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天生胖?他憂有「肥胖基因」會胖一輩子 醫揭常見2迷思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30多歲的周先生長期為體重管理苦惱。他過去嘗試過許多方法,卻始終看不到明顯改變,在一次深入的健康諮詢中,醫師重新梳理生活型態與身體狀況;後續透過更完整的基因檢測,發現確實帶有多項與肥胖風險相關的基因變異。讓周先生很沮喪,甚至覺得「可能我這輩子注定就是個胖子」。不過在醫師以預防醫學角度規劃,透過放慢飲食速度等方法,周先生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式。
家醫科醫師顏佐樺表示,目前醫療已走向精準的個人化醫療時代,人類有兩萬多個基因,每個基因就像不同模組,掌控對食物、環境,甚至藥物的反應,也影響了罹病風險,如心臟病、糖尿病,也會影響我們的代謝功能,像是分解咖啡因或酒精的能力,以及對營養素的需求與運動表現。
他說,臨床上基因檢測可分為兩大類,分別是「先天遺傳基因檢測」與「後天體細胞突變檢測」。前者包括與疾病風險或個人特質相關的單基因變異、帶因篩檢(carrier screening)、多基因風險分數(Polygenic Risk Score, PRS)、以及從營養基因學(Nutrigenomics)和藥物基因學(Pharmacogenomics)面向,去更加了解營養素先天代謝能力、是否有缺乏的風險、或是挑選更為合適、副作用風險較低的藥物。
後天體細胞突變檢測,則多應用於腫瘤醫學,檢測腫瘤細胞本身的突變,用來輔助癌症治療,幫助醫師挑選最適合的標靶藥物或免疫治療。
顏佐樺指出,不少民眾會對基因檢測結果有兩大常見迷思:
首先,就是將檢測結果視作宿命。如同周先生當初聽到基因檢測報告結果內心的想法。但基因檢測是健康風險的指引、而非預判。 周先生的基因報告結果顯示,他具有APOA2、FTO等基因變異, APOA2基因變異者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比例過高、增加肥胖風險;FTO基因變異者飽足感較不敏感,餐點需多些營養密度低的食物,放慢飲食速度,因此為他設計了符合體質的飲食方案和運動計畫,幾個月後成功減脂並改善體能。
另一個迷思,則是民眾容易過度簡化或片面解讀資訊。他說像是只有檢測少量的基因位點,就下許多結論,這樣的判斷是不夠嚴謹的,基因檢測必須整合臨床數據、家族史與生活習慣多面向綜合評估,有賴專業的預防醫學團隊進行報告解說,並搭配全身健康檢查的數據給予下一步的建議,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顏佐樺說,基因檢測結果不是終點,而是起點,行動才是影響健康結果的關鍵。當民眾把飲食、運動、睡眠、壓力和環境調整到對的方向,就能真的把基因的調光器轉向健康的一邊。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今晚開始做!「小雪」易傷寒感冒 醫喊「3招秒暖全身」快存冬天能量
「陸製卸妝膏、綠藤生機護唇油」驗出蘇丹紅!14家踩雷業者曝光
日本福島食品輸台即起全解禁「免驚」?專家:食安管理必須「滾動式」
多噴3萬醫藥費!他赴日旅遊突尿不出來「攝護腺腫成4倍」竟感冒藥惹禍
其他人也在看

私密處搔癢不只夏天有!醫揭「過度清潔」恐是罪魁禍首
氣溫降低反而引發私密處不適,外陰部搔癢問題不會隨著氣溫下降而消失,反而可能因冬季衣物厚重或環境乾燥而加劇,若搔癢已影響日常生活,或外陰出現紅斑、疹子、突起等症狀,應儘速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7 小時前
精準醫療終止3根手指罕病遺傳 龍蝦爪畸形父迎健康女
單基因突變不再決定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尖端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3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突變的案例。
NOW健康 ・ 2 小時前
女嬰臀部頂「16cm大球」出生 醫護接力手術搶命 驚人畫面曝光
台中一名女嬰出生時,臀部竟頂著一顆直徑達16公分的巨大腫瘤,看起來彷彿頂著一顆「大球」,經澄清醫院中港院區團隊診斷,確認女嬰身上是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所幸女嬰出生9天後,成功透過手術切除重達530公克的腫瘤,且化驗後為良性、未來也不會再復發,目前女嬰已能正常成長。
太報 ・ 6 小時前
醫揭研究:「亮光入睡」糖尿病風險飆67%
[NOWnews今日新聞]天氣轉涼後,許多人會喜歡在洗完澡劑鑽進被窩滑手機、追劇,不知不覺在光亮的環境中睡著,這樣的習慣看似無害,但其實是默默在累積身體風險。有研究發現,長期在亮光環境中入睡,罹患第二...
今日新聞NOWNEWS ・ 7 小時前反對近親通婚 醫:畸形兒案例多、勿忽視健保負擔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24日電)立法院建議研議將旁系血親禁婚範圍適度限縮至四親等以內可行性。醫界人士認為,表兄弟姐妹通婚生出畸形兒案例屢見不鮮,對家庭造成衝擊、增健保負擔,立法應具前瞻與穩定性。
中央社 ・ 4 小時前
一堆人愛用!她洗衣一動作遭灼傷眼角膜 視力僅剩0.06
日常生活中用習慣的東西也暗藏危機!中國一名女子洗衣服時,把黏在一起的洗衣球掰開,沒想到裡面的液體不慎濺到她的眼睛,送醫檢查後視力僅剩0.06,雖然經過治療視力逐漸恢復,但醫師還是警告了相關用品的危險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久坐族恐變H型臀!營養師揭「吃4食物」 提臀、防脂肪堆積
現代人生活忙碌,長時間久坐、少運動,恐加速臀部老化。營養師高敏敏列出4種臀部老化常見類型,例如V型臀,常出現於年紀較長者,臀部鬆弛沒肉、骨盆高寬比例大,還有H型臀,久坐族、缺乏運動者最容易中,建議多攝取蛋白質、優質碳水化合物、蔬果、健康脂肪,並搭配提臀運動,有助於維持臀肌緊實。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女嬰臀部掛16公分腫瘤!竟是罕見「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 驚人畫面曝光
[FTNN新聞網]實習記者陳又綺/綜合報導台中一名產婦在生產時驚見女嬰臀部掛著一顆直徑16公分的巨大腫瘤,經檢查確認為罕見的「先天性尾骶骨畸胎瘤」。這顆腫...
