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公園大改造!「活水飛輪」變身生態永續奇蹟 連廁所也超有戲
大安森林公園與木柵公園透過生態工法與企業資金投入,已成功轉型為永續生態的城市綠洲,不僅為台北市民提供休閒空間,更成為多樣生物的棲息地。從活水飛輪提升水質、生態廁所的雨水循環系統,到螢火蟲復育計畫,這些公園展現了都市與自然共存的可能性。大安森林公園基金會與台北市野鳥學會等組織,透過導覽活動讓民眾了解公園生態,期望能影響更多企業投入台灣公園的生態改造,打造健康有生命力的城市環境。
大安森林公園作為「台北市之肺」,已從單純的休閒場所轉變為具備永續生態的城市公園。園內生態池中種植了水柳、榕樹、茄冬和蝴蝶食草等多種植物,吸引了小白鷺、黃頭鷺和夜鷺在此築巢育雛。大安森林公園基金會秘書長賴素燕表示,鳥類有時會下到水域洗澡,洗完後還會飛上枝頭曬翅膀,這些景象常令民眾感到興奮。夜晚時分,公園內甚至可以看見城市中難得一見的螢火蟲,顯示公園生態環境的豐富多樣。
公園內的紅色裝置「活水飛輪」是一項重要的生態設施,透過人力機械原理,踩踏飛輪驅動水體循環設備,提升池水流動並增進溶氧量,改善水質,有助於維護水質與生態環境。這項自2018年開放至今的熱門休憩設施,已累積活化相當於83座標準游泳池的水量,讓民眾在舒展筋骨的同時也能為生態永續盡一份心力。
台北市野鳥學會導覽解說講師鄭農祥帶領民眾認識公園內的鳥類,他指出黃頭鷺正在集結準備往南飛。園區內鳥類種類繁多,不論是資深賞鳥人或入門初學者,透過觀測設備都能欣賞到大安森林公園多樣的生物樣貌。一位賞鳥民眾分享,自己來可能連鳥在哪裡都找不到,但有老師指引並提供單筒望遠鏡,就能仔細觀察鳥類身上的特徵。台北市野鳥學會徐薇薇說明,公園內除了本地常見的鳥類外,現在還有一些外來種,且生活得很好,能夠與原來的鳥類和平相處。這顯示公園生態系統的穩定與包容性。
公園內的生態廁所是另一項永續設施的亮點。過去一號公廁年久失修、設備簡陋,經過改建後煥然一新。廁所旁的碎石地底下設有可容納150公噸的雨撲滿,透過雨水循環交換來活化生態池,並作為雨水澆灌使用。大安森林公園基金會執行長楊世平表示,廁所周圍環境都使用誘蝶誘鳥植物,在裡面上廁所時可以聽到鳥叫聲。
為了改善廁所環境,團隊進行了樹木修剪,使廁所動線更加明亮。光是移樹和改良土質就花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建築本體採用開窗設計,增加通風並降低異味。廁所使用國產建材、太陽能發電以及省水節電設備,兼顧美感、實用和生態三種面向,成為現代化的生態廁所。楊世平強調,現在正在推動廁所文化,因為公園和觀光的品質與廁所息息相關,好的廁所能讓民眾更舒適、更安全。
這項生態廁所計畫獲得了五項提名和一個獎項。參與計畫的連鎖超市業者每年編列4000萬預算投入公園生態改造,其中生態廁所專款專用就耗費了2000多萬,遠高於台北市一般公園廁所800萬的預算。連鎖超市行銷部協理劉鴻徵表示,他們進行了螢火蟲復育、樹醫生檢修、循環水池和水撲滿等設施建設,讓整個生態環境與建物達到完美平衡。
大安森林公園基金會表示,自2020年受台北市政府委託後,進行了土壤排水改良、種植原生植物和維養樹木等工作,強化了公園的生態環境。企業投入的資金和心力成為公園生態復育的重要推手。基金會也透過志工培訓導覽活動,讓民眾了解公園生態,並希望能拋磚引玉,感染其他企業家,讓台灣常見的鄰里公園都能朝生態公園方向發展。劉鴻徵強調,他們從水、土、植物、生態等不同面向切入,希望讓建築與民眾生活完美結合。
位於台北市的木柵公園雖然規模不比大安森林公園,但同樣透過生態工法打造出現代化的都市綠色廊道。永建生態學院主持人張文亮表示,木柵公園雖然曾經做過一些更改,但基本上保留了原來馬明潭的特色。公園內的萃湖過去是蔣公行館的一部分,湖面碧綠一片,一旁設有淨水系統不斷打水,活絡水池並復育濕地生態環境。張文亮指出,系統性記錄公園內的樹木、螢火蟲、蜻蜓等生物,能為外界提供生態營造的重要參考。
