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家事比運動更燃脂! 日媒揭「瘦身家事榜首」3天腰圍狂減7.5公分
追求窈窕身材是許多女性的畢生課題,若能不靠嚴苛飲食控制與激烈運動便能減重,無疑是個令人振奮的好消息。日本一項調查指出,從事日常家務所消耗的熱量可能高於健身運動,這項論點認為,只要每日勤奮地擦拭地板、整理居家物品和烹飪等,即使不刻意節食也能成功瘦身。某電視節目為此邀請一位不常做家事胖女生親自參與測試,連續3天做家事以觀察其身體產生的變化。此外,專家也將揭曉「最能有效燃燒卡路里的家事」排行榜。
根據日本醫師工藤孝文提供的數據,人體每日的總熱量消耗中,從運動中獲得的佔比極低,僅0-5%,然而運動以外的身體活動卻貢獻了25-30%,因此歸納出「做家事比做運動更容易消耗熱量」的結論。
為驗證該論點的準確性,節目《それって!?実際どうなの課》邀請女諧星餅田コシヒカリ參與測試,她當時體重重達99.1公斤,腰圍粗達116公分,平日鮮少運動或做家事,且日常飲食充滿高油高糖,生活模式極度不健康。節目組要求她在維持原有飲食與作息的條件下,連續做家事3天,包括收納衣櫃、清理雜物、居家打掃、準備三餐等,藉此觀察3天後其身體各項指標的轉變。
實測結束後,餅田的體重減輕了0.5公斤,腰圍縮小了7.5公分,而上腹、下腹以及大腿尺寸也減少4.5公分。以一種無需限制飲食或激烈運動的短期減肥法來說,這樣的成效令人振奮。日本醫師工藤孝文解釋,人體脂肪分為內臟脂肪與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容易堆積也更容易被燃燒,因此做家務能有效消除多數囤積於腹部的內臟脂肪。
至於最能燃脂的家務類型的排行榜中,排名最高的是「整理房間」,能消耗126卡路里,其次是「晾曬衣物」(105卡路里),接著是「掃地」(100卡路里),「拖地」和「清潔浴室」則同為92卡路里。
更多鏡週刊報導
飲食清淡、週跑3回女副總減肥仍卡關 營養師指點「3大關鍵」體重狂降
譚敦慈曝獨門煮飯秘訣不升血糖 名醫激推「飯前一動作」半年狂瘦24公斤
台灣人肥胖原因並非吃太多澱粉 醫師曝從1物下手
其他人也在看

懶人必學!快速偽素顏妝容技巧:10分鐘完妝,一步搞定底妝,清透如素顏、天生好氣色!
想要快速出門又不想素顏見人?現在流行的自然裸妝,不用繁瑣步驟,只要掌握幾個重點:潤色防曬打底、局部遮瑕提亮,再搭配輕透腮紅與自然唇色,5分鐘就能完成天生好氣色妝感。特別適合早八通勤族、約會前臨時補妝或想偷懶的日子。快往下學簡單快速的偽素顏技巧,輕鬆打造「我沒化妝但很漂亮」的自然美!
