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食物」要少吃!外媒示警:心血管死亡風險恐提高50%
國際中心/張尚辰報導
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日發布最新飲食指南,指出大多數超加工食品對心臟與整體健康都有明顯危害,太常攝入可能會導致心血管疾病相關死亡風險增加約50%,呼籲民眾與食品業者共同減少這類產品的消費與生產。
根據外媒《CNN》報導,AHA刊登於《循環》期刊的報告指出,超加工食品通常含有過多的糖、鹽與脂肪,並添加香料、色素與穩定劑等成分,容易造成暴飲暴食、肥胖及心血管疾病風險上升。
報告說,美國人平均有超過一半的每日熱量來自超加工食品,兒童與青少年比例更高。而研究顯示,攝取量越多,罹患心臟病、中風、糖尿病及肥胖的機率也越高。
不過,AHA也強調,並非所有超加工食品都一律不健康。少數產品若成分簡單、營養比例合理,仍可適量納入日常飲食,例如某些全穀麵包、低糖優格、番茄醬及豆類或堅果抹醬等。
報告同時將食品依健康程度分為三大類,如下:
【較健康】:新鮮或冷凍蔬果、全穀類、豆類、無鹽堅果、植物油、低脂乳品、瘦肉與無糖飲品。
【中度健康】:白飯、義大利麵、輕糖漬水果、低脂湯品及加鹽堅果等。
【不健康】:加工肉品、炸物、甜點、含糖飲料、即食麵、披薩及冰淇淋等。
報告中的其中一位作者,史丹佛大學醫學教授克里斯多福・加德納(Christopher Gardner)表示,食品業者不應該以少數「相對健康」的超加工產品為藉口忽略根本問題,「我們早就知道高鹽、高糖與高脂的危害,但現在的問題更嚴重,因為許多食品加入了讓人難以停止進食的添加物。」
最後,AHA建議,民眾應盡量選擇原型、天然的食材自行烹調,減少依賴包裝與即食食品,以維護心臟與代謝健康。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8旬翁尿不出來!X光一照驚見「400克巨大結石」 醫嚇傻
日本人三餐吃白飯!「為何不會得糖尿病?」 醫曝2大關鍵解答了
缺鐵恐釀6大健康警訊!食安專家曝「補鐵3禁忌」 犯了小心越補越糟
阿嬤被騙1000萬!「遇過最高詐騙金額是多少?」 最慘高達上億元
其他人也在看


停經後血壓突然變高?醫:每天「1小動作」就能改善 不用跑步、不用健身房
「我習慣都沒變,怎麼血壓越來越高?」在診間,常聽到這樣的話。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朋友,感覺生活也沒什麼特別變化,吃得也算清淡,運動雖然少了點,但還是有在動,為什麼健康檢查報告上,血壓就是一年比一年高? 停經後轉換體質 血管彈性易變差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其實,這不是錯覺,是身體默默在「轉換體質」。停經後,雌激素減少,原本保護血管彈性的那把「隱形雨傘」收起來了。血管開始慢慢變硬、反應變慢,像一條彈性變差的水管,壓力一上來,就容易堵、容易破。加上活動量少了、肌肉流失了、代謝變慢了,原本還撐得住的血壓,就這樣默默往上升。這不是你哪裡做錯,而是人生另一個階段自然會遇到的課題。 不是只有劇烈運動才有用 原來「站起來」就夠了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血壓好,可現實是,很多人做不到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尤其上了年紀、有關節不舒服,或只是單純「真的太忙」。但如果說:只要每天多站起來幾次,血壓就可能會降,您會不會有點驚訝,甚至覺得「這個我可以」?這不是口號,而是來自一項2025年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醫學期刊的臨床研究。研究找了 407 位停經後的女性,做了三個月的行為改變實驗。他們有三組:一組照常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飲食清淡、不喝酒罹大腸癌!醫點日常3習慣惹禍:大家常忽略
癌症長年來是國人10大死因榜首,其中大腸癌因為早期沒有明顯徵狀,更容易讓人忽略。有報導就指出,雖然大眾大部分認為大腸癌的原因是飲食,但是有三個日常習慣恐也是養成大腸癌的警鐘,分別是久坐、早餐缺乏膳食纖維、經常憋便。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天前
台股ETF紅通通!這檔ETF日漲幅居冠奪人氣王
[NOWnews今日新聞]台股昨日大盤以28294.74點作收,成功站上2萬8千點關卡,今(30)收盤也收在28116.6點,讓擁有千萬股民的台股ETF表現績效長紅。觀察今日68檔原型台股ETF表現,...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英國女王唱饒舌、黛妃打電玩影片瘋傳!哈利梅根發起反AI全球連署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真假難辨的深度偽造影片層出不窮,甚至連英國王室成員都成為「AI主角」。哈利王子與梅根發起連署,呼籲全球重視人工智慧的潛在風險。林宜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美國再度降息 最新投資策略曝!
