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幾歲進入更年期?何時要開始做準備?醫師帶你一次了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女性進入更年期,可能面臨荷爾蒙變化帶來的多重挑戰,代謝異常、體重變化與心情起伏等都會陸續上門。台灣婦產科醫學會日前舉辦「F4生活守則 更年期遠離代謝症候群」記者會,專家於會中分享,更年期不等於生病、老化,而是另一段生命歷程的開始,女性朋友只要及早準備、積極調整生活型態,就能穩定度過轉變期,迎向健康的下半人生。
更年期荷爾蒙變化 罹代謝症候群增疾病風險
中華民國診所協會全國聯合會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女性在更年期期間經歷荷爾蒙衰退,代謝開始出現偏差,尤其體現在脂肪的代謝,導致壞膽固醇、三酸甘油酯上升,且因為脂肪容易堆積在腰部,體型也會有所改變。
「從今年(2025)1月到8月,我們診所照護的45歲到55歲更年期婦女,850位中就有303位符合代謝症候群的診斷,比例與國內外數據相近。」他指出,若被診斷為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皆會上升。
「F4守則」助預防代謝症候群 那忙家事算運動嗎?
「但好消息是,代謝症候群是可以逆轉的。」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只要「少吃多動」,哪怕是少吃一點點、多動一點點,都有機會觀察到改善,鼓勵女性朋友積極改變生活型態。國健署呼籲女性可透過「F4守則」,也就是Food聰明飲食、Fitness規律運動、Friend親友陪伴與Friend心靈支持,來降低更年期的慢性疾病風險。
提到運動,不少婆婆媽媽常問:「我整天忙家事,這樣不算嗎?」對此,陳建銘副理事長表示,家事屬於「勞動」,勞動是苦差事,而運動時要讓自己保持活力,帶著愉悅的心情,兩者是截然不同的概念。
更年期診斷看卵巢功能 準備要「越早越好」
陳建銘副理事長說明,傳統認為更年期多發生於45至55歲,但實際上,人體機能在35歲後就可能逐漸走下坡,身心都會有所變化,因此認為可延伸到35至65歲。台灣婦產科醫學會黃建霈秘書長則表示,更年期的診斷主要看卵巢的狀態和荷爾蒙是否有變化,隨著卵巢功能逐漸退化,排卵會從規律轉為不規律,生育能力下降,常伴隨月經不規則,以及荷爾蒙下降引起的潮熱等症狀。直到停經滿一年,代表更年期結束。
那女性幾歲起要開始為更年期做準備呢?答案是「越早越好」!黃建霈秘書長表示,每個人最終都會面對更年期,就算是年輕女性,也可以及早建立正確觀念,從「現在」就開始準備。
更年期就像「坐雲霄飛車」 提前守護健康穩穩「下車」
黃建霈秘書長表示,約一半的人更年期平均一到五年,但也有人持續超過五年或不到一年,各佔四分之一,但時間的長短不影響健康風險,重點要看這段時間「如何度過」。他進一步舉例,若進入更年期時體重維持在標準範圍,出現代謝症候群等健康問題的機率也相對較低,就像乘坐雲霄飛車,如果上車時身體狀況不錯,那下來的時候人通常也會好好的。
「更年期結束不代表人生結束。」黃建霈秘書長提到,假設50歲開始經歷三年更年期結束,從53歲到目前人均壽命80幾歲,其實還有30多年的時間;更年期這段時間把自己照顧好,也有利於未來晚年健康狀況的穩定。
【延伸閱讀】
更年期婦女代謝症候群風險增!國健署推「F4」生活法則助穩身心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66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其他人也在看

57歲還能這麼瘦!徐曉晰靠9種「吃不胖食物」天天開吃身材照樣超好!