FTNN新聞網 ・ 6 小時前
在野揚言退回政院版財劃法 卓榮泰盼找出可行之道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徐德芬/台中報導 行政院會20日通過院版財劃法修正草案,整體挹注地方經費高達1兆2002億元,將送立法院審議。立法院國民團總召傅崐萁說,政院版草案沒有試算公式,及各縣市實際分配數字;民眾團總召黃國昌則稱,政院版草案片面刪除計畫補助款2646億元,將要求退回。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4)日表示,中午將進行行政、立法協調會議,他會聽聽執政...
匯流新聞網 ・ 7 小時前

突發劇烈胸痛 竟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
50多歲男性突發劇烈胸痛被送至急診,檢查發現是A型急性主動脈剝離。這是一種致命性心血管急症,若未能在黃金時間手術,死亡率會隨時間大幅增加。新竹臺大分院心臟血管外科團隊立即啟動流程,僅用30分鐘完成評估並將病人送入手術室,病情已脫離險境並持續接受治療追蹤。
自由時報 ・ 8 小時前
真主總參謀長遭以軍空襲身亡!黎巴嫩怒批越線、籲國際加強制裁以色列
[FTNN新聞網]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真主證實,其高層領袖、總參謀長塔布塔拜(HaythamAliTabtabai)於當地時間23日在以色列對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南郊的空襲中...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美政府重開首就業報告 增11.9萬工作 遠超預期
美國政府創史上最長43天關門,而重開門的首份就業報告,20日出爐。9月,美國新增11萬9000份工作,遠遠超出預期;另一方面失業率上升到4.4%,創四年來最高。這份就業報告,將是聯準會12月10日決定是否降息的主要依據。然而,聯準會剛公佈的10月FOMC會議紀要顯示,19名決策者中,有一部分反對12月降息。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中日衝突延燒 美國公開挺日 台灣支持水產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涉台言論,引爆中日關係全面惡化,戰火更延燒到南韓。中國政府宣布,高市早苗錯誤言論,破壞中日韓合作基礎,因此取消下週的三方文化交流會議。對於北京當局刻意升級事態,美國國務院強烈警告不可縱容中國的霸凌行為,也透過駐日大使公開表示挺日到底。台灣也大動作伸出援手,總統賴清德呼籲國民一同享用日本水產;而衛福部食藥署在剛剛最新公告,即日起全面取消福島食品進口限制,回歸一般邊境管制。
TVBS新聞網 ・ 8 小時前
重新「全糖」出發!723罷免傅崐萁失敗關店 花蓮台派咖啡店重磅回歸
[FTNN新聞網]記者邱梓欣/綜合報導726罷免傅崐萁投票前,花蓮一台派咖啡廳「SabiSabiCoffeeSweets」喊話「罷免傅崐萁失敗就關掉」,在罷免失敗後,老闆也霸氣...
FTNN新聞網 ・ 7 小時前
住院15天逃不過公司連環CALL 主管催促「床上也能工作」 員工傻眼氣炸
員工生病住院休養,請病假期間竟然還接到主管要求「躺床上工作」的無理要求,離譜的職場鬼故事發生在印度。一名員工因手術住院請假15天,醫師明確開立需「完全臥床休養」指示,不料主管卻多次要求他,在床上把工作完成,相關對話截圖曝光後,引發網友針對印度普遍「有毒職場文化」展開熱烈討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攝護腺癌合併骨轉移痛到無法入睡 一週治療擺脫嗎啡
罹患攝護腺癌合併全身骨轉移的78歲男性病患,痛到輕碰皮膚都會痛,每天必須仰賴嗎啡才能止痛,幾乎無法入睡。求診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經醫病溝通,使用放射線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後,經過三個月,現在不需再靠嗎啡止痛,而且,原本病患必須坐輪椅看診,現在不需要家屬攙扶,可以自己走進診間。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表示,患者在3年前診斷罹患攝護腺癌後於外院接受放射線治療合併荷爾蒙治療,病況穩定。然而在三年後因全身劇痛而被發現攝護腺癌復發並轉移至全身骨頭、甚至因為侵犯膀胱與輸尿管接口處而導致左側腎水腫。儘管使用各種抗癌藥物與嗎啡治療,病情仍持續惡化,家人說,「幾乎要放棄,甚至做好準備。」今年7月初求診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經醫師評估後,判定患者的癌症疼痛來到最嚴重的10分,建議同時施予放射線治療與癌症深層熱治療來改善疼痛、提升生活品質。患者說,在接受治療三天後就不再喊痛,可以一覺到天亮,一週後可以下床走路,兩週後可以自己上下樓梯,不僅親朋好友看到都覺得不可思議,家人也可以好好睡覺,一直懸著的壓力也終於獲得釋放,覺得太不可思議,特別寫信感謝郭主任。放射腫瘤科郭于誠主任指出,嗎啡抑制癌
台灣好新聞 ・ 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