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膽名醫減肥18公斤!成功逆轉高血壓、高血糖、脂肪肝祕訣
每個人都有減肥經驗,就連醫師也不例外!肝膽腸胃科醫師梁程超曾出現健康警訊,身高173公分的他,體重曾高達84公斤,中度脂肪肝、高血壓、高血糖、高尿酸上身,最後靠著運動、飲食控制,減重18公斤,成功逆轉四高。
醫師靠減重、飲食成功減肥
今年58歲的梁程超說,45歲前的自己特別愛吃米飯、肉類、水果,看診時一定要喝拿鐵或焦糖瑪奇朵,也常常會喝珍奶,肚子餓或嘴饞會吃餅乾、洋芋片,晚上做實驗則以麵包充飢,經常久坐工作,缺乏運動。
結果45歲就出現健康危機,檢查發現自己空腹血糖高達105mg/dl、血壓160/110 mmHg、尿酸值8.0 mg/dl,全部超過標準值,更慘的是超音波發現早就被中度脂肪肝找上門。
梁程超說,自己後來是靠著飲食調整、運動成功減肥,但減重過程中還是有卡住的時候,當時減到72公斤的時候卡住很久,而且檢查還是有輕度脂肪肝,後來是靠著運動逆轉最後一哩路,才成功減肥。
看更多:韓瑜曾「1餐嗑2便當」現在成功鏟5公斤!9大無痛飲食減重法大公開
高強度間歇性運動後燃效果好
梁程超坦言,原本的運動量確實不夠,一開始也去健身房跑步,但因為實在不喜歡跑步,所以一周只去幾次又不想去了。後來發現高強度間歇性運動滿適合自己,尤其一天只要撥出7分鐘左右時間就夠了。
梁程超說,高強度間歇性運動結合有氧與阻力訓練,具有後燃效果,結束運動後,還是繼續在燃燒脂肪。假設大家都很忙的話,一天7分鐘,在家裡一個瑜伽墊,外面颳風下雨都可以做。
梁程超也示範高強度間歇性運動相關訓練,像是做棒式、側棒式,可以練習撐30秒、休息10秒,再進行下一個動作,有效剷除體脂肪,增肌減脂。
看更多:改善胰島素阻抗怎麼做?吃地瓜、堅果能逆轉?4招降低胰島素阻抗
水果吃太多也會脂肪肝
講到脂肪肝,營養師趙函穎也提醒,不是只有喝酒才會脂肪肝,如果吃過量的水果也可能會造成重度的脂肪肝!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發現,一天如果吃過量的水果,不僅會產生過量的尿酸,而且果糖是從肝臟代謝,並透過果糖激酶誘發胰島素快速上升,進而使肝細胞發炎,囤積脂肪。
果糖是唯一由肝臟代謝的糖,如果晚上吃過量其實真的不好!趙函穎說,最新研究建議大家,早上吃水果,或是下午4點前吃比較好,不要吃很飽又吃大量水果,會讓血糖快速飆升。
水果聰明吃法
至於水果量如何評估?趙函穎說,以自己體型來看,如果是一般女性約50、60公斤左右,一天就吃1至2個拳頭即可,但若是較胖的朋友、有減肥需求者,每天則吃1個拳頭就好。
除了分量外,水果選擇也很重要,最好挑選低GI水果,GI值為1~55左右,像是蘋果、藍莓、葡萄柚、芭樂都很好。另外也提醒,吃起來很甜的水果,如西瓜等,就是高GI水果,就要吃的比1個拳頭少。
看更多:3種大家常喝的湯是升糖魔王 喝完血糖破200!醫生愛喝這碗湯減肥、降血脂
◎ 圖片來源/梁程超醫師提供
◎ 諮詢專家/梁程超醫師.趙函穎營養師
更多健康2.0報導
胰臟癌超凶狠!研究推薦2大食物降胰臟癌風險30% 1茶飲讓癌細胞凋亡
一直打噴嚏代表什麼?快吃1食物 營養師曝:它是「天然抗組織胺」
生氣焦慮血管會「抽筋」!美研究證實「這動作」幫血管放鬆有效
本文由健康2.0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
其他人也在看

袁瓊瓊中風住院想喝咖啡被禁 醫:咖啡因升血壓作用持續「這麼久」
著有《看》、《紅塵心事》、《滄桑》等散文作品的作家袁瓊瓊,最近自曝9月因中風住院,長年嗜喝咖啡的她住院期間被醫師暗示不能喝咖啡。心臟血管內科醫師指出,咖啡對血壓的影響會持續約2小時,有心血管急性症狀的