美國聯準會(Fed)週三宣布降息一碼(25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下調至 3.75%至4.0%,並於12月1日停止資產負債表縮減計畫,顯示決策官員開始轉向支撐經濟的立場。該決議符合市場預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英急發旅遊警告!日政府首開熊禍會議 專家見網路亂象憂雪上加霜
日本熊出沒傷人的等級,已迫使日本政府在30日首度召開跨部會的「熊對策相關閣僚會議」。根據「FNN」報導,連英國都對旅日國人發出警告。但網路上竟開始流傳AI影片,內容包括女學生擁抱小熊等,引發專家憂心,恐造成民眾嚴重誤解,讓危機雪上加霜。
聯合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日本95歲奶奶血管年齡僅20歲!逆齡長壽全靠這樣做 1招幫血管做彈力操
日本有一位95歲奇蹟奶奶佐藤秀接受健康檢查時,意外發現身體年齡只有36歲、血管年齡更只有20歲,到底奶奶是怎麼保養身體,才能如此年輕逆齡? 95歲奇蹟阿嬤的逆齡術 觀察佐藤秀的身體狀況,身高1
健康2.0 ・ 1 天前美財長:中國已批准TikTok轉讓協議 數週內可望定案
(中央社華盛頓3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表示,中國已批准短影音應用程式TikTok的轉讓協議,他預期本案將在未來數週至數月內有所進展,但未提供其他細節。
中央社 ・ 22 小時前川習會落幕 美財長:美中下週可能簽署貿易協議
(中央社華盛頓30日外電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落幕,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今天接受福斯財經新聞網(Fox Business Network)訪問時表示,美中最快下週簽署貿易協議。
中央社 ・ 1 天前
台北溫泉季登場 (圖)
「2025台北溫泉季」30日起一連5天在新北投捷運站周邊盛大登場,今年邀請日本沖繩北谷町太鼓舞祭表演團隊擔任主場演出,以及地方藝文團體等加入踩街遊行行列,為北投觀光注入活力與嶄新風貌。
中央社 ・ 1 天前

59歲坣娜傳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22 小時前
坣娜罹「癌王」胰臟癌病逝 醫師示警這三類食物少碰:易誘發
歌手坣娜昨日(10/29)傳出病逝,享年59歲,具知情人士指出,坣娜生前飽受重大車禍後遺症和紅斑性狼瘡所苦,不過最終是因胰臟癌辭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其惡性度高,令人聞之色變,胃腸肝膽科醫師錢政弘過去也曾在臉書發文提醒,愛吃「甜食、高油、精緻澱粉」3類食物,是胰臟癌高危險族群。
太報 ・ 1 天前
超商美食竟是大腦殺手!研究:長期吃失智風險增44%
生活中心/杜子心報導許多上班族為求快速解決一餐,常會選擇吃微波食品、炸物或甜點解決,但長期吃這些「方便食物」,可能會導致大腦功能的提早退化。營養師薛曉晶指出,研究發現「超加工食品」(UPF)不僅與肥胖、心血管疾病相關,還可能直接傷害腦神經、加速記憶力衰退。她引用《JAMA Neurology》2023年研究指出,追蹤超過1萬名35至74歲成年人長達8年,結果顯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的人,認知功能下降速度比低攝取者快28%,執行能力更下降25%;而2024年《Journal of Neurology》進一步證實,超加工食品與失智風險增加44%有顯著關聯。
民視 ・ 3 天前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2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發現已晚期!坣娜罹「癌王」胰臟癌逝 醫揭「5症狀」是警訊
歌手坣娜罹胰臟癌病逝,「癌王」胰臟癌再度引起關注,由於早期症狀不明顯,多數確診時已屬晚期。胰臟科醫師林相宏表示,若出現腹痛、背痛、噁心想吐、糖尿病、黃疸皮膚癢,須小心是否為胰臟癌,另外,也要特別注意脂肪胰,恐是造成胰臟癌的風險因素之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