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裁高市民調不降反升!黃暐瀚分析制裁無效關鍵:疫情後日本早習慣沒陸客
疫情後日本早已習慣沒有大量陸客、水產禁令才剛解禁不到一個月根本來不及恢復貿易、過去釣魚台稀土制裁經驗讓日本學會降低依賴
政治評論員黃暐瀚解析日本最新民調,讀賣新聞11月21至23日調查顯示,高市早苗內閣支持度從上月71%上升至72%,即使中國大陸針對「台灣有事論」發動全面制裁,包括拒買水產、拒絕觀光、海警加強巡邏、勸退留學生等施壓手段,日本民意仍力挺高市內閣。黃暐瀚在其個人直播中分析為何中國制裁未能如預期重創日本民意,關鍵在於三大結構性因素:疫情後日本早已習慣沒有大量陸客、水產禁令才剛解禁不到一個月根本來不及恢復貿易、過去稀土制裁經驗讓日本學會降低依賴。這些結構性因素使得「日本人對於那些制裁的感受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嚴重」。
讀賣、每日兩大民調同步出爐:支持度全面上揚
黃暐瀚分析,11月24日兩份日本重要民調同步公布,結果一致顯示高市內閣民意穩固。讀賣新聞於11月21至23日的調查顯示支持度72%,較10月上升1%,不滿意度更從18%降至17%。每日新聞於11月22至23日的調查則顯示支持度65%,針對國會「台灣有事」談話,五成民眾認為沒問題。
黃暐瀚說,讀賣新聞民調這是繼高市早苗首相在國會發表「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大陸全面抵制後的首份追蹤民調。他直言,「這個就是現在的事實,即便中國採取全面施壓措施,日本民眾並未因此動搖對政府的支持,反而出現不降反升的現象。」
疫情後曾經沒有陸客 日本社會早已習慣沒有陸客
針對外界原本預期中國觀光客不來會重創日本經濟和民意,黃暐瀚指出,疫情後中國觀光客數量本就大幅減少,日本社會早已適應這個狀態。「本來就沒有那麼多中國的觀光客,在疫情之後本來曾經就都沒有了,也都習慣了。」
黃暐瀚強調,日本人對於這次制裁的感受「沒有想象中那麼嚴重」,理由就是「本來就沒有那麼多中國的觀光客在疫情之後」,社會和經濟結構已經調整適應,因此這波觀光抵制的實際衝擊遠低於預期。
黃暐瀚分析:水產禁令才剛解禁不到一個月 制裁效果有限
第二個關鍵因素是水產貿易的時間差問題。黃暐瀚詳細說明,中國大陸自2023年因日本排放核處理水而全面禁止水產進口,「然後到了今年2024年的6月才恢復」,其中最重要的帆立貝干貝「11月5號才又解禁」。
他指出,「11月5號解禁,今天11月24號,還不到一個月,根本都還來不及裝船,送到中國大陸,開新的通路,都還沒送去,現在說不要了。」黃暐瀚認為,由於貿易往來根本還沒真正恢復,現在再次禁止的實際影響自然有限,「當然會有人失望」,但整體衝擊感受不深。
中國過去祭出稀土制裁反促日本降低依賴
第三個關鍵是歷史經驗帶來的結構轉變。黃暐瀚回顧2012年釣魚台事件,當時「日本把釣魚臺收歸國有的時候,中國也祭出了稀土管制的制裁」,但正是那次制裁,「日本對於中國稀土的需求量就下降了」。
他分析制裁的兩面性,「這種東西是兩面的,當你對一個事情強烈的制裁的時候,制裁完以後我發現說因為我有可能拿不到他的東西,我就要去轉到其他地方。」黃暐瀚認為,包含水產、觀光客等現在的制裁項目,「對日本來講為什麼沒有造成某些人的預期」,就是因為日本已經在過去的制裁經驗中學會分散風險、降低依賴。
中國祭出制裁高市民調並未下跌 黃暐瀚:日本人比想像中更支持高市
黃暐瀚在直播中多次強調要「面對現實」,批評某些人的主觀預測。他說:「為什麼沒有造成某些人的預期,哎呀現在中國一出手以後高市挫勒等,他一定會崩盤,為什麼沒有發生?」