健康2.0 ・ 9 小時前
50歲後「這樣走路」更能燃脂減重! 研究結果大逆轉:快走不一定最好
你不必走得很快,也能達到「顯著」的燃脂效果。許多人以為,只有高強度運動才能燃燒脂肪、減輕體重。但一項針對50歲以上女性的最新研究顯示,在健走方面,情況並非如此。根據美國《Women’s Health》指出,研究人員發現,那些走得較慢的女性,比快速行走的人燃燒了更多脂肪。以下是研究細節與原因解析。 研究發現了什麼? 這項於2022年1月發表在《Nutrients》期刊的研究,追蹤了25位停經後女性,要求她們進行為期15週的健走計畫。其中有9人完成15週就結束,另外16人則持續走了30週。所有參與者每週4天健走,每次約3英里(約4.8公里)。 • 快走組:時速約 4.1 英里(6.6 公里),每天走45分鐘• 慢走組:時速約 3.2 英里(5.1 公里),每天走54分鐘 在持續30週的16名女性中,慢走組的脂肪減少量是快走組的 2.73 倍。更有趣的是,快走組直到30週結束時才出現脂肪減少,而慢走組則在整個過程中持續減脂。 為什麼慢走能更有效減脂? 原因尚不完全確定,研究只是觀察到慢走組減脂更多,並未直接證明機制。研究團隊推測: • 快走時:容易氣喘,身體傾向使用血糖(葡萄糖)供能• 慢走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這5件事不做」骨頭會快速變脆!醫示警 教你每天這樣做補回來
說到骨質疏鬆併發症,脊椎壓迫性骨折是一個極其危險卻常被忽視的問題,但多數人並不知情,直到出現駝背變形或劇烈背痛才驚覺嚴重性!對此,陽明交大附醫神經外科謝炳賢主治醫師就來分享預防脊椎老化骨折的5大關鍵策略! 1、預防骨質流失 骨質疏鬆是脊椎骨折的最大元兇!當骨密度像海綿一樣變得疏鬆時,脊椎就像酥脆的餅乾一樣脆弱。這類患者最恐怖的是輕微跌倒就會造成「壓迫性骨折」,不只劇痛難忍,還會導致身高急速縮短。統計顯示,65歲以上女性若骨密度T值低於-2.5,脊椎骨折風險高達70%以上,就像被掏空的大樓,一旦骨質大量流失,脊椎隨時可能崩塌!如果不及時補鈣,患者將面臨終身駝背、內臟壓迫的悲慘命運。 2、負重運動強化骨骼缺乏運動是骨質疏鬆的「隱形殺手」,當肌肉和骨骼缺乏刺激時,就像廢棄的房屋一樣快速老化。令人震驚的是,長期臥床或久坐的人骨質流失速度是正常人的3倍!不只脊椎變得脆弱,連輕咳嗽都可能造成骨折!每週至少3次負重運動,就像給骨頭「充電」一樣重要! 3、維生素D3強化吸收維生素D缺乏是骨折的隱藏殺手。當體內維生素D不足時,鈣質就像沒有鑰匙的門一樣無法進入骨骼。最可怕的是,現代人長期室內工作,維生素D
常春月刊 ・ 7 小時前
堅果開封該常溫還冷藏保存?專家揭正確保存3步驟:多做1事延緩氧化
堅果含不飽和脂肪酸,但這類脂肪酸與空氣、光線或高溫接觸後,容易發生氧化反應,產生「油耗味」與自由基,這不僅影響口感與風味,還可能影響健康。你知道「混合堅果」的正確保存方法嗎?開封後到底該放在常溫還是冰箱冷藏才好?《優活健康網》特選此篇,日本專欄「栄養士食堂」詳細說明混合堅果的正確保存方式。
優活健康網 ・ 1 天前
中國愛滋病疫情拉警報!感染者高發省份出爐:第6名新疆就已破10萬人
根據中國國家疾管局最新公布的統計數據,「中國愛滋病毒感染者高發省份人數排名」再次引發社會關注。2024年,全國愛滋病(HIV/AIDS)感染者中,四川省以約17.47萬例居首,成為中國感染人數最多的地區;其次為廣西(12.32萬)與重慶(11.6萬)。整體來看,西南地區依舊是疫情最為集中的熱區。(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小白鞋、帆布鞋變髒怎麼洗?日本達人授清潔妙招 1神物立即變乾淨
