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啟聖專欄】兩岸的現實困局與台灣的出路—從「維持現狀」到「塑造新現實」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大陸政協主席王滬寧在「紀念台灣光復80周年大會」上的致詞中,提出「統一後台灣會更好」的七項主張,強調經濟發展、能源資源、基礎設施、安全保障、對外交往、民生福祉與精神文化生活都將「更好」。
陸委會隨即回應,強調政府兩岸政策一貫「不卑不亢、維持現狀」,並呼籲北京「放棄脅迫施壓、務實面對台灣主流民意、與民選政府平等對話」。這場論述交鋒,再次凸顯兩岸在「和平統一」與「維持現狀」之間的認知鴻溝。這不只是政治宣示的對抗,更反映出台灣社會長期存在的一種思想僵局——我們口口聲聲要「維持現狀」,卻從未真正思考,現狀究竟是什麼、靠什麼在維持、又能維持多久。
台灣與大陸的僵局,並非因為雙方都想統一對方,而是力量與意願完全錯位。大陸有統一的實力與決心,台灣則既無實力也無意願。這樣的落差,使得兩岸關係陷入前所未有的膠著。於是,「維持現狀」成了台灣最普遍的政治信仰——但現狀根本不存在,它每天都在變,只是我們不願承認。
在政治語言中,「維持現狀」被包裝成理性選擇,實際上是一種集體的心理防衛。多數台灣人明白:要獨立,沒有條件;要統一,沒有共識;要開戰,沒有勝算。於是只好寄望於「不變」,幻想和平能靠時間拖出結果。這種信念之所以能存在,是因為「維持現狀」並非建立在自身實力之上,而是依附於美國的安全保證與戰略承諾。換言之,那是一種「被保護者的安全感」,而非自我防衛的信心。然而,任何依附式的安全都帶有風險——一旦保護者的利益轉向,現狀也將隨之崩解。美國有自己的戰略,大陸有自己的進程,而台灣若無自我設計,只能被動跟著局勢漂流。
統一在台灣的民意基礎極為薄弱。這並非單純的政治立場,而是一種深層的安全焦慮。許多台灣人擔心,一旦與大陸展開接觸,國際社會會因此認定台灣問題屬於「中國內政」,讓原本可能的國際馳援或外交聲援就此止步。人們寧願保持距離,假裝「現狀」可維持,也不願承擔「接觸」可能帶來的風險。
但這樣的邏輯,其實陷入另一個矛盾:若因害怕落入「一中框架」而拒絕接觸,選擇持續對立,真能換得國際支持嗎?又是什麼樣的保證,讓人相信國際在台海衝突發生時真的會出手?近代國際政治的經驗告訴我們,許多小國在遭受侵略或內戰時,國際社會多半以譴責代替行動,以觀望取代干預。烏克蘭、葉門、敘利亞、亞美尼亞——這些例子不勝枚舉。世界秩序運作的邏輯,從來不是道義,而是利益。若台灣的戰略價值無法高於介入的風險,再多的承諾也只會停留在紙上。
更現實的是,兩岸長期存在「信任赤字」。從國共初期談判到九二共識之後的互動,大陸確實多次出現「不認帳」的前例——協議簽了卻未落實,承諾做了卻在政治變化後改口。這讓台灣民眾自然對「談判」與「協議」產生不信任。香港的經驗更強化了這種恐懼:「口頭的保障不如制度的約束」。因此,每當台灣內部有人主張「重啟對話」,輿論往往立即反彈:「對岸的話能信嗎?」
然而,這種觀感也並非全貌。事實上,兩岸過去由海基會與海協會所簽署的二十三項協議,大多仍在實質運作——包括航運、貿易、檢疫、農產品輸銷、觀光等機制,大陸多數仍依協議精神執行。這些互動證明,並非所有承諾都落空,只是政治氛圍讓人們選擇忽略具體成果。當輿論習慣只看到「毀約的前例」,卻不肯承認「履約的實例」,信任就永遠無法修復。
統一並不是一蹴可及的事件,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不可能靠一紙宣言或一次會談實現,而必須透過無數次的合作、對話與協議慢慢累積。當兩條平行線願意因實務需求而產生交集,彼此才有可能從「制度接觸」走向「心理理解」。這種堆疊出來的信任,遠比任何政治口號更堅實。
台灣要走出困局,不能再以對抗為思維,而必須以建構為方向。政治上,不應再陷於主權的爭奪,而該轉向治理的競爭。台灣不具備改變整個中國的力量,也無法否認整體中國的存在。真正的智慧不是挑戰主權,而是參與未來中華的定義。若能以制度力量、治理經驗、法治精神參與兩岸公共議題,就能在未來的整體架構中,爭取制度話語權,而非被動被納入。
