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含量比牛奶高!醫大讚「1常見蔬菜」:身體更容易吸收
記者蔣季容/台北報導
很多人想到補鈣,就直覺要多喝牛奶,但其實也可以從綠色蔬菜攝取到好鈣。婦產科醫師邱筱宸點名「羽衣甘藍」,看起來皺皺的不起眼,但其裡面的鈣含量,竟然比牛奶還要高。
邱筱宸在臉書表示,大家一想到「補鈣」,腦中是不是立刻浮現一杯牛奶?但其實大自然早就幫我們準備好一個綠色版本的「鈣銀行」。她提到,羽衣甘藍(Kale)看起來不起眼,皺皺的葉子、帶著一點青味,可裡面的鈣含量,竟然跟牛奶差不多,甚至還略高一點。
邱筱宸透露,而且最厲害的是,羽衣甘藍的草酸含量相對低,身體更容易吸收。台灣50歲以上女性骨質疏鬆風險高,建議多吃深綠色蔬菜。像是羽衣甘藍、青江菜、小松菜等,為健康加分。
哪些食物可以補鈣?
事實上,邱筱宸先前也列出「高鈣又好吸收」的日常好選擇:
傳統豆腐(尤其板豆腐):每100g約含140毫克鈣。
黑芝麻粉:一湯匙含鈣約90毫克。
深綠色蔬菜(地瓜葉、芥藍、羽衣甘藍):富含鈣+維生素K,有助骨骼代謝。
強化鈣豆漿/植物奶:選擇標示「添加鈣、維生素D」更佳。
邱筱宸提醒,菠菜、甜菜等雖含鈣,但草酸含量高,會抑制鈣吸收,建議輪替食用。此外,建議每週3次、每次運動30分以上,包括快走、爬樓梯、輕重量阻力訓練(如彈力帶、啞鈴)、瑜伽或皮拉提斯等,刺激成骨細胞活性,預防骨質疏鬆,更延緩肌少症發生。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3款毒蔬菜入台!「23公噸」農藥超標 高麗菜也中鏢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快儲水!明天大停水影響6縣市 「最長11小時」範圍一次看
「6種致癌物」潛伏生活中 醫示警:咖啡、麵包都中鏢
其他人也在看

「這類食物」要少吃!外媒示警:心血管死亡風險恐提高50%
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布最新飲食指南,指出大多數超加工食品對心臟與整體健康都有明顯危害,太常攝入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增加約50%,呼籲民眾與食品業者共同減少這類產品的消費與生產。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嘴破3個月以為得癌!44歲女一查竟是這病 醫曝中年女性要小心
一名44歲輕熟女,反覆嘴破3個月都沒好,擔心是口腔癌就醫,檢查發現,其口內雙側頰黏膜萎縮,還能看到白色的網狀線條,切片檢查診斷是糜爛型口腔扁平苔癬。 好發中年女性 收治個案的成大醫院口腔醫學部
健康2.0 ・ 11 小時前
豆類都是高蛋白?專家:多吃「這3種豆」有助增肌減脂
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名稱雖都稱為豆,但營養比例大不同。營養師李婉萍表示,豆類可分為蛋白質豆、澱粉豆、油脂豆與蔬菜豆類。其中,蛋白質豆類包括黃豆、黑豆、毛豆,適合想增肌減脂的人;紅豆、綠豆、皇帝豆、鷹嘴豆,雖是澱粉豆,卻比白飯多出3倍蛋白質量、30倍的纖維量,適合糖尿病友食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都錯了!吃太鹹未必傷身 研究揭「1物」才真害血壓飆
一般認為,吃太鹹會導致高血壓,但醫師魏士航表示,研究發現,對高血壓患者而言,高鈉鹽的攝取與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風險增加相關;但對非高血壓患者,鈉鹽的影響卻非常不明顯。而且,無論有無高血壓,過低的鈉鹽攝取會大幅提升死亡風險。他表示,高血壓患者除了要避免過多的鈉鹽外,更重要的是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攝取,若能改善高胰島素分泌的問題,高血壓就可望獲得真正解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明明有重訓+補蛋白質,卻沒長肌肉?專家點名「5大兇手」 塑化劑也在其中
