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沸騰陷危機〉全球海洋異常升溫,加劇極端氣候事件,北台灣受颱風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多處豪雨致災
壹、極端氣候沙塵暴與沙漠化的雙重威脅, 存在惡性循環,全球氣溫正推向現代人類從未經歷過的高溫
2025年1月10日歐盟氣候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遷服務中心(C3S)證實,2024年均溫是全球首次較前工業時期(1850~1900年)超出1.5°C的里程碑,氣候變遷正將地球氣溫推向現代人類從未經歷過的高溫。
2025年4月12日極端天氣滾滾黃沙,源自新疆、甘肅及內蒙古的超強沙塵暴,席捲中國18個省、市及區,世界新聞網稱:大風、暴雪及沙塵等極端天氣襲半個中國,天津吹14級強風,破自1951年以來極值,北京逾千路樹被吹倒,這是近年來影響中國範圍最廣的一次大風沙塵天氣,短短48小時內,從內蒙古跨越2,500km,南下廣東甚至遠達海南、香港及台灣。極端氣候的惡性循環,沙塵暴與沙漠化的雙重威脅 ,存在著相互助長的惡性循環:極端高溫加速水分蒸發,使土壤變得更乾燥,易被風蝕而引發更多、更強的沙塵暴,接著沙塵暴再擴大侵蝕地表,導致加速沙漠化,為沙塵暴提供更多沙源。
貳、全球海洋年均溫屢創新高,海洋吸熱角色正面臨崩潰邊緣,導致高空噴流彎曲減速,造成多國長期異常高溫,北極甚至熱得像夏威夷一樣
根據C3S數據顯示,2025年5月全球海洋表面均溫達20.93°C,連續第14個月創同月新高;沙烏地阿拉伯阿布杜拉國王科技大學(King Abdulla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KAUST)海洋氣候學家Carlos Duarte指出,海洋吸收地球90%以上的多餘熱能與25~30%的二氧化碳,成為無聲英雄,並表示:「如果沒有海洋的緩衝作用,地球大氣的溫度將變得無法忍受。」但他也表示海洋這樣的「吸熱」角色正面臨崩潰邊緣。受海洋熱浪影響原來能夠攜走大量熱氣的高空噴流(Jet Stream),因全球暖化噴流增加彎曲度而減速造成氣流失衡,原應流動的高溫因而滯留不動,導致俄羅斯、英國及北美等高緯度國家和地區都成為極端熱浪的重災區;過去北極氣候一直都極為嚴寒,讓人冷得起雞皮疙瘩,但2025年6月的氣溫卻讓人無法相信北極曾飆升到33.5℃,熱得跟夏威夷沒兩樣。
美洲北極區氣溫暖化結果,導致高空噴流增加彎曲度而減速,造成氣流失衡與極端氣候。(圖/NOAA)
參、熱浪開啟惡性循環,全球沸騰時代來臨,極端氣候正將災難推向人類從未經歷過的境界
2025年5月28日世界氣象組織(WMO)發布年度氣候報告,預測在全球暖化持續下,2025~2029年全球有高達80%的機率將再創歷史新記錄,這5年的均溫很可能突破「巴黎協定」設定的1.5℃升溫門檻,由熱浪開啟的「惡性循環」將全球推向更失控的災難。
2025年7月4日美國獨立249周年國慶日,德州在瓜達魯普河(Guadalupe River)一處沿岸有750名女性兒少參加的夏令營,遭遇豪雨洪災,河川水位在45min內上漲8m,地方官員稱洪水毫無預警爆漲,實際雨量遠高於預報數據。綜合媒體報導此次洪災共奪走逾119條人命,其中僅神秘營(Camp Mystic)所在郡即有逾95人死亡及150人失蹤。
2025年7月4日清晨瓜達盧佩河附近短短3個小時降下6~10in雨量,根據NOAA統計,災區7月平均雨量通常約2.1in,全年降雨量累計約31in。上圖為洪災前後衛星照片對比。(圖/NOAA)
2025年9月23日14:50台灣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受強颱「樺加沙」外圍強風豪雨影響發生溢流,導致馬太鞍溪橋斷並衝擊下游光復鄉與鳳林鎮等地被泥流淹沒,造成逾17死、7失聯及93人受傷。不巧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Antonio Guterres)同日則在紐約舉行氣候峰會(COP30)聯合國大會開幕式上向各國領導人發出最嚴厲的警告:「全球沸騰時代來了(The era of global warming has ended; the era of global boiling has arrived….)!人類已經打開地獄之門。」這場以高溫為核心的危機,正如同給地球開了個加熱器,地球氣溫不斷疊加,不僅威脅生態恐更將斷絕人類未來的生存。
肆、颱風風神雖遠離台灣,惟其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形成共伴效應,造成豪雨不斷,導致北台灣多處嚴重坍方災害
