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愛吃!「9地雷食物」超傷血管 心臟科醫:給我錢也不吃
國際中心/張尚辰報導
想要避免心血管疾病,除了規律運動、正常作息以外,正確的飲食也是非常重要的。美國心臟科醫師布霍傑(Sanjay Bhojraj)列出9種自己絕對不吃的食物,表示即使生活習慣看似健康,但若飲食選擇錯誤,也容易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根據外媒《CNBC》報導,布霍傑在看診多年後發現,許多患者雖然有良好的生活習慣,但日常飲食卻隱藏致病陷阱。某些標榜「低脂」、「植物性」的產品,實際上含有會引發發炎、血糖失衡與血管受損的成分,長期下來,這些隱性傷害都會慢慢浮現。
布霍傑特別點名9種食物即使「付錢給他也不吃」,如下:
1.含糖早餐麥片
外表看似健康、包裝又吸引人,但其實很多早餐穀片糖分超標,幾乎等同甜點。吃下去不但會造成血糖急升,還會導致胰島素大波動,長期影響代謝功能,並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2. 加工熟食肉類
方便的加工肉類常使用硝酸鹽與亞硝酸鹽保鮮,這些化學物質進入體內後,可能轉變成致癌物,同時也會提升血壓、損害動脈健康。
3. 汽水和能量飲品
無論是汽水還是能量飲,都會讓血糖快速飆升、刺激腎上腺運作過度,造成全身慢性發炎。而「無糖」版本通常含人工甜味劑,對腸道菌群與心臟健康也構成潛在威脅。
4. 油炸食品
熱狗、洋蔥圈、薯條等油炸食品,常使用容易氧化的廉價植物油,高溫烹調後會產生對血管有害的化合物,這些物質會促進動脈斑塊堆積、增加中風與心臟病風險。
5. 白麵包與精緻澱粉
經過高度加工的碳水如白麵包、白飯等,纖維和營養幾乎全被剝除,吃進體內後轉化為葡萄糖的速度極快,造成血糖震盪、脂肪堆積,進一步提高第二型糖尿病與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
6. 人造奶油與假奶油醬
這類產品雖然曾被當作奶油的「健康替代品」,但其中常含有反式脂肪,會提升壞膽固醇、降低好膽固醇,使血管彈性變差、加速老化。
7. 高度加工植物性肉品
不是所有「植物性食品」都代表健康,市面上許多植物肉產品屬於高度加工食品,常含高量鈉、人工添加物與精製油脂。布霍傑提醒,「如果你看不懂成分表,就不該吃下肚。」
8. 鈉含量過高的罐頭湯
一碗罐頭湯的鈉含量可能接近每日攝取上限,攝入過量容易導致高血壓,並增加心臟病與腎臟問題的風險。
9. 化學咖啡奶精
市售咖啡奶精看似無害,其實是由氫化油、糖與人工香料組成的化學混合物。長期飲用會累積發炎反應與血管損傷,即便每天只是少量,也可能成為慢性疾病的推手。
最後,布霍傑強調,不必追求一夕之間的「飲食革命」,而是從慢慢減少這些高風險食物開始,慢慢將它們替換為天然、營養的選項,才能真正為心臟健康打下穩固基礎。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62歲嬤血糖飆破470險昏迷!中醫示警:早餐「這2物」是元兇
小心胃癌!營養師曝「這3類食物」比辣椒更傷 1族群千萬別吃
「即食雞胸肉」不用加熱?營養師揭食用風險:中毒死亡率達60%
退熱貼助眠法爆紅!醫示警「3類人」千萬不要用:嚴重恐危及性命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胃癌率是台灣4倍!醫揭「1習慣」釀禍:韓國也中鏢
日本是公認的長壽國,但他們的胃癌發生率,竟是台灣的4倍,主要與飲食習慣有關。胃腸肝膽科醫師蕭敦仁提到,飲食重鹹容易傷胃,例如日本人與韓國人都愛的醬菜,除了傷害胃黏膜外,也會讓幽門螺旋桿菌活得比較好,甚至促使致癌物亞硝胺形成。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血糖忽高忽低?「這5種食物」有助穩定 粥也上榜
