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在所有慢性疾病之中,腎臟病是最安靜、卻最危險的一種。許多病人直到出現倦怠、食慾不振、腳踝腫脹時才驚覺腎功能早已受損。腎臟是人體的過濾工廠,每天要處理超過一百八十公升的血液,清除代謝廢物、維持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平衡,還肩負分泌賀爾蒙、調節血壓與刺激紅血球生成的重要任務 。
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 李國華指出腎臟本身是一個血管相當豐富豐富的一個器官,血管的硬化意味著腎絲球,也就是腎臟過濾的單元。容易會導致損害,那最後導致腎臟過濾率的無形中的下降,那過度過鹹的食物,也就是意味著鈉的含量太多。
東元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 范誠宗表示每一次吃過多不該吃的東西的時候,腎臟都會耗能很努力的把它排出去。吃少就排少,吃不足夠,腎臟還會從小便裡面努力把它回收起來,因此呢,這個腎臟保養最重要的就是不要去增加它的負擔。
台北秀傳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潔雯表示其實腎臟疾病的部分大家特別注意,好比大家都常常遇到說,好像喝水好像很簡單,但是沒有多少人可以喝,可以把它做得到,甚至每天可能喝得不夠多的水分。這個對於腎臟的部分呢,其實都是蠻大的負擔 。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廖誼青指出當腎臟病進入晚期的時候,應遵循低蛋白的飲食原則。蛋白質的選擇應以優質蛋白質為主,例如雞肉、魚肉及黃豆製品等等,這有助於提升身體對於蛋白質的吸收與利用。另外還可以適度以低蛋白澱粉,例如米粉、冬粉、粄條來取代部分的主食,這樣既能維持足夠的熱量,又可以避免蛋白質攝取過量。
精準營養專注於以個人化的營養與飲食調整,來達成以病人為中心的腎臟健康與腎臟病管理。
中山醫學大學營養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廖誼青進一步指出腎臟健康的管理在未來,也許可以配合精準營養的原則來執行,也就是根據患者的疾病表現型,和基因型來擬定個人化的治療目標,並將飲食、營養、腸道微生物和環境因素做連結,而不再只是依賴傳統的,一體適用的腎臟營養管理模式。
常常吃止痛藥治標不治本。 有些人痛風三天兩頭發作,每次腳痛就去診所打針,或去藥局包個幾天的消炎止痛藥來解決。醫師表示現代人常常忽略腎臟健康的部分,不外乎第一個目前的大家的飲食 喜歡重油 重鹹,還有喜歡攝取含糖分高的飲料。慢性腎臟病,在台灣的盛行率高達十分之一以上,是全球前幾名。許多病人不知道自己已經罹病,直到做健檢才被告知腎功能異常。由於腎臟損害不可逆,早期發現與控制進展速度就成為關鍵。醫師會依據病情建議低鹽飲食、限制蛋白質攝取、控制血糖與血壓,避免使用腎毒性藥物。
高雄秀傳醫院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 陳昱勳表示現在大部分都是工作繁忙勞累,回家後可能就坐著,那沒有休息就沒有多動。多動多運動會到讓我們整個血管更加健康,那腎臟是血流非常豐富的器官,血管更加健康之後呢, 運動讓血管更加順暢之後呢,腎臟的健康也會得到幫助。
東元綜合醫院腎臟科主任 范誠宗指出在飲食上面,大魚大肉過多的蛋白質的食物,還有高糖 高鹽的食物,還有多重加工的食物,都是增加腎臟的負擔 應該要避免。另外北榮腎臟科主治醫師 李國華表示 足夠的睡眠以及休息的時間,還有適度的運動,那在有關於運動的一個部分,我們建議是每週超過150分鐘的一個,中強度方面的一個運動。
醫師提醒調整飲食、規律運動、避免藥物傷腎、控制三高,都是保護腎臟的第一步,務必定期檢查,及早發現治療 避免病情惡化!