安全上,也該從依賴國際轉為強化自我。台灣若總以「別人會救我們」為信念,最終只會被當作籌碼。國際社會會支持一個能自我防衛、能貢獻區域安全的台灣,而不是一個被動等待馳援的台灣。真正的安全,不在於別人願不願意幫,而在於自己有沒有值得被幫的價值。唯有當台灣能自立而不自閉,堅定而不挑釁,才能讓世界相信幫助台灣是值得的。
思想上,則該從「維持現狀」的焦慮,走向「塑造現實」的自信。台灣不必宣稱要改變世界,但可以用文明的實力去引導變局。教育、科技、文化與制度,才是台灣真正的國力來源。當台灣能以中華民國的名義展現更現代、更開放、更具自信的中華樣貌,統一問題自然不再只是政治題,而會變成文明的選擇題。
台灣的出路,不在於逃避統一,也不在於否定中國,而在於如何讓世界看見一個更有競爭力的中華版本。這不是要台灣低頭,而是要台灣抬頭——以理性、自信與制度力量,成為能與大陸對等對話的主體。當台灣能展現文明的力量,大陸就不能再以「被解放者」的姿態看待台灣,而必須以「對話者」的態度重新審視台灣。
真正的戰略,不是誰統一誰,而是誰能在歷史中保有話語權;真正的安全,也不在於別人馳援,而在於自己有沒有方向。當台灣從被動等待走向主動塑形,從焦慮防衛走向文明自信,所謂「維持現狀」就不再是一場幻覺,而會成為由台灣親手塑造的現實。
【以上言論為第三人投書,不代表本刊立場,讀者請本於客觀事證自行評價】
照片來源:Unsplash示意圖
《更多CNEWS匯流新聞網報導》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其他人也在看

賴清德挨轟魯莽 作家曝1台美關係指標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時代》雜誌刊出國際關係學者的投書,形容台灣總統賴清德是「魯莽的領導人」,引發爭議。外交部隨即發表聲明抗議,強調此為偏頗言論。作家「漂浪島嶼」在臉書指出,台灣總統被美方視...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兩岸立即展開談判?蕭美琴:我們抱持開放態度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蕭美琴副總統日前接受「德國第一公共電視台」(ARD)「世界之鏡」(Weltspiegel)專訪。對於兩岸是否應該立即展開談判?蕭美...
FTNN新聞網 ・ 1 天前揭中國「混合式脅迫3部曲」 蕭美琴:台灣一切努力都為防止戰爭
副總統蕭美琴日前接受「德國第一公共電視台」(ARD) 「世界之鏡」(Weltspiegel)節目專訪,總統府今釋出訪談內容。蕭美琴揭露中國除了對台擴大軍演外,也透過在國際孤立台灣、錯假訊息認知戰、經濟脅迫等「混合式脅迫手段」全面進逼,她強調,台灣現在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為了防止戰爭的發生,我們必須投
自由時報 ・ 1 天前運動部媒合運動品牌 捐135萬元裝備給光復鄉3校
(中央社記者黎建忠台北28日電)花蓮縣光復鄉內3所學校,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校內運動相關裝備出現受損情形,運動部媒合運動品牌廠商,捐贈135萬元服裝及裝備,盼協助學校運動隊伍盡快恢復訓練。
中央社 ・ 1 天前披薩業者升級口味、推新品 社群出招掀話題
(中央社記者黃巧雯台北28日電)披薩業者近來接連在社群出招,引發網友熱議,必勝客昨天突以「人事異動公告」吊足胃口,今天揭曉2款升級版披薩取代既有招牌口味;達美樂則發文並附超音波照,預告有新成員。
中央社 ・ 1 天前
星國反台獨 外交部「嚴正關切」 方恩格:難道有兩中政策
美國《時代》雜誌刊出智庫高德斯坦文章,將賴清德稱為「魯莽的領導人」。外交部反駁稱總統多次強調和平是唯一的選項,維持台海現狀是共識。星國總理黃循財25日重申一中政策、反對台獨。外交部表達嚴正關切。國際政治觀察家方恩格律師質疑,難道外交部有兩中政策,支持台獨嗎?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陸航恆春實彈射擊 "火箭彈.機砲齊發"場面震撼