他給出明確答案:「理由很簡單,第一個日本人比你想象中的更支持高市內閣,日本人比你想象中的更覺得他沒有說錯話,日本人比你想象中的對於那些制裁的感受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嚴重。」黃暐瀚強調這三點是理解民調結果的關鍵,也是許多評論者未能預見的盲點。
讀賣民調:56%支持高市內閣對中強硬態度
由於讀賣新聞在10月底也進行過民調,黃暐瀚比較中國全面施壓前後的差別。最新數據顯示,56%的日本民眾支持高市內閣對中國的態度,過半民眾認同政府強硬外交路線。此外,74%支持高市內閣的經濟政策,63%支持18歲以下孩童每人發放2萬日圓補助,自民支持度維持在32%。
黃暐瀚在臉書寫道:「由於讀賣民調,十月底也進行過民調,剛好可以比較中國全面施壓前後的差別。」他認為這份對照數據最能說明日本民意的真實走向,「明明看到中國抓狂了,觀光客不來了,留學生建議不要去了,水產不買了,但還是56%的日本民眾說對中國的態度OK」。
支持高市內閣理由大轉變:個人領導力魅力大增7%
民調中另一個重要發現是支持理由的變化。因「對政策期待」而支持內閣的比例從10月的41%降至34%,但因「高市早苗個人領導力」而支持的比例則從15%大幅躍升至22%,單月增加7個百分點。黃暐瀚比喻這就像問「為什麼喜歡TWICE、為什麼喜歡BlackPink」,都是喜歡,但喜歡的理由在改變。
「沒有其他更好人選」的消極支持理由也從20%降至17%。首相個人信賴度更從12%上升至15%。黃暐瀚認為這組數據反映出,經過「台灣有事論」風波後,日本民眾對高市早苗本人的領導統御能力給予更高評價。
每日新聞民調:50歲以下年輕世代支持度破7成
黃暐瀚也分析每日新聞的民調數據,特別關注年齡層分布。18至29歲年輕人支持度達74%,30至39歲更高達76%,40至49歲也有71%。「應該是50歲以下破7成,不只有40歲」,顯示支持面向比預期更廣。
50歲以上族群仍維持60%以上的支持度。黃暐瀚認為年輕世代的高度支持特別值得注意,顯示日本新生代對於政府強硬外交路線的認同。同份民調中,50%的受訪者認為高市在國會的「台灣有事」談話「沒有問題」。
真正隱憂在內政經濟:物價不滿意度達52%
儘管整體支持度高,黃暐瀚也指出民調揭露的內政挑戰。關於物價過高的問題,不滿意度達52%,顯著高於滿意度的33%。他分析,「有可能未來高市內閣要被討厭,要被大家覺得說你換下來吧,他會痛的是痛在經濟跟物價,而不是痛在中國對他制裁。」
黃暐瀚在臉書總結,「儘管中國全面施壓,高市內閣支持度卻不降反升。內政經濟的議題,才是高市內閣的隱憂。日本國人眼前普遍支持政府對中國的強勢外交態度。」他認為物價控制才是高市內閣未來能否維持高支持度的真正考驗。
黃暐瀚批評「腦補發言」:要基於事實說話
黃暐瀚說某些缺乏事實根據的評論。他說,「現在目前高市的民調是高的。」某些人認為「中國全面制裁,高市民調重挫崩盤」的預測完全沒有發生。
「所以我們要就是論事,就是說日本人現在是支持高市的,這個你要面對現實。簡單講就是這樣,不要自己在那邊腦補說,因為有這些制裁所以高市完蛋了,半年就要下臺了,這種是腦補發言,因為沒有根據事實。」黃暐瀚認為評論政治必須基於客觀數據,「事實是什麼?事實就是現在目前民調還高」。
三大民調機構數據一致:JNN創歷史最高82%
黃暐瀚回顧上週直播內容,他在11月17日社群網站發文就引用了三份日本民調。10月23日讀賣新聞71%是史上第四高,11月3日JNN高達82%創歷史最高,11月16日共同社為69%。加上本週的讀賣72%和每日65%,「不同的民調現在目前看起來,每日新聞、JNN、共同社、讀賣,都同時往上升」。
他強調:「就是這樣啊,對不對,所以我才在想說這個就是現在的事實。其實東西就是這樣,你是騙不了人的。你以為就做一份民調就可以解決一切,沒有啊,不同的民調它有不同的結果,可是不同的民調現在目前看起來每一份都同時往上升。」跨機構的一致趨勢證明這不是偶然。
