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川習通話3關鍵訊號 翁履中:北京將「統一」寫進對美外交時間表
美國總統川普24日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川普隨後發表文章表示,雙方進行了一次「極其良好的電話交流」,文中未提及談到台灣,但陸官媒新華社在先前報導中,卻指習表達了台灣回歸中國大陸」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部分。旅美教授翁履中25日分析就表示,這通電話的時機耐人尋味,發生在美中剛達成貿易休戰、中日關係因台灣議題緊張升溫,以及川普積極推動終止烏俄戰爭的背景下。他認為,習近平的主動示好並非尋常外交舉動,而是帶有明確戰略意圖。
翁履中25日在臉書上表示,中國大陸官方通報強調兩項關鍵內容:其一是中國大陸希望積極參與烏克蘭和平協議;其二則再次強調「台灣回歸中國大陸」是戰後國際秩序的重要部分,甚至刻意提及中美在二戰時「並肩作戰」的歷史,試圖將今天的台灣問題放進歷史敘事,營造「理所當然應該解決」的正當性。他指出,這不是臨時起意,而是將統一工程正式寫進對美外交的時間表,北京刻意把台灣寫入對美通話紀錄,就是向國際社會留下證據,宣示下一階段的歷史工程就是完成統一,而且已當面告知美國總統。
根據報導,川普在通話中向習近平表達「理解台灣問題對中國大陸的重要性」,語氣與美國過往對台承諾相比明顯不同。多家媒體也確認這通通話由北京主動聯繫,熟悉中美互動的外交人士認為,這顯示北京判斷川普政府無意在台灣議題上與中國大陸正面對抗,反而更可能以「做交易」的方式處理,包括在稀土、高科技晶片等議題上互相讓步,以換取整體戰略穩定。美國國內目前也在辯論是否允許輝達向中國大陸出售次一階AI晶片如 H200,儘管部分官員擔心風險,但川普已展現出願意在晶片議題上讓步的態度,特別是在中國大陸可能放寬關鍵礦物出口限制的情況下。
翁履中認為,習近平選擇此時主動談台灣,是因為北京有信心川普不會為台灣與中國大陸正面衝突。北京正在同時累積軍力並維持對美關係的可控穩定,而「台灣問題」已從口頭宣示,正式寫進對美外交的「時間表」裡。他指出,北京的盤算很可能是:川普任內不主動挑起美中對抗,「一邊談稀土、一邊談晶片與烏克蘭,一邊繼續擴張海空軍力、壓縮台灣國際空間」;等川普卸任後,才會進入統一的「黃金期」。若依此推算,2027年至2032年之間,兩岸局勢可能會迎來全新一波策略變化。
對於台灣有人寄望「美國國會很挺台」,翁履中坦言,除非出現具有更強法律約束力的《台灣關係法2.0》,否則多數友台法案仍屬政治表態,對行政部門沒有強制性效果,而美國是總統制國家,外交與安全政策最終由總統說了算。他形容川普是典型的「交易型」領導人,烏克蘭在他眼中是投資回本問題,中東是能源與軍工棋盤,台灣則是供應鏈與對中談判的高價籌碼,關鍵在於何者對他的選票與歷史定位「更划算」。習近平看得非常清楚,因此利用這通電話同時觀察川普是否願為台灣說重話,也向中國大陸內部暗示統一不再只是願景,而是進入實際倒數。
他進一步分析,北京正在推動一套讓美國「無意也無益」深度介入台海的整體布局,包括削弱「矽盾」、分散美國的半導體依賴,利用稀土與關鍵供應鏈綁住美國成本,以及透過敘事戰把台灣放進「戰後國際秩序」故事裡,讓不熟悉台海歷史的西方輿論久而久之覺得北京說法「似乎也有道理」。這些結構性策略累積,台灣的主動權正逐漸被削弱,被協防的戰略價值也一點一滴被稀釋。
儘管分析看似悲觀,翁履中強調,其用意不是製造絕望,而是提醒台灣仍擁有一段有限但真實的準備期。現在戰爭尚未發生,統一時間表也仍停留在北京盤算階段,台灣有能力調整步伐,但前提是不能持續內耗。他呼籲,若政治人物仍執著於選舉計算、媒體還陷在顏色鬥爭,時間恐怕不會站在台灣這邊。
翁履中最後也說,對北京而言,這通電話是對美試探;對美國而言,是籌碼與利益的盤算;但對台灣而言,這是一個「清醒但還不到絕望」的警訊,提醒台灣必須務實穩住節奏,在剩下的時間裡真正強化自己,而不是等待別人替我們寫結局。
其他人也在看

剖析習近平、川普通話 王定宇:川普的迴避使中國策略目的未能實現
中國官媒新華社24日深夜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晚間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雙方談到台灣與俄烏戰爭議題。但川普發文表示,兩人進行「非常好的電話通話」,內容未提及台灣。民進立委王定宇指出,從川普自行發布的內容看,他對台灣及日本均未表態,顯示中方企圖未達預期。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國際經濟》與川普重啟貿易協商 加拿大總理給答案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加拿大總理卡尼(Mark Carney)周日表示,加拿大將在「適當的時候」恢復與美國的貿易協商,他並表示目前他沒有迫切需要與美國總統川普解決的問題。 上個月底,川普在啟程前往亞洲訪問時宣布對加拿大額外加徵10%關稅,以報復安大略省在美國投放一支引用美國前總統雷根談話的反關稅廣告。在該廣告一投放時,川普立刻下令終止所有美國與加拿大的貿易談判,儘管安大略省長隨即撤下該廣告。 周日,在約翰尼斯堡舉行的G20領袖峰會場邊,卡尼向記者表示,我們正忙於加拿大的未來發展及促成新的夥伴關係。或許是「兩周後」,我們將與川普總統會談。當時機成熟時,我們會重新展開對話。 卡尼重申他對與川普政府進行對話抱持開放立場,但他也表示自己「現在沒有迫切需要與川普總統討論的問題。等美國願意回來討論貿易問題時,我們自然會開始協商」。 加拿大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以降低川普對鋼鋁材和汽車徵收的進口關稅。