糖尿病會帶來重大的健康風險,包括心臟病、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和視力問題等併發症。在美國有超過3400萬人患有糖尿病,占總人口的10.5%,其中大多數是罹患第2型糖尿病。然而,不管是第1型糖尿病,還是第2型糖尿病患者,都需要調整生活方式和使用藥物治療,最重要的是,患者也應改變飲食方式,少吃白麵包或其他高升糖指數的食物,轉而食用低升糖指數的食物來控制病情。以下為5種可有效控制血糖的食物: 1.粥:由於1碗粥的升糖指數(GI)較低,因此用粥來代替油膩的早餐,可以說是個不錯的主意,不過,建議可食用燕麥製成的粥,因為燕麥片的纖維含量高,有助於調節血糖,並提高胰島素的敏感度。燕麥屬於複雜的碳水化合物,並且富含纖維質,營養師莉亞·約翰斯頓指出,燕麥中的β-葡聚醣纖維對於降低血糖和胰島素反應,具有顯著的效果,含有纖維的碳水化合物需要更長的時間來消化和代謝,簡而言之,這就表示吃了粥之後,血糖就不會上升得那麼快,有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 2.藍莓:建議糖尿病患者食用新鮮水果,尤其是低GI值的水果,不妨在飲食中加入藍莓、葡萄和蘋果等低GI的水果。2013年美國的1項研究發現,這些水果可降低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常春月刊 ・ 13 小時前
風神掀共伴效應!專家示警「桃園以北、宜花」雨最劇
今年第24號颱風「 風神 」形成,氣象粉專「觀氣象看天氣」示警,雖颱風距離台灣最近還有500公里,但東北季風帶來的共伴降水不容小覷,尤其「 桃園以北、宜蘭及北花蓮 」一帶影響最明顯。
中天新聞網 ・ 19 小時前
吃錯比沒吃慘!台灣人愛「亂補B群」 醫:助長癌細胞繁殖
根據衛福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台灣癌症發生率已連續多年高居亞洲第一。內科醫師方識欽提醒,許多人熱衷補充保健品,以為「多吃就能更健康」,但事實上「吃錯比不吃還糟」。他指出,不少人把保健品當成萬靈丹,卻忽略了身體真正需要的基礎營養,更警告維他命B12若攝取過量,恐助長癌細胞繁殖,呼籲民眾別讓補品成為健康殺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日本醫急勸:1健康飲品會毒害肝臟、傷害如「導彈」!這些食物最好少碰
喝酒對肝臟不好這件事相信大家都知道。不過日本肝臟專科醫師指出,除了酒精之外,還有1類飲品是「隱形殺手」,會在不知不覺間形成脂肪肝,卻常被誤以為是健康之選。 近年,隨著健康意識的提升,越來越多人開
健康2.0 ・ 21 小時前
隱形殺手!沒腹痛、排便異常 「這症狀持續」恐已患大腸癌
口臭不僅是口腔問題!研究發現「S. moorei細菌」不只藏在嘴裡,還可能進入腸道並促進大腸癌生成。台北榮總遺傳優生科主任張家銘醫師提醒,若口臭久治不癒、伴隨腸胃不適或體重減輕,務必盡快檢查腸胃健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隔夜菜都不能吃?專家點名「4食物」風險高易中毒 最佳冷藏天數曝
「隔夜菜」都不能吃?許多人一聽到「隔夜菜」就聯想到亞硝酸鹽、致癌等字眼,甚至將其視為「健康殺手」。但《搜狐網》健康專欄指出,若保存得當,多數隔夜菜並不會致癌,可能出問題的其實是海鮮熟食、半熟雞蛋、涼拌木耳以及豆漿這4類食物,若不慎食用,恐引發腸胃炎甚至中毒。(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八旬老翁原愛外出串門子 卻變孤癖、躲家中⋯原來得了這病
彰化縣一名80歲老先生原本喜歡種花草,會到社區、宮廟和鄰居親友閒聊,但家人發現近期他突然花枯了也不理,越來越孤僻,整天躲...
聯合新聞網 ・ 1 天前
「平民人蔘」白蘿蔔減肥、防癌又解毒!營養師揭7大功效 2種人別吃多
白蘿蔔不僅是減肥聖品,更是冬季養生的代表蔬菜。營養師指出,白蘿蔔能幫助肝臟解毒、降低血脂血糖,甚至具有抗發炎、防癌潛力,被譽為「平民人蔘」。但別以為人人都適合吃,若是脾胃虛弱或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吃多反而可能適得其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李多慧救災遭「中油員工」不雅留言騷擾 中油開鍘了:調任非主管職務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花蓮縣光復鄉上個月遭洪災侵襲,南韓啦啦隊女神李多慧也化身鏟子超人,奔赴災區救災;不料,有一名陳姓中油員工在其社群貼...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你也中招?這5種飲食「最傷腎」 醫師警告:腎臟病初期「完全沒感覺」!