國會改選意願大降:56%反對解散重選
關於是否應解散國會重新選舉,民調顯示支持改選的比例從10月的43%降至30%,反對者則從49%上升至56%。黃暐瀚分析:「現在看起來高市首相跟整個執政團隊的民調是高的,他真的沒有必要去做那個事情,就是說把那個直接解散國會然後全部重選。」
他認為雖然有人想說到明年4月如果民調還是維持高點就試試看,「可是這個民意也要注意,當有40%的人說我是無無派的,而且有56%說我不希望國會改選」,在少數執政的情況下,穩定施政符合當前民意期待。
黃暐瀚主張:越是激情、越要冷靜
針對中日緊張關係,黃暐瀚在臉書發文特別強調「越是激情、越要冷靜」,這也是他上週和本週直播的主軸訊息。他表示:「身為力挺日本的台灣人,喜歡日本、愛去旅遊、多吃日食、多買日貨,就堅定開心地去做就對了,不用理會也有些人的看法跟你不同。」
黃暐瀚認為在民主國家,「意見不同很正常,不需辯論,不用爭執」。台灣社會對於日本「台灣有事論」存在不同聲音,有人支持、有人反對,甚至有人譴責高市,「這樣的看法都有,但沒有問題,民主國家本來就是各種意見都可以」。
理解中國大陸的憤怒但堅定立場給日本送暖
黃暐瀚用生動的「香菜理論」說明他的態度。他說:「理解中國大陸民眾的憤怒,但也給日本送暖。我理解不代表我會跟他一起。我理解你會吃香菜,但是有的人不吃香菜,我知道我知道。我知道你吃很辣,好來辣椒醬推過去給你,但是你吃的辣,我尊重我理解,我不吃可不可以?」
他強調:「所以我的態度就是理解中國大陸政府跟民眾對日本的憤怒,但也給日本送暖。」黃暐瀚認為台灣與日本「如此的緊密相連,如此的羈絆,不是一蹴可幾,不是一天造成的,也不是哪一個人造成的」,這種長期建立的台日關係需要珍惜維護。
內閣制特性:整個團隊共存共亡
黃暐瀚也分析內閣制國家的特性。他說,「他們不是人制,他們是整個團隊去。所以當一個內閣提出他們要振興經濟方案,積極政策的時候,他不是因為一個人而已,而是整個團隊。你看現在目前出事也是整個團隊在扛,而不是說這只有一個總統他講的話,以後後面的人大家作壁上觀,不是,是整個內閣共存共亡了。」
他認為這種制度有其優勢,「經濟成長的部分有提出相關的一些政策,可是大家對這個很期待,74%認為說很好,這個高市內閣是要振興經濟的內閣」,政策推動更具整體性,責任也由團隊共同承擔。
黃暐瀚:現在民調是高點但保持開放態度
對於未來走勢,黃暐瀚保持開放態度。他說:「以後往下掉,我開直播我的廣播,我也一定會告訴你高市開始往下滑了,日本人討厭他了,他可能準備下臺了。總會有那一天吧。」
但他強調現階段必須認清事實,「現在目前高市那個的民調是往上走的,甚至沒有因為中國的全面制裁的抗爭跟那種高壓力而下滑。你也不能就自己在那邊亂講說高市已經重挫,他要慘了,他這看起來沒有慘了。以後會不會下來不知道,可是現在民調高這件事情要認清。」
制裁無效源於結構因素
黃暐瀚在分析最後總結,中國制裁未能重創高市民調的三大關鍵因素:疫情後日本早已習慣沒有大量陸客、水產禁令才剛解禁不到一個月根本來不及恢復貿易、過去稀土制裁經驗讓日本學會降低依賴。這些結構性因素使得「日本人對於那些制裁的感受沒有你想象中那麼嚴重」。
他認為綜合兩份最新民調可以得出明確結論:儘管中國全面施壓,高市內閣支持度卻不降反升,內政經濟的議題才是高市內閣的真正隱憂,日本國民眼前普遍支持政府對中國的強勢外交態度。
其他人也在看

中日衝突延燒、高市支持度居高不下!謝金河:日本年輕世代的覺醒是重要轉折點
中日衝突持續延燒,中國加大威脅力道,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中國似乎擺出高市不收回先前的話,絕不罷休的態勢,這些戲碼在台灣都曾經演練過,大家一點都不陌生,儘管中國施加壓力愈來愈大,但高市的支持度仍居高不下,也代表日本年輕世代的覺醒,就是高市的底氣,這也是日本再起很重要的轉捩點!