【吃不胖也能吃飽的9種食物】她平常不刻意節食,而是選擇對身體有益、又不容易胖的天然食材。像是花椰菜,一碗不到30大卡,富含維生素C與膳食纖維,能幫助代謝、促進腸胃蠕動。洋蔥則含有抗氧化物槲皮素,能降膽固醇、穩定血糖。豆腐是優質植物蛋白來源,飽足感強又低熱量;...
styletc ・ 10 小時前
高蛋白飲輸了!運動後吃「它」更能長肌肉、抗發炎、護腸道
許多人運動後會補充香蕉或高蛋白飲料,藉此增肌並補充能量,但最新研究指出,希臘優格是更好的選擇,因為不僅蛋白質高、含糖量低,還具有額外的抗發炎與肌肉修復功效。健康的腸道環境有助於抑制發炎物質生成,讓肌肉恢復更迅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她自來水不過濾「煮沸馬上喝」:一輩子都沒事 專家揭正確觀念
近期有女兒PO文分享,媽媽認為自來水可以煮沸直接喝,「以前的人還不是這樣喝一輩子都沒事」,但她發現多數人會透過飲水機等過濾,好奇其他人家裡怎麼處理水?引發討論。而過去相關專家的說法,自來水可過濾,但要注意濾心用久了也易孳生細菌;此外,自來水在水塔中儲存過久,恐易長細菌、微生物,牠們無法被過濾,因此煮沸殺菌是必要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個月前
不是脂肪!研究曝「它」是癌細胞的最愛:很多人的心頭好
現代人聞癌色變。一般認為,脂肪會加速癌症的生成與復發,但醫師李思賢表示,科學家發現,癌細胞與糖密切相關,糖能讓癌細胞快速繁殖。但他也表示,民眾不需恐懼糖,而應選擇健康的食物,少吃加工糖與精製澱粉,而以全食物為主、搭配健康的蛋白質和油脂、控制體重與規律運動。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5款地雷宵夜曝!醫:我睡前3小時絕不碰食物
[NOWnews今日新聞]有不少人因為工作關係,或者因為嘴饞而在睡前吃宵夜,營養功能醫學專家劉博仁整理了五種常見的宵夜地雷食物,並稱這些食物容易造成腸胃不適、血糖波動或增加體脂肪,建議宵夜份量要小、最...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攀岩》2500公尺高空低溫逆風 斯科菲奇征服會飛的攀岩場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攀岩名將斯科菲奇(Domen Skofic),近日挑戰史上首見的高空機翼攀岩「Red Bull Plane Climb」,在奧地利 2500公尺高空中,對抗攝氏零下低溫、時速百公里逆風,征服滑翔機機翼下方特別打造的空中攀登路線,完成驚險又瘋狂的冒險壯舉。
自由時報 ・ 7 小時前

「白髮魔女」又現蹤北捷!網友嚇傻 釣出Fumi阿姨「溫柔1句話」展修養
北捷上月發生「飛踢事件」,一名白髮婦人搭乘淡水線時,強逼台大高材生「Fumi阿姨」讓出優先席,還動手以袋子敲打對方。衝突升級後,Fumi阿姨一腳將她踹飛,畫面曝光後引發社會關注。如今,有網友再度在淡水線目擊白髮婦人,且這回她坐在優先席上,網友表示害怕,Fumi阿姨看到後回文,給白髮婦人獻上溫柔祝福。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三期肝癌不放棄!雲林男透過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治療病情獲得控制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啟辰報導】過去被稱為「沉默殺手」的肝癌,常在出現明顯症狀時已屬中晚期,讓許多患者一聽到確診就陷入絕望。然而,近年來由於免疫治療的突破性進展,醫界對晚期肝癌的治療策略不再僅止於延長壽命,而是朝向提升療效反應率與生活品質的方向發展。高雄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陳彥豪醫師強調,免疫治療近年已成為晚期肝癌的重要治療選項之一,讓部分患者的治療負擔減輕,生活步調得以回到日常軌道。 雲林肝癌男南下治療兩年 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治療下病況獲得良好控制 陳彥豪醫師表示,在過去的治療策略中,肝癌主要依靠手術、放射、化學或傳統標靶治療,傳統標靶藥物常伴隨副作用大、療效有限,導致患者整體預後不佳。近五年來,免疫治療的出現改寫了肝癌的治療格局。陳醫師解釋,免疫治療能有效開啟病患的自身免疫系統,讓身體自己辨識並攻擊癌細胞。