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瓜葉超強功效!防癌、抗發炎又助排便 醫:2吃法恐傷身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地瓜葉低卡高纖,是排便及減重的好幫手。醫師指出,地瓜葉裡頭的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多種癌細胞增殖,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不過,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
地瓜葉有什麼功效?
中醫師羅珮琳指出,地瓜葉歸肺、胃、大腸經,能清熱解毒,在西醫學的概念可以解釋為具有「抗發炎」的效果。血糖問題與癌症目前已知的發生原因之一就是的身體慢性發炎反應,地瓜葉富含多酚、花青素、黃酮類、綠原酸等生物活性成分,綠原酸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反應與血糖指數。
研究指出,多酚與花青素能抑制大腸癌、乳癌、肺癌等多種癌細胞的增殖,並誘導細胞凋亡,同時展現抗突變作用。因此想要抗發炎或預防癌症,地瓜葉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地瓜葉對皮膚發炎也有幫助
羅珮琳提到,地瓜葉味甘、性平偏凉,能清熱解毒,一般食療用於可緩解血熱出血、皮膚膿腫、跌打腫痛、風溼性痹痛。適用於疹癢、蕁麻疹、濕疹等皮膚癢症,也可緩解小便不通、血尿等症狀。
2025年的MDPI體外研究顯示,地瓜葉提取物對多種細菌(例如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具有效抗菌能力,並能大幅抑制菌膜生成,同時地瓜葉提取物對皮膚角質層細胞是安全的,如果能將天然地瓜葉萃取開發為外用抗菌藥也還滿令人期待的。也有研究顯示,每日攝取200g紫色地瓜葉提取物可增強自然殺手細胞活性,能夠提升免疫力,對身體健康有益。
地瓜葉怎麼吃才健康?
羅珮琳提醒,地瓜葉為涼性,不宜涼拌或生食,很多人會用來打精力湯,記得葉菜最好要熟食。地瓜葉屬高鉀蔬菜,慢性腎臟病患者或需低鉀飲食者應避免大量食用;如果想補充地瓜葉但又擔心鉀離子過高,也可先以汆燙方式降低鉀含量再食用。地瓜葉同時含有維生素K有助凝血,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病患應避免大量攝取地瓜葉。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豬肉解禁了!11/7就可買到溫體豬 傳統市場這天全面開賣
全台戒備!鳳凰颱風生成倒數 下週北轉逼近「2地風雨搖滾區」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6種致癌物」潛伏生活中 醫示警:咖啡、麵包都中鏢
其他人也在看

不是含糖飲料!他每天狂喝「這飲品」慘了 醫:終生洗腎
茶和咖啡這兩種飲品在台灣廣受歡迎。然而,隨著研究指出咖啡可能對腎臟有保護作用,有些民眾開始好奇是否可以用茶來替代咖啡。對此,腎臟科醫師江守山過去就曾在節目分享專業見解,提醒民眾在選擇飲品時需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46歲運將突發高燒不退!就醫驚覺「肝功能受損」 竟是養鸚鵡釀禍
綜合陸媒報導,林男半月前飼養了一隻鸚鵡,因駕車工作無法照料,便將鸚鵡放入口袋隨身攜帶。不料數日後,他突發高燒至38.7℃,伴隨畏寒、乾咳與全身乏力,自行服用感冒藥後仍反覆發熱,並出現頭暈、反應遲鈍與精神萎靡等症狀。家人發現林男情況不對,趕緊將他送醫。檢查結果顯...
CTWANT ・ 1 天前
醫院說是小手術!12歲男童撞肚動手術 醒來6器官竟全沒了
中國山東傳出駭人醫療事故,一名12歲男童兩年前因腹部撞傷就醫,本以為只是小手術,卻在手術後被切除了包括十二指腸、胰腺、大部分胃與小腸等6個器官,導致他終身無法進食,必須靠注射營養液維持生命。事件曝光後引起輿論譁然,家屬痛批醫院毫無交代,網友也怒問「這是救人還是害人?」。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中國男童腹痛「開刀遭摘6器官」無法進食
[NOWnews今日新聞]真活摘器官?中國男童腹痛開刀「被切6器官」無法正常進食中國山東一名10歲男童因腹痛就醫,發現腹部有病變必須立即開刀,但術後家長發現兒子被摘除6個器官,從此無法正常進食,悲痛的...