小白鞋、帆布鞋非常百搭。不過,穿著次數漸多,很容易讓帆布鞋的鞋身會變黃,鞋帶和鞋邊變黑,日本電視台節目《ZIP!》請來修鞋達人大友良佑,傳授3招清潔鞋子的方法,還原乾淨的白鞋! 清潔泛黃鞋身
健康2.0 ・ 9 小時前
92歲廚師「工作72年」仍健朗 日走7千步、均衡飲食是長壽關鍵
日本92歲高齡廚師小林勝工作長達72年,至今仍能長時間站立工作,身體依然硬朗。他日前分享自己的長壽秘訣,包括均衡飲食、每日步行7千步、戒酒以及培養健康嗜好,讓他即使年過九旬仍能活躍於健康節目與出版界。
中天新聞網 ・ 8 小時前
流感疫苗「月打431萬人創紀錄」 第二階段今開打!全台120家全聯也可接種
疾管署今(1)日於全聯舉辦「左流右新 健康安心」第二階段施打記者會,正式宣布自11月1日起進一步開放50歲至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流感疫苗及新冠疫苗,第一階段對象仍持續接種,期盼透過擴大涵蓋族群,提升整體社會免疫屏障,守護全民健康。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曬柿餅、銀杏森林、芒花紛飛!6大秋日限定台灣美景快收藏
秋天的台灣,正展現一年中最迷人的色彩!從北到南都有專屬於秋季的限定風景──金黃柿餅在陽光下閃閃發亮、銀杏森林鋪滿耀眼金葉、山頭芒花隨風搖曳,處處都是詩意畫面。無論是想賞景拍照、體驗傳統農村曬柿文化,還是漫步在金色山林間呼吸新鮮空氣,這6大秋日美景都能一次滿足。趁著氣候最舒適的時節,來場說走就走的秋季小旅行吧!
Yahoo奇摩旅遊夯即時 ・ 23 小時前
日本研究認證「地瓜」抗癌第一名!生熟吃都有效 抑癌效果贏過蘆筍、花椰菜
地瓜營養豐富、價格親民,功能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熟地瓜和生地瓜是日本癌症預防研究所調查中,抑癌效果第一、第二名的食材,贏過蘆筍、花椰菜等蔬菜。營養師認為,地瓜的營養已獲高度肯定,但抗癌飲食建議各式蔬果
健康2.0 ・ 9 小時前
《正是時候讀莊子》台大教授蔡璧名逝,子宮頸癌復發嗎?洋蔥、木瓜、綠茶防癌復發
出版過不少以莊子為出發點討論愛情與人生等書籍,並在台大開設的開放式課程「正是時候讀莊子」的台大中文系教授蔡璧名,昨日(10/22)驚傳抗癌多年的她離世,享壽60歲。 「莊子」名師殞落 曾奇蹟戰勝
健康2.0 ・ 9 小時前
20多歲表妹婿得大腸癌!譚敦慈曝「關鍵主因」:遵守4少原則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每年新增患者達1.7萬人,從2006年開始,大腸癌皆是穩坐癌症發生人數第一。有「無毒教母」之稱的譚敦慈表示,她的表妹婿才20多歲就得了大腸癌,主要原因恐跟長期食用高油、高鹽及醃漬食物有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切除6公斤多囊腎 她捐腎移植救補教師姊!醫:出現這5症狀,可能腎病了
補教業陳老師,2016年健檢發現罹患多囊腎,長期於彰基腎臟內科追蹤,病情仍惡化,雙腎腫大至正常20倍、腎功能衰退。彰基醫學中心團隊以達文西手術切除雙腎後,再由陳老師妹妹捐贈活體腎臟成功移植,所幸手術相當順利,腎功能恢復良好,陳老師已於今年9月重返講台。腎臟內科蔡俊傑醫師提醒,若出現泡泡尿、高血壓、水腫、貧血或疲倦等症狀,可能是慢性腎臟病前兆,應及早就醫檢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最毒蔬果排行曝!含4種以上農藥恐致癌 「第1名」餐桌上很常見
