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第3季GDP跌破5% 官方:實現全年目標要艱苦努力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今天表示,前3季中國GDP增長5.2%,比上年全年與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不過第3季GDP增長為4.8%,對於全年經濟發展目標,發言人表示,要付出艱苦努力。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為4.8%,是今年以來增速最慢。
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以新聞發言人名義就2025前3季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答記者問回應5個問題。
有關前3季相關經濟數據,新聞發言人表示,從經濟增長看,前3季GDP增長5.2%,比上年全年和上年同期分別加快0.2、0.4個百分點。
從就業物價看,前3季,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平均值為5.2%,與上半年持平﹔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較去年同期略降0.1%,但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上漲0.6%,其中9月份上漲1.0%,漲幅連續5個月擴大。
發言人又指,面對國際風雲變幻,關鍵還是要辦好自己的事,以高質量發展的確定性應對外部環境急劇變化的不確定性。
發言人表示,中國前3季GDP實現了5.2%的經濟增長,充分說明,盡管外部環境複雜演變,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壓力,但中國經濟「穩」的格局、「進」的勢頭、「韌」的特性沒有改變。
今年中國全國兩會期間將2025年經濟成長目標設為5%左右。今年第3季GDP成長為4.8%。發言人表示,這主要是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國內結構調整壓力較大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發言人又暗批美方稱,第3季以來,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不確定性加大,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更趨複雜。從國內看,中國正處在經濟結構調整關鍵期,新舊動能接續轉換存在陣痛,一些長期積累的結構性問題有待化解,部分行業增勢減緩客觀上影響經濟增速回落。
對於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發言人說,「實現全年預期目標有基礎有支撐,但也需要付出艱苦努力」。(編輯:呂佳蓉/陳鎧妤)1141020
其他人也在看

中國稱「接獲台灣民眾舉報」發心戰大隊18人個資懸賞 他疑情資遇詐騙
中國央視旗下《日月譚天》日前發布台灣「心戰大隊」18民成員身分個資,指出接獲「島內爆料」,揭露台灣5家企業是心戰大隊的外圍企業,並鼓勵有相關線索即可爆料,可獲得人民幣1萬元(約新台幣4萬元)獎金;對此,一名長期觀察認知戰動態資安人士認為,這18人資資訊皆可從公開網站查詢,卻稱此為「爆料」,其中1人更已經90歲,質疑中方購獲的情資品質遇詐騙。
鏡報 ・ 12 小時前詹氏:買中國戰機快艇與飛彈 印尼將外貸948億
(中央社雅加達20日綜合外電報導)詹氏(Janes)國防評論指出,印尼財政部已批准相關計畫,將透過對外貸款31億美元(約新台幣948億)籌資,購買中國殲-10戰機、超音速反艦飛彈及飛彈快艇等陸海空裝備。
中央社 ・ 11 小時前
接受「一個中國」就能和平?賴清德:不可能
[FTNN新聞網]記者吳家豪/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今(10/20)表示,和平不可能靠一紙和平協議就可以得到,也不可能因為接受侵略者的條件,如「九二共識」、接受「一...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傻嗆美「將面臨地獄火」糗了!習近平免去李成鋼常駐世貿代表職務
[Newtalk新聞] 美中貿易關係近日因中國擴大限制稀土出口掀起波瀾,意外讓中國戰狼官員踢到鐵板。新華社今(20)天報導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根據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的決定任免多名駐外大使,包括免去李成鋼的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代表、特命全權大使,兼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和瑞士其他國際組織副代表職務。 根據中國商務部網站,目前李成鋼仍然是國際貿易談判代表(正部長級)兼副部長。在美中貿易談判中,李成鋼曾代表中方出席談判。58歲的李成鋼今年4月被任命為中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代表,當時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剛公布「解放日」高額關稅。李成鋼自2021年2月起擔任中國常駐世界貿易組織(WTO)代表。 不過,近期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15 日出席美國財經媒體CNBC主辦的「投資美國」論壇時猛烈抨擊,李成鋼「此人非常不尊重人」,日前不請自來出現在華府,且「精神失常(unhinged)」,行為舉止「失控」並發表具威脅性的言論,是典型的所謂北京戰狼外交官。 金融時報先前報導披露,中國在川普預期與習近平會面前3週宣布對稀土與關鍵礦產實施全面出口管
新頭殼 ・ 12 小時前
新任國發會主委葉俊顯備詢 提出AI新十大建設