過去木柵公園萃湖因缺乏管理而環境荒廢,樹林沒有修整、地面濕滑,加上民眾胡亂放生,整體環境顯得黯淡。經過棲地復育後,團隊在萃湖出水口築土堤製造生態緩坡,並在水池旁設置小型水窪,不僅能在雨天儲存池水,更提供了生物棲息空間,也是螢火蟲活動的水陸交界區。
永續生態專家鄭莉穎強調,這些改造並非單純的造景,而是在復育都市裡的生物多樣性。當青蛙願意跳回來、蝴蝶願意飛進來時,表示這個城市已經能被大自然接受。台北市從2016年開始推動公園生態化,以市內12座公園進行環境改善及棲地復育。環保單位期望透過生態池的整建及整體公園生態的推動立法,讓更多企業投入打造完善的綠地生態空間。
鄭莉穎表示,有生命的城市是健康的,這些生態公園就像大自然的教室,讓孩子們不必在實驗室就能獲得自然知識,是天然的環境也是永續的教室。企業的投入與拋磚引玉,正在為台北市的公園帶來多元樣貌,打造永續的城市環境。
更多 TVBS 報導
電商平台環保無包裝配送 減碳挑戰1.3萬噸
味全龍天母主場每年減碳74.16噸 盼打造綠色球場
王文淵交棒後首公開現身 看紡織業突圍永續產品關鍵
看見極端天氣/像進蒸烤爐!全球暖化 揭地球沸騰時代
其他人也在看

新北警備隊員勾結詐團洩個資 屏檢訊後聲押獲准
【記者莊曜聰/屏東報導】新北市警局爆嚴重風紀弊案,新北地檢昨(16)天指揮新北市刑大、調查局人員前往三重、中和警分局搜索,帶走兩名刑警,懷疑他們與詐欺犯、毒販交換條件、洩露個資,訊後分別以15萬交保及羈押禁見;其實類似事件不只一樁,前一天樹林警分局警備隊劉姓員警也被屏東檢調帶回,他疑似與詐騙集團勾結,檢方認為他嫌疑重大,向屏東地院聲押獲准。
壹蘋新聞網 ・ 1 天前

布袋廢曬鹽田生態復育有成! 候鳥天堂吸引34種鳥類
嘉義布袋的廢曬鹽田,過去乾涸荒蕪,如今經過棲地營造重獲生機,成為候鳥與黑面琵鷺的樂園。透過簡易水利設施調節水位,濕地生態恢復活力,水鳥數量從千隻暴增至八千隻。同樣的復育行動,也在北部茶鄉坪林展開,有茶農在兩公頃茶園內設置五個藍色水桶,打造翡翠樹蛙的「產房」,細心控制水位、鋪上枯枝落葉與斜枝,營造安全的繁殖環境,成功讓翡翠樹蛙與其他野生動物重新回到山林。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南投首座全民運動館由救國團營運 預計2028年完工
南投縣政府規劃在南投市議會舊址興建全民樂活運動館,議員沈夙崢、林儒暘今(17日)在議會質詢時關切興建進度,並建議規劃設計滑板等新型極限運動及5人制幼童足球運動空間,縣府教育處長王淑玲答詢表示,目前該運動館不但統包工程已決標,委外營運廠商也由救國團得標,將請廠商在規劃場館時將議員的建議納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水面型光電影響水質? 環境部:滯洪池與水庫均符合標準
從7月丹娜絲颱風登陸重創嘉南地區光電,到近日烏山頭水庫浮動光電,部分人士質疑光電板會污染水源;對此,環境部表示,嘉南地區滯洪池在風災後先後進行5次抽驗,僅少數點位砷、錳略高,研判與自然背景值相關,整體遠低於法規標準;至於烏山頭水庫檢測則是各項指標物質多為微量、接近偵測極限,符合飲用水相關標準,不影響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廁所未鎖門驚見女如廁!兩派人馬爆衝突 男子勸架辱警被壓制
34歲林姓男子在新北市捷運板橋站附近的熱炒店上廁所,意外打開未上鎖的門,發現黃姓女子正在使用,引發雙方朋友激烈衝突!警方到場處理,31歲柯姓男子情緒難平,對警察出言不遜,當場被上銬逮捕。原本平常的下班聚餐,竟因開廁所門的小事演變成嚴重衝突,3人依社會秩序維護法送辦,1人涉嫌妨害公務遭逮捕,在警局度過難忘的周末夜!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立霧溪堰塞湖警戒持續!燕子口展開降挖工程 馬太鞍溪為何無法比照處理
從太管處提供畫面可見,靳珩隧道西口目前已幾乎滅頂,道路一帶積水猶如海面,太管處表示堰塞湖水位仍在攀升,水體已進入隧道並流向魯丹橋。由於壩體周邊偶有落石,公園全區從昨晚起已全面封閉,並撤離區域內遊客及部落居民,山區登山民眾也接獲簡訊要求盡速下山。太管處指出...