時報資訊 ・ 1 天前川普要烏克蘭做出「這些」讓步 各國領袖G20聲援烏國
面對美國總統川普21日施壓烏克蘭做出重大讓步,包括割讓領土、限制軍力與放棄加入北約等,各國領袖在G20峰會上高度關注此事並為烏克蘭發聲。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盧秀燕指要有中華民國國籍才能服務公職 羅智強:說得沒錯
立法院國民團將研議提出「國籍法」修法,讓中國配偶參政權不受「國籍法」規範,保障其參政權。對此,台中市長盧秀燕昨表示,一定要中華民國國籍才能服務公職,不管擁有包括中國、美國及日本,都不該服務公職;國民團書記長羅智強表示,盧秀燕說得沒錯,任何國人參政,都必須有中華民國國籍,陸配也一樣。
自由時報 ・ 5 小時前
《各報要聞》日相發言後 習川熱線台灣問題
【時報-台北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川普24日通話,談話內容涉及敏感的台海議題。習近平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中美曾並肩抗擊法西斯和軍國主義,當前更應該共同維護好二戰的勝利成果。川普表示,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新華社昨晚報導,習近平於11月24日晚間,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這是繼10月30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習川會之後,川普和習近平事隔不到一個月再次對話。由於釜山「習川會」雙方未如預期談談論台海議題,而在日相高市早苗本月初有關「台海有事」的談話引發中日關係緊張,此時習近平向川普傳達中國對台立場,格外受到關注。 習近平指出,上個月習川會在韓國釜山成功舉行會晤,達成很多重要共識,為中美關係這艘巨輪穩健前行校準航向、注入動力,也向世界傳遞積極信號。釜山會晤以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向好,受到兩國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事實再次說明,中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實踐反復驗證的常識,中美「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景。 習近平表示,雙方要保持住這個勢頭,堅持正確方向,秉持平等、尊重、互惠態度,拉長合作清單、壓縮問題清單,爭取更多積極進展,為中美關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各報要聞》川普:美方理解 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
【時報-台北電】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晚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習近平闡明陸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陸美應該要共同維護好二戰勝利成果。川普則稱,「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台灣回歸中國 戰後國際秩序重要部分 日相高市早苗發表「台灣有事論」後,引發北京大為不滿,甚至狀告聯合國,要求全球主張正義的國家清算日本。陸日關係急轉直下,台灣問題也成為挑動陸美台三方關係的敏感神經。這是高市發表台灣有事論後,川習首度通話,台灣議題毫無意外成為兩人談話焦點。 據新華社報導,習近平指出,上個月在韓國釜山成功與川普舉行會晤,達成很多重要共識,為陸美關係這艘巨輪穩健前行校準航向、注入動力,也向世界傳遞積極信號。 他表明,釜山會晤以來,陸美關係總體穩定向好,受到兩國和國際社會普遍歡迎,事實再次說明,陸美「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是經過實踐反覆驗證的常識,陸美「相互成就、共同繁榮」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景。 習近平還稱,陸美要保持住這個勢頭,堅持正確方向,秉持平等、尊重、互惠態度,拉長合作清單、壓縮問題清單,爭取更多積極進展,陸美關係打開新的合作空間,更好造
時報資訊 ・ 8 小時前
美中通話又提台灣!北京強調「回歸中國」 川普仍採模糊戰略
根據外媒報導,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於周一 (24 日) 通話,雙方重申雙邊合作與維持兩國關係的互動節奏,而敏感的「台灣議題」再度成為對話焦點。通話內容同時引發外界關注川普政府是否可能調整美國長期以來的「戰略模糊」政
鉅亨網 ・ 13 小時前川習通話 駐美代表處:與美方保持密切溝通
