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安部:外諜滲透糧食領域 謀取種子探查田間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國國安部今天聲稱,「境外間諜情報機關」對中國糧食領域的滲透力度不斷加大,企圖取得中國大豆、玉米、水稻的種子等農作物基因數據,為中國糧食安全帶來「嚴重危害」。此外,還有「某國」使領館人員率員前往中國鄉間,探查某款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情況。
中國國安部今天透過其微信公眾號,發表題為「斬斷田間竊密黑手」的文章說,「種子是農業的芯片(晶片)」,種業安全關乎糧食安全與鄉村振興大局。
文章宣稱,中國國安機關發現,「某國間諜情報機關」始終對中國糧食數據和種質資源虎視眈眈,在中國國內非法蒐集親本種子,並以高額經濟報酬為誘惑,意圖與中國國內的朱姓人員及其公司建立合作關係,以「合作製種」名義長期向其購買親本種子。
這篇文章說,在利益驅使下,朱某明知行為違法,仍選擇鋌而走險,將親本種子放在其他申報出口的貨櫃內規避監管。最終,朱某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6個月,其餘17名涉案對象被處以不同的行政處罰。
文章又說,中國國安機關接到民眾檢舉,指「某國領館人員」帶領多名農業、生物等專業人員構成的調查團隊,先後多次前往中國某省重要農業產區,以開展「走訪調查」名義,「違規探查」蒐集中國某款農作物的產量和儲備情況。
調查發現,這組團隊人員具有較強的反偵察意識,工作中十分小心謹慎。在往返不同糧食產區時頻繁更換交通工具;在開展農業調查時,多選擇鄉間小路行進,並在田地旁臨時停靠。中國國安機關在掌握相關情況後及時制止,依法對相關人員「開展處置工作」。
這篇文章說,「糧食安全」事關國計民生與社會穩定,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保障糧食安全,守護種質資源,是國安機關「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的應盡之責」,並重拳出擊斬斷境外伸向中國種質資源的「竊密黑手」,「築牢國家糧食安全防線」。(編輯:邱國強/廖文綺)1141103
其他人也在看
片山皋月稱匯市出現單邊快速波動,日本政府維持高度警戒立場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日本財務大臣片山皋月表示,政府以高度緊迫感密切關注匯率走勢的立場沒有改變。片山皋月表示,她看到匯市出現單邊且快速的波動。當被問及反對提出的消費稅減免方案時,片山皋月表示,政府需要制定能夠立即見效的價格紓困措施。
財訊快報 ・ 13 小時前李稻葵稱,習川會確立中國作為美國「平等夥伴」地位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中國央行前顧問、現任清華大學經濟學教授的李稻葵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美國總統川普的峰會在雙邊關係中是個突破,這個亞洲大國被作為美國的「平等夥伴」對待。李稻葵表示,在兩國領導人的所有會晤中,這次或許最為重要,堪稱歷史性的。從根本上說,對雙方而言最重要的進展,是美國承認中國是平等的對話夥伴。李稻葵週一接受電視採訪時表示,上週中美領導人在韓國會晤後,其在北京的同行感到非常振奮。此次會晤達成了一項為期一年的貿易休戰協議,但並未解決世界最大兩個經濟體之間的核心分歧。儘管如此,李稻葵仍樂觀地表示,中美兩國之間在貿易、金融和技術領域的衝突只是「小問題」,終將得到解決。他強調,更重要的是,平等夥伴關係將促使兩國就更大的問題進行接觸,如涉及烏克蘭、台灣、南海和中東的安全問題。中央辦公廳主任蔡奇在週一發表的文章寫道,中國具備主動運籌國際空間、塑造外部環境的諸多有利因素。這或許是中國領導人在與美國的大國競爭中越來越有信心的一個表現。
財訊快報 ・ 1 天前
片山皋月將成為「日本馬斯克」?《日經》分析政策「提升經濟效率、削減浪費」:「租稅特別措施」備受矚目
高市早苗內閣中,自民參議員片山皋月出任財務大臣遭視為「最受矚目」的任命之一!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愛沙尼亞設台辦事處延宕2年 日媒:卡在「台北或台灣」稱呼
波羅的海三小國之一,愛沙尼亞2023年宣布接受台灣在當地設置代表處,迄今2年遲遲未落實。據日媒3日報導,原因卡在雙方名稱使用「台灣」或「台北」無法達成共識。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APEC中國打壓不斷 林信義霸氣喊話:世界需要台灣!
