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經後血壓突然變高?醫:每天「1小動作」就能改善 不用跑步、不用健身房
「我習慣都沒變,怎麼血壓越來越高?」在診間,常聽到這樣的話。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朋友,感覺生活也沒什麼特別變化,吃得也算清淡,運動雖然少了點,但還是有在動,為什麼健康檢查報告上,血壓就是一年比一年高?
停經後轉換體質 血管彈性易變差
基因醫師張家銘指出,其實,這不是錯覺,是身體默默在「轉換體質」。停經後,雌激素減少,原本保護血管彈性的那把「隱形雨傘」收起來了。血管開始慢慢變硬、反應變慢,像一條彈性變差的水管,壓力一上來,就容易堵、容易破。加上活動量少了、肌肉流失了、代謝變慢了,原本還撐得住的血壓,就這樣默默往上升。這不是你哪裡做錯,而是人生另一個階段自然會遇到的課題。
不是只有劇烈運動才有用 原來「站起來」就夠了
我們都知道運動對血壓好,可現實是,很多人做不到每天運動三十分鐘,尤其上了年紀、有關節不舒服,或只是單純「真的太忙」。但如果說:只要每天多站起來幾次,血壓就可能會降,您會不會有點驚訝,甚至覺得「這個我可以」?
這不是口號,而是來自一項2025年發表在《循環》(Circulation)醫學期刊的臨床研究。研究找了 407 位停經後的女性,做了三個月的行為改變實驗。他們有三組:一組照常生活、一組減少久坐時間、另一組則被鼓勵「多站起來」,也就是增加每天的坐-站轉換次數(sit-to-stand transitions, STST)。
結果很清楚:每天只要多站起來 26 次,三個月內就能讓舒張壓平均下降 2.24 mmHg,收縮壓下降 3.33 mmHg。這代表什麼?代表我們不用去跑步、不用流汗、不用逼自己進健身房,光是在生活裡多幾次「起身的意識」,就能讓血管的壓力真的緩下來。
也許你會覺得,這些數字好像沒有很驚人。但別忘了,這些變化不是靠藥物,也不是靠大幅度運動,而是靠一點點生活中的改變。在停經後血壓常常悄悄上升的階段,這樣的結果已經非常值得鼓舞。這不是短暫的挑戰,而是您每天都可以做得到、做得長久的選擇。
多坐少一點跟多站多一點 身體的感受真的不一樣
很多人會問:「我不是已經減少久坐了嗎?怎麼效果還不如多站幾次?」研究也發現,單純減少坐著的時間,對血壓幫助沒那麼明顯;反而是頻繁的「起立」行為,更能喚醒我們的血管和肌肉。
每次從坐姿站起來,腿部肌肉會短暫用力,促進血液循環,讓血流在血管內產生一種良性的摩擦力,稱為「剪切力」(shear stress)。這種壓力能刺激血管內皮細胞釋放一氧化氮(nitric oxide),幫助血管擴張、減少發炎,維持彈性與功能。對停經後少了雌激素保護的女性來說,這樣頻繁的小動作,就是一種自然且有效的血管保養方式,能幫助穩定血壓、延緩血管老化。
想要血壓穩一點 就讓自己多「動一下」
不需要逼自己做不可能的運動計畫。可以這樣開始:
•電視廣告時間站起來走一下
•每喝一次水就站起來活動 30 秒
•電話一響,站著講
•開會前、用電腦前,先站著伸個懶腰
•上完廁所,順便踱幾步
這些看起來不起眼的行為,其實就是一次又一次的 STST。您不需要一口氣站 26 次,只要一整天分散著做,讓身體有機會「喚醒一下」,久而久之,就是血管的福氣。
不是在換姿勢 而是在練血管的彈性
停經後,身體真的跟以前不一樣了。但不是變壞了,是需要新的照顧方式。血壓上升,不是命中注定,而是提醒我們:「該換個方式照顧自己了」。如果你也是那種感覺「最近血壓怪怪的」、早上量都偏高、晚上腳容易腫、壓力一大就頭悶的類型,請不要等紅字出現在報告上才行動。從現在開始,每天給自己多幾次站起來的機會,就是在幫身體打下一場不輸給年齡的翻身仗。有時候,健康的轉捩點,就藏在這樣一個小動作裡。
(記者吳珮均、圖片來源:Dreamstime/典匠影像)
延伸閱讀:
·漱口水會升血壓?專家點名「這1成分」要注意 3時機要避免使用
·血壓越量越高不是巧合! 醫揭「白袍高血壓」陷阱 3年內恐變真高血壓
其他人也在看

孩子管超嚴!張柏芝自爆「最怕大兒子」 Lucas監督吃飯、甜蜜安慰:媽媽有我呢
港星張柏芝在實境節目《一路繁花2》中透露,自己誰都不怕,就怕大兒子Lucas,分享18歲長子對她的日常「嚴格管理」:從禁止她買便宜褲子、督促吃飯作息,到協助處理家務,母子間角色反轉的互動既逗趣又溫馨。
姊妹淘 ・ 3 小時前
北市豪宅投創CEO雙屍死因成謎 警破解2人手機找破案關鍵