南部中心/陳凱茂、陳姵妡 屏東報導陸軍航特部在屏東三軍聯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操演,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為主角,搭載2.75吋火箭彈與20公厘機砲,對模擬目標實施精準打擊,場面震撼又壯觀。黑鷹直升機出場,配置的M240通用機槍,對靶場地面目標進行對地掩護射擊。(圖/民視新聞)超級眼鏡蛇直升機,掠過低空,操演模擬對敵軍陣地攻擊,場面相當震撼。黑鷹直升機出場,配置的M240通用機槍,對靶場地面目標進行對地掩護射擊。接著重頭戲則是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搭載2.75吋海神火箭彈與20公厘機砲射擊,吸引軍事迷前來觀看。軍事迷:「我非常感動,我們國軍弟兄,對我們國家夙夜匪懈,都不辭辛勞,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所長蘇紫雲:「戰搜直升機還有攻擊直升機,以及運輸直升機三個機種,就是相互掩護跟支援,對地面進行壓制,同時也演練飛行員,對射擊的精準度。」航特部透過例行操演,除了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黑鷹直升機外,還出動OH-58D「奇奧瓦戰士」偵察直升機。(圖/民視新聞)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602旅,在屏東恆春三軍聯訓基地進行為期一周的操演,直升機輪番出動,迅速鎖定目標,秀出精實的訓練成果。軍事專家紀東昀:「三軍聯訓基地的腹地夠,所以才有辦法,實施包括直升機的空對地射擊,還有重型狙擊手,他們的射擊訓練,也看得出國軍進一步,將實戰化落實下來。」航特部透過例行操演,除了AH-1W超級眼鏡蛇攻擊直升機、黑鷹直升機外,還預計出動了OH-58D「奇奧瓦戰士」的偵察直升機,除了展現國軍堅強戰力,也宣示國軍有能力捍衛台灣領空與領土安全的決心。原文出處:陸航恆春實彈操演秀戰力 「超級眼鏡蛇」火箭彈、機砲齊發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扯!陸軍「勇虎」戰車突噴零件!6名騎士閃不過慘摔"陸勝1號"操演Day3 裝甲542.機步234旅彰化實兵對抗國軍再偵獲中國15機艦出海擾台 8架次越中線闖我北部及西南空域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滿足航班調度需求 桃機臨時過夜機坪明年春節前全數啟用
桃園機場旅運需求持續成長,多項重大建設穩健推進,機場公司今(10/28)日表示,第3航廈北登機廊廳將於年底前啟用,第3跑道建設工程中的臨時過夜機坪,第2期已於今(2025)年7月25日啟用9個停機位,第2期預計明(2026)年春節前全數完工,屆時共計16個停機位,將提升量能亦滿足航班調度需求。
太報 ・ 1 天前
草屯轉運站需求殷切 投縣府規劃先導轉運站因應
南投縣長許淑華(廿八)日於縣議會定期會縣政總質詢時,就議員關心草屯轉運站議題表示,草屯轉運站用地需待通盤檢討變更,依通盤檢討相關規定及期程,該案恐將延宕三至五年,對草屯鄉親影響甚鉅,縣府明年將利用草屯鎮公所東側縣有土地設置「先導轉運站」因應。許縣長說,縣府積極建立四個轉運站。其中,南投市轉運站購地已完成,預計明年招商。招商完成後,民眾將看到南投市的整體進步,該用地位處市中心,周邊商業繁榮,人車密集,招商前用地閒置,因此縣府規畫暫作停車場,目前該空間已經完成停車格畫設,很快就可以提供民眾使用。許縣長表示,集集轉運站部分,正在規劃設計,即將發包;埔里轉運站,今年購地等相關經費已編列預算並送議會審查,俟議會通過後,即可啟動協議價購等後續作業;草屯轉運站原希望擴大規模規劃,但因中 ...
