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抗老卻得癌 5種愛用補充品小心,維生素A過多攝護腺癌B12過多也不行
很多人都有吃保健食品來補充身體所缺乏的營養素的習慣,以為多補可以抗老化、防癌,但內分泌與新陳代謝專科醫師蔡明劼提醒:亂補不如不補,高劑量的營養素補充不但無效,研究發現,有些補充過多,罹癌風險反而大增,對身體有害!
蔡明劼根據《新英格蘭醫學雜誌》2025年最新研究指出,現代人常見的營養素缺乏問題不容忽視,尤其以下五種「微量營養素」最容易被忽略,所以很多人都買高劑量的補充品來吃,但其實而不當補充可能帶來風險,不如多曬太陽、吃食物來補充。
看更多:不要再丟掉!洋蔥這1處是超強消炎神物 洋蔥、蒜頭最營養吃法學起來
以下是被認為最易忽略的微量營養素:
維生素D:台灣也有曬太陽不足族群
維生素D是美國最常見的缺乏營養素之一,而這情況在台灣也不罕見。根據研究顯示,有超過五分之一的人體內維生素D濃度不足。尤其是年輕族群、深膚色人種、不愛曬太陽、少喝牛奶,或是冬天活動量減少的人,都容易出現缺乏情形。
蔡明劼指出,儘管有不少人每天吃綜合維他命,仍有26%的人維生素D不足,甚至有5~7%的人已達到缺乏的程度。這說明:光靠補充劑不夠,日常的日照和飲食(如乳製品)也很重要。
維生素B12:吃素者與長輩要當心
維生素B12廣泛存在於動物性食品,包括肉類、魚、蛋與乳製品,因此素食者,特別是全素者,是高風險族群。
蔡明劼提醒,B12缺乏不僅會引發貧血,還可能造成神經系統受損、記憶力下降、甚至長期疲勞感。根據統計,大約有2~4%的美國人存在明顯缺乏的情形,尤其是高齡者、胃切除患者、腸胃吸收不良者也常見。
若屬於高風險族群,蔡醫師建議應定期檢測B12濃度,必要時補充。
抗氧化劑從「神藥」到促罹癌
抗氧化劑如維生素A、C、E過去曾被吹捧為「抗癌、防老、護心三寶」,但蔡明劼引用最新文獻指出:「高劑量補充不但沒效,反而有害。」
舉例來說,高劑量維生素A會增加骨折與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維生素E則可能提高感染機率與死亡率。相對地,針對特定需求的配方,如維生素C、E、鋅與葉黃素的組合,對眼睛黃斑部病變患者則有幫助。
他提醒民眾,攝取天然的蔬果才是安全有效的抗氧化來源,不應迷信高劑量補充劑。
看更多:她吃無毒有機食物10年,檢查竟重金屬塑化劑超標!醫1招幫她成功排毒
鐵只有月經族與孕婦最需補
根據美國數據,將近40%的青少女有鐵不足的問題,嚴重者更可能演變為缺鐵性貧血。月經量大、懷孕或素食者為高風險族群。
鐵的吸收與來源也有差異,動物性食物中的「血基鐵」吸收效果較佳。若需要補充鐵劑,則應諮詢專業醫師,避免便祕與噁心等副作用。
蔡明劼提醒:「補鐵要精準,勿過量,並非多吃就更健康。」
葉酸孕期重要卻不宜過量
自1998年起,美國在麵粉與米中強制添加葉酸,大幅降低了新生兒神經管缺陷發生率。但蔡明劼指出,補充葉酸雖好,過量也有風險。
每日若攝取超過1000微克的葉酸,可能會干擾維生素B12的代謝,進而影響神經健康。因此,他建議:有懷孕計劃的婦女應依醫囑補充葉酸,但也不宜濫補。
「補不如吃對」 從瓶罐中補營養不如吃飯菜
面對琳瑯滿目的營養補充劑,蔡明劼強調:「補充劑不是萬靈丹。」根據美國營養與飲食學會建議,補充劑應該是「補不足」而非「亂預防」。
像是正在成長的兒童、慢性病患、孕婦、哺乳者、長輩與吃素者,才是最需要額外營養補充的族群。對於一般民眾而言,只要飲食均衡,多樣攝取天然食材,身體所需的營養就能獲得。
看更多:美國營養師推薦10種長者必吃食物!雞蛋、黑巧克力、鮭魚功效及最佳吃法
他提醒,如果每天飲食亂七八糟,再怎麼補充營養品都只是交智商稅,不會讓你更健康。
◎ 圖片來源/達志影像/shutterstock提供
◎ 資料來源/蔡明劼醫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每10人就有1人腎臟出事!不是只有吃太鹹 7大傷腎行為你中幾個?