北市信義區一處豪宅25日發生雙屍命案,「粉盒大王」之子37歲陳姓男子與25歲曾姓女子陳屍屋內,2人關係與死因依然成謎,檢警除了擇日解剖外,也將解鎖2人手機釐清案情。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血壓藥要白天吃還是晚上吃?最新研究揭露真相 醫師教你這樣用藥最好
最新研究揭示,高血壓藥物的服用時間,並不影響治療效果!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指出,該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早晨或睡前服用降壓藥,對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的影響並無顯著差異,患者可依個人習慣選擇最適合的服
健康2.0 ・ 1 天前
老公外遇、嫖妓還要「交換伴侶」最愛開放式性關係 妻不忍耐做這事
一對夫妻關係破裂,老婆指控老公從去年開始就不斷的外遇、嫖妓,還在手機上下載交友軟體,不斷約異性發生性關係,她再也忍受不了,於是選擇直接對老公提告!出庭的時後,對於老婆的指控,老公一概否認,但是老婆有證據,法官看了這名男子的交友軟體帳號、LINE對話記錄,最終做出判決。
鏡報 ・ 1 天前
台灣人炒菜「最愛植物油」在列!專家曝「5假健康食物」:吃太多完蛋
不少民眾追求健康飲食,特別偏好選購標榜「有機」、「低脂」等產品,但專家提醒,有5種「偽健康食物」只是被行銷話術包裝過度;實際上,含有高糖、高鈉或高熱量,吃多不但無助健康,甚至可能造成反效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手勁變小、握力下降」成健康警訊!專家示警:與「5大疾病」有關聯
拿物品、開瓶蓋到打掃家務,這些日常生活中平凡的動作都少不了握力的幫助,近年來「握力」已從單純的力量測量,演變為評估身體功能與健康狀態的重要觀察指標,尤其在高齡族群中更具意義。專家指出,人體機能的老化並非緩慢線性進行,而是呈現斷崖式衰退現象,許多研究發現,生理功能會在40歲、60歲與75歲出現三次明顯下滑,而一旦退化往往難以完全恢復。(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吃雞肉會得癌症?每周超過這分量 癌症風險增2.6倍 最佳吃法曝光
你以為吃雞肉很健康?研究顯示,過量食用雞肉可能增加死亡風險!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提醒民眾須留意食用分量。一項追蹤4,000多位義大利中年人的最新研究顯示,每周食用超過300公克雞肉的人,整體死亡率提
健康2.0 ・ 1 天前
小米 Xiaomi 17 Ultra 棄用 2K 屏,改用 17 同款 1.5K 屏
文章來源:Qooah.com 近期博主 @智慧皮卡丘 爆料,表示小米17 Ultra 雖然沒有沿用 2K 屏,反用了小米17 Pro Max 同款的超級像素 1.5K 屏幕,為全 RGB 無損排列。 小米採用的超級像素技術主要是在排列方式與以往的 OLED 存在區別。通過全 RGB 像素獨立排布的方式,克服 OLED 領域高 ppi 與低良率的弊端,讓每一粒子像素都能精准發光。每粒像素都有獨立的紅、綠、藍三色子像素,不再需要借用相鄰子像素。 因為屏幕排列方式的不同,所以即使屏幕解像度沒有2K高,但子像素數量達到 938萬,基本與2K同一水準,觀感接近。 除此之外,小米還在屏幕中採用國產新型紅色發光主材,發光效率達到全球頂尖的 82.1 cd/A,讓顯示效果更均衡。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稱,「2K級的顯示效果,但功耗甚至低於1.5K」,全新的技術開闢了全新的顯示技術路線。 超級像素技術是小米和國產供應鏈聯合開發的技術,代表著國產 OLED 屏幕技術以及相關產業鏈的全面突破,讓顯示效果正式進入無損新時代。 前段時間小米17 Ultra 已經入網,型號為 2512BPNDAC,推測會在農曆新年
Qooah ・ 13 小時前
少年生日前一天遭母「迷暈割喉慘死」…她遭逮:這是兒子的生日願望
