場「世界盃」
在全球二輪產業的年度盛會EICMA現場,三陽工業(SYM)董事長室協理吳奕成一身俐落勁裝,談吐穩健,眼神卻閃著創新的熱度。他帶領的團隊,正在為台灣機車產業寫下另一頁關鍵篇章——不只是「製造」,而是「重新定義移動的價值」。一、從台灣出發,打世界盃的戰略思維「全球90多個市場,廣度我們已經有了,接下來要的是深度。」吳奕成語氣堅定。他透露,三陽董事長吳清源目前的短中長期戰略,是在穩固既有據點後,深化區域經營,讓每一個市場都能與品牌產生連結。「我們不只是外銷,而是輸出整個品牌生態。」他形容這是三陽的「世界盃模式」:不是單打獨鬥,而是與全球協力體系、經銷商、改裝體系一同出征。「一個品牌能不能走向世界,關鍵不只在行銷,也在能否與夥伴共享價值。」二、台灣是研發心臟,全球資訊匯流中心「台灣是三陽的核心樞紐。」他指出,目前全球三座生產基地、五個銷售據點的資料,將全部回流台灣統整,作為全球研發與決策中樞。「台灣的供應鏈彈性極高,技術底蘊深厚,我們希望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的浪潮中,建立統一品質與標準。」面對地緣政治與原物料波動風險,他坦言:「我們的風控重點在法規與趨勢判讀,要先掌握未來的風向,才能真正避險。」三
台灣好新聞 ・ 1 天前

雄檢要林岱樺全面禁言 民眾提柯文哲前車之鑑:還好她只是想選高雄市長
2026年民進高雄市長初選競爭激烈,立委林岱樺日前在高雄岡山區舉辦大型造勢活動,積極爭取市長提名,然而,由於她涉及助理費貪污案起訴,她遭到高雄地檢署提出「全面禁止」其在集會、社交媒體及媒體上發表意見的請求,形同下達封口令。對於此事,民眾表示,還好林岱樺只是想選高雄市長而已,如果她是想選總統,別忘了,民眾前主席柯文哲可是被羈押了整整1年,「相比之下不准發......
風傳媒 ・ 1 天前
張惠妹加入跨年戰局!「台東開唱倒數陪粉絲迎接2026」 領軍10組大咖天團、天后
[FTNN新聞網]記者吳雨婕/綜合報導每年跨年都是天王、天后、天團打架的場面,而天后張惠妹(阿妹)於今(5)日無預警重磅揭曉張惠妹花落台東,將於2025年12月...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南方澳進安宮遭竊!「寶石珊瑚媽祖」聖物被偷光 損失逾千萬元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予芊/綜合報導宜蘭南方澳進安宮今(5)日清晨傳出竊案,竊賊潛入偷走「寶石珊瑚媽祖」神像上的多項珍貴聖物,包括頂級深桃紅珊瑚珠、...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地瓜葉是減重、抗炎好幫手? 醫師提醒:「這2類人」不適合多吃
地瓜葉是日常常見的蔬菜之一,中醫師羅珮琳在臉書粉絲專頁分享,地瓜葉不僅助通便、低熱量,還含有豐富多酚、花青素與黃酮類,具備潤腸、抗發炎、防癌潛力。不過她也提醒,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要低鉀飲食者不適合大量食用。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1 小時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癌末患者家人求隱瞞病情 暖醫秒回3字!結局超動人
癌症為人恐懼,許多患者家屬會懇求醫師隱瞞患者病情。醫師蘇一峰表示,他日前發現一名患者有10公分肺部腫瘤,極可能是肺癌末期,但家屬請求隱瞞患者,他短暫沉默後回答「不可能」,因為病人有權得知自己病情。蘇一峰仍告知患者,患者最後決定回家過完人生最後的3個月,過程相當平和,讓人感受到病患自主的重要意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