別再吃錯了!婦產科醫師:這樣補蛋白質排卵性不孕風險「狂降一半」
薑不只暖身!研究:薑是「內臟脂肪剋星」讓胰島素更靈敏 告別三高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一堆人常踩雷!保健品吃多反傷身 醫:這維生素過量恐腎結石
為了維持身體健康,大家會選擇補充保健食品,不過有些維生素的攝取要小心不要過量,醫師就提醒,有些水溶性維生素若攝取過量恐引發周邊神經病變、腎結石等健康問題,提醒民眾要小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胃潰瘍飲食全攻略:急性、慢性期吃什麼最安心?
胃潰瘍是一種常見的消化道疾病,許多患者常抱怨:「吃東西胃會痛,但不吃又更痛,到底該怎麼吃才好?」其實,急性胃潰瘍與慢性胃潰瘍的治療方式不同,飲食調整原則也有所差異。掌握分期飲食,能減少胃部負擔、促進潰瘍癒合,並降低復發風險。 一、急性期胃潰瘍飲食 急性期患者常出現劇烈疼痛,胃黏膜發炎、充血、浮腫,甚至有局部糜爛或出血。此時,飲食原則以「禁食或極少量易消化食物」為主,目的是減少胃酸分泌和胃的運動負擔。 建議飲食方式: 暫時禁食:在疼痛最劇烈時,可短暫禁食,讓胃部休息。 少量多餐:症狀緩解後,可先從米湯或稀飯開始,每餐僅2~3匙,避免一次吃到飽。 易消化蔬菜:選擇纖維細緻、煮熟軟爛的蔬菜,如冬瓜、去梗葉菜等。 營養補充:必要時可搭配營養劑,避免營養不足。 二、慢性期胃潰瘍飲食 當急性症狀緩解後,患者可能仍會有偶發的上腹部痛或進食後不適。此時,胃的耐受度提高,可逐步增加飲食種類,但仍需遵循「少量多餐、易消化」原則。 建議飲食方式: 穀類攝取:少量多餐地吃稀飯或白飯,不建議吃難消化的全穀類,除非打成糙米漿或五穀漿。 蔬菜攝取:選纖維細緻蔬菜,如花椰菜、去皮南瓜、地瓜等,煮到軟爛;避免粗梗難消化
常春月刊 ・ 11 小時前
國二女罹糖尿病 母自責曝「三餐飲食」:害了她一輩子
糖尿病患者年齡層持續下降,一名14歲國二少女因長期攝取過量精緻糖,導致血糖飆高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營養師高敏敏分享此案例時表示,少女的母親在得知診斷結果後激動痛哭,自責害了女兒一輩子。
中天新聞網 ・ 14 小時前
普發1萬來了! 現金行情台股7檔受惠
總統府23日晚間公告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行政院隨即透過記者會指出,普發現金共5個發放管道包含登記入帳、ATM領現、郵局領現、直接入帳以及造冊發放,登記入帳預計11月5日開放預登記,最快11月12日入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1 天前
色彩繽紛的高雄超好拍 小釜山彩色屋、陪小王子看西子灣!5大美拍景點一次收
高雄不只熱情又好拍,從色彩斑斕的小釜山彩色屋,到能與小王子一同眺望海景的西子灣裝置藝術,每一處都像走進異國童話。無論是想拍出夢幻打卡照,還是尋找療癒下午時光,高雄的城市角落都藏著驚喜與浪漫,一次收進行程裡就對了!