美國有機農業組織日前對市面上常見的農產品進行抽驗,結果顯示部分蔬果樣本中含有四種或以上的農藥殘留。根據這些數據,列出了「最髒蔬果」的前12名,其中96%的樣本檢測出農藥殘留。這次排名中,菠菜位居榜首,成為飯桌上最需注意清洗的蔬菜之一。如果不仔細清洗就食用,可能會攝入多種農藥,增加乳癌、糖尿病等健康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番茄每天吃1顆,降血壓、抗發炎、護攝護腺!「這樣吃」效果翻倍 醫大推
「番茄紅了,醫生的臉就綠了」這句老話,其實背後藏著真相!在營養師與心臟科醫師眼中,番茄絕對不是普通蔬果,而是幫助穩定血壓、抗發炎、減緩老化的重要食療幫手。炎炎夏日,正是吃番茄的好時機,一碗番茄沙拉或一杯冰番茄汁,不只能解渴消暑,更能為全身健康加上一道盾牌。 吃番茄 血壓更穩、發炎更少 根據《Europe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Cardiology》在2024年的研究指出,在7056名高心血管風險長者中發現,每日攝取110克以上番茄者,其罹患高血壓的風險比每週不到一次者低了36%。不只如此,血壓數值(特別是舒張壓)也有明顯下降,尤其對一級高血壓患者幫助顯著。此外,《Clinical Nutrition ESPEN》在2022年的系統回顧與統合分析指出,攝取番茄製品能顯著降低促發炎細胞激素TNF-α濃度,對現代人常見的慢性發炎問題,如肥胖、心血管病、胰島素阻抗等具有潛在益處。營養師媽媽曉晶的生活筆記總結,番茄不只是「補充維他命」,更是「降低發炎、守住血壓」的超級幫手! 連泌尿科醫師也愛番茄? 攝護腺保健的天然好幫手 番茄不只是「心臟科醫師的寶貝」,它也是許多泌尿科
常春月刊 ・ 1 天前
日媒關注鄭麗文就任國民主席 NHK:強調將「奪回政權」
國民今舉行第22屆第1次全國代表大會,新任主席鄭麗文正式上任,引發日媒關注,NHK報導指出,鄭麗文在演說中呼籲團結,並表明要從執政的民進手中「奪回政權」的立場。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熱門股/AI伺服器稱王 目標價飆到逆天
隨著輝達(NVIDIA)GB200伺服器出貨啟動,緯穎(6669)GPU伺服器貢獻度持續上升,公司第三季業績表現亮眼,並預期2026年仍將維持強勁成長動能。富邦重申「買進」評等,將目標價上調至 5,550元,潛在上漲空間約 35%。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華航子公司財報出爐 「這原因」股價利多變利空
虎航第三季營收41.33億元、年減6.5%,稅後純益4.71億元、年減50%,每股稅後純益(EPS)1.03元;累計前三季營收125.87億元、年減0.4%,稅後純益19.69億元、年減20.5%,EPS為4.28元。虎航表示,前三季稅後純益年減20.5%,主要受到增提發動機維修準備、新機引進等資本投資...
CTWANT ・ 5 小時前
秋季護髮必學!洗髮洗兩次、幾歲梳頭幾下...明星都在做的3大護髮妙招+人氣爆棚「護髮品排行榜」減少落髮、柔順不毛躁這樣做|揪愛Mei推好物
秋天正是養髮的好季節!先不論你的髮質類型屬於油性、乾性、脆弱、粗硬、細軟...哪種類型,先學會照顧頭皮的基本功,顧好根本才是整頓秀髮的最佳起手式,再搭配「揪愛Mei」推薦的超人氣好物,讓你的護髮之路事半功倍!
Yahoo夯好物 ・ 1 天前
坣娜得肺癌病逝!醫曝生前罹「這病」有關:器官恐提早衰退
針對坣娜曾提及患有紅斑性狼瘡一事,醫師姜冠宇在臉書發文說明,紅斑性狼瘡患者相較一般人,罹癌機率明顯偏高。綜合多篇研究,SLE病患的整體罹癌風險比約為1.1至1.6,尤以淋巴癌、肺癌及女性須特別注意的子宮頸癌為主。姜冠宇指出,導致罹癌風險升高的原因,與紅斑性狼瘡本身...
CTWANT ・ 1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