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台灣光復 王滬寧:堅持一中原則反台獨
(中央社記者謝怡璇北京25日電)中國今天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在會上表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兩岸民眾和全民族最有利;絕不容忍台獨分裂,國家主權和民族完整絕不可分割。
中國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央統戰部部長李干杰、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李鴻忠、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外交部長王毅,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中央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國台辦主任宋濤等人出席。
王滬寧表示,昨天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通過將每年10月25日確定為台灣光復紀念日。在台灣光復80週年的歷史時刻,和國家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展示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一個中國原則,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堅定立場,鞏固國際社會堅持「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的普遍共識。
王滬寧表示,應站在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和長遠發展理念,共同推進統一大業。第一,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容忍台獨分裂,國家主權和民族完整絕不可分割。一個中國原則絕不容忍外來干涉,任何人、任何勢力妄圖干涉中國內政,歪曲挑戰聯大第2758號決議,絕不會得逞。
第二,深化兩岸交流融合是維護兩岸和平穩定,實現兩岸繁榮發展,增進兩岸民眾利益福祉,促進兩岸民眾心靈契合的必然選擇和長遠支持。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率先與台灣民眾分享大陸發展進步成果,繼續致力於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歡迎廣大民眾來大陸發展。
第三,堅持維護中華民族人民利益。解決台灣問題,實現完全統一,是全體中華兒女的共同願望,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對於兩岸民眾和全民族最有利。將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方針,願意在「一個中國」和「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和台灣各界有識之士就兩岸關係和國家統一展開對話協商,願意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提。會充分考慮台灣現實情況,但絕不為各種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留下任何空間。
第四,堅持團結兩岸民眾,共創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光榮偉業。
王滬寧表示,抗戰勝利、台灣光復是兩岸民眾為國家生存而戰。在這銘記歷史、共創未來的重要時刻,兩岸民眾要把握兩岸關係發展方向,堅決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切實共謀和平、共富和平、共享和平。(編輯:陳鎧妤)1141025
其他人也在看
泰柬簽停火 美官員:中方作用有限
美國一名高官24日指出,中國在泰國與柬埔寨的停火談判中發揮的作用有限,預計不會出席本周末(20日當周)在馬來西亞舉行、由美國總統川普出席的相關活動。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
陸學者:台灣光復是抗日勝利重要成果
「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由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主持。與會的大陸涉台學者受訪時表示,台灣光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成果,具有重大歷史與現實意義,兩岸同胞應共同銘記歷史,推動民族復興進程。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無視陸委會警告 「這些人」出席北京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昨通過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今天進一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原本外傳總書記習近平將發表講話,但最後僅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等人出席,層級大為降低。王滬寧提到,「台灣光復紀念日」充分體現全國各族人民堅持「一個中國」原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漁船灰色地帶襲擾 菲籲台揭露中行徑爭取國際支持
近年頻頻利用漁船進行灰色地帶侵擾,根據美國智庫「CSIS」發布最新報告,比對去(2024)年共軍聯合利劍A、B演習,發現有209艘船關閉了自動識別系統,甚至更改船名,刻意隱藏身分與行蹤。菲律賓海岸防衛隊發言人就建議台灣比照菲國推動「揭露倡議」,主動公開中方的非法與脅迫行徑。學者則認為,台灣除了加強國際合作,也要提升雷達偵測量能。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馬英九批徐國勇「沒有台灣光復節」扭曲史實、遺憾賴清德沒辦紀念活動