BEAUTY美人圈 ・ 16 小時前
從500億千金到破產名媛!綦美合:怒撕歐陽娜娜、與王一博多年曖昧
說起綦美合這個名字,大家或許比較陌生,但她與王一博、歐陽娜娜之間的情感糾葛,卻廣為人知。綦美合曾是中國「白富美」圈的領軍人物,她出身於耀萊集團董事長綦建虹家庭,家族是中國最大奢侈品代理商之一,與成龍等
女人我最大 ・ 17 小時前
3個月減肥11公斤!網友靠3招從「小腹婆→螞蟻腰」這樣吃不運動也能加速燃脂
誰說瘦身一定要流汗?有一位小紅書網友江半不是江畔,只用短短3個月甩掉11公斤,靠的竟然是「不運動」飲食法!她公開自己的3大瘦身心法,從低碳吃法到控時進食,全靠精準計算與飲食觀念逆轉體質,成功從肉感女孩
女人我最大 ・ 17 小時前
專訪/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分享智慧醫療新突破 提供病患有溫度的照護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醫療院所,擁有3600張病床與全國最大急診室,長期肩負北台灣與桃竹苗地區的醫療重任。院長陳建宗在接受《桃園電子報》專訪時表示,院方體認到病人急診等候的壓力,因此持續透過分流與區域合作機制,確保病患能獲得即時且妥善的照護。陳建宗也提及林口長庚在留住醫護人員上的努力,以
桃園電子報 ・ 16 小時前
秋冬常見3疾病!醫:長者「4處」沒保暖增中風風險「黑白」食物助調養
昨日正式進入「霜降」節氣,本週台灣持續受到低壓帶及東北季風影響,連日降雨、氣溫下降。中醫師鍾典育表示,這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象徵冬天的腳步即將到來,霜降連結了秋天與冬天的特性,早晚溫差開始變大,天氣也比較乾燥,許多呼吸道、心血管與皮膚疾病也開始蠢蠢欲動。(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5 小時前
黑巧克力這樣吃改善記憶力、保護神經有奇效!科學證實的護腦飲食建議
年紀增長記憶力越來越差?尤其50歲以後根本變成金魚腦!營養師表示,腦部健康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多酚類食物被證實有助於維持認知功能,還能改善記憶、注意力與反應速度。 營養師薛曉晶指出,多酚類化合物
健康2.0 ・ 17 小時前
國二少女得糖尿病!「3餐吃這些」營養師愣了 母淚喊:是我害了她
台灣兒童與青少年肥胖率呈近年關注焦點,引發健康隱憂。營養師高敏敏指出,曾有14歲少女因長期攝取過多精緻糖而罹患第二型糖尿病,凸顯家長忽視飲食管理的問題。她提醒,日常飲食中添加糖應控制在總熱量的10%以下,並建議家長選擇低糖、天然的點心,幫助孩子遠離肥胖與慢性病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6 小時前
60歲高金素梅凍齡抗老靠3招!醫師、研究都稱讚:防癌、降血糖、抗失智
「一點也不科學!」60歲立委高金素梅最近在雙十國慶晚會久違登台開唱,沒想到一出場驚艷全部觀眾,民眾直呼怎麼還是這麼年輕。到底高金素梅怎麼保養出凍齡外貌? 高金素梅生病後調整生活習慣 高金素梅在
健康2.0 ・ 2 天前
每天吃藥血壓也不降?營養師曝關鍵原因 這「3食物」要多吃
你是否也有每天按時吃藥,血壓卻依然降不下來的問題?營養師薛曉晶表示,高血壓的關鍵原因不是因為藥物沒效果,而是出於「鉀」攝取不足。對此,她表示多吃一些高鉀食物,例如香蕉、菠菜、地瓜等,可以讓血壓更穩定。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主動脈剝離」恐秒奪命!醫警告若發現有5大危險因子任一 速就醫!
主動脈剝離是一種致命性高的心血管急症,根據統計,死亡率竟高達五成!雖然它發生率不如心肌梗塞或中風普遍,然而一旦發生,往往如風暴般來襲,很可能來不及救回來。 台大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李任光提醒,血
健康2.0 ・ 17 小時前
不只生活習慣!日吃「1維生素」發炎指標狂降 逆轉脂肪肝
肝臟過多的脂肪堆積,會導致肝臟慢性發炎,造成肝臟細胞受損,最終演變成慢性肝病、肝硬化,甚至是肝癌;根據衛福部指出,台灣的脂肪肝盛行率約為33.3%,在亞洲,每1千名脂肪肝個案,1年就約有5.3名個案會死亡。由於目前沒有直接治療脂肪肝的藥物,醫生多建議以良好生活習慣、飲食改善,不過一項研究發現「每日補充300毫克維生素E」能顯著改善代謝功能障礙相關脂肪性肝炎(MASH),對肝臟健康可能有正面影響。
鏡報 ・ 12 小時前
90歲李富城讀碩士克服失智 每天騎車13公里!醫師都佩服他做到大腦活化6關鍵
隨著台灣邁入高齡化社會,退休後的「第三人生」如何保持心智健康、頭腦清晰,成為許多人關注的議題。90歲高齡的氣象專家李富城,用行動詮釋「活到老學到老、終身學習人不老」的真諦。 跨越90高齡的學習熱
健康2.0 ・ 17 小時前
1/5育齡婦女受「尿失禁」困擾!醫師揭6個生活習慣,助生活自在遠離「漏尿人生」
尿失禁是許多媽咪的煩惱之一,看似沒有太大的危害,時不時尿濕褲子的尷尬卻經常使媽咪們在外出或社交時沒辦法安心,進而影響日常生活的品質。過去有資料指出,台灣育齡婦女約1/5有尿失禁困擾,更年期後婦女也有3成為了漏尿而苦惱,且年紀愈大,尿失禁發生率也愈高,建議女性朋友提早鍛鍊骨盆底肌,若狀況嚴重也別諱疾忌醫,中西醫都能幫助改善尿失禁。
姊妹淘 ・ 1 天前
【下班經濟學】「新抗發炎冠軍」比薑黃還猛!名醫曝早餐這樣吃年輕10歲!