新任國發會主委葉俊顯上任近2個月,今(20)日首次到立法院備詢,對於立委關注地方均衡發展,葉俊顯說目前經濟部的矽光子開發規劃就可能在高雄。另外對等關稅的談判是否會造成產業與人才外移,他也回應說目前沒有這樣的跡象。
公視新聞網 ・ 10 小時前中國第3季GDP4.8% 2025年以來增速最慢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國家統計局今天公布最新經濟數據,第3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增長率為4.8%,是今年以來增速最慢。統計局表示,第3季GDP增速回落是由於個別國家濫施關稅衝擊全球經貿秩序,單邊主義盛行,國際經貿增長不穩定性加大,外部環境更趨複雜。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製造業回流美國不是好經濟政策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奉行貿易保護主義,並揮舞關稅大刀,以達到製造業回流美國的目標。不過202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之一、加拿大學者郝伊特(Peter Howitt)認為,製造業回流美國不是好的經濟政策。
中央社 ・ 12 小時前十五五的戰略探析
為了因應當前中國經濟面臨外部需求收縮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雙重壓力,在本周召開四中全會並聚焦「十五五」規劃,無疑將為中國2026至2030年發展走向定調。這份規劃不只是單純五年發展計畫,更是承先啟後邁向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總目標的關鍵五年。
中時新聞網 ・ 20 小時前美軍加勒比海動武升級 反毒恐變調成推翻政權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軍已在加勒比海地區執行7週任務,摧毀7艘疑似販毒船隻並擊斃至少32 人。川普政府的動作持續擴大,讓專家與卸任官員憂心模糊「反毒」與「推翻當地政權」間的界線。
中央社 ・ 12 小時前川普經濟施政支持率 探底
最新民調顯示,政府關門與通膨衝擊下,美國民眾對就業和經濟前景更悲觀,川普經濟施政的支持率持續下探,降到兩個任期的最低水準。他的整體支持率也降到44%,不支持率升至52%。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高市早苗當日本第一女首相穩了!走了親中公明 來了維新陣容更大
日本自民總裁高市早苗,在今(20日)確定與日本維新會代表吉村洋文聯手,雙方預計在今天下午6時舉行兩總裁會談,將簽署聯合執政文件。換句話說,高市早苗在明日的首相選舉,勝算大增。
鏡報 ・ 12 小時前巴斯當選玻利維亞總統 承諾實行全民資本主義
(中央社拉巴斯19日綜合外電報導)玻利維亞參議員巴斯(Rodrigo Paz)今天當選總統,成為他的家族中第3位擔任此職的人,他承諾將運用職權造福全國民眾。
中央社 ・ 12 小時前鄭麗文喊要赴中見習近平 簡舒培諷「赴中聽命、接受任務」
中國國民主席當選人鄭麗文稱要赴中交流、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民進台北市議員簡舒培質疑她是赴中聽命?還是替台灣發聲?並指鄭麗文回覆習近平賀電內容,完全避談中華民國台灣「國家主權」,改用習近平慣用的「民族復興」,這不是為中華民國說話,而是為北京鋪路。質疑國民整個都支持她這樣「親自赴中聽命
自由時報 ・ 11 小時前
20屆四中全會今開幕 料聚焦科技創新、年均4.5%經濟增速
20屆四中全會今日(10/20)起一連4天在北京舉行,將敲定未來5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政策方向。中國學者向港媒分析,「十五五規劃」將明確科技創新為經濟工作的重要抓手,聚焦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而提振消費將成為重點目標之一。
太報 ・ 14 小時前
中國Q3經濟增速4.8%降至今年最低 專家:依賴出口模式難持續
中國官方今日(10/20)公布最新數據顯示,第3季經濟增長率年增4.8%,增速降至1年來最低水準。雖然中國前3季經濟增長率維持在5.2%,有望達成官方定下的全年增長目標,但專家擔憂,房市長期低迷正助長通縮壓力,並限制中國的增長潛力。
太報 ・ 10 小時前
領錢囉!普發金變熱錢:三成民眾一手旅遊、一手進股市
國家發展委員會公布最新一波國民經濟信心調查結果,顯示民眾對於整體景氣的看法持續轉佳,不僅景氣展望樂觀指數走升,大額消費與風險性投資意願也呈現同步回溫。整體而言,台灣民眾對於2025年國內經濟成長的信心日益增強,展現出面對全球不確定局勢下,經濟基本面逐步穩定所帶來的信心回升。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接受「九二共識、一中原則」能和平? 賴清德:不可能的事
鄭麗文以黑馬之姿當選國民新任主席,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提到九二共識、推進統一等等關鍵字,兩岸議題成為民眾焦點。總統賴清德今(20日)出席僑務委員會議開幕儀式,稱和平固然要有理想,但不能有幻想,意有所指表示「所謂『九二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就有辦法得到和平』,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鏡新聞 ・ 10 小時前
16歲癡情少女「愛相隨」遭男友拐到海外淪奴隸!她被迫勞動、疑似懷孕
泰國一名16歲少女被男友以高薪利誘,騙到柬埔寨從事詐騙工作,淪為詐團奴隸,每天還被迫勞動18小時,三餐伙食如豬食,最後一次跟家人聯繫是16天前,受害少女母親透露,女兒月經已經2個月沒來,疑似已懷孕,更透過媒體開記者會,懇求政府協助救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OpenAI大手筆訂購晶片 規模遠超其營收
(中央社紐約19日綜合外電報導)聊天機器人ChatGPT開發商OpenAI在人工智慧競賽中大手筆訂購數千億美元的晶片,讓投資人質疑這家新創公司該如何籌資才能完成採購。
中央社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