更多 TVBS 報導
柏油路也扛不住的熱!日本7月「天坑密集期」
別只是「煮飯水加少」!農糧署揭3招穩定血糖、增抗性澱粉
用211餐盤減重卻「越吃越胖」 醫點關鍵:避免「這類」食物
全麥吐司「1類人」要忌口!醫示警吃多反傷身:恐高磷血症
其他人也在看


大家都吃錯!婦喝「這款無糖飲」半年暴肥險糖尿病 醫一看驚:根本喝糖水
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會自製早餐、甚至以挑選無糖食材作為健康準則,不過這樣的「健康習慣」卻可能變成隱藏版的陷阱。有一名60多歲的婦人因天天喝自製飲品體重增加、血糖更逼近糖尿病前期。(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只少吃、運動!減重「2關鍵」常被忽略 營養師揭密:更燃脂
減重不只要「少吃多動」,睡眠充足也是關鍵。營養師彭逸珊指出,許多人在減肥時,都會想到飲食控制,或做規律有氧、肌力訓練幫助燃脂,卻忽略睡眠與舒壓,也是重要因素。對此她整理「4大好睡秘訣」與「4大舒壓關鍵」,讓減重事半功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女性更容易失智!阿茲海默症風險激增 研究:大腦發炎基因是男性2倍
台灣失智症人口持續攀升,根據衛福部最新統計,65歲以上長者的失智症盛行率約7.99%,其中阿茲海默症佔比高達56.88%,是最常見的失智類型。隨著人口老化,預估2030年台灣65歲以上的失智人口將接近68萬人。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明顯高於男性,最新研究揭示,這並非僅因壽命較長,而是源於生物學上的基因差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
記憶體漲不停 華邦電明年營收挑戰千億
隨著AI帶動記憶體業結構改變,第三季DDR4漲價缺貨,NOR快閃記憶體價格也漲,傳出記憶體大廠華邦電(2344)第三季獲利可望帶旺全年轉虧為盈,第四季獲利更好;公司不僅對下半年營運逐季成長樂觀,也看旺2026年營運動能,預期明年營收將挑戰「千億元」大關,躋身台灣半導體「千億俱樂部」行列。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早餐只吃水果? 營養師示警「這6種水果」空腹吃易胃痛、血糖飆
有些人早餐只吃水果,不論是為了減重或是單純食量小,營養師蔡濰安在粉絲團《濰濰營養師 認真生活》提醒,只吃水果當早餐也沒有不行,只是要注意某些水果比較不適合空腹吃。 1、鳳梨:鳳梨裡面的鳳梨酵素可以分解蛋白質。然而,若空腹吃鳳梨對胃黏膜產生刺激,有些人會引發胃不適或胃灼熱感。2、荔枝:空腹吃荔枝容易導致血糖快速上升,刺激胰島素分泌過多出現低血糖的症狀,尤其是糖尿病患者要特別注意。3、柿子:柿子也是含醣較高容易導致血糖快速升高的水果,因此不建議空腹吃,另一方面若是未成熟的柿子更是不能。未成熟的柿子有較多的單寧酸容易與胃液融合出現胃脹、胃痛。相信大家應該遇過水果切下去或是咬下去的時候才發現還沒有熟的情況,建議大家某些水果沒熟還是先不吃了。4、木瓜:與鳳梨一樣的道理,木瓜也有木瓜酵素適合飯後吃,尤其是正餐吃較多肉類的,飯後可以來點鳳梨、木瓜幫助消化。5、甘蔗:17世紀的荷蘭統治時期台灣就已經開始種植甘蔗作為蔗糖的主要原料,再強調一次:「甘蔗是蔗糖的主要原料」可見甘蔗也是糖分高的水果。空腹吃容易血糖飆升。也會促進胃酸分泌。6、檸檬:說到檸檬應該不會有人直接啃檸檬,但是會做成檸檬水每天早上來一杯,
常春月刊 ・ 5 小時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13 小時前
台灣30萬失智人口不斷攀升 營養師:MIND飲食預防
台灣目前約有超過30萬名失智症患者,隨著人口老化,預估在未來20年內數字將倍增,營養師提醒從飲食習慣與生活型態下手,多吃能促進腦神經功能的食物,以及適度運動和良好睡眠等,才能有效降低失智風險。醫學研究顯示,失智症與腦部神經細胞退化有密切關係,而營養攝取在大腦健康維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均衡的飲食不僅能
自由時報 ・ 1 天前

中國恐永收不回台灣!學者示警未來10年關鍵
[NOWnews今日新聞]近年來台海局勢持續升溫,台灣問題也成中美博弈的焦點。中國廈門大學法學院教授魏磊杰近日指出,對中強硬已經成為美國朝野共識,未來十年是中國解決台灣問題的關鍵期,無論是文攻、武統,...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金編金銀淑歷年韓劇5大等級表:《許願吧,精靈》被評只有C級!《黑暗榮耀》、《鬼怪》上榜S級...14部夯劇你看過幾部!?
52歲金編金銀淑是韓國知名編劇,歷年誕生不少口碑好評爆棚以及超高收視率夯作,新作屢屢充滿話題性,今年10月推出新作《許願吧,精靈》現正熱播中,不過觀眾給予兩極評價,而有網友也將金編歷年誕生的夯作評價5大等級,從最高S級到最低級C級,而最新推出的《許願吧,精靈》被列在了C級,趕緊一起來看14部夯劇被分配在哪個等級,以及你看過幾部呢!?