2025年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1日落幕,從我國領袖代表林信義抵達機場的接機安排,到峰會結束前的經濟領袖代表大合照,中國打壓痕跡不斷;對於中國明年主辦APEC,林信義表示,台灣是APEC會員,應該被平等尊重、對待,且台灣重要性已不同以往,在重要國際經貿場合,「世界需要我們、世界需要台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英火車隨機攻擊案!嫌犯持刀「見人就砍」 英勇列車工作人員命危
英國發生火車無差別砍人案,凶嫌由2人減至1人,32歲非裔男子是唯一嫌疑人,一名英勇試圖制止嫌犯的列車工作人員,目前生命垂危。(戚海倫報導) 英國上周六發生火車無差別砍人案,原本有兩人被捕,其中一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面對鄭麗文 北京要接招
在《德國之聲》的專訪裡,國民主席鄭麗文傳達的訊息很多,除了不畏爭議直接面對難題,她清楚表達國民立場與北京對台政策間的差距。鄭對普丁的定調不管是不是失言,有新聞賣點,媒體聚焦情有可原;但學界諸多評論,例如東京大學的鈴木一人,只看到這句話,而無能藉此分析她的大量重要訊息,所謂專家其實智昏菽麥。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加拿大總理將公布首份預算案 助降低對美國依賴
(中央社渥太華3日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的政府將於明天公布首份預算案。卡尼表示,這份支出計畫將為在美國關稅壓力下開始承受衝擊的經濟體提供「解方」。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台灣、台北名稱談不攏 日媒曝我設立愛沙尼亞代表處卡關
波羅的海國家愛沙尼亞此前曾宣布,接受台灣在該國首都塔林設立代表處,但據日本媒體今日(11/3)引述多方消息來源指出,台灣設立代表處的計畫已陷入僵局,而儘管雙方均承受來自中國與俄羅斯的壓力,卻也表明台灣與歐洲國家的關係困難重重。
太報 ・ 1 天前台積帶飛 旺矽、辛耘權證喊衝
台積電2奈米量產受到注目,大客戶包括蘋果、輝達、超微、聯發科等,使得旺矽(6223)、辛耘(3583)等台積電設備和材料供應鏈股價隨著水漲船高,迎接2奈米商機。法人預估,設備和再生晶圓廠辛耘營收將逐季成長,全年營收可望首度站上百億元大關。
工商時報 ・ 1 天前曾被列制裁籌碼 中國宣布恢復赴加拿大團隊旅遊
(中央社台北3日電)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宣布,中方決定恢復旅行社經營中國公民赴加拿大團隊旅遊業務;同時,中方對法國等國公民的入境免簽政策將延長至2026年12月31日,並自今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對瑞典公民入境免簽。
中央社 ・ 1 天前
俄副總理啟程往北京 俄烏戰爭後遺症要求中國支援更多資源?
俄羅斯總理米舒斯京(Mikhail Mishustin)於11月3日啟程前往中國展開為期兩天的正式訪問,克里姆林宮形容此行「意義重大」,預料將進一步鞏固俄中雙邊經濟與能源合作。俄方官媒指出,米舒斯京此行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會晤,討論多項雙邊議題,包括貿易、工業與運輸合作。根據俄羅斯塔斯社報導,米舒斯京將於3日首先抵達浙江省杭州市,與中國國......
