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二女吃錯3餐確診糖尿病!母崩潰:害了她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
受到飲食西化影響,台灣兒童與青少年愛喝含糖飲料、吃甜食的比例愈來愈高,肥胖與慢性病問題也日益嚴重。營養師高敏敏分享,她曾在門診遇過一名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導致第二型糖尿病確診,糖化血色素甚至高達12%到13%,遠超過正常值。當下媽媽崩潰哭喊「是不是我害了她」,少女全程低著頭不敢說話,讓人心疼。高敏敏指出,這名少女每天早餐吃外食、午餐在福利社買麵包,下午固定吃三個車輪餅,晚餐又全家外食,三餐糖分超標卻無人察覺。
國民健康署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示意圖/取自Pexels)
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公布的飲食建議,每日添加糖攝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理想值則在5%以下。以每日攝取1500大卡的女性為例,精緻糖最多僅能攝取150卡,相當於4到8顆方糖,但許多看似健康的飲品與點心,其實隱藏驚人糖量,一瓶調和蔬果汁就含有6顆方糖,一杯全糖手搖飲更是瞬間爆表。高敏敏提醒,台灣兒童肥胖率逐年上升,不僅影響外觀,也提高罹患糖尿病、代謝症候群等風險,家長應從日常飲食著手,幫孩子建立正確的飲食觀念。
高敏敏整理出「紅綠燈食物表」,其中可以放心食用的點心就包含豆花。(圖/民視新聞資料照)
為了幫助家長更容易分辨點心選擇,高敏敏也整理出「紅綠燈食物表」,綠燈區(可放心食用)包含愛玉冰、仙草、優酪乳、豆花、法國麵包、糖炒栗子與堅果;黃燈區(需適量)有布丁、巧克力牛乳、冰淇淋、蘇打餅乾、海綿蛋糕;紅燈區(高糖高油應避免)則是豬肉乾、牛肉乾、油炸蔬菜乾、蜜餞與果乾。她強調,父母在挑選孩子零食時,不妨多注意營養標示與含糖量,選擇低糖、天然、清淡的點心,讓孩子既能解嘴饞,也能遠離糖尿病與肥胖風險。
原文出處:國二女確診糖尿病「3餐曝光」!營養師揭「隱藏陷阱」母痛哭:是我害了她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賴慧如錄節目出事!「傷勢照曝光」自嘲:是個小廢人
國旅死透了?連假「首日凌晨」桃機已湧人潮
瑤瑤認母愛爆發曝1條件就生 丫頭反喊:別再逼我生
其他人也在看

防疫漏洞!拼多多、淘寶貨櫃夾肉製品直送台灣 郵局主管搬到怕
台中梧棲養豬場22日出現非洲豬瘟病毒陽性反應,10月有大量海運貨櫃散裝郵件從台中港進口,內部知情人士透露,近3個月來,日夜加班處理來自中國大量拼多多、淘寶貨櫃,電商平台有肉類香腸、含豬肉月餅,憂心成為非洲豬瘟防疫破口。針對民眾憂小包肉品衝關物流可能成為防疫隱憂,農委會要求境內電商蝦皮、Pchome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智化坐輪椅「連滾帶爬」上機!怒轟冷眼看沒人性 深圳機場道歉了
創作歌手鄭智化以經典歌曲《水手》、《星星點燈》聞名的,25日發文,痛批深圳機場對身障旅客「極度缺乏人性」,他因小兒麻痹需仰賴輪椅代步,當天搭乘班機準備登機時,升降車與機門地板之間竟有約25公分落差,導致輪椅根本無法推入機艙、雙腿也難以跨進機門。他更指控現場司機態度冷漠、不願協助,被迫「連滾帶爬」才進入機艙。對此,深圳機場深夜道歉了,表示將立刻改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領勞保年金 明年須滿65歲 漸進式調整邁向最後階段
勞保老年年金給付請領年齡每兩年調升一歲,現須滿64歲才能請領。自明(2026)年起,調升一歲,須滿65歲才能請領。簡言之...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凌晨闖紅燈直衝不煞車!36歲女撞飛機車騎士 騎士身亡
台中東區驚傳一起重大車禍意外!一名36歲女駕駛駕駛白色進口轎車闖紅燈,直接撞上46歲機車騎士,導致騎士傷重不治身亡。警方調查,肇事女駕駛雖無酒駕情形,但仍涉嫌過失致死罪。附近居民向記者表示,該路段是知名的易肇事路段,車禍事件頻繁發生,「主要原因不是闖紅燈就是車速過快」。究竟詳細肇事原因為何?警方將持續深入調查這起令人不勝唏噓的悲劇。
TVBS新聞網 ・ 1 天前光復連假駕車出遊撞電桿 1家4口送醫、3個月大女嬰未在安全坐椅不治