美國密西根州(Michigan)一名母親凱蒂·奧斯汀·李 (Katie Austin Lee) 於今年2月向警方自首,稱在兒子18歲生日前一天,親手結束對方生命;被詢問為何要這麼做?凱蒂則回應,因為兒子說想在18歲前離開這個世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台中駭人廚餘谷 他驚:野豬吃到含非洲豬瘟的廚餘,基本上台灣就完蛋了
台中市爆發全台首例非洲豬瘟,廚餘處理作為也是這次的關注焦點之一,環境部日前表示,台中市政府環境保護局未依規定頻率稽查非洲豬瘟案場,確認廚餘再利用狀況;真正重點在落實稽查,以避免業者未確實高溫蒸煮而造成防疫破口。前桃園市議員王浩宇則直言,台灣是有野豬的。像台中市這樣把廚餘倒在山上,只要有野豬吃到含非洲豬瘟的廚餘,基本上台灣就完蛋了,直接永久疫區無法處理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假日急症中心11/2上路 13處地點QA一次看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9日電)假日急症中心11月2日上路,六都選定13個地點,包含北市聯醫信義門診部等,民眾假日發燒或輕傷等小病,不必花大錢、久候大醫院急診,但假日急症中心不得開立慢性病處方箋。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對中國發起稀土閃電戰 日本、加拿大、歐洲、非洲都加入戰隊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推動一項被白宮稱為「稀土交易的藝術」(Art of the Rare Earth Deal)的全球資源戰略,意在全面改寫稀土供應鏈版圖,削弱中國長年在全球稀土市場的壟斷地位。這場行動被外界形容為「礦產閃電戰」,川普政府正以經濟、外交與國安手段,從亞洲到澳洲、再延伸至歐洲與北美,積極締結新的開採與精煉合作協議,企圖重塑全球產業命脈。稀土元素被......
風傳媒 ・ 22 小時前
難怪他們都是有錢人!命理師曝對賺錢最有慧根的5星座,周杰倫、蔡依林都上榜
賺錢不只是靠努力,同時還要對金錢有特別的敏銳度,才有機會讓小錢滾大錢,透過不同的方式讓自己每一分努力都可以最大化價值!命理專家小孟塔羅牌雲蔚老師分析,以下這幾組星座就是擁有賺錢的天賦,超多名人有錢人都
女人我最大 ・ 2 天前
女性幾歲進入更年期?何時要開始做準備?醫師帶你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能面臨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代謝異常、體重變化與心情起伏等都會陸續上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日前舉辦「F4生活守則 更年期遠離代謝症候群」記者會,專家於會中分享,更年期不等於生病、老化,而是另一段生命歷程的開始,女性朋友只要及早準備、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就能穩定度過轉變期,迎向健康的下半人生。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罹代謝症候群增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女性在更年期期間經歷荷爾蒙衰退,代謝開始出現偏差,尤其體現在脂肪的代謝,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且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腰部,體型也會有所改變。 「從今年(2025)1月到8月,我們診所照護的45歲到55歲更年期婦女,850位中就有303位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比例與國內外數據相近。」他指出,若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皆會上升。 「F4守則」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那忙家事算運動嗎? 「但好消息是,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逆轉的。」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只要「少吃多動」,哪怕是少吃一點點、多動一點點,都有機會觀察到改善,鼓勵女性朋友積極改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國小教師罹癌化療後復發 台中市醫以ADC治療助她重返講台