[Newtalk新聞] 立法院三讀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今(25)日台灣光復節放假一日。前總統馬英九批評,民進秘書長徐國勇日前聲稱「沒有台灣光復節」,這種媚日的發言,完全扭曲歷史事實,更對不起在抗日過程中犧牲的台灣先賢先烈。他也說,遺憾總統賴清德與民進政府並沒有舉辦紀念活動。 馬英九今透過臉書發文表示,今天是台灣光復80週年紀念日。回想80年前,中華民族對抗日本侵略,經過無數浴血奮戰,國軍傷亡三百多萬官兵,近三百名將領殉國,無辜百姓死亡人數超過2,000萬,終於贏得艱辛的勝利,讓日本殖民統治50年的台灣回歸中國,也就是中華民國,意義非常重大。 馬英九指出,這是所有台灣人都應該銘記於心的一段歷史,因為沒有抗戰勝利,就沒有台灣光復,中華民國就沒有現在的和平與繁榮。他批,很遺憾的是,徐國勇居然聲稱「沒有台灣光復節」,並認為當時的台灣人應仍算日本人,這種媚日的發言,完全扭曲歷史事實,蔑視台灣光復的重大意義,更對不起在抗日過程中犧牲的台灣先賢先烈。 馬英九回顧歷史並引述《開羅宣言》,明定「日本竊自中國的領土,如東三省、台灣與澎湖列島,必須歸還中華民國」;中、美、英發布「波茨坦公告」向
新頭殼 ・ 1 天前
高雄市長選舉標語「這柯不一樣」暗指誰?柯志恩笑了:想太多
2026高雄市長選舉,國民立委柯志恩今在旗津舉辦首波市長看板發布會,對於「這柯不一樣」看板標語是否在暗酸前台北市長柯文哲,柯志恩笑回想太多,怎不解讀是民進團總召柯建銘。柯志恩強調,她只是想表示自己敢接弊案,和其他高雄綠委都不同,而且才推出看板就引起討論,這就是「這柯不一樣」。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北京「紀念台灣光復」 學者:罕見提出「統一好處」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5日電)中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今天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發表談話。學者認為,談話罕見提到「統一好處」,推估明年「十五五規劃」兩岸內容應會不同於過往。
中央社 ・ 1 天前
蹭台灣光復!王滬寧扯「統一後7個更好」 陸委會嗆:毫無吸引力
今(25)日是光復節,中國爭奪話語權,不僅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今甚至舉辦紀念大會,誆稱擁有對台主權,及重申「一中原則」、「九二共識」、「反獨、反干涉」、「促融、促統」舊調,中國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還稱,統一後台灣有7個更好。對於中國再次扭曲歷史文件,陸委會提出3點駁斥及1點呼籲,大酸所謂「統一後的好處」對台灣人民毫無吸引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灣人就是中國人」!館長今搭機赴北京 嗆幫賴總統「尋根」
即時中心/林耿郁報導今天(25)是台灣光復節,中國大張旗鼓紀念這個節日;與此同時,知名網紅「館長」陳之漢,稍早現身桃園機場,準備搭機前往北京,展開為期12天的旅程;他強調此行重點是幫賴清德總統尋根,「台灣人就是中國人」!
民視 ・ 1 天前美中談妥了!美財長:美中達成貿易框架 吉隆坡會談議題曝光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大陸國家主席即將在10月30日舉行會談的背景下,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26日表示,美中已達成...
聯合新聞網 ・ 7 小時前
雙北脫鉤 新北蘇巧慧一枝獨秀
相較2022年選舉,雙北拖到選前3個月才拍板,這次2026年縣市長選舉,民進選對會將雙北脫鉤處理,不再是「雙北雙箭頭」,新北市長被列入第二波提名名單,若無意外,立委蘇巧慧一枝獨秀,將是新北市長人選;至於激烈競爭的彰化,4人皆已赴中央繳交意願表,但以正國會力挺的立委黃秀芳及新系支持的陳素月最有贏面。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
批藍白修法配合中國制定光復節 姚嘉文:對台灣是個侮辱
中國人大昨表決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台灣基進、台獨聯盟以及台灣國家聯盟今天在台北公會堂(今中山堂)周邊舉辦「台灣主權在我,破除光復謊言」遊行,主張10月25日是台灣的劫難日。受邀與會的總統府資政姚嘉文致詞表示,台灣國會配合中國政府,強迫人民接受光復節,這個對台灣是個侮辱,也對台灣主權造成很大的危險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美中幾乎完成談判!美官員預告川習會有成效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30日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美中經貿官員昨、今先在馬來西亞舉行經貿談判。美國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Greer)今(26日)透露,雙方幾乎已經完...
今日新聞NOWNEWS ・ 8 小時前
王滬寧:統一後台享7好處 陸委會:專制統治無吸引力
大陸中央「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致詞時提出,兩岸統一之後,台灣在7個領域會更好。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在午宴致詞時也強調,統一後台灣同胞生活方式與權益將獲充分保障。陸委會則反駁,民主和專制不能相融,大陸誘統毫無吸引力。
中時新聞網 ・ 18 小時前美媒:看準這一點 對川普重拳出擊、讓步很少
華爾街日報廿三日報導,有了與川普第一任交手的前車之鑑,中國面對他第二任時採取新策略,即「重拳出擊、讓步很少」,例如對稀土出口管制展現強硬立場,而在成本相對低的議題做出些微讓步,像TikTok。
聯合新聞網 ・ 16 小時前陸拋「統一後的好處」 陸委會:毫無吸引力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25日電)中國大陸全國政協主席王滬寧今天在「紀念台灣光復80週年大會」發表談話,拋出「和平統一」後有7個「更好」。陸委會回應,所謂「統一後的好處」,對於台灣人民毫無吸引力。
中央社 ・ 1 天前
中國設立「台灣光復紀念日」 朱立倫重申:台灣是中華民國光復的
即時中心/顏一軒、李美妍報導中國14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18次會議昨(24)日議決將10月25日設立為「台灣光復紀念日」,更稱要透過多種形式舉辦紀念活動。對此,國民主席朱立倫今(25)日回應,對岸的角度有對岸的立場,但台灣就是中華民國光復的、是屬於中華民國,這是毫無疑問的,民意也一定會堅定支持台灣是屬於中華民國。
民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