腎臟病並非單一疾病,而是多種病因引起的結果。最常見的原因包括糖尿病腎病變,高血壓性腎病變就是長期血壓過高導致腎血管受損、腎小球硬化,另外則是慢性腎絲球腎炎、藥物與中草藥傷腎,及泌尿道阻塞或結石。醫師指出過鹹的食物,意味著鈉含量太多,會導致高血壓 及血管硬化,造成腎功能損害。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普發一萬元】黃金價格飆破4300美元了!11月進場還來得及? 2專家:幾百元就可以
普發1萬元三讀通過! 預計11月上旬起發放,金價越來越高,想買黃金還能上車嗎?又怎麼買最划算?《Yahoo股市》今(17)日整理五大黃金投資管道。台北市金銀珠寶公會副理事長石文信與「黃金王子」台銀貴金屬部經理楊天立指出,雖然金價屢創新高,但現在入手仍來得及,楊天立建議,可拿10%資金布局,就算只有幾百元也可以。
Yahoo奇摩股市 ・ 1 個月前
預防失智 仁慈醫院辦「2025全民憶起來 智動健康新生活」活動
現代很多人聞「失智」色變。為此,天主教仁慈醫療財團法人仁慈醫院的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今(18)天早上舉辦「2025全民憶起來 智動健康新生活」活動,邀請數10名湖口鄉親齊聚在湖口衛生所2樓,把失智症預防宣導跟體驗AI智能輔具融合在活動中,提升民眾對科技輔具的認識與應用,並介紹他們日照中心專為失智長者量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彩券行不該成高利融資業提款機 何昱奇:信保基金該走出辦公室
[Newtalk新聞] 每逢農曆春節或世足賽等重要賽事期間,彩券行為了應付旺季進貨需求,常面臨龐大資金壓力。部分融資公司打著「快速核貸」、「靈活12期」等口號,看似雪中送炭,實則暗藏高額利息與隱藏費用,總利息往往吞掉彩券行超過一半的獲利,長期蠶食基層業者的利潤。 中華民國運彩公會理事長何昱奇今(18)日以「春節資金陷阱:彩券行不該成為融資公司的提款機」為題發表評論,他認為彩券行在資金需求最吃緊的時間,政府理應推出「彩券行專案貸款」,由信保基金提供擔保、銀行辦理低利貸款,真正協助基層度過週轉高峰。信保基金應該走出辦公室,深入第一線,讓彩券業者不必再被迫向高利融資公司求救。這,才叫做真正的「德政」。 何昱奇指出,每當有短期資金需求時,許多經銷商都感嘆:「不借賺不到錢,借了反而壓縮利潤。」融資公司這樣的包套式融資,看似協助週轉,實際卻掏空基層券商。更令人擔憂的是,部分融資體系內部審核標準利率不透明、主管人治色彩濃厚,甚至出現放款利率高於市場行情的亂象。 何昱奇說,許多業者明明具備完整不動產或是動產擔保品與良好信用,卻因分區主管個人喜好判斷遭退件,形成制度性的不公,此刻中小企業信保基金應該出面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S家不是一般人」許常德憶與ASOS合作 揭密《十分鐘的戀愛》
藝人大S今年初猝逝震驚全台,妹妹小S更悲痛到自此告假節目,足足消失8個月,直到昨(17)日才在第60屆金鐘獎頒獎台上正式復出,並在奪下金鐘獎時哽咽對大S喊話,全場為之動容。曾與大小S合作的音樂人許常德,回想起她們剛出道時的往事,忍不住感慨S家不是一般人「她們是一個隊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3 小時前
【怎能不愛車】Toyota越野小鋼炮 Land Cruiser FJ回歸惹火
沉寂多年的「Land Cruiser FJ」終於要現身!根據最新消息,Toyota預計在 10月20日舉辦媒體預覽活動,並於 10月21日全球首發,象徵品牌經典越野血統再度回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福特Kuga 2.0T四驅車型完售下架,1.5T車型加碼購車金最高折10萬元