(中央社記者侯姿瑩華盛頓24日專電)美中領導人今天通話,美國總統川普表示,通話時討論了俄烏、黃豆等議題;中媒報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則闡明中方在台灣議題上的原則立場。台灣駐美代表處回應指出,密切關注美中高層互動情形,並與美方保持密切溝通。
中央社 ・ 7 小時前
川習通話!新華社稱「談台灣」慘遭打臉 民進團轟:中國惡人先告狀
中國新華社24日深夜報導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晚間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習近平在通話中闡明中方在台灣議題上的原則立場,並聲稱「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但川普稍後在社群平台發文,說雙方僅提到10月底在南韓與習近平會晤時討論的芬太尼和農產品等議題,隻字未提台灣。對此,民進政策會執行長吳思瑤表示,中國是「惡人先告狀」,以為「先喊先贏」,卻遭川普以「軟釘子」回應,明顯背後有政治操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
習近平再提「台灣回歸中國」 卓榮泰:2300萬國人沒有回歸的選項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昨(24)日晚間再度通話,習近平在通話時表示「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今(25)日受訪時回應時再次強調,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完完全全的主權獨立的國家,2300萬國人沒有回歸的選項,這個很清楚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卓榮泰: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 無回歸選項
(中央社記者王揚宇台北25日電)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聲稱「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引發討論。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受訪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完完全全的主權獨立國家,沒有回歸這項選項。
中央社 ・ 6 小時前川普:美方理解 台灣問題對中國的重要性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24日晚與美國總統川普通電話。習近平闡明陸方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強調「台灣回歸中國是戰後國際秩序重要組成部分。」陸美應該要共同維護好二戰勝利成果。川普則稱,「美方理解台灣問題對於中國的重要性。」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黃國昌今早率青年團訪日 與日本主要政交流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民眾主席黃國昌今(25)日一早率領青年團訪日,將與日本主要政交流,但因為時機點敏感,他解釋這次出訪跟中日衝突「一點關係都沒有」,而對於前主席柯文哲接下來將會啟動一系列「土城十講」,他也有所回應。可以看到黃國昌承諾,柯文哲的土城十講一定會講完。而柯文哲昨(24)日雖然否認有所謂的「班師回朝」之說,但表示民眾熱度不夠,「兩個太陽總比沒有太陽好」。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7 小時前
「看不見的國家」導演:習近平該放下 讓台灣做自己 (圖)
紀錄片「看不見的國家」導演、來自美國的葛靜文近日在倫敦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提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該放下身段、「放過自己」,讓台灣「做自己」,他不會因此失去中國與台灣之間任何經濟或文化關係。
中央社 ・ 12 小時前
2026不接受「藍正白副」 陳智菡:不要搞得像選前分位子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國民與民眾,上周舉行藍白高峰會,針對部分縣市是否以民調決定藍白共推人選。民眾團主任陳智菡表示,新竹市長選舉民眾會推出自己的人選,一定會守住。至於其他縣市,藍白合作可談,但不能合就自己選,不會接受「國民當主、民眾當副」的安排,不能搞得像是選前分位子。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7 小時前
小編也說民眾有「兩個太陽」 柯文哲:比沒有太陽好!
民眾創主席柯文哲因涉京華城案因此卸下主席職務,補選由立委黃國昌高票當選,不過當柯文哲交保後,外界不斷傳出民眾會有「兩個太陽」的前後主席權力爭鬥。對此,柯文哲最新發布的社群影片中,他與黃國昌談務分工,小編多次開玩笑表示,「這裡有兩個太陽」,柯文哲更是表示「兩個太陽比沒有太陽好」!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