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企業利潤9月飆升21.6%!高科技製造業成主要增長動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27日指出,即便中美貿易局勢緊張,受北京抑制價格戰政策影響,大陸工業企業利潤在9月大幅攀升,同比增長21.6%。這一增幅延續了自8月開始的強勁反彈,當時工業利潤年增率為20.4%,同時也是自2023年11月以來的最大漲幅。
據《CNBC》報導,官方數據顯示,今年前9個月,主要工業企業利潤增長3.2%,較1月至8月期間的0.9%大幅加速。分析指出,企業盈利回升主要得益於北京推出的政策,旨在限制各工業領域激烈的價格競爭,當時生產者價格通縮已進入第3年。
同期,中國消費者物價意外下滑,9月同比下降0.3%,而生產者物價指數(Producer Price Index,PPI)大幅下跌2.3%。製造業在今年前9個月的利潤增長9.9%,電力、熱力、燃料及水供應企業利潤攀升10.3%,唯獨礦業利潤下降29.3%。
對此,中國國家統計局首席統計師于衛寧指出,高科技製造業是帶動整體利潤增長的主要動力,該領域9月利潤飆升26.8%。在工業企業中,國有企業利潤微跌0.3%,而外資工業企業(包括來自香港、澳門和台灣的投資企業)增長4.9%,私營企業則增長5.1%。
儘管面對中美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及國內消費信心疲弱,中國製造商仍穩健應對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長期房市下行、勞動市場疲軟,以及出口面臨的增長壓力。
今年中國整體出口保持韌性,但分析師預計第4季度貿易增速可能放緩,部分原因是去年基數偏高。日本最大的證券公司「野村證券」(Nomura)的經濟學家團隊指出:「由於基數高和全球貿易壁壘上升,我們預計中國第4季出口增長將放緩,而第3季度同比增長6.6%,較第2季的6.2%略有提升。」
中國經濟在第3季擴張4.8%,為1年來最慢增速。固定資產投資(Fixed-asset investment)在今年前9個月意外收縮0.5%,為自2020年疫情以來首次下降(根據Wind Information自1992年以來的數據)。不過,9月工業產出增長6.5%,高於上月5.2%的增速,顯示工業活動仍具韌性。
分析師指出,這些穩健的數據意味著北京可能不會急於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以實現全年約5%的經濟增長目標。雖然中國政策制定者在本月稍早的重要經濟規劃會議上承諾促進內需,但同時強調科技突破與工業升級的重要性。
牛津經濟(Oxford Economics)亞洲經濟主管Louise Loo表示:「會議中提及『擴大內需』與『改善民生』,但相對來說並不突出。」她補充:「這表明政策制定者雖然意識到家庭消費意願低迷和儲蓄過剩,但未來5年內並不打算大規模刺激消費。」
看更多 CTWANT 文章
老鳥想30天前提離職休光「29天特休」 一票人勸:別意氣用事
富少偕妙齡女陳屍信義區豪宅!女死者母曝「兩人同居」 但他穩交對象是另一人
住飯店進房前敲門別說「打擾了」 命理師:好兄弟恐生氣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9月工業企業利潤年增21.6% 連2個月成長
(中央社記者廖文綺上海27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9月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21.6%,已連續2個月成長。今年前3季,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年增3.2%,呈現加速恢復態勢。官方指出,在經濟發展面臨壓力的背景下,要持續擴大內需。
中央社 ・ 23 小時前《大陸經濟》前3季規上工業營收獲利雙增 利潤成長3.2%
【時報-台北電】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前3季,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收102.08兆(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4%;利潤總額5兆3732億元,同比增長3.2%。 單看9月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21.6%。 數據顯示,前3季國有控股企業利潤總額1兆7021.8億元,同比下降0.3%;股份制企業利潤總額3兆9923.5億元,增長2.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利潤總額1兆3509.7億元,增長4.9%;私營企業利潤總額1兆5131.7億元,增長5.1%。 前3季採礦業利潤總額6369.2億元,同比下降29.3%;製造業利潤總額4兆671.8億元,增長9.9%;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利潤總額6691億元,增長10.3%。(編輯:廖小蕎)
時報資訊 ・ 1 天前

鄭麗文批綠搞政治鬥爭!民進反嗆「顧著噴政治口水」:只會繼續悲哀下去
國民準主席鄭麗文與國民立院團總召傅崐萁,昨(26)日在花蓮行程中批評民進搞政治鬥爭。對此,民進發言人韓瑩今(27)日表示,中央執政團隊於花蓮光復災後重建以及非洲豬瘟防疫皆全力投入、解決問題,與人民站在一起,反觀鄭麗文只顧噴政治口水,傅崐萁只顧自己政治生命忙「垂直避難」令人遺憾。韓瑩指出,當中央全力投入花蓮光復鄉災後重建時,鄭麗文只顧自身國民主席......