2025年10月18日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生成後,向西北方向移動,強度逐漸加強,19日進入南海東部海面,逐漸通過菲律賓呂宋島進入南海,20日持續在南海朝西至西南方向往越南前進,距離臺灣雖遠,惟因從中國沿海吹襲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外圍暖濕水氣同時影響,2股氣流在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中央山脈迎風面,產生輻合與抬升作用,導致共伴效應(Accompanied effect)發威,因而強烈降雨持續、範圍與強度擴大,10月21日新竹以北及宜蘭整天都明顯有局部大雨或豪雨發生,因颱風環流以逆鐘向繞颱風中心旋轉,當颱風通過台灣東南方海域、南方巴士海峽或西南方近海時,台灣附近即開始吹大範圍的東南風/偏東風,颱風暖濕空氣被吹進台灣內陸,外圍環流跟東北季風冷空氣在台灣北部或東北部附近輻合,導致劇烈降雨,雨勢不亞於颱風侵台。
10月21日超強風雨侵襲北台灣,雖然「風神」颱風沒有直接侵襲台灣,但風雨強度卻令人震驚,陽明山上的文化大學颳11級陣風,學生們被風雨吹著跑。連日大雨導致北部多處山區累積雨量逼近1,000mm,造成多處邊坡土石滑落、泥流淹沒路面等災害。超強風雨主要由3種因素造成,包括:1.風神颱風外圍的潮濕水氣、2.太平高氣壓邊緣的東南暖溼氣流,以及3.東北季風帶來的冷濕空氣,3者剛好同時在台灣北部附近交會並受中央山脈地形抬升所造成。
2025年10月21日受風神颱風外圍環流與東北季風共伴效應影響,北台灣多處山區累積雨量逼近1,000mm,造成山崩災害。(左圖/氣象署,右圖/林老師氣象站臉書)
台灣北部通常在秋天當颱風從巴士海峽或南海通過,同時北邊有東北季風南下時就會出現共伴效應,惟歷年幾次都發生在桃園北方海面或東方海面,對台灣影響不大,但10月22日地點剛好在台灣北部上空,且受全球沸騰加劇影響,從10月20日00:00~21日07:00,陽明山擎天崗累積雨量高達724.5mm,為全台之冠;平地部分則以台北市文山區北政國中428mm最多。
左:2025年10月22日省道宜蘭縣大同鄉英士段發生土石坍塌。(圖/警方提供);中:陽明山菁山路邊坡土石滑落。(圖/翻攝自Threads)右:10月25日06:50新店錦秀社區擋土牆崩裂、土石滑落事件。(圖/網路新聞)
結語
受全球沸騰與海洋熱浪雙重影響,高空原來能夠攜走熱氣的高空噴流,因增加彎曲減速造成氣流失衡,全球多處地區高溫滯留不動,導致熱浪加劇;台灣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受強颱外圍強風豪雨發生溢流,導致馬太鞍溪橋斷並衝擊下游光復鄉與鳳林鎮等地被泥流淹沒,聯合國秘書長同日在氣候峰會聯合國大會開幕式上向各國領導人發出最嚴厲的警告:「全球沸騰時代來了!人類已經打開地獄之門。」地球不斷增溫,不僅威脅生態恐更將斷絕人類未來的生存。
作者張泉湧/文化大學氣象學士、碩士,日本東京大學理學博士,歷任飛航服務總台主任氣象員、民航局組長及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師範大學、私立文化大學及實踐大學等多所大學兼任副教授,著有《圖解大氣科學》第四版、《全球沸騰危機與轉機》專欄、《圖解全球暖化之危機與轉機》及《全球氣候變遷─危機與轉機》等書
其他人也在看

蘇丹內戰惡化 叛軍掌控達佛地區
記者賴韋廷/綜合報導 蘇丹政府軍總司令柏罕27日證實,政府軍已從北達佛州的首府法舍撤離,意味準軍事組織「快速支援部隊」(RSF)已完全掌控達佛地區。 「半島
青年日報 ・ 1 天前首相高市上臺:朝著純化「安倍路線」方向邁進
日本政治專家、東京大學教授境家史郎認為,經歷了一番曲折之後成立的高市早苗新政權,在脫去公明這個枷鎖,轉而和日本維新會聯手之後,或會進一步純化保守鷹派色彩,而非只是單純地回歸「安倍
nippon.com ・ 1 天前(影) 直衝颶風眼 ! 美「颶風獵人」飛入梅麗莎 五級風暴的內幕震撼曝光