今日新聞NOWNEWS ・ 13 小時前
坣娜證實肺腺癌病逝!丈夫曝臨終遺願:緊抱愛妻直到平靜離開…「居家安寧」6項護理服務圓善終
資深歌手坣娜(原名唐娜)病逝享年59歲,原本外界傳她是胰臟癌過世,但坣娜的丈夫薛智偉今(10/31)日發出聲明指出,證實妻子罹患肺腺癌,抗癌4年終不敵病魔,於10月14日離世。薛智偉說,坣娜在2021年演唱會後開始出現咳嗽症狀,當時因疫情影響不便就醫。她長期都有定期抽血檢查,檢查結果一直良好,沒想到同年12月確診為肺腺癌第四期。坣娜離世前3個月,身體明顯虛弱。她沒選擇在醫院病房治療,而是與丈夫商量,希望能以居家安寧的方式走完人生。薛智偉說,坣娜臨終當日,「我在床邊緊緊抱著她,直到她平靜地離開人世。」據衛福部統計,2023年逾4.2萬人接受安寧緩和醫療,其中約1.8萬人選擇「居家安寧」,但多數家屬因無照護經驗,仍傾向等待醫院安寧病床。其實目前安寧居家可提供的護理服務有6大項,除了醫療方面的協助,也提供心理、靈性諮詢與家屬的哀傷輔導,圓滿臨終病人「回家圓善終」的心願。
幸福熟齡 ・ 9 小時前
地瓜葉穩血糖又抗癌 醫:2吃法是大忌
地瓜葉含有豐富的多酚、花青素等營養成分,具有穩定血糖和抗癌潛力,但中醫師提醒,由於其屬性偏涼,不適合涼拌或生食。此外,地瓜葉含有維生素K和高鉀,特定族群應謹慎食用。
中天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廚房3寶」是癌症剋星!營養師揭密:預防胃癌、大腸癌
天氣轉涼,不少人開始進補暖身,常見料理配料包括「蔥、薑、蒜」,都是強大的抗癌三寶。 營養師劉怡里提到,蔥含有礦物質硒及植化素,有助於預防胃癌,提高抗氧化的能力,薑則包括維生素A 、C、β-胡蘿蔔素,提升黏膜健康,蒜富含薑辣素、薑醇,有助於抗發炎、抑制腫瘤生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防心肌梗塞、腦中風!營養師推「3飲品」:可延緩血管老化
維持血管健康是預防慢性病的關鍵,但隨著年齡增長與作息失衡,血管逐漸失去彈性、愈來愈硬,導致「血管年齡上升」,也提高高血壓、心肌梗塞與腦中風風險。對此,營養師點名「3飲品」每天喝1杯,可有助於維持血管健康,並延緩血管老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更年期「腹部脂肪」更易囤積!壯世代女性掌握3招 管理體重好簡單
女性一生中有三個時期特別容易發胖,分別是懷孕後、更年期後以及談戀愛期間。其中「更年期肥胖」問題尤為普遍,主要源自荷爾蒙變化、代謝速率下降以及睡眠品質降低等多重因素的交互作用,壯世代女性更要多加注意。
健康2.0 ・ 17 小時前
洗菜別再加鹽!譚敦慈揭「最神1招」 蟲卵、農藥全清光
洗菜時最怕沒洗乾淨,尤其縫隙較多的蔬菜。無毒教母譚敦慈提到,清水洗菜最好,而且是流動的水,不建議再加鹽、小蘇打等,反而更容易造成農藥附著,建議以流動水沖洗約12至15分鐘,若清洗花椰菜,可在菜梗中放夾子增加重量,幫助洗得更徹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最帥展昭」驚傳猝逝!醫揭運動後心臟不適奪命2大元兇,冒冷汗是警訊
曾在《碧血青天楊家將》中飾演「展昭」一角、被封為「最帥展昭」的59歲前亞視小生甄志強,驚傳於上海猝逝,消息震驚演藝圈。據悉,他是在打球後突感心臟不適後離世。醫師警告,運動後出現的胸悶、冒冷汗,絕非只是
健康2.0 ・ 17 小時前
