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地阿魯納恰爾邦?印度女子上海機場被扣18小時
(德國之聲中文網)印度媒體報道稱,11月21日,一名居住英國、持有印度護照的女性在上海機場轉機時,被中國有關部門阻止並告知,其印度護照無效,因其出生地阿魯納恰爾邦屬於中國。
這位名為普雷瑪·旺喬姆·通多克(Prema Wangjom Thongdok)的女性表示,她被阻止繼續飛往日本,並被扣押18個小時。
周二(11月25日)晚些時候,印度外交部發言人在一份聲明中表示,阿魯納恰爾邦是印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這名發言人還表示,“中國有關部門仍未能就其行為作出解釋,其行為違反多項國際航空旅行公約。”印度已向中方作出強烈抗議。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1月25日則表示,藏南地區是中國領土,中方從不承認印度非法設立的所謂“阿魯納恰爾邦”。毛寧還表示,中國邊檢機關始終依法依規履行查驗手續,沒有對她采取強制措施,也不存在所謂羈押、滋擾等情況。
但普雷瑪·旺喬姆·通多克向媒體表示,她在上海機場被告知只能飛返英國或飛往印度,而不是按行程繼續飛往日本。她表示,在聯絡印度駐上海總領事館人員後,在後者協助下飛離上海。
近來,中印兩國舉行一系列高層互訪。8月,印度總理莫迪七年來首次訪華,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共同承諾兩國是伙伴,不是對手。
印度和中國有3800公裡的邊界線,自1950年代以來一直存在爭議。
2020年,兩國在喜馬拉雅爭議地區發生血腥沖突, 20名印度士兵和4名中國士兵在肉搏戰中死亡。
(據路透社、美聯社等)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道。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德正
其他人也在看
幫孩子找依靠 華女移民到美11年生6娃成大家庭
在美國定居的一對華人移民夫妻,為給家庭及孩子們提供依靠,在異鄉努力打拚,11年間生下六個孩子。妻子樂艷秋坦言,他們原本並...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女子生於印中邊境上海轉機遭刁難 印度對中國提出強烈抗議
(中央社孟買26日綜合外電報導)一名出生於印度與中國邊境爭議地阿魯納查邦的女子,近日指控中國拒絕承認其印度護照有效性,導致她滯留上海18小時。印度今天向中國提出強烈抗議,並稱這類事件不利於重建兩國關係。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農改場新品種風味大挑戰! 洋香瓜甜中帶酸、苦瓜「微糖」
各界歡迎的台南區農業改良場與畜產試驗所聯合開放日,將於本週六熱鬧登場,新品種的研發最受矚目,如果肉像是滴了檸檬汁的洋香瓜,甜中帶酸,吃起來有初戀般的感覺,顛覆傳統的特殊風味,令人印象深刻,仍未正式命名,活動期間將會展出,讓民眾先睹為快。檸檬洋香瓜為深綠外皮,若栽種、管理得宜,會有細碎網紋,等於是高品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台中市交通局升級安全知識宣導 石虎家族萌力大爆發 成最強交安推手
(觀傳媒中彰投新聞)【記者廖妙茜/台中報導】台中市吉祥物石虎家族深受市民喜愛,從觀光行銷、關懷弱勢到城市活動都 […]
觀傳媒 ・ 15 小時前