Yahoo奇摩旅遊夯即時 ・ 1 天前
修杰楷閃兵「會被關嗎」?律師曝刑期數字 有一情形恐會再加重
藝人閃兵案風波持續擴大,被封為「國民好老公」的修杰楷也被捲入調查。雖然他過去服的是替代役,但據了解,當年曾花15萬元「假扮高血壓」企圖免役,最終僅獲「替代役」資格。目前修杰楷以50萬元交保,律師蘇家宏就指出,如果逃避兵役,可判5年以下有期徒刑,倘若涉及偽造公文書,刑責恐怕還會更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老爺爺「每天喝菜湯」血糖竟狂飆 營養師見1成分驚:它不是蔬菜
萬聖節南瓜正夯!營養師高敏敏提醒,南瓜其實是澱粉,不是蔬菜,一位老爺爺天天喝「菜湯」導致血糖飆高,所謂菜湯其實是整顆南瓜熬成。高敏敏指出,南瓜富含膳食纖維、β-胡蘿蔔素、維生素A、E、C等,可取代精緻澱粉食用,就是健康又應景的營養食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骨頭顧得好 老翁也能當鏟子超人!顧不好 長期背痛還骨折!專家教顧骨本三要訣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花蓮災後的「鏟子超人」行動感動全台。來自彰化的78歲楊阿公,為了協助災區重建,從家鄉騎著鐵馬啟程,輾轉抵達花蓮投入清淤;另一位90歲老翁帶著鏟子,在火車站月台等車準備前往災區支援的畫面,也在社群瘋傳。兩位長者穩健的骨力與持久的行動力令人敬佩,靠的其實不只是精神力量,更是健康穩固的骨骼支撐。 長期背痛又嚴重骨質疏鬆 經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明顯改善 但72歲林女士(化名)長期背痛,特別在做家事時更感不適,就醫檢查後才發現為多節脊椎壓迫性骨折,且過去因未治療導致癒合不良。進一步接受DXA骨質密度儀的檢查發現,她的骨密度已達嚴重骨質疏鬆程度。在恩主公醫院骨科黃昶昱醫師建議下接受微創骨水泥灌注手術(Vertebroplasty)後,當天即可下床行走、恢復食慾,生活品質明顯改善。 骨質疏鬆往往到了骨折才被發現 年長女性更是高危險群 黃昶昱醫師指出,骨質疏鬆症是一種骨質流失、骨頭變脆的慢性病,被稱為「沉默的殺手」,它在無聲中偷走骨本,直到發生骨折才被發現。據研究骨鬆造成的失能,危害健康餘命的程度僅次於肺癌,甚至高於乳癌與大腸癌。而據醫界統計,我國髖部骨折發生率為亞洲最高、
健康醫療網 ・ 12 小時前
催淚片段曝光!蔡佩軒自爆「結了3次婚」甜嫁新加坡老公浪漫示愛
蔡佩軒近來推出婚禮神曲〈卡農 in Love〉,在 YouTube 上創下超過 336 萬次點閱的佳績,開心宣布加碼推出〈Canon in Love(Drum Version)〉英文鼓版 Live,讓這首跨越語言與文化的愛可以傳遞幸福。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熟男無預警「抽搐倒地不起…」 腦瘤竟是肺腺癌轉移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今年41歲的許先生,從事文具業務,某日清晨突然出現右側肢體無力與抽搐,倒地不起,被家人緊急送至急診,經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醫師發現腦部有個約3.1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追蹤又在右下肺發現4公分腫塊,確診為肺腺癌合併腦轉移。醫師提醒,肺腺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等出現頭暈、咳嗽或神經異常時,往往已屬晚期。 彰化基督教醫院...