[Newtalk新聞] 颶風「梅麗莎」(Melissa)於週一正式升級為五級颶風,強度突破紀錄、直撲牙買加而來。就在外界避之唯恐不及之際,美國空軍預備役的「颶風獵人」卻逆風而行,親自駕駛偵察機飛入颶風眼,捕捉到風暴核心的驚人畫面。 這支被稱為「颶風獵人」的美軍第 53 氣象偵察中隊,隸屬於密西西比州比洛克西的第 403 聯隊,是全球唯一定期執行氣象偵察飛行任務的作戰單位。當梅麗莎在加勒比海上空迅速增強時,這支部隊連續兩天深入風暴中心,利用特製飛機蒐集溫度、濕度、氣壓與風速等關鍵數據,為邁阿密國家颶風中心提供第一手資料。 他們發布的最新影片中,可以清晰看到飛機穿越厚重雲牆、衝進颶風眼的瞬間,暴風驟雨驟然止歇,四周雲壁高聳如山,而中央竟出現一片詭異的寧靜與陽光。這個「死寂中心」正是梅麗莎的颶風眼,象徵著周圍每小時約 282 公里強風吹襲的極端邊界。 根據美國國家颶風中心(NHC)資料,梅麗莎目前的最大持續風速為 282 公里,預計週二將以四級或五級強度登陸牙買加,成為該國史上最強颶風之一。NHC 警告,風暴可能造成「災難性、危及生命的強風、洪水與風暴潮」,部分山區恐出現長時間電力與通訊中斷
新頭殼 ・ 1 天前今年地球最強風暴 颶風美莉莎襲牙買加居民拒撤
(中央社金斯敦27日綜合外電報導)颶風美莉莎(Hurricane Melissa)直撲牙買加,官方今晚呼籲民眾前往高處或避難所,總理警告這恐是牙買加有紀錄以來最猛烈風暴;美媒CNN稱這是今年地球上最強風暴。
中央社 ・ 1 天前高市早苗任日本首相 國安局:展現親美友台態勢
國安局長蔡明彥今(29)日赴立法院,針對東亞情勢進行報告。蔡明彥指出,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上任後關注中國威脅,並以強化美日為安保主軸;另外台日關係方面,也主張「台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呼籲美、歐、日、台建立「準安全同盟」,共同維護區域安全。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9日邀請國安局長蔡明彥,針對「近期東亞情勢變化對我國影響之研析」進行報告並備詢。蔡明彥指出,中國、俄國、北韓藉由93閱兵,展現「共抗美盟」態勢,共軍更頻繁在台海、東海、南海推進海空演訓與灰色地帶襲擾。對此,美盟加強印太聯演,共同反制中、俄軍事協作,2025年7月至10月,已多達15場不同規模的聯合軍演。 有關日本自民魁高市早苗於10月21日當選日本首相,國安局報告也指出,高市關切中、俄、朝威脅,安保政策以強化美日同盟遏制力為主軸,規劃於2026年提前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放寬《防衛裝備轉移三原則》等限制,另加速完成防衛費用占比達GDP的2%目標。 至於日本後續外交走向,國安局則認為,高市就任後,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 隨即於27日安排訪日,鞏固美日同盟。另外高市也長期展現友台態度。蔡明彥說:『(原音)高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孫德榮爆遭死亡威脅「一度失聯」 老友憂心急尋現況曝光
資深經紀人孫德榮為中國男星于朦朧發聲,竟意外捲入死亡威脅風波!他日前透露遭匿名留言預告「10月25日將喪命」,導致原訂行程緊急取消。沒想到又傳出孫德榮遭人冒名進行直播,好友、姓名學家吳睿穎更驚覺孫德榮突然「音訊全無」,社群帳號呈現「一上線又消失」狀態,因此焦急發文求助:「有沒有孫總的親友可以幫忙報平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閃兵爆不完 「角頭藝人」自首
演藝圈「閃兵」連環爆,前Energy團員的藝人唐振剛,透過經紀公司發出聲明承認自己閃兵後,28日下午前往新北地檢署自首。唐振剛表示,對於當年因思慮不周,過於輕率所犯下的錯誤深表懊悔,經深切檢討反省後,決定勇敢面對,也虛心接受法律制裁,新北地檢署由檢察事務官訊問後將他請回,並依程序分案調查。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逆向暴衝撞鐵板燒店 36歲駕駛脖現刀傷命喪車內「車留20公分刀」
台中高工路驚傳休旅車暴衝事故!一輛白色休旅車在路中逆向衝撞行人及店家,造成嚴重損壞,現場一片混亂。更令人震驚的是,警方發現36歲駕駛何男已身亡,脖子上有明顯刀傷,車內還留有一把長約20至30公分的刀具,死因疑點重重!目擊者直呼:「幫忙擋了一下,否則藥房那邊有很多人,後果不堪設想。」受害店家無奈地表示:「這很難說,還不知道要休息多久。」警方正沿路調閱監視器釐清案情,究竟是誰行兇?背後又有什麼樣的故事?令人好奇!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最強風暴!颶風美莉莎襲牙買加7死 強風肆虐恐爆災難性洪水
颶風美莉莎襲擊牙買加,強風肆虐,當局警告將引發災難性洪水。惡劣天氣已經造成加勒比海地區至少7人喪命。(戚海倫報導) 颶風美莉莎挾著強風豪雨,已經登陸牙買加,成為近代史上襲擊這個加勒比海國家的最強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