台南永康區昨天下午發生休旅車自撞路旁電線桿護欄的意外,車內1家4口都送醫,遺憾的是,3個月大女嬰仍不治,初步了解,疑似光復連假出遊台南,由於疲勞駕駛而肇禍;女嬰當時未在安全坐椅上,而是副駕駛座的母親抱著,相關肇責,確切事故原因警方深入釐清中。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南豬農擅自移動豬隻「稱不知情」 黃偉哲:依法嚴懲
台南市 / 綜合報導 全國豬隻「禁運、禁宰」,但這期間台南後壁區有豬農私自運送豬隻,用貨車載運13頭母豬到養豬場,飼主行為已經違反非洲豬瘟防疫規定,遭到重罰。黃偉哲強調,涉嫌違法的豬農辯稱不知道不得異地移動的規定,但行為確實明顯違反中央禁令,將依據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裁處35萬元罰鍰,相關單位第一時間調閱路口監視器,確認動線後也派員到兩處廠區進行全面消毒,暫時沒有發現異常情形。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1 天前
陸少女失聯7天逆轉!竟是躲阿嬤家「空房間」玩手機 媽快氣炸
大陸安徽省蚌埠市一名13歲初中女生,日前被家人報稱失聯,經過1週尋找後,她竟被發現根本一直藏在奶奶家的空房間裡玩手機,事件曝光引發熱議。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1 天前
常吃「這類食品」腦力恐提早衰退 研究驚揭:失智風險增加44%
「還記得昨天晚餐吃了什麼嗎?」營養師薛曉晶在臉書粉專表示,如果經常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必須特別留意,因為這些「方便食物」的代價,可能是大腦記憶力的流失,「當我們頻繁攝取超加工食品(UPF),其高糖、高油、高鹽及人工添加物會在無形中傷害腦神經,加速腦力提早...
CTWANT ・ 3 小時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輸薑黃!醫大讚「這甜湯」抗老化、控血糖還減重:要每天喝
提到澱粉、甜湯,難免讓人擔心肥胖等問題,但醫師蕭捷健表示,屬於高蛋白、低脂、高纖的紅豆雖然是澱粉,但卻是優質澱粉,升糖指數(GI)僅35,是地瓜的一半、麵包的1/3,能穩定血糖,還能抗氧化、抗老化、幫助減重。他並強調,紅豆最強大的是其紅豆皮,富含超級抗氧化的花青素,可有效抗發炎、對抗自由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喝「這碗湯」後大出血!刺破腸胃黏膜險喪命 醫喊:大家都要小心
如廁排出黑便,通常代表消化道出血,鮮血色的血便則多為大腸或肛門出血。醫師錢政弘表示,他曾遇一名80多歲男子竟然大腸充滿黑便與鮮血,出血量達1000cc。原來是因男子喝了一碗土魠魚湯,誤吞魚刺,致胃腸道出血不止。因此,民眾吃或或喝魚湯,務必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咖啡護肝效果佳?醫點名「這3種喝法」反而更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別再搞混!青花菜「不是綠色花椰菜」 農糧署教你分辨+營養差異一次看
長得像但並非同類?農糧署近日科普,青花菜(broccoli)與花椰菜(cauliflower)雖然都屬於十字花科蔬菜,但青花菜是花椰菜演化的中間產物,食用部分為花蕾球;花椰菜是為肉質花球,但二者皆有助於提高免疫力、骨骼與腸道健康。
鏡報 ・ 16 小時前

鈣含量比牛奶高!醫大讚「1常見蔬菜」:身體更容易吸收
很多人想到補鈣,就直覺要多喝牛奶,但其實也可以從綠色蔬菜攝取到好鈣。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點名「羽衣甘藍」,看起來皺皺的不起眼,但其裡面的鈣含量,竟然比牛奶還要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女性注意!醫師示警:子宮內膜癌飆3倍 「7大高風險族群」別輕忽
子宮內膜癌的症狀除了陰道異常出血,若私密處狂流水也要特別注意。對此,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癌科主任龐渂醛在門診觀察發現,近年子宮內膜癌發生率的上升,以前大約2個月才會遇到一位個案,現在竟然在同一天內診斷出2位患者,且都沒有生育過,不禁直呼「這樣的變化,讓人不禁心頭一震」,也提醒必須正視子宮內膜癌逐年升高的趨勢,同時也示警7大族群要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