CTWANT ・ 23 小時前
最新!大雷雨狂轟北北基 持續時間全曝光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最新消息,中央氣象署今(19)日上午9時27分針對台北市、基隆市、新北市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上午10時30分。對此,氣象署請民眾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低窪地區慎防淹水,以及低能見度。
民視 ・ 6 小時前
「風神」撞上東北季風!雙氣流夾台灣「雨勢最猛日」曝
生活中心/李汶臻報導今年第24號颱風「風神」(FENGSHEN)今(18)日凌晨生成,目前位在菲律賓東南方海域,強度為輕颱等級。外界持續關注「風神」的預測路徑及對台影響程度,就有氣象專家分析指出,「風神」的後續路徑有機會出現「轉彎」。其中特別提到,下週一、二兩天若達到這2條件,「風神」不排除有飆上中颱等級的可能。另外專家也提到,颱風會與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後續台灣恐被雙氣流夾擊,不排除帶來強降雨和明顯降溫,最冷氣溫預計將跌剩不到20度。
民視 ・ 1 天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風神颱風將生成!東北季風南下「明起大變天」 雨彈連炸一整週
今(17)日環境仍為偏東風,中央氣象署也於今日凌晨2時將96W升格為熱帶性低氣壓TD-27,表示其在24小時內有機會成為颱風風神。氣象粉專「天氣風險 WeatherRisk」說明,明日晚間起北部至東半部會轉陰雨天氣,且週日起至下週四北部至東部容易有豪大雨,須留意較大雨勢現象。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花蓮風雨增強!燕子口堰塞湖溢流水量增 魯丹橋仍是小型瀑布
花蓮風雨增強,立霧溪變得湍急混濁,燕子口堰塞湖壩體呈現不穩定狀態。林務局保育署監測發現19日壩體下方溢流量增加,魯丹橋持續溢流如同小型瀑布,但下游暫無明顯變化。在此情況下,當局短暫開放被撤離的下游居民返家收拾行李,並有秀林鄉長和警力陪同保護居民安全。同時,花蓮縣政府已宣布大天祥地區、民樂社區和民有社區19日停止上班上課。
TVBS新聞網 ・ 1 小時前
終於可以關冷氣?秋涼來了!專家一張圖曝最涼冷時間:全台有感
秋涼來了!氣象粉專「進擊の天氣小編」貼圖發文指出,週日(19日)晚起,由北往南起風轉涼,預估全台「高溫」都將顯著降低,而低溫(中北部空曠地區)約略在21°~22°,頗有秋意。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好天氣沒了!颱風+東北季風雙夾擊 明起變天「豪雨強風齊炸」
好天氣要沒了!受到東北季風增強與「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明(19日)起全台天氣驟變,北部、東半部地區率先迎來豪雨與強風,部分山區恐有豪雨;中南部雖仍有陽光,但午後也會有局部短暫陣雨。中央氣象署提醒,這波變天不僅雨勢強,風勢也大,全台氣溫將明顯下降,秋意更濃。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北台灣、宜花下午雨勢更大! 燕子口堰塞湖「短期內恐潰決」
粉專「台灣颱風論壇|天氣特急」發文表示,颱風「風神」今日將穿越菲律賓,於下午進入南海,繼續往西北移動,由於下週二(21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將迫使「風神」轉向西南且強度減弱;而隨著東北季風逐漸增強,與颱風外圍暖濕流逐漸在台灣東側交會,發生「共伴效應」,要特別...