匯流新聞網 ・ 12 小時前
10植物放室內「空氣淨化了」 NASA認證:已打算用在太空站
NASA研究顯示,多種常見觀賞植物能吸收甲醛、苯等空氣汙染物,未來甚至可能被送上太空,成為太空站生物系統的一環。不過專家指出,植物淨化效率仍不及空氣清淨機,但在打造無污染居家與工作環境上,仍具潛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超商就買得到!醫揭「3飲品」防大腸癌:每天1杯降低近20%風險
台灣大腸癌患者每年新增1.7萬人,且確診年齡明顯下降,過去多為50歲以上者,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罹患大腸癌,那除了定期檢查外,還能怎樣預防大腸癌?對此,高雄馨語診所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郁純直言,答案其實就在你我身邊的超商裡,只要持續飲用3種飲品,就能有效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最後上車機會?「這檔被動元件」7天噴31.4%…攜手日電貿、立隆電齊奔強勢股王 網嗨:快來抬轎
[FTNN新聞網]記者何亞軒/綜合報導昨(23)日台股加權指數收盤27,532.26點,跌116.55點,跌幅0.42%,觀察昨日表現強勢個股,國巨*(2327)受惠於旗下基美鉭質...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年輕資深教師 盼取消58歲月退門檻
教師退休年齡逐年延後,2017年修法後,採「年齡+年資」,退休年齡不得低於55歲,2033年後更不得低於58歲。全教總表示,新制恐讓超過55歲,但年資不足的教師難以退休,未來中小學教師平均年齡將持續上升。另外,國小兼代課教師月薪接近最低基本工資,全教產批評是對教育專業的汙辱。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不只抗老!醫:適量補充「硒」助抗癌 降低腫瘤發生率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硒(Se)是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礦物質,主要以硒胺酸形式存在,並構成至少25種被稱為「硒蛋白」的生理活性蛋白。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這些蛋白參與多項重要反應,包括抗氧化防禦、甲狀腺荷爾蒙調節、免疫調節與生殖健康等。硒在體內的主要儲存部位為骨骼與肌肉,透過日常飲食攝取即可獲得。 抗氧化守護者 維持細胞健康與延緩老化 硒是穀胱甘肽過氧化酶等多種抗氧化酵素的核心成分,能協助中和自由基,保護細胞免於氧化損傷。李思賢醫師指出,這種作用不僅可維持皮膚彈性與減少發炎反應,亦與預防動脈硬化、保護肝膽功能密切相關。缺乏硒的族群可能出現免疫力下降、疲勞或代謝異常等問題。 甲狀腺隱形幫手 促進T4轉為活性T3 臨床上,硒最常被用於輔助處理甲狀腺功能低下患者。硒參與「碘甲狀腺氨酸去碘酶」的合成,該酶能將不具活性的T4甲狀腺轉化為具代謝活性的T3甲狀腺。李思賢醫師提到,如果體內硒不足,T4會堆積,導致甲狀腺功能遲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狀況在一般的TSH與T4檢驗中不易被察覺,須同時檢測T4與T3才能明確評估。 男女皆有需求 維持生殖與荷爾蒙平衡 此外,李思賢醫師指出,硒與男性生殖功能
健康醫療網 ・ 6 小時前
美妝韓商捲爭議1/到職不滿一年替公司賺2000萬 她善意提醒廠商卻丟飯碗
韓國啦啦隊成員安芝儇、南珉貞、趙娟週與朴旻曙組成女團2S,今年3月28日在台北舉辦2場粉絲見面會,鬧出版權烏龍風波。經紀公司澄清依照主辦單位「韓商達爾網路技術有限公司台灣分公司」規劃執行,強調合法。如今又有前員工控訴韓商達爾公司惡意拖欠薪資,販售不符合規定的商品,已有多名消費者被騙出面揭露,呼籲消費者留意小心。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5 小時前
「地瓜+五穀粉」是偽健康早餐 醫師提醒血糖恐爆炸
早餐選擇清淡不代表健康,某些看似營養的食物組合可能是隱藏的「血糖炸彈」。減重醫師范亞萱指出,許多人自以為健康的早餐組合,實際上可能導致血糖飆升,甚至讓人越吃越餓,影響減重效果和整體健康。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