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幾乎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
花蓮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因上游集水區密集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壩體,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約40分鐘堰塞湖水位下降18公尺,下午最新消息,堰塞湖壩體已幾乎完全潰決,湖水全數傾瀉而下,立霧溪下游人員與設施均安。
中時新聞網 ・ 19 小時前
明暖熱一天又變濕冷!雨彈炸回北台灣「降溫至1字頭」 準颱風路徑曝光
近來天氣受到東北季風影響,北部及東半部呈現陰涼潮濕天氣。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表示,明(30)日東北季風減弱,西半部天氣晴到多雲,白天高溫將進一步回升,但週五又有東北季風南下,屆時苗栗以北將有局部短暫陣雨,且持續到週末。至於低緯度的熱帶洋面有熱帶擾動發展,其路徑應會西行通過菲律賓附近,對台直接影響較低。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把握今天好天氣!北部高溫上看29度 這時起「雨變強擴大」低溫下探19度
終於迎來好天氣!今日(10/30)東北季風減弱、華南雲系東移,僅北海岸及東半部有零星降雨,氣象署今日清晨也解除大雨特報。其餘地區天氣穩定,北台灣氣溫今日白天將有明顯回升,高溫上看39度,不過到了晚上東北季風再度增強,北部及東北部入夜逐漸轉涼,並有局部短暫雨發生。
太報 ・ 1 小時前
終於放晴!明東北季風減弱北部重返30度 未來天氣趨勢一次看
[Newtalk新聞] 下了快半個月的雨,明(30)天終於將迎來好天氣,氣象署指出,明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不只雨量較少,氣溫也將明顯回升,北台灣有機會重回30度左右,不過明晚又會有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一路降溫至11月3日,但這次冷空氣水氣較少,僅迎風面北部、東半部有短暫陣雨。 氣象署指出,明日白天東北季風減弱,是接下來一週中降雨較少的一天,各地多雲到晴,僅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可能有零星降雨出現,午後高屏地區、其他山區可能有零星午後陣雨,但雨量不多,且北部、宜蘭白天氣溫可達28至30度。 但明日晚間起,東北季風再度增強,並一路持續至下11月3日。31日北部、東半部、恆春半島地區轉涼,白天氣溫下滑至20至25度,夜間清晨氣溫維持22至25度,白天則約28至32度;11月1日至3日降雨較少,雨區主要分布於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宜蘭、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北部山區、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降雨,其他地區多雲到晴,午後南部、中部山區有零星降雨。 預計11月4日這波東北季風減弱,環境轉為偏東風,隔天11月5日再有一波東北季風,北部、花蓮有局部短暫雨,台東、恆春半島有零星雨,其他地區多雲,且強度會比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北北基宜大雨特報!3波冷空氣接力 週末低溫下探1字頭
氣象署今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的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山區下雨時間較長,宜蘭地區有局部大雨,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山區也有局部較大雨勢發生的機率。桃園以北、花、東地區、恆春半島及竹、苗山區降雨較為局部而短暫,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午後中南部山區有局部短...