太報 ・ 13 小時前

高市早苗支持度衝破75%!半數日本人不擔心中國衝突 對「台灣有事」真實想法曝光
日媒產經新聞與FNN(富士新聞網)於11月22、23日共同進行最新民調,首相高市早苗內閣支持度為75.2%,較上次調查微幅下滑0.2個百分點,但整體仍維持高檔;不支持度為19.6%,略增0.5個百分點。針對高市在國會提及「台灣有事」可能被認定為日本「存立危機事態」,並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發言,包含「比較適切」在內,共61.0%受訪者認為高市的說法「適切」。在中......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陸客銳減意外造福日本「鋼彈模型」玩家?熱議:購物體驗變好了
最近中日關係因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的言論而陷入緊張局勢,連帶影響中國遊客赴日旅遊的意願,甚至是被強制取消航班,導致前往日本的中國觀光客人數明顯減少許多。這波抵制旅遊的風潮雖然對日本觀光業造成衝擊,但也意外改變了當地零售市場的生態,特別是在動漫周邊與模型販售的領域出現了明顯變化,買起東西來不需要再人擠人的排隊,或是怕中國黃牛掃貨。
Yahoo奇摩遊戲編輯部 ・ 23 小時前
台積電概念股繼續燒?億元教授口袋名單曝光:明年2檔有潛力
隨著年底腳步逼近,投資市場的目光逐漸轉向2026年的潛力標的。今年在AI熱潮推動下,台股屢創新高,與AI及台積電相關的個股也紛紛上漲。億元教授鄭廳宜看好明年具有黑馬潛力的標的,包括專注無人機防干擾技術的亞電(4939)以及聚焦半導體先進製程化學品的中華化(1727)。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日相高市早苗最新民調出爐!支持度飆72% 讀賣揭高人氣主因
日本讀賣新聞24日公布21日至23日進行的全國民調,高市早苗內閣支持度達72%,與10月下旬即時民調的71%幾乎持平,不...
聯合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北台灣入夜下探14度!準颱風「天琴」最新路徑曝光 未來10日天氣一次看
昨(24)天各地高溫約27至30度,感受溫暖,今天受東北季風影響,溫度有感下降,北台灣低溫將跌至14度,空曠地區則可能只剩12度,各地日夜溫差甚大。而今年第27號颱風「天琴」對台影響如何?最新模擬路徑顯示將西進,對台灣基本無害。
鏡報 ・ 3 小時前
中國報復無效「高市早苗民調破七成」!林育卉揭「日民眾支持原因」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國會的「台灣有事」言論引發中國強烈不滿,中國祭出一連串措施來報復日本,不過愈是報復,反而讓高市早苗民調持續升高,日本新聞網(NNN)與「讀賣新聞」在本月21日至23日所進行的民意調查顯示,高市內閣的支持率仍已達72%。對此,資深媒體人林育卉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透露,「日本民眾支持高市的原因」。
民視 ・ 7 小時前
鄭麗文當家會懷念朱立倫的好?陳學聖舉例「2022這件事」!
論壇中心/綜合報導國民主席鄭麗文甫上任,即將面臨2026年的選舉提名難題,國民跟民眾說好要合作,雙方主席也見面會談,不過要怎麼禮讓也是國民的難題之一,據媒體報導,鄭麗文就職後其實已有定見,「百里侯」限縮在宜蘭縣、新竹市,最多再加個嘉義市,民眾主席黃國昌的新北市長大夢恐怕破碎。國民前立委陳學聖在《頭家來開講》節目上就直言,「鄭麗文恐怕指揮不動藍營地方想參選的人」。
民視 ・ 7 小時前
中國打錯算盤!高市早苗支持度72%仍未封頂 學者:越打壓、日本越挺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引發中國強烈反彈,不過,最新民調顯示,她的內閣支持度依然高檔,穩定維持在7成左右。有資深分析人士認為,這個看似亮眼的數字,其實還可能低估了她的真正實力,原因與日本媒體長期的「左傾文化」及調查方法偏差有關,使得一大批支持高市的保守派基層成了「沉默的隱性選民」,再度重演2025年自民總裁選舉時的戲碼。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周休三日連署過關 老闆挫咧等? 勞長洪申翰:不用過早假設
日前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平台上提案「推動四日工作制,每週上四天班放假三天」,連署已於10月7日通過,勞動部需在12月7日前做出回應。對此,勞動部長洪申翰今(24)日表示,台灣企業樣態多、勞工就業形態也多,後續會再搜集各方意見,而不論是是否會導致勞動條件減損,如減薪、缺工惡化等情境先不用過早假設。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美股盤後〉科技股強勢反攻 博通暴漲11% 川普四月訪中
