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粉熱量低?「料理方式錯誤」恐增高血壓風險
秋冬季節天氣轉涼,冬粉成為麻油雞或薑母鴨等暖胃料理的常見配料,許多人因其熱量比白飯低而選擇食用。然而,營養師老辜指出,冬粉雖給人「低熱量」的印象,但若以炒、涼拌、麻辣等方式烹調,往往會攝取過量的鈉,增加高血壓風險。
老辜在臉書發文表示,韓國研究顯示,麵食類湯品若鈉攝取過多,與高血壓風險相關。市面上常見的冬粉料理,如炒冬粉、涼拌冬粉或麻辣鍋中的冬粉,因添加油、鹽、糖等調味料,導致鈉含量驚人。他強調,許多民眾誤以為冬粉熱量低適合減肥,因此餐餐食用,卻忽略烹調方式可能帶來的健康隱憂,呼籲民眾不應「二分法」看待食材,應以均衡飲食為準則。
台北慈濟醫院婦產部主治醫師邱筱宸也曾在臉書指出,冬粉原料來自綠豆澱粉,和米粉同屬無麩質麵食。冬粉的升糖指數(GI)較米粉低,但兩者都屬澱粉類食物,幾乎不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食用後不易產生飽足感,民眾可能因烹調方式差異,無意中攝取過多熱量。
針對不同健康需求的民眾,專家提供麵食選擇建議:麩質不耐症者可選擇米粉、冬粉、蒟蒻麵或百分之百蕎麥麵,其中蕎麥含完整胺基酸和黃酮類抗氧化物「蘆丁」,對健康有益。糖尿病患者則適合選擇義大利麵、蕎麥麵、蒟蒻麵或豆腐麵,比起升糖指數較高的刀削麵、陽春麵等白麵更佳。
對於高血壓、心臟衰竭或慢性腎病患者,建議避免高鈉湯麵,改為拌麵或清湯,減少鹽分攝取。減重族群可選擇豆腐麵,因其含大豆蛋白與胺基酸,且碳水化合物含量低,能降低澱粉攝取同時提供飽足感。蒟蒻麵也是替代選擇,但因幾乎不含蛋白質與微量營養素,烹調時應加入豆腐或毛豆等優質蛋白質與蔬菜,以補足營養。
延伸閱讀
政院拍板!開放旅宿、碼頭移工「本國勞工加薪2000」
影/美軍2戰機墜南海「甩鍋」燃油?苑舉正:起降系統恐有缺陷
超Q抱枕免費送!11/7起高鐵車站捐血送好禮 限時4天登場
其他人也在看
北榮新技術 及早揪出阿茲海默症
台灣2023年65歲以上人口已達到430萬人,推估失智症盛行率7.99%,又以阿茲海默型56.88%為大宗。近年類澱粉單株抗體藥物問世,治療前需進行腦部類澱粉正子造影檢查,但單靠肉眼,僅能分辨出明顯的陽性、陰性個案。為讓病患及早介入,北榮團隊開發出正子造影處理系統,將大腦影像分成一塊塊的「小格子」,計算與類澱粉蛋白結合的藥物攝取狀況,攝取程度高,即表示有類澱粉蛋白沉積,系統就會「highlight」出來,助醫師診斷。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海苔豆皮蛋餅/沒有澱粉的蛋餅 早餐一樣豐富美味 擅用這1食材替代麵粉
周末起得晚,早餐經常和午餐一起吃,歐美稱為Brunch,問題是,豐盛的食物在短短的時間內,一口氣全數下腹,營養師大喊不健康,只能偶一為之。怎樣能做出澱粉少一點的早餐呢?可以先試試這款由生機飲食專家王明
健康2.0 ・ 1 天前
1屍2命!台中30多歲高血壓孕婦疑泡澡陷昏迷 送醫搶救不治
中市1名30多歲懷孕約2個月的女子,今天上在家中泡澡陷入昏迷,經消防局聞訊派員到場救護,女子已無呼吸心跳,經緊急送往中國附醫急救...