風傳媒 ・ 1 天前英國火車砍人案凶嫌減至1人 英勇列車人員仍命危
(中央社記者陳韻聿倫敦3日專電)英國1日發生火車無差別砍人案,根據警方最新消息,凶嫌已由2人減至1人,而英勇挺身制止嫌犯的列車人員目前仍命危。
中央社 ・ 1 天前
澳門《博彩法》祭大限! 「衛星賭場」紛關門 「英皇宮殿」正式關閉
[Newtalk新聞] 澳門當局於 2022 年修訂《博彩法》,要求境內「衛星賭場」在 2025 年底前自行結束營運,或出售給特定的博彩公司營運。隨著期限逐漸逼近,越來越多「衛星賭場」宣布關門,其中就包含由香港「英皇集團」營運的「英皇宮殿」。有外媒報導分析指出,除了受到《博彩法》修法影響外,「英皇宮殿」的關閉可能也與「英皇集團」身陷連年虧損的窘境有關。 根據中國《騰訊新聞》報導,當地時間 30 日深夜 12 點,英皇宮殿正式停止營業,賭場內的螢幕也從原先「娛樂場」的廣告,轉變為當地酒店的宣傳影片。 一位英皇宮殿工作人員接受《騰訊新聞》訪問時指出,早在強颱「樺加沙」襲擊港澳期間,英皇集團就已開始陸續撤掉賭桌,僅留下部分老虎機供民眾使用。該名工作人員表示,隨著博彩業務陸續關閉,荷官、監場等工作人員也相繼離職,「撤掉賭桌,就意味著賭場進入了關閉的倒數計時」。 報導稱,與一般賭場不同,「英皇宮殿」有著龐大的流量基礎, 2006 年 1 月 20 日開業時,包含成龍、劉德華、張學友在內英皇旗下的藝人悉數參加開幕活動,瞬間讓「英皇宮殿」獲得了大量的知名度。隨後,「英皇宮殿」也憑藉著「英皇集團」的影
新頭殼 ・ 1 天前西班牙國王時隔18年再訪中國 尋求深化經貿合作
中國外交部今天(3日)表示,西班牙國王菲利佩六世(Felipe VI)將於本月10日至13日對中國進行國是訪問,與國家主席習近平、總理李強等高層官員會面。這是西班牙國王時隔18年來再度訪問中國,顯示馬德里正試圖鞏固中國的投資並加強雙邊貿易關係。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今天在例行記者會上宣布菲利佩六世訪中的消息時表示,中方願與西班牙攜手,以菲利佩六世訪中為契機,拓展互利合作,推動兩國的戰略夥伴關係 儘管美國頻頻示警,要求他國不要靠攏中國,但西班牙一直在經濟上尋求與中國合作。西班牙首相桑傑士(Pedro Sanchez)3年來已三度訪中,並在去年9月訪問時宣布,西班牙「不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車徵收關稅。 西班牙政府也批准了中國企業的投資項目,包括鋰電池製造商寧德時代(CATL)、可再生能源集團遠景能源(Envision)的設廠計畫。 今年稍早,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曾批評西班牙經濟部長奎爾波(Carlos Cuerpo),稱他建議歐洲應該與中國更密切合作是「自掘墳墓」,示警中國低價傾銷對全球產業構成威脅。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觀點:中國究竟如何在英國從事情報活動?
如今中國構成的國家安全威脅已超越了傳統的間諜活動範疇。要在「享受經濟利益」與「管控安全風險」之間取得平衡,一直是英國歷屆政府的難題。
BBC NEWS 中文 ・ 1 天前
APEC將移師中國 外交部強烈關切人身安全
[NOWnews今日新聞]於韓國慶州舉行的APEC領袖會議日前落幕,此次總統賴清德再次敦請總統府資政、台杉投資管理顧問公司董事長林信義代表出席,林信義今(3)日在總統府召開記者會,被問及中國申請明年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殲-36二號原型機現身?外媒熱議中國六代機可能搞「一機兩型」
[Newtalk新聞] 近日中國網路上流傳多張疑似「殲-36」第二號原型機試飛照片,引發國內外軍事觀察人士熱烈討論。據「張斌說」分析文章指出,外界普遍推測,這批照片可能是中國第六代戰機研發的重要跡象,也有分析認為,新機外觀的明顯變化顯示出不同構型的試驗版本。 文章表示,根據網傳影像,這架飛機在尾噴管、起落架與進氣道等位置皆出現新設計,其中機尾的噴口由原先的弧形改為梯形結構,文章認為可能與引擎升級或矢量推力技術有關;而主起落架由前後式改為並列式雙輪,類似艦載機配置,可能是研發團隊在試圖改善結構空間與收放機制。此舉若能減少機體佔用體積,將有助於擴充內部彈艙與電子設備,提升戰機的整體作戰能力。 F-135 渦輪扇引擎。 圖:翻攝自 騰訊新聞@張斌說 在進氣道設計部分,照片中輪廓似乎與先前原型不同,引起外界對殲-36 飛行性能取向的疑慮。文章引述部分專家指出,這可能代表研製團隊在高速性能與匿蹤效能間重新權衡,也可能是為了提升續航與隱形能力而調整設計。 此外,分析認為,殲-36 可能採取「一機兩型」的研發模式,一型為主打空優的制空機,另一型則具備長程打擊功能,兼具戰術與戰略用途。若此猜測屬實,將
新頭殼 ・ 1 天前
準鳳凰威力挑戰強颱!「1原因」北轉機率增高 路徑曝光恐直撲台灣
原本在關島附近的熱帶擾動90W,於今(4)日增強為熱帶性低氣壓TD29,中央氣象署預估,可能在今明2天就會生成為今年第26號颱風「鳳凰」。對此,氣象粉專表示,準鳳凰強度不排除可能達到強颱,且在周遭環境及另一波冷高壓影響下,北轉機率增高,極有可能直撲台灣東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