Yahoo奇摩電影戲劇編輯部 ・ 1 天前
立法院通過韌性特別預算 經濟部發錢了!
立法院會今(17)日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總預算上限5,700億元,其中經濟部編列460億元針對「金融支持」、「提升產業競爭力」及「開拓多元市場」等3大面向提供「外銷貸款優惠保證加碼」、「中小微企業多元發展貸款加碼」、「研發轉型補助」及「爭取海外訂單」等4項措施。感謝立法院支持預算審查通過,經濟部會更努力協助產業強化韌性與競爭力。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科技業光環正在消失? Z世代就業更艱難
看似光鮮亮麗的科技業,近期有出現光環褪色的情況,主要是AI崛起,入門級職缺減少,加上企業頻繁裁員,衍生社會責任觀感問題,而且其實薪資落差相當大,像是台灣一家芋頭園老闆,就因原先在科技業的工作壓力大,且年薪不到40萬元,決定返鄉接手家族芋頭園,並成功打響名號。專家建議,產業變動越來越快,年輕人應在學生時期了解自己興趣,進行跨域學習,以提升未來求職競爭力。
TVBS新聞網 ・ 22 小時前
金鐘60 楊小黎摘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 (圖)
第60屆戲劇類金鐘獎頒獎典禮18日在台北流行音樂中心盛大舉行,演員楊小黎(圖)以「台語有影—啥人顧性命」摘下迷你劇集(電視電影)女主角獎,她致詞時表示自己熱愛演戲,未來也將繼續在演員之路上努力。
中央社 ・ 48 分鐘前
秋天吃南瓜!營養師:抗癌營養多在「皮、籽」 蒸熟煮湯都美味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秋天一到,市場上各式南瓜陸續上市,不只顏色亮眼,更是營養滿分的食材。南瓜不僅口感甜美,還富含多種抗氧化營養素,是秋冬養生與抗癌的好選擇。 南瓜營養滿分,連皮帶籽吃效果更佳 南瓜含有79.8%水分,還富含蛋白質、膳食纖維、果糖,以及鈉、鉀、鈣、鎂、鐵、鋅、磷、銅、硒等礦物質,維生素A、β-胡蘿蔔素、B群、C、E,以及多種胺基酸如天門冬胺酸、麩胺酸和白胺酸等。 台灣癌症基金會營養師徐桂婷表示,南瓜中的維生素C與E具強抗氧化力,可抑制癌細胞生長;硒則能防止癌症發生及惡化。 抗癌營養多集中於皮與籽 此外,南瓜含多種植化素,包括β-胡蘿蔔素、黃體素酚、葫蘆素、木酚素及甘露醇,其中β-胡蘿蔔素含量為瓜類之冠。研究顯示,南瓜有助預防乳癌、食道癌、胃癌、肺癌、大腸癌、子宮體癌及皮膚癌。 徐桂婷建議,南瓜的抗癌營養多集中於皮與籽,因此最好連皮帶籽食用。食用方式可將南瓜刷洗乾淨後切塊蒸熟,打成南瓜濃湯;南瓜籽則可蒸熟或煮湯後剝開食用,既方便又營養滿分。 (內容授權提供/常春月刊) 【延伸閱讀】一到秋冬就關節痛?中醫教你日常保養秘訣入秋後口乾舌燥、皮膚乾癢 樂生醫院營養師教你靠「食
健康醫療網 ・ 10 小時前

房間沒食物卻竄出大蟑螂!內行曝「1滅蟑神招」:讓牠直接絕種
即使家裡再乾淨,也很難防止蟑螂入侵!一名網友就說,明明臥室裡面沒有放食物,但不知道為什麼還是有蟑螂,好奇該如何杜絕蟑螂?文章曝光,眾人紛紛推薦有用的滅蟑方法,並提醒可以把排水孔、門縫等處都封起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微波加熱會致癌?醫破解迷思:2地雷才是關鍵
羅珮琳醫師近日在臉書粉專,針對「微波食品能不能吃」這個長年被誤解的議題,整理並說明了她在節目《健康好生活》中曾分享過的相關資料。她提到,自1945年微波爐問世以來,這項發明為人們帶來了極大的生活便利,但圍繞微波爐的都市傳說也從未間斷,例如「微波加熱會讓食物具...
CTWANT ・ 8 小時前
金鐘獎2025/棒棒堂奪實境節目主持人 上台哭了:謝謝再次合體
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於今(17日)晚間於台北流行音樂中心隆重舉行。今年實境節目主持人獎頒給《來吧!哪裡怕》的敖犬、小煜、威廉、阿緯、小杰、王子、朵拉 Dora,打敗首位韓國人入圍的利特,抱走該獎項。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