早餐吃這些,抗發炎還超減脂!今天邀請到預防醫學洛桑加參醫師來告訴大家,八種超級食物不僅天然,更可以抗發炎、預防癌症,醫師天天都在吃!加碼教你「5招抗發炎養生術」,一起來看看。吃對食物預防癌症!名醫曝8類天然食物抗發炎!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全球每年有將近 4,000萬人死於慢性疾病,其中包括糖尿病、心臟病、癌症等…而根據世界頂級科學期刊《Cell細胞》的研究......
風傳媒 ・ 5 小時前
蔡璧名辭世!曾罹患子宮頸癌 靠「改變習慣」抗癌成功
台大教授、作家蔡璧名於10月21日安詳辭世,享壽60歲。蔡璧名曾於2007年罹患子宮頸癌第3期,她從此改掉熬夜的壞習慣,並保持情緒平穩,成功戰勝癌症。蔡璧名的離世引發各界關注,也讓子宮頸癌防治再度成為焦點。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毛豆輸了!這食物蛋白質高2倍 吃蔬食也能補蛋白質
花蓮縣秀林鄉近年推廣蔬食,把台灣原住民原生種植物,如紅藜、樹豆、馬告,融合在地食材製作成吐司、餅乾,不但風味特殊,還能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新選擇 花蓮縣秀林鄉鄉政首席顧問蕭采君指出,紅藜、
健康2.0 ・ 17 小時前
66歲男輕忽三高慘洗腎 醫嘆:多數人「撐著」的縮影
66歲的王先生(化名)是一名退休公務員,長期患有高血壓與血糖偏高,但他總覺得自己「應該還好吧!只是老了,正常啦!」最近一年,他陸續出現體重減輕、下肢水腫、容易疲倦等情形仍未就醫。直到有天因全身水腫、喘不過氣,被家人緊急送至恩主公醫院,檢查發現腎功能嚴重惡化,腎絲球過濾率(eGFR)僅12 mL/min/1.73 m²,已進展至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末期腎病變)。
中天新聞網 ・ 10 小時前
上廁所別急著沖水!「直腸出血」大腸癌風險飆8.5倍
最新研究顯示,50歲以下成年人若出現直腸出血症狀,罹患大腸癌的風險比無此症狀者高出8.5倍。醫師提醒,如廁後若發現衛生紙上有鮮紅色血液、解黑便或肛門流出血液,即使沒有家族病史或未達建議篩檢年齡,都應儘早就醫檢查。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潘迎紫76歲誰相信?練出二頭肌、凍齡養生訣:運動不是為漂亮!醫認證做足這件事「真的不顯老」
「一代女皇」回來了!76歲女星潘迎紫應邀回台,為第60屆金鐘獎擔任頒獎嘉賓,久違露面依舊神采奕奕。她在記者會上秀出結實二頭肌,大方分享自己多年維持青春的祕訣,幽默地說:「做運動不是為了漂亮,是為了骨質不疏鬆。」
幸福熟齡 ・ 14 小時前
逾65歲近兩成人骨質疏鬆 「三大狀況」出現就是警訊!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調查,65歲以上國人近兩成自述罹患骨質疏鬆,比例不低,骨折風險高且會影響生活品質。醫師提醒,一旦出現「駝背、變矮、不明原因下背痛」三大情況,就可能是身體出現警訊,代表可能開始產生骨質疏鬆症。 根據國健署2021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國人當中自述有骨質疏鬆的比率為18.2%。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
匯流新聞網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