行動電源自燃「座椅燒到焦黑」 台鐵提3大安全守則:將向旅客求償
台鐵區間車今(26日)清晨發生隨身電子產品自燃意外,旅客攜帶的行動電源在列車行駛途中起火,造成車廂內濃煙密布,雖然未造成人員受傷,但座椅被燒出一團焦黑、地板受損,且列車因此延誤約22分鐘;台鐵提醒3大乘車安全守則,強調行動電源若出現自燃情況,不僅造成公共危險,還將向旅客求償。
鏡新聞 ・ 17 小時前
印度旅客過境上海機場遭拘留 原因竟與「出生地」有關
[Newtalk新聞] 中印邊界地區的主權歸屬問題近幾十年來持續困擾著中國與印度兩國政府,雙方近年甚至多次爆發武裝衝突,並對部分民眾的日常生活造成劇烈的影響。近期有外媒報導稱,一位長年生活在英國的印度國民因戶籍位於爭議地帶,在過境上海時遭中國官員刻意拘留。相關事件不但點燃了中印兩國的外交糾紛,也再次讓中印邊境地區的主權問題成為國際輿論的關注焦點。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 BBC )報導,現居英國的印度公民佩瑪.旺瓊.通多克( Pema Wangjom Thongdok )於上周五( 21 日)於上海轉機準備前往日本時,遭中國當地的移民官員拘留。隨後,圍繞著通多克被拘留的事件,德里與北京爆發了激烈的外交爭端。 該報導指出,中國移民官員拘留通多克的原因,與其護照上註記的出生地阿魯納恰爾邦有關。報導稱,阿魯納恰爾邦位於印度東北部,是中印邊境的主權爭議地帶之一,被中國稱為「藏南地區」。該報導表示,中印雙方皆聲稱可對該地區行使主權,並否認該地區受到對方控制。 通多克接受《 BBC 》採訪時指出,在遭到中國移民官員拘留後,她立即與印度駐上海和北京的大使館取得聯繫,並希望獲得印度外交人員的協助。在被
新頭殼 ・ 20 小時前
府稱賴未證實2027攻台 民眾轟失言:販賣恐懼治國如何守護台灣安全?
[Newtalk新聞] 針對總統賴清德今(26日)召開「守護民主台灣國安行動方案」記者會,有媒體報導指賴證實中國將於2027攻台一事,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晚間澄清,這是錯誤的片面解讀。民眾砲轟,總統府硬將責任推給媒體「錯誤詮釋」,這是賴再次失言,並痛批賴只靠販賣恐懼治國的總統,要如何能守住台灣的安全? 民眾發聲明指出,總統賴清德今日公開發表談話,竟語出驚人地宣稱「中國將於2027年攻台」。民眾第一時間指出,此言不僅與美方公開報告及國際情勢判斷完全背道而馳,將引發軒然大波;離譜的是,晚間總統府竟緊急由發言人郭雅慧出面滅火,但卻硬將責任推給媒體「錯誤詮釋」。事實上犯錯的不是媒體,而是賴清德再次失言,彷彿忘了自己正身居中華民國總統之位。 民眾嚴正批評,身為國家元首,卻在毫無情報佐證、沒有完整風險評估下,隨意拋出誤導性的戰爭敘事,不只製造社會恐慌,更可能動搖區域情勢判斷、損及國際信任、甚至衝擊金融市場穩定,後果極其嚴重。 民眾強調,賴清德總統天天喊著要「守護民主台灣」,但失言紀錄卻一再累加:混淆國防情勢、挑動社會焦慮、放大戰爭陰影。民眾代表人民發出強烈質疑:一位只靠販賣恐懼治國的總統
新頭殼 ・ 16 小時前


吃烏魚季節來了! 醬燒烏魚膘超下飯 "烏魚腱"外酥內嫩