明明已經有重訓了、蛋白質也補了,但肌肉量就是「拉不上來」,到底問題出在哪裡?食物的力量.呂美寶營養師指出,事實上,除了訓練與營養,身體內部的「代謝與荷爾蒙訊號」,才是影響肌肉生長的幕後關鍵。 1、性荷爾蒙低下:就像是建築工地,缺少了建材睪固酮與DHEA,是促進肌肉合成的主要荷爾蒙與前驅物質,若分泌不足,就算有良好的訓練與營養,也難以有效促進肌肉生長。這可能與年齡、壓力、睡眠品質或營養不良有關。 2、壓力荷爾蒙過高:長期慢性壓力會影響性荷爾蒙代謝一個有持續慢性壓力的人,很可能為了要製造更多壓力荷爾蒙,而把性荷爾蒙的合成原料給搬走,來製造更多壓力荷爾蒙「皮質醇Cortisol」。因為性荷爾蒙與壓力荷爾蒙的原料,是一樣的。 3、胰島素阻抗:營養送到門口,卻進不了肌肉細胞內部胰島素是肌肉細胞吸收營養的「大門鑰匙」。當細胞對胰島素不敏感,等於門鎖故障,蛋白質與葡萄糖無法順利進入肌肉細胞,肌肉自然無法有效合成。 4、慢性發炎:身體長期處於「戰爭/放火」狀態慢性發炎會使身體把資源優先用於應對壓力與修復發炎,而非肌肉建構。這種內耗可能來自腸道發炎、飲食過敏原、壓力過高或氧化壓力失衡。 5、環境荷爾蒙干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從花生到烤肉!WHO點名6種生活致癌物 醫師揭最毒1物:我自己也不碰
家醫科醫師李思賢也在社群上發文,整理出6種生活中常見的確定致癌物,提醒民眾提高警覺,「雖然無法百分百避開,但從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確實能有效降低癌症風險。」以下為他歸納的6種致癌物來源,以及對應的預防重點:1. 黃麴毒素主要來自受潮或變質的花生、玉米與堅果,是...
CTWANT ・ 21 小時前
維生素C多檸檬20倍!醫讚「1冷門水果」抗發炎、延緩慢性病
你吃過這款冷門水果嗎?泌尿科醫師呂謹亨表示,「油甘果」果實富含維生素C,約檸檬的20倍,同時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與抗發炎能力,是泌尿道與攝護腺健康的守護者。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只日本要!台灣「1水果」新加坡也買爆 外銷有望破20公噸
台灣香蕉外銷再傳捷報!高雄市首批4.8公噸香蕉於10月22日出口新加坡,預估今(2025)年可達20公噸。農業局表示,日本仍為最大買家,新加坡有望成為新興市場,高雄香蕉憑香氣濃郁、口感Q甜獲當地昇菘超市好評,成功打進海外通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醫生三餐只吃「這種魚」:3周後三酸甘油酯降一半!哪種魚最健康?
大家都聽過吃魚對身體很好,不過到底有多好?又該吃哪種魚才對健康有幫助?日本醫師曾以自身進行實驗,三餐不吃肉只吃魚,結果3周後進行檢查,發現三酸甘油酯指數少了一半! 魚類、蔬菜對健康很好 日本流
健康2.0 ・ 1 天前
25歲男血壓飆163!少吃「1物」不藥而癒 還治好糖尿病
提及高血壓,一般會想到過量鈉鹽攝取,但醫師魏士航表示,一名25歲男子並非因吃太鹹而高血壓,而是因為體重高達125公斤,且患有嚴重胰島素阻抗,經過少吃「碳水化合物」後,男子的胰島素阻抗明顯改善,血壓也一路下降。5個月後,男子瘦了20公斤,此時已不需要血壓藥物,也能維持在理想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咖啡護肝效果佳?醫點名「這3種喝法」反而更傷身 拿鐵也中招
你是不是幾乎每天都要喝咖啡?根據最新研究,咖啡不只能讓你精神抖擻,還可能幫你的肝臟加分! 適量喝咖啡 與降低肝臟疾病的風險有關 一篇發表於知名國際醫學期刊Clinical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大型統合分析整合了16篇研究的資料,發現喝咖啡的人,罹患肝癌的風險降低了約40%!另一篇2021年的統合分析也發現,喝咖啡使脂肪肝發生機率下降23%,脂肪肝進展至嚴重纖維化的風險也下降33%。甚至,美國肝臟醫學會(AASLD)在2023年發布的脂肪肝臨床指引中也提到:「每天喝三杯或更多咖啡可能對肝臟有潛在好處」。邱筱宸醫師指出,這些發現雖然主要來自觀察性研究,但結果一再重現、樣本龐大,讓咖啡成為越來越受學界關注的飲品!咖啡不只是咖啡因。它還富含多酚、抗氧化物質、以及可能具有抗發炎效果的天然成分。推測它有可能透過以上這些方式保護肝臟,不過詳細機轉仍有待未來研究去證實。 怎麼喝,才是「護肝喝法」? .每天1-3杯中杯黑咖啡(約200-300 ml/杯).不加糖、不加奶精最好,若要加,也盡量少量.有胃痛、胃食道逆流、心悸、孕婦或哺乳婦女,應先諮詢醫師.不建議「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週末氣溫暴跌「迎入秋最冷」!氣象署:本週2時段雨最猛
中央氣象署表示,未來一週有2波東北季風,今(27)晚至明天,基隆、台北及宜蘭留意局部大雨,山區以北要注意豪雨等級。週五至週日(31日至11月2日)又迎來第二波東北季風,北部及東半部水氣增多,週日溫度可能下探至20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12萬人研究證實!「1油品」能減重、保護心血管