黴菌毒素爆表!醫示警「5類人」小心恐致癌 8種排毒法曝光
台灣溫暖又潮濕的氣候是黴菌生長的最佳環境,但如果家中黴菌不及時處理,不僅影響美觀,對人體也有極大的害處,有研究顯示,黴菌毒素和35種癌症息息相關,若想排除黴菌,一定要由體內到環境徹底排除,對此,醫師王偉全就列出8種排毒方法給民眾參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館長幫賴清德尋根遭反噬!1照瘋傳尷尬了
[NOWnews今日新聞]網紅「館長」陳之漢10月25日前往大陸北京訪問12天,3日赴福建平和縣心田村拜訪「賴氏家廟」,並Po出和賴氏宗親會秘書長賴瀚鍾的合照,而賴瀚鍾激似總統賴清德的長相,配上AI生...
今日新聞NOWNEWS ・ 4 小時前
不用萬步!最新研究:日行「這步數」就能延緩失智症
阿茲海默症是長者失智的主因之一。一篇新發表在知名期刊的文章指出,對於大腦已經開始出現該疾病分子跡象但尚未出現任何認知症狀的老年人來說,每天走3千~5千步,就能幫助延緩認知能力下降,認知退化延後約3年,而每天走5000–7500步的人,延後幅度可達7年。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 「花開三盛事」吸引萬人湧入 警籲民眾多利用接駁車
【警政時報 江雁武/台中報導】一年一度的「2025新社花海暨臺中國際花毯節」即將登場,今年以「花開三盛事」為主 […]
警政時報 ・ 1 天前
肝臟才是代謝隊長!早餐「1碗養肝湯」飽到中午好控糖、燃脂瘦更快
拼命節食、瘋狂運動,體重計的數字卻依然不動如山?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栗原毅說,先別怪自己食量太大,很多人可能忽略了「腸道與肝臟」這對默契搭檔,試著每天早上來一碗熱呼...
早安健康 ・ 1 天前
焦點股》聯發科:外資終於回頭大買 股價黑翻紅
眾多外資質疑IC設計聯發科(2454)明年AI ASIC專案貢獻與手機晶片價格競爭,自9月中旬到11月3日外資狂賣聯發科逾4.7萬張,拖累聯發科股價頻頻破底,因第三季毛利率低於預期,再度引發外資下修評等與目標價,但外資心口不一,昨日回心轉意,反手買超聯發科2866張,為9月中旬以來最大買超手筆,今日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達發Q4營收估季減 100G SerDes產品明年量產
聯發科 (2454-TW) 旗下達發 (6526-TW) 今 (4) 日召開法說會,展望第四季,執行副總謝孟翰表示,受季節性淡季影響,第四季營收估較第三季下降,全年營收維持穩健成長,新品方面,100G SerDes 技術升級計劃持續
鉅亨網 ・ 1 天前
預留充電樁硬體卻無法「即插即用」、原來連誰充幾度電都算不清!他去選主委用「一條龍」搞定|好宅報報
電動車成為新世代居住者的日常,不少建商紛紛主打「電動車友善社區」作為高端建案賣點,然而有近9成的新成屋住戶實際入住後發現,從建商的「預留硬體」到住戶能真正「即插即用」,中間竟隔著一條看不見的管理斷層。以桃園小檜溪重劃區內的知名社區「南法莊園蒙地卡羅」為例,建商大手筆為所有車主預留線槽、配備頂規充電容量,但住戶們要實現回家充電夢,還需要管委會洽詢裝設EMS與成立相關管理辦法,才算完成最後一哩路。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