CTWANT ・ 1 天前
三波東北季風連襲!今晨北台急凍18.5度 專家示警降溫時間點
(記者許皓庭/綜合報導)三波冷空氣接力登場,北台灣今(29)晨氣溫再度下探「1」字頭。根據中央氣象署觀測,截至 […]
引新聞 ・ 22 小時前

把握空檔!白天回暖轉乾 晚起又變天「降至19度」陰雨天
今(30)天白天東北季風減弱,除了東半部、北海岸有零星雨外,其他地區回到相對穩定的天氣,北台灣高溫會回升到28度,不過很快地,晚上起東北季風又會增強,伴隨水氣增加,北部、東部又會回到陰雨的天氣,氣溫也
台視新聞網 ・ 2 小時前
周四短暫回暖 周五再一波東北季風南下 最低溫下探19度
天氣風險分析師歐宗學指出,今日受到東北季風持續影響,華南雲系帶來的水氣明顯減少,預估白天起桃園以南陸續都會轉為晴到多雲天氣,迎風面的大臺北、東半部地區則持續有較多雲量及局部短暫雨機會,中南部山區午後也會有短暫陣雨機會。
天氣多一典 ・ 19 小時前
2縣市炸雨!今北部回暖逾30度 專家:明下波東北季風襲「低溫剩1字頭」
對流雲系發展旺盛,易有短延時強降雨,中央氣象署針對2縣市發布大雨特報,今(30)日基隆北海岸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請注意強陣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東北季風配合南方水氣北上!北部東北部防豪雨 氣象專家點出新颱風可能生成時間
[Newtalk新聞] 東北季風配合南方水氣北上,大台北今日再度轉回下雨天氣,今天溫度偏涼,天氣風險公司分析師吳聖宇指出,隨著中高層西風短波波槽逐漸往長江下游移動,配合底層較強東北季風,以及中高層沿著太平洋高壓邊緣自南海北上的水氣,自昨晚開始在南海北部到台灣附近逐漸有雲雨帶建立的情況。他也特別點出未來幾天在南海到菲律賓東南方海面陸續會有熱帶擾動活動的機會,又會有新的熱帶低壓或颱風出現。 吳聖宇指出,這波雨勢除了原本就一直有降雨的北部、宜蘭到花蓮一帶持續降雨之外,中部地區昨晚到今天清晨也陸續開始下起雨來,其中在大台北到宜蘭地區因為是底層東北季風的迎風面,地形的配合搭配上述天氣系統以及水氣增多等等條件,累積的雨量就比較明顯, 吳聖宇提到,今天中高層短波槽會逐漸東移進入黃海,要到深夜至明天才會繼續往日本方向東移出去,持續帶動南海北部的水氣往台灣方向移動,因此今天一整天受到短波槽相關的雲雨帶通過配合底層仍強的東北季風共同影響,中部、北部、東半部都將是有陣雨或短暫陣雨的天氣型態,雨勢沒有特別強,但是降雨的時間較長,尤其是在大台北、宜蘭以及中北部山區一帶,一整天累積下來的雨量應該也不小,不少地方這
新頭殼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