相較於傳統標靶,除了副作用更低,臨床觀察顯示,部分患者在此治療後存活時間延長、腫瘤有縮小的情形,有機會進一步評估後續治療,臨床經驗中可觀察到部分患者病況有改善的情形。 其中,他提到一名來自雲林的三期肝癌患者,因腫瘤侵犯大血管無法手術,所幸自健保於2023年起納入免疫治療給付後,於當年8月開始接受免疫合併抗血管新生藥物的組合療法。該患者每三週南下高雄長庚醫院治療,並定期追蹤。經過兩年治療後,影像檢查顯示腫瘤明顯縮小、病灶未再惡化,目前僅需每三個月追蹤一次,整體治療反應良好。對醫病雙方而言,是治療過程中的重要進展。 免疫治療納健保!肝癌患者治療人數隨之增加 自從健保於2023年開始給付免疫治療後,台灣肝癌患者受惠人數明顯增加。陳彥豪醫師指出,過去因傳統標靶治療副作用較大、對身體條件要求嚴苛,使部分病人難以負擔;如今免疫治療的耐受度也被認為較過去改善,只要患者肝功能維持在一定水準,多數人都能安全接受治療。醫師會綜合評估肝功能指數、凝血功能、黃疸值、營養狀況,以及是否有腹水或肝昏迷等臨床表現,確保治療安全。副作用方面,臨床經驗顯示免疫治療相較於傳統化療與標靶藥物,整體耐受度表現更佳。陳醫師指出,免疫治療相關的反應,如因免疫系統活化引起的輕微肺炎或腸炎,其發生率不高,且多數能有效控制,整體風險相較過去傳統療法有改善趨勢。他強調,最關鍵在於病患的衛教與即時回報。一旦即早發現任何狀況,醫療團隊都能迅速介入處理。 肝癌治療選擇比過去多出數倍!多專科合作療程效果更佳 陳彥豪醫師也強調,現行治療模式已邁入多專科整合時代。「以往由單一主治醫師決定療程,現在則是由血液腫瘤科、一般外科、放射科、營養師,甚至中醫部門共同參與。這樣的團隊合作能針對病患狀況,量身訂製最合適的治療策略。」他指出,高雄長庚醫院也積極推動多專科整合,針對免疫治療期間的副作用處理或體力維持,提供更全面的照護建議。面對仍心存疑慮的患者,他強調免疫治療與傳統化療最大的不同在於「機轉」。免疫治療不是用藥物直接殺死癌細胞,而是活化人體免疫系統進行攻擊,因此患者不再需要忍受嚴重的噁心、嘔吐與掉髮等副作用。他表示,「很多人以為治療會非常痛苦,但事實上,部分患者在治療期間仍能維持日常活動,甚至持續工作。這對病患心理上的鼓舞非常大。」隨著新藥陸續問世,醫師擁有的「武器」與治療選擇較過去明顯增加,更趨向多元化。過去晚期病患預後普遍較為受限;近年治療策略更新後,臨床上可觀察到有患者病況維持穩定、生活品質改善。 肝癌早期難察覺!醫師籲B、C肝帶原者與高風險族群務必要定期追蹤 陳彥豪醫師最後提醒,肝癌之所以危險,關鍵在於它的「沉默」。早期無明顯症狀,等到出現黃疸或疼痛往往已屬中晚期。他呼籲民眾應定期進行肝功能抽血檢查與腹部超音波檢查,尤其是B、C肝帶原者更需每6個月追蹤一次。他表示,「預防永遠比治療更重要,但即使真的確診,也不要放棄。現今的治療選項越來越多,免疫治療的進展提供了新的治療方向。」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 position: relative; padding-bottom: 56.25%; height: 0; overflow: hidden; max-width: 100%; }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iframe,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object, .embed-container-YoutubeContent685e3c38da15 embed { position: absolute; top: 0; left: 0; width: 100%; height: 100%; }
健康醫療網影音 ・ 13 小時前高鐵延伸宜蘭綜規 鐵道局拚第4季報政院完成審議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9日電)高鐵延伸宜蘭計畫8月通過環評大會,交通部鐵道局今天表示,已同步進行綜合規劃報院審議等相關作業,爭取今年第4季陳報行政院完成審議。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春節訂房貴翻?高雄飯店2晚14萬嚇壞網友 觀光局緊急出手稽查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黃摯恩/綜合報導國旅住宿價格再掀爭議,過去不少民眾抱怨「有錢才國旅」,寧願飛日本、韓國也不願在台灣玩。近日有網友發現,高雄駁二...