聯合新聞網 ・ 20 小時前
別以為冬粉最健康!營養師曝光NG吃法 恐會增加高血壓風險
台灣有不少料理都含有冬粉,也有人會因為冬粉熱量低,將其取代白飯!不過營養師「老辜」就指出,冬粉會讓人誤會是減肥好夥伴,但調理方式的不同,反而會攝取更多鈉,增加高血壓風險。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王家衛私下批「唐嫣很裝」錄音外流!《繁花》劇組內幕曝光,編劇踢爆娛樂圈權力面
《繁花》劇組近日爆出震撼錄音!身患漸凍症的編劇古二(本名程駿年)因不滿署名權爭議,於10月31日公開多段劇組內 […]
姊妹淘 ・ 1 天前
8飲食習慣 改善腰痠手麻
現代人長時間久坐、使用手機電腦,或工作壓力大、運動不足,常出現肩頸僵硬、腰痠背痛、手腳麻木等問題。中醫師指出,民眾常以為這些症狀是正常老化,其實是身體氣血運行出問題,應保持溫暖、適度運動、規律作息,也可尋求中醫治療,搭配溫熱飲食調理,改善氣血循環。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退輔會x五大人氣農場齊聚ITF旅展 限定優惠、試吃、超萌吉祥物相見歡
2025 ITF 台北國際旅展將於 11 月 7 日至 10 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四樓登場。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以下簡稱退輔會)今年以主題「玩味好物、樂住農場」,推出「退輔會農場遊憩區主題館」(攤位號碼 N422),集結五大人氣農場──武陵、清境、福壽山、彰化及臺東農場聯合參展,預告一場結合自然風光與味覺享受的高山盛宴。
七逗旅遊網 ・ 1 天前
101、故宮都輸了!「台北最強景點」狂吸1525萬人:交通方便、娛樂美食多
台北觀光魅力持續發燒,不僅擁有繁華的商圈與世界級地標,更有豐富的文創園區與歷史建築,滿足各年齡層遊客的多元需求。根據交通部觀光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5年1月至7月台北市人氣景點排行榜出爐,西門町商
食尚玩家 ・ 1 天前
東北季風接力!低溫探20度 「這3天雨最大」一圖看全台降雨熱區
未來1週天氣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氣象署表示,今(31)日北台灣、宜蘭及東半部有局部短暫雨,中南部山區午後有零星陣雨,北台灣氣溫約20度偏涼,中南部則要留意日夜溫差。下週一至週三(3-5日)北部、東半部及中南部山區降雨機率增加,下週四水氣才會減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東北季風接力轉涼!下週一晚變天轉雨 恐有颱風「這時」生成對台影響曝
中央氣象署發布陸上強風特報,東北風偏強,今(1)日晨至2日晚上桃園市、新竹市、新竹縣、苗栗縣、臺中市、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臺南市、屏東縣、花蓮縣、臺東縣、澎湖縣、金門縣、連江縣局部地區有平均風6級以上或陣風8級以上發生的機率(黃色燈號),請注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冬粉熱量低卻踩雷?營養師曝「3吃法」超NG 小心高血壓上身
天氣開始轉涼,最適合吃火鍋、薑母鴨、麻油雞等等,其中「冬粉」是常見配料,不過有許多人會將其取代白飯,因為相較之下熱量較低。對此,營養師指出,冬粉經常讓人覺得「熱量低、吃不胖、最健康」,但若料理成涼拌、麻辣的口味,恐怕會吃進更多的鈉,增加罹患高血壓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0 小時前
驚!94%腎臟病人不自知 醫師提醒三症狀是警訊
好醫師新聞網記者朱代東/花蓮報導 圖:腎臟內科鄧子聰醫師看診/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腎臟病是近代社會中最常見且最容易被忽略的「沉默殺手」之一,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2025年的統計結果,有
好醫師新聞網 ・ 21 小時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水腫不是因喝太多水!醫揭3大元凶「增加肌肉量」是關鍵
水腫常被誤認為是喝太多水所致,但敏盛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陳榮堅指出,水腫的主要原因其實是代謝與循環功能不佳,與脂肪過多、缺乏運動及飲食中鈉含量過高等因素密切相關,而非單純因為水分攝取過多。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每個人都有減肥經驗,就連醫師也不例外!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曾出現健康警訊,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曾高達84公斤,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上身,最後靠著運動、飲食控制,減重18公斤,成功逆轉
健康2.0 ・ 8 小時前
「空腹運動」瘦更快?錯!恐儲存更多脂肪,想減重、年過50更要吃「這個」:15克增肌減脂更有效
理想狀況下,你的日常飲食已經夠均衡(就像前一章提到的),所以隨時都能出門健身或進行輕量運動。但如果你要進行高強度、長時間或高負荷的訓練,那就需要在運動前「加滿燃料箱」。
幸福熟齡 ・ 23 小時前鯖魚、秋刀魚...6種魚恐藏毒!想預防組織胺中毒,食藥署教1招毒性降九成
吃魚後全身發癢、臉紅或肚子不舒服?小心,可能是組織胺中毒!鮪魚、鯖魚、秋刀魚等魚類,如果鮮度不佳,可能引發中毒。快來看看怎麼吃得安心,遠離中毒風險!症狀像過敏!這些魚保存不當,恐釀組織胺中毒鮪魚、鯖魚、鰹魚等魚類因含血合肉較多,游離組胺酸含量相對較高,一旦保存不當(貯放在高於15~20℃ 的環境中)......詳全文
良醫健康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