台灣新生報 ・ 1 天前
王子承認與粿粿「超過朋友界線」向范姜彥豐道歉:錯誤沒有藉口
范姜彥豐29日控訴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引起軒然大波。王子於下午2點38發文,打破沉默,承認越過朋友界線:「從一個單純傾聽者漸漸過度關心,超過了朋友間,應有的界線,雖出於心疼與關心,但不是應有的表達方式,錯誤就是錯誤,沒有藉口。」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4 小時前
很多人不知道!「1飲品」是粒線體毒物 醫示警:喝多腎會壞
若想維持腎臟的健康,其實最重要的關鍵在於細胞中的「粒線體」,腎臟科醫師洪永祥表示,粒線體是生命的「發電廠」,一旦它出問題,腎臟就會「缺電」,進而出現損傷。對此,他列出會破壞粒線體,導致器官缺能量的4大因素,以及保護粒線體的方法,其中很多人都愛喝的「含糖飲料」,對粒線體來說是毒物,一定要少喝。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獨/范姜彥豐有明確證據!知情人士揭:看到關鍵照片
娛樂中心/綜合報導中信啦啦隊Passion Sisters前成員粿粿,與男星范姜彥豐交往6年後步入婚姻殿堂,然而婚僅維持3年時間竟爆出婚變消息,范姜彥豐29日發出黑底白字文,長達9分鐘影片控訴粿粿和前棒棒堂成員王子之間的不倫戀情,引發各界關注。
民視 ・ 15 小時前
范姜彥豐直嗆王子「破壞我的家庭」:居然還能心安理得上台領獎
范姜彥豐29日控訴妻子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翊,表示經過四個月協商無果,於是決定採取法律途徑,放棄協商、停止退讓。最後更是直接嗆聲王子:「你居然還能心安理得的打扮得光鮮亮麗,走紅毯、甚至上台領獎?」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6 小時前
范姜彥豐「控粿粿出軌王子」被戴綠帽!影片公開「大膽內幕」
娛樂中心/巫旻璇報導中信兄弟啦啦隊「Passion Sisters」前成員粿粿(江瑋琳)在2022年與男星范姜彥豐步入婚姻,時常在社群媒體上分享甜蜜互動。不過近日有網友發現,夫妻倆近來同框畫面明顯減少,社群貼文多為各自的生活照、工作花絮與業配內容,讓「婚變疑雲」浮上檯面,引發外界關注。今(29)日稍早,范姜彥豐突然在Instagram限時動態發文,罕見提到兩人之間的狀況,暗指粿粿在婚內出現「道德淪喪」婚內出軌,甚至點名王子(邱勝翊),指控第三者介入婚姻。
民視 ・ 13 小時前

范姜彥豐自嘲「綠帽小丑」!最後滑雪恩愛照曝光 全網超心疼:王子也在
前中信兄弟啦啦隊女神粿粿與男星范姜彥豐於2022年結婚,2人育有一女「小粿醬」,今年7月爆出婚變,兩人對外一直避談此事。今(28)中午,范姜彥豐爆出震撼彈,指控粿粿與藝人王子(邱勝翊)婚內出軌,有網友甚至挖出,夫妻2人在日本滑雪,最後一次合體同框曬恩愛,行程也與王子同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2 小時前
范姜彥豐爆「看到粿粿與王子出軌證據」 粿粿反擊:與事實不符
前中信兄弟啦啦隊女神粿粿(江瑋琳)2022年和男星范姜彥豐結婚,育有1女「小粿醬」,不過2人近期傳出「婚變」,但都沒有正面回應。沒想到范姜彥豐今(29)日無預警在社群發文,指控粿粿婚內出軌「王子」邱勝...
華視 ・ 14 小時前
新颱風最快週末生成!最新路經出爐 週末低溫恐探17度以下
連2波東北季風影響台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明天水氣會比今天少,雨區縮減至「大台北、宜蘭、花蓮」,週四天氣明顯轉晴,不過週五迎來更強東北季風,到週末以及下週一、二白天高溫預估只剩下21至23度左右,夜晚清晨空曠地區低溫可能會降到17度或更低,市區低溫也將有機會挑戰20度以下。此外,週末開始到下週應該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預報資料看起來往西經過菲律賓進入南海的機會較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住頂樓不怕吵就怕漏「次頂、次次頂更好」?他2種都住過老實說:半夜4點按門鈴按到尷尬…滿分還是它
以前為了追求景觀好,不少人會選擇住「頂樓」,現在則是改去選所謂的「次頂」。有網友好奇問,次頂這個說法好幾年了,「次頂和頂樓完全不同,次頂樓上有住人而頂樓沒有,如果次頂是優選,那次頂和次次頂、次次次頂、次次次次頂不都一樣嗎」?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0 小時前
坣娜驚傳紅斑性狼瘡病逝!醫嘆:「不死癌症」無法治癒
曾以《奢求》、《自由》等歌曲紅極一時的女歌手坣娜(原名唐娜)驚傳病逝。據了解,坣娜因紅斑性狼瘡舊疾復發,已於10月16日辭世,享年59歲。紅斑性狼瘡被醫界稱為「千面女郎」,因症狀多樣化,常導致延誤診斷,甚至致命,所以也有「不死癌症」封號。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