FTNN新聞網 ・ 1 小時前

柿子抗氧化效力超高!專家曝「空腹吃」可能讓腸胃打結
秋季盛產的柿子是科學實證的健康守護者!根據研究顯示,柿子富含多酚、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與珍貴膳食纖維,能有效幫助身體抗氧化、對抗慢性發炎,並穩定血糖及調節血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錢真的要來了!464萬人不用登記就直接入帳
普發現金政策即將於11月正式啟動,財政部次長李慶華在「2025財政部優質酒類認證成果發表會」中表示,目前登記時間尚未到來,提醒民眾切勿受騙上當。根據財政部初步估算,約有464萬人符合直接入帳資格,無需登記即可直接將現金匯入指定帳戶。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資深藝人許紹雄病逝!癌症引發多重器官衰竭 享壽76歲
香港資深藝人許紹雄過去經常在港劇與電影中演出綠葉角色,27日傳出他疑似病危至醫院接受治療;而根據《香港01》報導,許紹雄於28日因癌症引發的多重器官衰竭安詳離世,享壽76歲。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一起吃飯也可能「吃到罹癌」?醫揭「這1習慣」最易傳染 超多人中招
根據111年癌症登記及113年死因統計資料顯示,胃癌位居我國10大癌症發生人數及死亡率第8位,每年逾4,000人新診斷罹患胃癌,並造成2,000多人死於胃癌。其中,錨點導致胃癌發生最主要風險因子約有8至9成為「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造成。 日常養成良好衛生及生活習慣 可望大幅降低胃癌發生風險 研究指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者罹患胃癌的風險為無感染者的6至10倍,世界衛生組織於1994年已將其列為第一級致癌物。HP是能在胃酸環境下存活的細菌,感染後會引起慢性胃部發炎、潰瘍,長期感染可能導致萎縮性胃炎或黏膜腸化生的癌前病變,進而演變為胃癌。HP主要傳染途徑為經口傳染,而家庭內人與人的相互傳染是重要來源,避免家庭成員間共用餐具,如杯子、碗筷,養成使用公筷母匙、避免共杯共食的良好衛生習慣,可大幅降低感染風險。此外,醃漬食物、抽菸及過度飲酒亦會增加罹患胃癌風險,而新鮮蔬菜水果因具抗氧化效果,有助於降低罹癌風險。 幽門螺旋桿菌檢測及除菌治療保「胃」健康 落實5招護胃 透過HP檢測及除菌治療,可有效降低HP盛行率。民眾可透過「非侵入式之碳13尿素吹氣法」及「糞便抗原檢測法」、或「侵入性之上消化道內
常春月刊 ・ 1 天前
蘋果什麼時候吃最好?一天可以吃多少?營養師揭「正確食用時機」
蘋果因其高營養價值而廣受推崇,甚至有「一天一顆,醫生遠離我」的說法。蘋果富含多種對健康有益的成分,像是多酚、膳食纖維和鉀等,那麼,何時食用蘋果能更有效地攝取其營養呢?《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專家指出,每天建議攝取1顆蘋果,若要有效地吸收蘋果的營養,最佳食用時機是早上,可有效補充身體能量。
優活健康網 ・ 12 小時前
民眾曝首波議員提名名單 黃國昌這樣期許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民眾今(29)日舉辦中央委員會,會中核定選決會通過之2026年直轄市、縣市第一波議員提名名單,被提名人包括台北市士林北投區黃瀞瑩、內湖南港區陳宥丞、中山大同區林珍羽、大...
今日新聞NOWNEWS ・ 9 小時前
郭富城宣布第三胎誕生!正臉照「完美復刻爸媽高顏值」 真實性別曝光
59歲香港天王郭富城與小22歲妻子方媛婚後育有兩女,今(22)日他親自宣布第三胎報喜,開心曬出新生兒正臉照,證實迎來第三位小公主。照片中寶寶五官立體、眼睛超大,一出生便遺傳到爸媽優質基因,讓網友驚呼:「好萌好漂亮的寶寶!」趙浩雲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週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