食用優質的油脂反而能減重。一項追蹤12萬中年人、時間長達20年的大型研究發現,長期攝取「橄欖油」有助控制體重,相較而言,奶油、人造奶油及其他植物油則與體重增加有明顯關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不是蔬果汁!研究證實:每天喝「這飲料」 肝癌風險明顯降低
每天喝黑咖啡對身體有益!國際健康媒體《Medical News Today》報導,一項發表在《Biochemical Pharmacology》期刊的新研究指出,經常喝咖啡與降低多種肝病風險有關,甚至可能幫助修復受損的肝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老年寒冬2/年金連最低生活標準都不夠 日獨居老人:年輕時我也以為怎樣都過得下去
一名獨居在東京郊外的68歲婦人佐佐木,如今每月以年金和丈夫的遺族年金共約12萬日圓(約新台幣2.37萬元)度日,與東京都內最低生活費標準(2024年度約13.4萬日圓)相比,其實仍不夠,必須動用存款才能勉強維持生活,她無奈笑說:「年輕時我也以為自己老了的時候,不管怎樣都能想辦法過下去,但現實比想像中花錢,也更常需要思考『該放棄什麼』。」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生薑穩血糖、抗發炎還能改善經期不適! 營養師揭最佳吃法:「加2物」吸收力更好
別再把生薑當成只是「煮湯用的辛香料」了!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分享,對營養師來說,生薑早就是抗發炎飲食中的第一主角,連科學期刊都證實,每天吃對量的生薑,真的可以幫助降發炎、護關節、減少疼痛、穩定血糖。不論是經前不適、關節發炎、慢性疲勞,還是手腳冰冷、生理期情緒爆炸,一點點生薑,就是最溫柔又有效的營養救援 ! 發炎指數全下降 生薑被科學認證的抗發炎效果 根據《Cytokine》在2020年的系統性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整合16項隨機對照試驗,共1010位受試者,發現每日補充生薑(平均750-2000毫克/天),可顯著降低以下發炎指標: • CRP(C反應蛋白):SMD -5.11(95% CI -7.91至-2.30)• TNF-α:SMD -3.23• IL-6:SMD -2.00 這代表什麼?簡單說,就是生薑能有效降低慢性發炎反應的活躍程度,有助於控制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關節發炎與糖尿病風險。而《Phytotherapy Research》在2020年也補充,生薑能提升總抗氧化能力(TAC)並降低脂質過氧化產物MDA濃度,進一步證實生薑在抗氧化與抗老化方面的潛力。也就是說,生薑不
常春月刊 ・ 9 小時前
星巴克買一送一!大杯飲料咖啡好友分享優惠兌點星禮程外送追起來
星巴克買一送一 本週星巴克買一送一咖啡優惠可透過星禮程、OPEN POINT P點、uniopen信用卡卡友優惠、外送平台優惠來取得,注意兌換資格與使用日期、兌換期限!
景點+ ・ 6 小時前
力挺于朦朧才逃過死期!孫德榮「4天連摔3次」嘆:再摔就上西天
64歲資深藝人孫德榮愛徒于朦朧上月墜樓身亡,他多次為此發聲、舉辦法會超渡,只盼替對方討回公道。未料一連串舉動竟引來死亡威脅,甚至被預告「死期」落在10月25日。雖然孫德榮平安度過當天,不過他也自爆近4天意外摔倒3次,還自嘲孤獨老人「再摔可能就到西天了」,掀起網友關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14檔價量齊揚股 外資按讚
台股上周一度逼近28K,外資持續啟動逢高賣超模式,上周四(23日)賣超擴大至239億餘元,惟外資逆勢大敲台塑(1301)三寶、廣達(2382)及長榮(2603)等,股價處在相對低基期的落後股,法人大賣超、卻加碼特定個股值得留意。
工商時報 ・ 15 小時前
九層塔有分紅、青骨?農糧署揭料理搭配關鍵
九層塔是台灣料理中不可或缺的香料配角,無論是三杯雞、塔香茄子,或是鮮魚湯、鹹酥雞,都少不了它獨特的香氣畫龍點睛。看似平凡的九層塔,其實依外觀與品種不同,可分為「紅骨九層塔」與「青骨九層塔」兩大類,應用風味也有所差異。 農糧署說明,紅骨九層塔的莖葉帶有紫色,開紅花,氣味濃郁,適合搭配三杯雞、塔香茄子
桃園電子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