繼電動野馬休旅Mustang Mach-E因為現車完售,相關產品頁面從官網下架,國產休旅Kuga旗下 2.0T AWD ST-Line車型也在近日步入相同的命運,目前福特官網上已經將這款搭載2.0升渦輪動力的四驅車型下架,只剩下1.5T Vignale、1.5T Active兩款搭載1.5升渦輪動力的前驅車型。同時為了刺激買氣,Ford總代理福特六和還特別針對這兩款1.5T車型加碼提供5萬元購車金,搭配舊換新補助,最高將能省下10萬元。
地球黃金線 ・ 1 天前
進口菜農藥超標!民眾慶幸沒買 菜販曝:其實天天都在吃
衛福部食藥署近日公布,一批農藥殘留超標的進口蔬菜名單,不少消費者看完後慶幸只買台灣青菜,不過菜販廖炯程卻提醒,這類進口蔬菜往往並非直接上桌,而是以加工型態進入日常飲食,民眾以為沒吃,其實每天都可能吃到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34歲歌手罹罕見淋巴癌逝⋯醫揭「9成人曾染相關病毒」初期像感冒
台灣創作歌手黃小玫罹患「NK/T細胞淋巴癌」病逝,享年34歲。台北榮總遺傳優生學科主任張家銘指出,該疾病與EB病毒有關,全世界9成以上的人都曾感染過,當我們身體太勞累、許久沒有休息時,就會悄悄現身;初期症狀類似感冒或鼻竇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成新魁! 顏擇雅:國民中華民國派不再當權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拿下國民主席寶座,讓不少人跌破眼鏡,作家顏擇雅分析,國民的中華民國派已不再當權,臉書政治看聲量也解讀,鄭麗文的當選,中國將發現「流量可以取代組織」,中國將不需再靠傳統統戰管道。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鄭麗文逆襲拿下魁寶座,讓外界跌破眼鏡。鄭麗文逆襲成為國民史上第二位女魁。(圖/民視新聞)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王智盛:「羅智強過去以網路選舉第一把交椅自許,可是在這次的國民主席選舉當中,不僅他這個網路空氣票大幅失靈,某種程度可能就是因為,在網路上的這種棄保效應,而導致鄭麗文能夠在票數上大幅的領先。」但鄭麗文會勝選,早有端倪。臉書粉專"政治看聲量"PO出投票前一週,兩人直播觀看數,郝龍斌泛藍約3萬、泛紅不到9000,反觀鄭麗文泛藍近10萬、泛紅也有破萬,粉專分析這是中國介選成功樣本,對中國而言是一次實戰驗證,只要控制YT、抖音與FB演算法,就能在台灣內選舉中,重塑候選人的聲望與可信度,鄭麗文勝出象徵中國將不需再靠傳統統戰管道,能直接透過演算法選出「可被操控的主席」,國民會變成中國AI輿論實驗的前線基地。桃園市議員(無)于北辰:「國民的這些支持者,長期比較喜歡收聽,或是收看這方面的媒體,所以被影響的機率當然大,那麼這個顯現出一件事情,就是國民的深藍,就是員的支持的面向,還有他的政治傾向,跟台灣普遍的民主價值,還有一般人民的價值,是走得非常分歧的。」鄭麗文逆襲成為國民史上第二位女魁。(圖/民視新聞)國民出身的于北辰,直言有多次紅統言論的鄭麗文勝選,象徵藍營與台灣主流民意背道而馳,作家顏擇雅也分析,不認為反共的中華民國派,在國民內已團滅,只能說不再當權,而鷹派的鄭麗文出線,外界也關注與白營的合作,是否還能繼續?桃園市議員(無)于北辰:「鄭麗文是屬於比較戰鬥派的,所以她做很多事情的風格跟決策,會跟傳統的國民不一樣,也就是她會視當時的政治氛圍而定,如果白營到了2028年是沒有合作的價值,我覺得以鄭麗文的個性,她不會走國民傳統的這種方向,她會斷然的改變。」鄭麗文掌權後的國民,路線怎麼走?又如何帶領國民迎戰2026這一仗?值得關注。原文出處:藍魁改選鄭麗文勝選 未來路線、藍白合成關注焦點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打不通張亞中電話! 鄭麗文勝選夜發豪語:2028國民要完全執政駁「令不出中央」質疑 鄭麗文:國民沒有宮鬥劇如何撕紅標籤?郭國文批KMT「徹底赤化」 鄭麗文這樣回
民視影音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