[Newtalk新聞] 小學老師 Alice(化名)在30 歲時被診斷罹患 HER2 陽性乳癌。她接受標靶合併化療,完成療程後懷孕,有天走路不穩、頭暈加劇,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癌細胞已轉移至腦部。她與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任吳曜充充份討論後,醫療團隊決定採用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作為後續治療。 歷經人生第二次抗癌挑戰,醫療團隊看著她從虛弱中逐漸恢復,雖伴隨部分藥物副作用,但整體體力與行動力有明顯改善,如今,她重返講台,繼續熱愛的教學工作,也勇敢地準備迎接新生命的到來。 吳曜充主任提醒,乳癌的治療並非一次完成後就能高枕無憂,復發風險仍然存在。有時癌細胞可能潛伏於體內,數年後再出現,特別是腦轉移,更是臨床上最具挑戰的情況之一。他表示,近年醫療科技進步,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出現,為患者提供更多治療選擇。對許多患者而言,治療的目標不僅是延長生命,更希望能維持生活品質、重拾日常步調,真正回到原本的生活。 台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乳房外科主治醫師洪琬瑜指出,新一代ADC藥物結合標靶與化療的優點,精準攻擊癌細胞,減少對正常細胞的影響,降低副作用。ADC藥物,她形容:「就像
新頭殼 ・ 4 小時前
男嬰剛出生被丟潭子一處大排 外籍移工生母涉案
中部中心 / 中部綜合報導台中潭子區一處大排,今天有民眾發現一名男嬰遭人丟棄,趕緊通報警消人員到場。消防人員到場後,將男嬰從大排抱起,但已經沒了心跳,也發現男嬰身上有臍帶,研判嬰兒剛出生不久。轄區警方調閱監視器,發現是一名女移工凌晨所為,已將男嬰生母帶回,釐清動機。
民視 ・ 20 小時前
「要軍公教忠誠卻砍年金!」他爆公務員驚人離職率:中國轉機要報備把基層當賊?
繼今年初專案清查軍公教人員持領中國證件狀況,並要求具結未持有中國戶籍、護照、定居證及相關身分證證件後;陸委會日前宣布,明年7月起公務人員赴中國及香港、澳門須事先通報,違者最重恐被記大過。國民立委吳宗憲今(29)日質詢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長蘇俊榮時直指,人事長任內公務員離職率暴增4成,「一手要忠誠,一手砍年金、扣預算、還盯梢」,這不是治理,而是把人才推離,政府......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59歲坣娜胰臟癌病逝!摯友苦嘆:各種病痛折磨沒有放過你
美聲天后坣娜驚傳胰臟癌病逝,享年59歲,消息令演藝圈友人不捨。音樂人田定豐今(30日)在社群發文,深情追悼這位精神導師般的好友,他寫下:「昨晚,你沒有來我夢裡。但,我想對你說的話,願你能收到。」田定豐回憶:「四月,我從埃及回來,迫不及待地與你分享,我在金字塔外拍到漂浮空中的『生命之花』。你看著那段影
自由時報 ・ 1 小時前精瘦中年男子因心肌梗塞住進加護病房 原因竟是乾癬共病
因心肌梗塞,45歲陳姓男子被收治於醫院加護病房,期間心臟內科醫師查房時,進行身體理學檢查,看見其胸口、後背及四肢有大片脫...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59歲坣娜胰臟癌逝!醫揭「1現象」是癌前症狀:很難發現
歌手坣娜驚傳於本月16日因病過世,享年59歲,如今有消息傳出,她是不敵胰臟癌病逝。胰臟癌是國人十大癌症的第七名,由於不易發現與治療,發生率幾乎就是死亡率,向來被稱為「癌王」。醫師錢政弘表示,一項美國研究發現,胰臟癌患者在確診前一年半開始會出現體溫微微上升的現象,可能只是37.1、37.2°C,是值得民眾注意的細微徵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