CTWANT ・ 5 小時前
週日起變天了!豪雨、強風大浪、轉涼一次報到 1圖看懂雨區變化
氣象署在臉書粉專「報天氣 - 中央氣象署」表示,明天各地降雨增多,基隆北海岸、大臺北山區及東北部地區有陣雨或雷雨,並有局部豪雨;桃園以北、花東地區及恆春半島有短暫陣雨或雷雨,也有局部大雨;南部地區亦有局部短暫陣雨,中部地區為多雲,午後有局部短暫陣雨。氣象署說...
CTWANT ・ 21 小時前
花蓮太魯閣立霧溪堰塞湖紅色警戒!秀林鄉3地區2村4鄰18日停班課
[Newtalk新聞] 花蓮縣太魯閣地區立霧溪上游燕子口邊坡大規模坍塌,導致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若潰決恐造成嚴重災情,花蓮縣政府已發布「紅色警戒」並宣布,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第9鄰民樂社區、秀林村民有社區1至3鄰,今(18)天停止上班、停止上課。 花蓮縣政府公告,因應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紅色警戒發布,本縣秀林鄉公所,依據天然災害停止上班及上課作業辦法第7條第2款宣布秀林鄉大天祥地區(關原、洛韶、西寶、天祥)、富世村民樂社區(富世村第9鄰)、秀林村民有社區(秀林民有1至3鄰)18日停止上班上課。 另外,花蓮縣政府表示,受到持續降雨影響,台8線靳珩隧道西口(175.5K)旁立霧溪河道阻塞形成堰塞湖,為維護安全,台8線太魯閣牌樓旁「錦文橋」實施封閉,請用路人勿前往,同時,太魯閣國家公園全區緊急封閉,請山區民眾盡速撤離,以確保自身安全。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指出,立霧溪堰塞湖高度約50公尺,距離台8線中橫公路260公尺,經陽明交大團隊以海拔260公尺估算,堰塞湖蓄水量約270萬噸,蓄水面積約10公頃,迴水長度約1700公尺,有隨時溢滿潰決可能,已協請相關單位疏散下游住
新頭殼 ・ 1 天前
風神最快週日成颱 雨炸4天「北部、宜花」防豪雨|#鏡新聞
今明(10/17、18)兩天依舊高溫炎熱,但得注意明天晚上開始下雨了,氣象署指出,風神颱風預計週日19日前後生成,雖然登陸台灣機率低,但外圍環流水氣,可能跟東北季風產生共伴效應,預估20、21日降雨最劇烈,北部、宜花地區要嚴防豪雨。 加入頻道會員支持鏡新聞🩷: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LjkybVKXCDlneVXlKAbmw/join 鏡電視綜合台YouTube👉http://pse.is/59enw2 鏡電視直播台YouTube👉https://pse.is/4w3gts
鏡新聞 ・ 1 天前
颱風環流+東北季風雙擊 2地大雨恐致災!明轉涼剩20℃
【高沛生/綜合報導】中央大學大氣科學系兼任副教授吳德榮在「氣象應用推廣基金會」的「洩天機教室」發文指出,今(19)日至週三(22日)受「秋颱效應」影響,北部與東部明顯降雨,需防「大量降雨」致災,北部山區及東北部風雨最強,其次為北部平地,花蓮、台東也應注意。吳德榮提醒,20日起北台氣溫明顯下降、最低溫將降至約20度,週四至週六(23至25日)風神減弱遠離後,東北季風仍將帶來水氣,迎風面仍有局部豪雨機率。
壹蘋新聞網 ・ 3 小時前