南部中心/林樹銘、張可倫 高雄市報導烏魚季節到來,高雄海產餐廳已經開始推出烏魚料理,不只有常見的烤烏魚子,還有醬燒烏魚膘、酥炸烏魚腱,以及用烏魚肉熬煮的米粉湯,濃郁又暖身,店家把整隻烏魚都拿來料理,也讓民眾吃得超滿足。烏魚子沾上酒,大火烘烤出油脂,表面呈現金黃色。(圖/民視新聞)煎炸過的烏魚膘,放入加了老薑和麻油的鍋中醬燒,再用蒜苗提味。餐廳廚師阿良師:「表面沒有煎過它會爛掉,薑片跟麻油是主要的味道。」一道香噴噴烏魚膘料理起鍋,鹹香滋味,超下飯,成為最應景的季節料理。最經典的烏魚子,沾上酒,大火烘烤出油脂,表面金黃色,卻依舊口感Q彈,店家切成好幾大塊,超豪邁。還有烏魚腱下鍋油炸,外酥內嫩,撒上椒鹽,另外烏魚米粉,加進酥酥脆脆的烏魚肉,美味又暖身,一端上桌,客人早就已經等不及。一整隻烏魚煮成烏魚米粉。(圖/民視新聞)民眾:「烏魚子跟烏魚膘吃來真的讚,不怕人吃,烏魚子是切塊的,不是切片的,所以那個口感特別特別的好吃。」又到了吃烏魚的季節,海產餐廳人潮滿滿,店家把整隻新鮮烏魚都拿來料理。餐廳廚師阿良師:「烏魚整隻下去做米粉,或者說烏魚的肉下去煮麻油,烏魚腱也可以做清炒的,可以做三杯。」氣溫下降,隨著烏魚陸續捕獲,大家最期待的烏魚季節,民眾吃的開心,享受秋冬的專屬美味。原文出處:吃烏魚季節來了! 「醬燒烏魚膘」超下飯、「烏魚腱」外酥內嫩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酒店開心後街頭遇警盤查 詐欺男判11年遭通緝當場落網賴清德明主持第6次健康台灣會議 將揭示長照3.0升級重點透視新聞/上班族怎麼看「週休三日」?老闆排班很頭痛、打工仔神回這1句
民視影音 ・ 20 小時前
通緝犯遭盤查竟襲警拚脫逃 拘留室割喉自殘
新北市49歲洪姓男子,因涉過失致死案件在去年12月遭台北地方法院發布通緝,他在今年國慶連假期間,於土城區遭警方盤查時,擔心通緝犯身分曝光,徒手攻擊警員企圖逃跑,造成警員受傷,但遭逮後佯稱手部脫臼要求就醫,在醫院又嘗試脫逃失敗,沒想到他在警局拘留室竟爬到天花板以隔板割喉自殘,被警方緊急送醫,而他企圖脫逃攻擊警員的行為,被新北地檢署依妨害公務起訴。
鏡報 ・ 20 小時前
台股年底掛牌潮 將掀抽籤熱
興櫃股王半導體封測設備股鴻勁來勢洶洶,於27日以1,495元史上新天花板價格在臺灣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也掀起一波投資人抽籤熱。初步統計,自年底至明年上半年,上市櫃將掛牌家數至少23家起跳。
工商時報 ・ 1 天前
高德曼致函紐約市警局長 追問警員、蒙面ICE特工衝突受傷詳情
代表曼哈頓華埠等社區的國會眾議員高德曼(Dan Goldman)25日致函紐約市警局長蒂池(Jessica S. Tis...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8 小時前淡水黑狗兄違法展演 動保處開罰飼主並沒入犬隻
(中央社記者王鴻國新北26日電)新北動保處接獲民眾舉報,淡水名叫流氓黑狗戴金鍊墨鏡叨桶討打賞疑遭虐,經派員到場蹲點多日蒐證下,確認飼主違法讓狗展演且未施打狂犬苗,開罰8萬元並當場沒入犬隻。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日本研議放棄非核三原則 掀國內外安全疑慮
日本自民預計在國安戰略檢討中研議是否廢除日本長期奉行的「非核三原則」,以因應日益升溫的區域緊張情勢。相關討論引發國內強烈反彈聲浪,外國學者警告日本若擁有自主核武,恐推升區域軍備競賽。
德國之聲 ・ 1 天前
呂文婉感嘆「人性就是這樣」1句話道破真實處境引共鳴
資深媒體人呂文婉以犀利觀點與豐富資歷,長年活躍於各大談話節目,亦常在社群平台分享生活點滴,吸引許多粉絲追蹤。近日她在臉書發文,以直白語氣點出生活中最真實的人性面,引發網友共鳴。
中時新聞網 ・ 15 小時前

曼哈頓堅尼路改造案「重人抑車」意見兩極 華埠反對 非華人支持
市交通局近日在曼哈頓第一、二、三社區委員會的聯合會議上展示了堅尼路(Canal Street)改造草案。該方案的原則為壓...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