風傳媒 ・ 21 小時前
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後天登場 4大展區貿協估吸引2.8萬人
【記者許麗珍/台北報導】貿協主辦「台灣國際智慧能源週(Energy Taiwan)」與「台灣國際淨零永續展後天(29日)登場,本屆展會匯聚450家企業近1600處攤位,展示太陽能、離岸風電到科技儲能、深度節能等先進技術,其中智慧能源週有4大主題展區,3天估吸引近28000名國內外參觀者參與。
壹蘋新聞網 ・ 20 小時前
《港股》美中貿易現曙光 恆指收漲273點
【時報編譯張朝欽綜合外電報導】美中官員在周日達成一項貿易框架協議,根據新的協議,美國將暫停提高關稅,中國暫停稀土出口管制。緊張局勢緩和的跡象,提振了市場風險偏好。香港股市周一全日高走。 周一香港恆生綜合指數收盤上漲273.55點或1.05%,為26433.70點。國企股(H股)指數升1.1%,為9467點。科技指數漲1.8%,為6171點。 科技股普遍上揚,指標企業阿里巴巴大漲3.1%,騰訊也升2.9%,快手升1.5、美團漲1.4%,和京東升2.3%。 美團說,擬發行美元和人民幣計價的債券,細節尚未擬定,所得用途主要在於現有離岸債務的再融資,以及一般商業用途。 半導體股明顯上揚,中芯國際升3.5%,華虹半導體漲5.0%。 貿易緩解,出口商上揚,申洲國際漲1.8%,創科升0.8%。 小米收窄跌幅,收跌0.26%;此前該公司發布Redmi K90手機,僅發布一天即降價。 貿易情勢趨於穩定,金價小跌,紫金黃金跌1.5%。
時報資訊 ・ 18 小時前
《TCN》上線!以國際視角傳遞台灣真實聲音
[NOWnews今日新聞]英文新聞平台《TCN》TaiwanCurrentNews於27日正式上線!致力於提供清晰、深度、可信的專業報導,呈現台灣的政治、經濟、社會與國際動態。《TCN》為《眾媒橘子》...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國立永靖高工國際比賽表現優異室設與製圖都勇奪大獎
彰化縣國立永靖高工近期由室內空間設計科學生組隊,參加「2025全日本高校鐵道模型大賽」,以八斗子車站為主題,勇奪6項大獎;製圖科則參加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所舉辦的抗震盃~地震工程模型製作國際競賽(ID
中廣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中國不給面子又怎樣 德外長找印度強化全球夥伴關係
[Newtalk新聞] 德國外交部長瓦德富爾(Johann Wadephul)在中國要求他先「糾正」其言論、再訪華之後取消前往北京的行程,轉而前往布魯塞爾,除了將見北約秘書長呂特(Mark Rutte)外,還將與印度工商部長戈亞爾(Piyush Goyal)進行高層會談,強化全球夥伴關係。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報導,北京早已不滿德國外長瓦德富爾近期數次批評中國在破壞當前世界秩序,要求他先「糾正」其言論再前往拜訪。德國外交界認為北京此舉無異於公開羞辱,意味著柏林要屈從於一種強勢姿態。「然而,歐洲絕非弱到需要舉白旗。中國也仍然依賴對歐盟的出口。瓦德富爾最後一刻的拒絕向領導層傳遞了這樣一個訊息:儘管德國對中國存在依賴,但是柏林不願被擺布。」 《米利紀事報》(The Milli Chronicle)稍早報導,瓦德富爾此次訪問布魯塞爾,正值歐洲及其合作夥伴的關鍵時刻。瓦德弗爾的議程並非聚焦於挑戰,而是體現了以合作與創新為中心的前瞻性方法。德國決定加強與布魯塞爾的聯繫,凸顯了其鞏固夥伴關係、促進穩定與繁榮的決心。這也顯示了德國在塑造全球貿易和國防對話中的正面作用。 稀土
新頭殼 ・ 1 天前
刻意選在川習會前夕!官媒深夜發文:近日派轟6K在台灣周邊演練
在暌違六年的川習會到來之前,中國官媒26日晚發布消息,稱近日已派一批轟-6K轟炸機(H-6K)在台灣周遭進行「對抗演練」。路透報導指,中方此舉是刻意在川習會來臨前所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中國公布"台灣衛星圖"! 北市.竹科皆入鏡綠委批幼稚行為
政治中心/屈道昀、宋弘麟台北報導繼台灣光復節後,中國又有新動作,中國官媒釋出多張台灣的高清衛星圖,其中包含台北市區、新竹科技園區、甚至到鵝鑾鼻都有,綠委批評這種老掉牙的大外宣手段,對國人的威嚇效果很有限,學者也分析,圖片公布時間點落在川習會前,恐怕也是要給美國施壓。
民視 ・ 21 小時前Capital.com:中美貿易談判進展利多中國股市與區域經濟