美國股市周一 (24 日) 上漲,在市場對美國聯準會 (Fed)12 月降息的預期升高下,投資人得以忽略科技股估值偏高的疑慮。同時,美國總統川普表示,他已接受中國領導人習近平的邀請,將於四月訪問北京。
鉅亨網 ・ 8 小時前
假檢警命令「安全回報」新北婦每天傳 沒人回應起疑心…3個月被騙走8300萬
新北市一名56歲李姓婦人,今年接到假檢警詐騙電話,對方稱她的帳戶被詐騙集團使用,懷疑她是詐團成員之一,要李女配合調查,更要求李女每天要在Line群組安全回報,並把所有帳戶交給詐團。詐團3個月內將李女帳戶內的8300萬轉走,李女持續在Line群組「安全回報」,但已無人回應驚覺被騙。
太報 ・ 20 小時前
高市早苗擁抱、滑椅盡顯「社交狠角色」 彭博:打破日本男性僵化外交作風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週在南非20國集團(G20)領袖峰會,與義大利總理梅洛尼的熱切擁抱的影像,近日在日本社群媒體瘋傳,彭博報導她打破了日本男性領導人數十年來僵化拘謹的外交作風;其實本月初她在APEC峰會的「滑椅子」之舉,就展現出她風格獨具的「開朗外交」。
太報 ・ 18 小時前
南韓總統李在明認了:南北韓溝通管道全斷 恐隨時爆發軍事衝突
即時中心/徐子為報導南韓總統李在明今(24)天表示,當前南北韓溝通管道完全切斷,雙邊關係處於隨時都能發生偶發性衝突的極其危險境地,因此應保持耐心,致力於重啟雙方對話。
民視 ・ 16 小時前
柯黃合體拍片!柯文哲笑:兩個太陽總比沒有好 黃國昌預告柯「土城十講」一定講完
民眾前主席柯文哲今(11/24)發出自己與現任主席黃國昌合拍的影片,柯文哲說,兩個太陽比沒有太陽好」,現在根本是小,兩個太陽都怕熱度不過。黃國昌也在今晚直播預告柯文哲將有一系列「土城十講」,保證一定講完,「絕對不會像總統賴清德的團結十講,講到後來自己講不下去。」
太報 ・ 16 小時前
陳姸霏形象翻轉!台語飆罵「祝馬桶被大便塞爆」 坦言:維持能量很累
全新職人輕喜劇《人生只租不賣》,由金鐘導演王逸鈴與資深製作人周銓攜手,集結金鐘影帝黃河、金馬新人陳姸霏,實力派演員林予晞、王真琳、謝章穎,打造台灣首部以「租賃管理」為題材的台語劇集。24日發布正式海報及前導預告,陳姸霏首次挑戰有話直說又潑辣的角色,有很多發火橋段,坦言:「維持能量很累,很怕NG太多次。」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高市早苗挺台內閣支持度衝破72% 他曝日本人唯獨不滿「一件事」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協防台灣,挺台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不過,根據最新民意調查顯示,高市內閣的支持率居高不下高達72%,資深媒體人黃暐瀚也揭露日本人唯獨不滿一件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中再拋「有權追究日本歷史罪行」!日網挖「這1事」狠酸
國際中心/于士宸報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月初提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言論,引發中方強烈反應。中國不僅要求民眾暫緩赴日旅遊,還宣布暫停進口日本水產品,試圖以經濟手段施壓;同時,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頻繁發文,以輿論影響日本。昨日(23),毛寧引述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發言表示:「若日本單方面行動,重蹈覆轍,那麼所有秉持正義的國家和人民都有權再次追究日本歷史罪行,並有責任堅決防止日本軍國主義死灰復燃」,貼文曝光後,日本網友挖「這1事」回應打臉了。
民視 ・ 23 小時前
鄭麗文回雲林力挺「最強棒」 曾支持郝龍斌的張家陣營全面歸隊
國民主席鄭麗文回到雲林故鄉,與過去力挺對手郝龍斌的「雲林張家」重修舊好,大讚立委張嘉郡是「最強棒」,支持她參選下屆雲林縣長!鄭麗文強調,先前主席之爭只是君子之爭,如今內已將恩怨翻篇,團結一致為了2026年大選共同努力。此次互動顯示,國民正積極整合內資源,凝聚共識,以迎接未來選戰挑戰。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