【財訊快報/劉敏夫】外電報導指出,金融投資交易平台Capital.com方面表示,中美貿易談判的進展將利多亞洲地區,特別是中國股市,尤其是在關稅降低的情況下。Capital.com駐墨爾本資深市場分析師Kyle Rodda表示,中國仍處於低迷、可能是通縮的狀態。貿易增加和貿易不確定性降低帶來的經濟活動提振將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而且可能惠及整個地區。Rodda補充稱,潛在協議將給全球貿易和經濟活動刪除一個制約因素,並將改善市場情緒。這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財訊快報 ・ 23 小時前大同智能攜台北高爾夫俱樂部建表後儲能
大同(2371)集團旗下專業能源整合服務公司大同智能宣布,攜手台北高爾夫俱樂部導入表後儲能暨能源管理系統,一同打造兼具高效與永續的綠能高爾夫球場。透過先進儲能技術與智慧調控機制,協助球場提升用電效率,將成為休閒產業導入智慧儲能的標竿案例。
中時財經即時 ・ 20 小時前李強:中國願與澳洲構建更穩定的戰略夥伴關係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27日表示,中國願與澳洲保持戰略溝通,拓展互利合作,以及繼續共同努力,構建更加成熟穩定的中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中時財經即時 ・ 23 小時前美國制裁衝擊,中國四大油企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
【財訊快報/陳孟朔】媒體報導,美國財政部對俄國營俄油Rosneft與私營路克石油Lukoil揮下制裁重拳後,多位貿易消息人士向媒體透露,中國國有石油巨頭已在短期內按下暫停鍵。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與振華石油被指暫停購買俄羅斯海運原油,其中中石化旗下聯合石化上週已先一步停止採購,背景包括英國近期把路克石油、俄油、影子船隊船舶及一家大型中國煉廠等實體納入制裁清單。中國目前透過海運日進口約140萬桶俄油,但主要由獨立煉廠承接。交易商稱,俄油與路克石油多以中間商轉手並非直銷終端;在制裁風險提升下,民營煉廠為評估合規與金融結算風險,短期恐出現觀望與減購,但若折扣維持具吸引力,仍不排除在評估後續風險可控時恢復點狀進貨。市場人士表示,海運貨流若放緩,俄油對亞洲的定價折讓與船期安排將被迫重估,影子船隊保險與港口靠泊合規壓力同步上升;同時,印度與中國買家勢必尋求中東、非洲與拉丁美洲替代桶源,料推升未受制裁原油的區域性溢價與運費,並擠壓套利空間。分析師指出示,若亞洲長約與現貨轉向中東與西非,布蘭特現貨結構可能再度偏緊,杜拜與布蘭特價差走闊風險上升;歐洲端則需關注俄油轉銷折扣加深對烏拉爾與其他重質原油價差的
財訊快報 ・ 1 天前無照保母搖晃女嬰致腦傷失明 法院判刑7年半定讞
(中央社記者林長順台北27日電)無照謝姓保母涉嫌大力搖晃女嬰,導致女嬰腦傷、雙眼失明,台灣高等法院依成年人故意對兒童犯傷害致人重傷罪判處謝女有期徒刑7年6月。最高法院今天駁回上訴,全案定讞。
中央社 ・ 23 小時前貴金屬交易員遭瘋搶身價待價而沽,獎金飆至銀行2-3倍
【財訊快報/陳孟朔】國際金價今年來頻頻改寫天花板,在臨近4400點天價前升勢止步,短線出現回調勢之際,資金、倉位與人力同步加碼,華爾街與實物貿易圈掀起罕見的人才爭奪戰。外電報導,交易公司、對沖基金與銀行密集獵才,專業黃金交易員一躍成為「稀缺資產」,薪酬待遇與簽約獎金水位齊聲上調。傳統由大型銀行主導的黃金交易席位,正被實物貿易商與對沖基金快速瓜分。多家全球型大宗貿易商近月組建或擴編貴金屬交易團隊,銀行端雖仍握有報價與清算優勢,但「人少坑多」的結構性缺口迅速外溢至買方與產業端,形成跨市場搶人潮。獵人頭機構指出,實物貿易公司的黃金交易員獎金水位已可較銀行同級職位高出2到3倍,且簽約條件更具彈性(含利潤分成、風控參數話語權與地域配置自由度),使得資深交易員與量化風控人才加速流動,首次實現與能源、金屬等其他大宗品交易員「同檔位」的回報。另一方面,過去十年銀行壓縮現貨團隊、部分資深交易員退休,加上畢業生傾向投入量化與科技崗位,實物貴金屬交易員的人才池持續縮水。如今在避險需求升溫、央行增持與ETF申購回暖的「三重支撐」下,黃金流動性擴張與期限結構變化,進一步加劇對定價、套保與庫存管理複合型人才的渴求
財訊快報 ・ 21 小時前
川普稱將訪問中國 美財長:預計明年農曆年前
美國總統川普週日表示,他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可能不久後互相赴對方的國家訪問。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透露,川普訪中時機可能是明年初、中國農曆年前。
太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